国家“七五”攻关课题“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数据显示:山西省出生缺陷发生率位居全国之首,被称为出生缺陷的“珠穆朗玛峰峰顶”,严重影响着我省出生人口素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1997年启动“削峰工程”。九年来,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出生缺陷率和神经管畸形发生率分别由1997年的189.96/万、102.27/万下降到2005年的131.57/万、31.73/万。一、加强领导,把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1997年6月省政府提出启动“削峰工程”,并于当年12月成立了以分管省长为组长的《山西省控制出生缺陷实施削峰工程领导组》。1999年4月在分管省长主持下,召开了第一次“削峰工程”领导组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加快实施“削峰工程”的会议纪要》。省卫生厅制定了《山西省降低出生缺陷实施“削峰工程”方案》和《实施细则》、《山西省“削峰工程”考核评分标准》等。省长代表省政府与各市领导签订《山西省实施“削峰工程”目标责任书》。随后,各市(地)、县政府也都成立了以市长、县长为组长的“削峰工程”领导组,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各级“削峰工程”领导组多次召开协调会议,协调解决“削峰工程” 实施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二、狠抓落实,全方位多层次控制出生缺陷(一)建立健全三级预防保健网,加强技术培训。在省政府的领导下,省财政从1999年起先后为全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装备了B超、X光机、心电图机等设备约500台件,为开展出生缺陷预防控制工作创造了必要条件。各级卫生部门先后举办省、市、县(市、区)预防出生缺陷师资培训班约30多期,县对乡培训班约1000
期,共培训约3万多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各级妇幼保健人员业务水平,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乡、村预防控制出生缺陷网络队伍,为“削峰工程”的实施提供人才支撑和队伍保证。(二)开展出生缺陷监测。从1998年起组建了全省约700所医疗保健机构参加的医院出生缺陷监测系统,有省、市、县(市、区)、乡级专兼职监测人员近3000多人。2000—2001年陆续启动了49个高发县体出生缺陷监测工作,2004年全省开展人出生缺陷监测,对每一例家庭出生的围产儿都进行出生缺陷监测,为保证监测质量,对监测人员和家庭接生员进行了严格的培训,累计培训人员近1万人次。(三)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制定了“削峰工程”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削峰工程”健康教育试点县实施和评估方案,在15个基础条件好的县开展两年的试点工作。通过示范县先行,总结出我省“削峰工程”健康教育经验、做法,形成了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宣传体系。省卫生厅编印各种婚检宣传折页和小册子,印制适合我省特点的宣教挂图5000套(一套六张),孕产妇保健折页5万套,婚检规范3000套,免费发放到基层进行宣传。各级妇幼机构内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教育工作,制作系统的宣传版面,定时或不定时宣传,开展大型咨询义诊、专家讲座等,大大提高了广大众自我保健和防护意识。(四)开展三级预防,不断规范各项工作。 1.积极推动婚前保健工作的开展。省政府办公厅于2001年4月转发了《山西省卫生厅省民政厅关于普及婚前医学检查工作的意见》,省财政从设备、资金各方面给予支持,卫生厅为135个妇幼保健机构配备了男女生殖器模型,并印制了婚前检查内容、收费标准。1999年和2001年在省人大《母婴保健法》执法检查时,对婚检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同时,将婚前保健指导、咨询、检查,列为“削峰工程”的考核内容之一,保证依法服务,以确保婚检
工作调动申请报告工作稳妥进行。在2003年《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出台后,婚检由强制改为自愿,婚检率下降,出生缺陷率有所升高,太原市、临汾市、长治部分县都酷狗截铃声
王菲李亚鹏怎么认识的开展了免费婚检。其中,潞城市政府财政补助7.78万元,婚检率由2005年的432对提高到2006年1—2月份的1399对。 2.推广普服叶酸剂。采取孕前3个月到孕后3个月连续服用,降低神经管畸形发生。 3.逐步普及产前筛查和诊断。建立了孕4—6个月B超筛查机制和网络,要求B超检查室发现胎儿畸形后要登记、报告,妇幼保健院和乡卫生院要跟踪、动员终止妊娠并做好再次生育技术指导与服务, 5年来B超筛查早孕妇女100余万人次,筛出缺陷儿1万余例,共减少6000余例缺陷儿出生。积极推广和开展产前诊断技术服务,提高胎儿畸形的诊断技术水平。仅山西医科大一院从2002年---2005年,细胞遗传学筛查总例数2000余例,高危人产前诊断240余例,发现异常13例;B超影像筛查总例数8373例,发现异常167例。 4.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建立了省、市、县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覆盖到全省119个县(市、区),成立了省级筛查中心,并与省残联紧密配合,加强残疾儿童、康复工作。 (五)开展科学研究,积极查病因。组织专家开展了三方面科学研究。一是病因研究。重点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致畸因素,针对性给予阻断。另一方面对已发生的脑膨出胎儿,用药物在宫内进行,促使其颅骨发育为正常。二是对新婚妇女和已怀孕妇女进行TORCH感染筛查研究。三是于2001年对约1000例缺陷儿进行配对调查和分析研究。(六)坚持定期监督指导。针对“削峰工程”工作面广、任务繁重、持续时间长的特点,省卫生厅制定了“削峰工程”技术督导手册,明确提出了省对市
、县、乡,市对县、乡、村,县对乡、村的各级技术督导要求。几年来,省、市、县共派出专家2215人次,600余次赴基层督导。三、《削峰工程》与《行动计划》有机结合,将控制出生缺陷工作引向深入 2002年卫生部、中国残联联合下发了《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2002年9月,在第一个《行动计划》宣传周期间,省卫生厅、省残联联合举办了新闻发布会,提出把我省“削峰工程”与《行动计划》结合起来。2002年开始每年的宣传、质量控制活动都将“削峰工程”与“行动计划”统一了起来。为落实《行动计划》,出生缺陷监测也由1999年的全省医院监测,49个高发县体监测,到2004年,全省全面开展人出生缺陷监测。为将“削峰工程” 和《行动计划》工作引向深入,定期对取得突出成绩的集体、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先后对45个先进县、60个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四、主要成效(一)健康教育得到深化,出生缺陷知识逐步普及。“削峰工程” 健康教育打破了“卫生围墙”,积极发挥妇联、计生等部门专业、宣传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出生缺陷健康教育宣传,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目前全省实施“削峰工程”和《行动计划》基本形成了政府重视,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局面。(二)出生缺陷大幅度下降。到2004年,全省出生缺陷率由1997年的186.48/万下降到113 .55/万。每年约减少1000--1500个畸形儿出生。《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出台后,婚检由强制改为自愿,婚检率下降,2005年出生缺陷率明显上升为131.57/万。(三)住院分娩率明显提高。目前,全省119个县开展了体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和家庭分娩监测),全省住院分娩率由1997年的58.94%提高2005年的80%,高危孕妇住院分娩达到95%。(四)妇幼保健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几年来,全省建立了出生缺陷监测网络、出生缺陷筛查系统,培养出一大批监测人樟树根
苪成钢员,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妇幼保健表、簿、卡、册的登记和报告制度。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达到95%、系统管理合格率达到60%以上。五、存在问题和困难(一)边远地区的宣教、监测工作亟待加强。90%的山区乡卫生院既缺乏宣教设备,又没有B超,无法开展监测工作。60%的高发县还没有交通工具,开展督导、筛查及健康教育工作都有一定困难。(二)婚前保健工作开展难度较大。一是开展婚前医学检查缺乏必须的经费。二是婚前医学检查的宣传力度不够,适龄青年对婚前医学检查的认识不足。三是妇幼保健机构提供服务和房屋、设备条件较差,技术人员有待进一步培训,提高服务能力。(三)孕妇普服叶酸有困难。斯利安药品价格偏高,服药失败后赔偿责任不明确,孕妇普服有困难。六、建议(一)各级政府部门要继续加强对“削峰工程”暨“行动计划”重要意义的认识。积极协调好相关部门,加大经费支持,军校分数线
确保该项工作顺利推进。(二)加强健康教育,推广并支持孕前期妇女增补叶酸,进一步扩大预防神经管畸形的人范围。(三)加强培训,提高各级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孕4—6个月B超筛查率,确保畸形儿28周前终止妊娠。(四)继续开展出生缺陷的病因学研究,逐步探讨出生缺陷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