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洞箫,曾称夏龠(yuè)、楚、长笛、泰始笛、箫、洞箫,它不仅具备娱乐功用,而且蕴含有养生哲学。在健康、养生备受推崇的当今中国,洞箫的养生价值,非常值得关注研究和推广传播。于凝神摄息、延息益气、摅愤畅神、抒怀怡情等方面,洞箫都能发挥出不可小觑的作用。由于这些隐型的养生价值未受到足够的关注,以致中国洞箫文化在现代面临失传或灭绝,因而今人有必要深入研究并广泛传播箫道的养生功能。在当前,借助新媒体传扬洞箫的养生价值,运用新模式发展洞箫文化产业,不光可以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还能促使箫道文化获得更好的传播与传承,这无疑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如何设置局域网在中国数千年文明中,箫文化是一种极具魅力的艺术,它具备悠久的历史底蕴,拥有丰富的演变过程,并发挥着多方面的重要功能。目前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国箫文化至少有8千年的历史。林克仁先生指出:“诞生于8千年以前的河南舞阳贾湖文化骨笛可以说是中国箫的鼻祖,它开创了中原文化的先声。”【1】 经过深入钻研考证,他认为这种骨笛是箫文化早期的雏形,因为这种骨笛必须像箫那样竖着吹,与后世横吹的笛截然不同。虽然人们通常认为,中国有五千的文明史,但这种骨笛的出土,证明中国的文明史肯定不止五千年;同
时也证明,箫文化可能是中国所有文化形态中,尤为古老的一种。因为,这种身为箫之雏形的骨笛,正如《人民日报》所说:“是我国考古工作者目前发现最早的乐器。”【2】 虽然中国箫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但可惜的是,它在当今时代缺乏广泛传播。本文认为,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洞箫所蕴含的养生效用,还未被世人广泛了解,所以今人有必要深入研究箫文化的传承历史、演变过程及养生功能,并运用新媒体结合新模式促进箫文化的传播传承。
韩宰硕输入手机号查询全部快递一、中国箫文化的光辉历史与窘迫现状
箫属于管乐器,从演变过程来看,箫这种乐器的名称发生过多次变化,并衍生出多种类似的乐器。在远古时期,人们用兽骨制作的箫类乐器,其名称为骨笛。自夏朝时期以来,中国北方的人们开始用竹子制作3孔的箫类乐器,其名称在早期为“夏龠(yuè)”【3】;当龠在战国时期传到中国南方后,人们予以改良后,称其为“南龠”,俗称“楚”。“夏龠”和“南龠”(“楚”)的区别为:“后者的管口有木塞,木后有微孔,即为吹口,满口相吹发音。”【4】 并且南龠更长一点,比夏龠更容易吹响。考察历史可知,战国时期也有其它地区,将“夏龠”改良为其它箫类乐器,其名称有“邃”、“律管”等,现代横吹之笛的早期雏形“篲
”也在这一时期出现。到了汉朝时期后,在丘仲、京房等人的改良革新下,“夏龠”、“南龠”这种三孔的箫类乐器,增添了至关重要的后出孔,形成四孔乐器。汉代马融在《长笛赋》中所描述的“长笛”,便是这种新型箫。【5】 其实在这一时期,经过各地人们的发展创新与传播传承,竹制的乐器获得巨大发展。名为洞箫或短箫的编管乐器,以及传自西域名为横吹的单管乐器也日渐普及,前者演变为排箫,后者演变为横笛。“到了魏晋时期,荀勖传承汉代的长笛,改良出六孔的泰始笛,并留下有史以来最完整的制笛理论著作。”【6】 到了唐宋时期,人们在传承着汉代长笛的基础上,对吹口、音孔、尺寸予以改良后又形成一些新乐器,并传播到韩国、日本等地,其名称有“尺八”、“洞箫”、“南箫”等。正是自唐代发端,箫这一名称开始得到沿用,“竖吹之箫与横吹之笛开始分流,改变了名称混乱的情况。”【7】 尤其是经过宋代苏轼的传播后,洞箫这一名称得以固定下来,成为竖置吹奏、管体偏长、音调偏低、音柔媚的,“开管边棱音振动发音的气鸣乐器”【8】 的专用名称。
从文化功能来看,由于洞箫这种乐器,具备多种奇妙的特质,因而它可以发挥出多方面的功用。首先,考察洞箫的制作过程和演奏原理可知,养生效用是箫道最原始、最直接的功能。自古以来,人们认为生长在幽静山谷的竹子,远离尘嚣,其性本适于清静,而不是喧
闹,将其制作为箫,有利于人们修身养性,体悟天人合一之秘;其古朴沧桑的外形能激发人们的敬畏心;其中空的箫管和正直的箫体时刻提醒人们要虚心修身;其圆润的音孔也启发人们要谨记圆融和谐;其内敛幽远柔和幽雅的音,可帮助人们涵养宁静淡泊之心。汉代的蔡邕曾高度赞叹:“抚长笛以摅愤兮,气轰锽而横飞。”【9】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洞箫的吹奏方式,更是能发挥出延息益气、抒怀养性、宣意畅神、怡情悦心等养生功效。然而,非常可惜的是,虽然洞箫文化的养生功能十分丰富,但这一功能属于隐型功能,世间对洞箫文化了解不多的人,很难深入体悟到洞箫的养生价值。
其次,洞箫文化可以发挥出教化功能,而且教化功能也是洞箫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曾着重发挥出的社会效用。因为中国古人大多都很推崇中道精神,通常将中和之声,定为音乐优良与否的标准。他们认为:“中声最纯美,低音啴缓,高音噍杀。”【10】 在古人看来,具有中和之声的乐器,有利于使人涵养出中正的品德,而箫的音就正好符合中和之音的标准。汉代王褒的《洞箫赋》与马融的《长笛赋》,便非常认同:“音乐具有人格塑造的教化作用,人性的恶是可以通过音乐教化而得到改变的,所以要对人们进行主动的音乐教化……洞箫在汉代被认为是统治者“观天法地”的精髓,它吹奏出来的音乐,不仅能有感动人的作用,而且能使万物也得到感应。”【11】 正所谓:“是以蟋蟀尺蠖,蚑行喘息……垂
喙婉转,瞪瞢忘食。况感阴阳之和,而化风俗之伦哉。”【12】 正是由于箫乐极具教化功能,因而自汉代以来,箫道的传承传播,呈现出勃勃生机。汉代的丘仲、京房等人,将龠这种远古箫予以改良后,所形成的中古箫“长笛”,被人们视为雅乐,并广泛运用于宫廷中。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雅乐中的管乐器,基本上是竖吹的长笛统治着舞台,而且它被作为定音的乐器。”【13】
再次,箫器箫乐也具有娱乐功用,虽然洞箫曾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发挥着教化功能,但娱乐功效也是洞箫文化的重要作用之一。因为其音质清幽雅致富于诗意,其韵味极具内敛娴静轻柔温润之态。庄本立先生认为:“箫具有高雅朴实的外表,优美柔和的音,若再加上卓越的演技,优美的旋律,萦回耳际,真是绕梁三日,令人深爱难忘。”【14】 在洞箫文化这基本的三大功能中,教化功能曾在古代很长一段时期里,得到过人们的重视。宫廷政府将洞箫视为雅乐,并作为其它乐器定音调律的参照工具,在这段时期,洞箫文化也获得很好的传播传承。然而,随着洞箫文化从宫廷传向民间,其教化功用逐渐隐匿,其娱乐功能日益凸显,因为民间社会对乐器的最大需求主要是娱乐民众、点缀生活。不过,由于和传自西域的横笛等乐器相比,洞箫这种雅乐的受众相对较少,娱乐功能相对更弱,因此它的传播范围、传承力度逐渐受到其它乐器的挤压。林克仁先生认为:“正是在音乐走出宫廷,
中国四大发明逐渐地向市民阶层发展的过程中,箫逐步为笛所取代……正如琴让位于筝一样,箫让位于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曲高和寡,其理略同。”【15】
可见,从娱乐功效来看,箫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确实呈现出非常不利的形势。由于传统的洞箫与横笛相比,入门更难,演奏纯熟也更不容易,其音乐属性更倾向于高雅娴静,不如笛乐的通俗性与热闹度。因此,即使是洞箫文化具备更悠久的历史底蕴,拥有更丰富的演变过程,它也远远无法媲美横笛的传播广度与传承深度。“林克仁先生曾发现,在一次全国性的民族器乐会演中,竟无一人吹奏箫乐。”【16】 可见,中国洞箫文化的传播传承,已经出现非常严峻的形势,如此美妙的文化未来可能有失传或灭绝的风险,今人必须为洞箫文化的传承、研究、推广、传播做出充分的努力。其实,深入探究箫笛双方的文化内涵,细致比较箫笛各自的功能属性,可以发现洞箫文化比横笛文化,具备更大的传播优势。尤其是从养生功效来看,实际上洞箫比横笛,具有更丰富强大的养生价值。追溯洞箫文化的传播传承历史,可以发现洞箫的养生价值,一直未得到世人的充分重视。这是因为洞箫文化的养生功能虽十分丰富,但这类功能属于隐型功能,所以世间对洞箫文化了解不多的人,很难深入体悟到洞箫的养生价值。其养生功能长期被遮隐的状态,也间接导致洞箫文化一直缺乏良好的传播传承形势,因此,积极探究并大力传扬洞箫的养生功能,可以促进
张子健李婷洞箫文化获得更广的传播与更好的传承,并有利于提升社会民众的健康水平。
二、研究并传播洞箫养生哲学 扩大社会影响
在当前洞箫文化濒临灭绝的危急形势下,今人必须结合社会需要,深入研究洞箫文化在现代社会所能发挥出的价值。考虑到养生在现代社会广受推崇,而且洞箫所具丰富的养生价值,一直未得到世人的充分重视,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积极发掘洞箫的养生哲学,并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手段予以广泛传播和大力发扬。“因为在这个传媒大发展的时代,过去的许多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渠道,已经让位于传媒。所以,启蒙的重任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传媒来实现。”【17】 由于洞箫文化的养生功能属于隐性的,因此本文将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全面彰显出洞箫文化丰富的养生功用。本文认为洞箫的养生价值,不仅体现在藉箫悟道、明道养德、修身养性等形而上的过程中;而且还蕴含于延息益气由身养生、摅愤畅神从心养生、怡情悦性藉命养生等形而下的环节中。
箫器合天地之道 明道养德利于养生
洞箫的养生作用,其实是洞箫文化最原始的功能,在洞箫的制作过程中,无论是材料的选取,还是形制的打磨,都能非常直观地体现出洞箫的养生功效。古代箫材的演变,之所以经历从兽骨到木材再到竹材的过程,是因为古人认为生长在幽静山谷的竹子,远离尘嚣,其性本适于清静,而不是喧闹,将其制作为箫管乐器,有利于人们修身养性。对此,汉代王褒的《洞箫赋》曾有明确指出:“处幽隐而奥庰兮,密漠泊以猭。惟详察其素体兮,宜清静而弗喧。幸得谥为洞箫兮,蒙圣主之渥恩。可谓惠而不费兮,因天性之自然。”……“托身躯于后土兮,经万载而不迁。吸至精之滋熙兮,禀苍之润坚。感阴阳之变化兮,附体命乎皇天。”【18】 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基于修身养性思想,频繁选用竹材制作箫器。在古人看来,由于竹箫吸收过天地日月的精华,可谓是天地精神的载体;因而取材自天地之间的竹箫,能促使人们体悟天人合一的奥秘,效法天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精神。这对于人类的养生,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能从涵养德性天人合一的高度,有效指导人们的养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