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闲笔”73
^)L3c J L r]n J U a c J L=ic r J L=ic J[^
屑作品•文化'll
猎头公司服务费用标准
口cn口i=1口口口口口口來
《红楼梦》中的“闲笔”
叶朗
张国荣自杀现场图片我在《中国小说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一书中谈到清代小说批评家在 评论《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等小说时,提出一个“闲笔”的概念。好看的动漫推荐
张竹坡认为《金瓶梅》从叙事艺术来说有一个优点,就是善于用“闲笔”。他在《金 瓶梅读法》中说:
读《金瓶》,当看其手闲事忙处。子弟会得,便许作繁衍文字。
这个“闲笔”的概念,最早是金圣叹提出来的。金圣叹认为《水浒传》“血溅鸳鸯 楼”一回,就是善于用“闲笔”的典范。他从这一回中举出四段描写为例。第一段:武松 在黄昏时候踅去张都监后花园墙外马院推门,
马院后槽以为是贼,拿了搅草棍,拔了门 闩。却待开门,被武松就势推开去,抢人来,把这后槽劈头揪住。却待要叫,灯影下见 明晃晃地一把刀在手里,先自惊得八分软了,口里只叫的一声:“饶命!”武松道:“你认 得我么?”后槽听得声音,方才知是武松。第二段:武松跳过墙去,看到厨房里有两个丫 鬟,正在那汤罐边埋怨说道:“伏侍了一日,兀自不肯去睡,只是要茶吃。那两个客人也 不知羞耻,噇得这等醉了,也兀自不肯下楼去歇息,只说个不了。”第三段:武松上楼,右 手,左手揸开五指,抢入楼中。只见三五枝灯烛荧煌,一两处月光射入,楼上甚是 明朗。面前酒器,皆不曾收。第四段:武松在楼上杀死张都监一伙,又杀下楼来。夫人 问道:“楼上怎地大惊小怪?”武松抢到房前,夫人见条大汉入来,兀自问道:“是谁?”金 圣叹认为这几段描写都是“百忙中极闲之笔”,表现了作者的“非常之才”。
在这一回中,武松胸中燃着复仇的火焰,他的行动有如闪电,以快速的节奏,带来
74 《曹雪芹研究》2020年第4期
极其紧张的气氛。但是张都监一家对武松的复仇毫无防备,他们依旧保持平常那种缓 慢的生活节奏,到处充满着安静的、懒散的气氛。《水浒传》作者不仅围绕武松的行动 写出了快速的节奏和紧张的气氛,而且用“闲笔”写出了张都监一家的缓慢的生活节奏 和安静、懒散的气氛。这两种节奏和两种气氛的互相交织和互相衬托,就大大加强了 整个故事的空间感、真实感和美感。
毛宗岗对于这种“闲笔”的重要性也有所认识,他写过如下批语:
至于关公,行匆匆,途中所历,忽然遇一少年,忽然遇一老人,忽然遇一强 盗,忽然遇一和尚,点缀生波,殊不寂寞。天然有此妙事,助成此等妙文。若但过 一关杀一将,五处关隘一味杀去,有何意趣?(《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回首总评)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如果孤立起来描写,就始终只有一种节奏、一种气氛,场面就 显得十分单调,就没有什么意趣。但是一旦用“闲笔”点缀生波,就有了两种节奏、两种 气氛的互相交织和互相衬托,就不显得单调,故事就加强了空间感和真实感,就比较有 意思了。
《金瓶梅》里这种“闲笔”用得更多,张竹坡指出:
《金瓶梅》每于极忙时,偏夹叙他事入内。如:正未娶金莲,先插娶孟玉楼;娶 孟玉楼时,即夹叙嫁大;生子时,即夹叙吴典恩借债;官哥临危时,乃有谢希大借 银;瓶儿死时,乃入玉箫受约;择曰出殡,乃有请六黄太尉等事。皆于百忙中故作 消闲之笔。非是巨富一石者,何以能之?(《金瓶梅读法》)
《金瓶梅》这几段描写,都是在叙述一个大的事件时,穿插描写另一个小的事件,使 两种节奏、两种气氛互相交织,这样就把生活场面写活了,写得立体化了。
立春节气的民俗活动除了这几段描写,还有写李瓶儿治病与李瓶儿之死的那两回,张竹坡认为也是运 用“闲笔”的典范。在前一回,写李瓶儿病重,先后请了任医官和胡太医来治,吃了药都 不见效。伙计韩道国推荐东门外住的妇科赵太医,乔大户又推荐县门前住的何老人,西门庆忙派人去请。何老人先到,刚看了脉息,赵太医也请来了。此人一来就吹嘘自 己从《皇帝素问》《难经》一直到《加减十三方》《千金奇效良方》《寿域良方》《海上方》,“无书不读”,说自己“药用胸中活法,脉明指下玄机。六气四时,辨阴阳之标格;七表八 里,定关格之沉浮。风虚寒热之症候,一览无余;弦洪芤石之脉理,莫不通晓。”看了脉 息之后,胡诌了一通病源,最后又开了一副妙方:“甘草甘遂与钢砂,藜芦巴豆与芫花,姜汁调着生半夏,用乌头、杏仁、天麻。”何老人听了便道:“这等药恐怕太狠毒,吃不
(红楼梦》中的“闲笔75
得。”他却说:“自古毒药苦口利于病,怎么吃不得?”西门庆见他满口胡说,只得称二钱 银子打发他走了。何老人道:“老拙适才不敢说,此人东门外有名的赵捣鬼,专一在街 上卖杖摇铃,哄过往之人,他那里晓得甚脉息病源!”这一回的故事,如果用笔太死,就 很容易写得单调、沉闷。现在用“闲笔”写了一个捣鬼,加了一点喜剧气氛,整个场面就 活了。张竹坡说:
若止讲病人,便令笔墨皆秽,止讲医人,却又笔墨枯涩,看他用一捣鬼杂于其间,便令病家真是忙乱,医人真是嘴杂,一时情景如画。(第六十一回夹批)
天津移动积分兑换
在后面一回,作者从黄昏点灯,直写至四更,再写至四更将终,再写至鸡叫,再写至 第二天白天,其中写了一连串的人和事,有的用忙笔正写,有的用闲笔插入,把半夜人 死喧闹、一家忙乱的情景写得活现,有如千人万马,却一步不乱,读起来“历历如真有其 事”,很有真实感,也很有意趣。
无论是金圣叹、毛宗岗,还是张竹坡,对于“闲笔”这种叙事艺术都没有从理论上做 出详细的说明。但是从他们举的实例以及对这些实例的分析,我们对于“闲笔”的含义 可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所谓“闲笔”,就是在叙述主线故事时,用点缀、穿插的手段,叙述一些小的事件,打破叙事的单一性,使不同的节奏、不同的气氛互相交织,从而加 强生活情景的空间感和真实感。这样的描写就有意趣,就是审美的描写。而那种单一 的描写,即把生活中某一件事孤立起来描写,始终只有一种节奏、一种气氛,把生活写 得很单调,没有空间感和真实感,也就没有意趣,就是非审美的描写。金圣叹和张竹坡 都认为善于使用“闲笔”是一种很高的艺术,是作家天才的一种表现。张竹坡甚至说:“千古稗官家不能及之者,总是此等闲笔难学也。”(第三十六回回首总评)我们在《红楼梦》中也看到曹雪芹非常善于用“闲笔”,正是用这种“闲笔”,曹雪 芹把贾府这个贵族之家十分繁杂的生活面貌、社会环境和真实气氛写得活灵活现。
下面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第十三、十四回,秦可卿突然病故,宁国府要为秦可卿大办丧事。怎 么大办?用贾珍的
话来说,“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 !”贾珍父亲贾敬根本不管,贾珍越发“恣意奢华”。这里有几件大事:一是请僧众念经超度亡灵。停灵四十九曰,请一百零八众禅僧在大厅上念大悲咒,同时在天香楼上请九十九位全真道士念经。之 后又停灵会芳园,请五十众高僧、五十众高道念经。二是要好棺木,正好薛蟠那里有 一副樯木棺材,“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玎挡如金玉”,“原系义忠亲王老千岁
76 |《曹雪芹研究》2020年第4期
要的,因他坏了事,就不曾拿去”,贾珍就要来。贾政劝道:“此物非常人可享者,殓以上 等杉木也就是了。”贾珍哪里肯听。三是秦可卿之丫鬟名瑞珠者,见秦氏死了,她也触 柱而亡,合族人都称叹,贾珍遂以孙女之礼殓殡。四是贾蓉不过是个黉门监,灵幡经榜 上写时不好看,贾珍就托了太监戴权,花一千二百银子捐了一个五品龙禁尉。五是宁 国府要办丧事,诸事繁杂,缺少管事的人,贾珍便求得邢夫人、王夫人及凤本人的同 意,请凤过宁国府来代为料理各种事务。这四十九日,各种亲朋你来我去络绎不绝,“宁国府街上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官去官来”。整个宁国府各种事务乱成一 团,不仅当事人忙不过来,而且作者这支笔也忙不过来,但是你看,曹雪芹真有非常之 才,他偏能在百忙之中抽出笔来,插人一些看似无关的人和事。凤正要料理宁国府 的事务,这里就插人好几件事。首先是凤见荣国府中的王兴媳妇来了,在前探头,就 问她来作什么,王兴媳妇连忙进去说,领牌取钱,打车轿网络。递上贴儿,凤命彩明 念道:“大轿两顶,小轿四顶,车四辆,共用大小络子
若干根,用珠儿线若干斤。”凤听 了,数目相合,便命彩明登记,取荣国府对牌掷下。王兴家的去了。接着,凤又见张 材家的在旁,是领取裁缝丁.银的,又有宝玉外书房糊裱完竣来支买纸料费的,凤都发 与他们。接着,又有人报告“苏州去的昭儿回来了”,凤问回来做什么。原来是贾琏 派他回来报告苏州林黛玉父亲去世等情况,并回来取毛衣的。第二天,贾珍派人去铁 槛寺修饰停灵之处,凤分派料理和丧事有关的各种事务。这时贾府内内外外各种杂 事:“目今正值缮国公诰命亡故,王邢二夫人又去打祭送殡;西安郡王妃华诞,送寿礼;
镇国公浩命生了长男,预备贺礼;又有胞兄王仁连家眷回南,一面又写家信禀叩父母并 带往之物;又有迎春染病,每日请医服药,看医生启帖、症源、药案等事。”这些都是“闲笔”,让我们看到这个贵族家庭当时真是千头万绪,这样的描写就富有空间感,也就富 有真实感。
到了出殡之日,来了无数王孙公子,百十乘大小轿车辆,浩浩荡荡,一带摆三四里 远。路旁彩棚高搭,设席张筵,俱是各家路祭。书中对送殡的、路祭的都一一叙述,但 特别插人详细叙述北静郡王水溶亲自坐大轿前来,专门要见一见“衔玉而诞者”。贾政 赶紧命宝玉脱去孝服前来相见。水溶见宝玉“面若春花,目如点漆”,笑道:“名不虚传,果然如‘宝’似‘玉’。”又见宝玉“语言清楚,谈吐有致”,就向贾政笑道:“令郎真乃龙驹 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又把腕上念珠卸下送 宝玉作为礼物,说是“前日圣上亲赐鹡钨香念珠”。脂砚斋在“语言清楚,谈吐有致”旁 边批道:“八字道尽玉兄。如此等方是玉兄正文写照。”(庚辰本)
《红楼梦> 中的“闲笔”|77
接下去,又插了一段,写送殡出城往铁槛寺行走,路上在农舍休息,宝玉见农舍动 用之物,皆不曾见过,如锹、镢、锄、犁等物,皆以为奇,小厮在旁一一的告诉了名,说 明原委。宝玉听了,因点头叹道:“怪道古人诗上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正为 此也。”脂砚斋批道:“写玉兄正文总于此等处,作者良苦。”(庚辰本)
水溶见宝玉,宝玉见农庄动用之物,虽然都是出殡路上的遭遇,但并不是出殡活动 的主体,是可写可不写的“闲笔”,作者用这种“闲笔”点缀,不仅整个出殡活动不显得 死板、无趣,而且借此写出了贾宝玉的优良品格。所以脂砚斋批道:“《石头记》总于没 紧要处闲三二笔写正文筋骨,看官当用巨眼,不为彼瞒过方好。”(庚辰本)这就是《红 楼梦》中“闲笔”的妙用。《红楼梦》中的“闲笔”不仅在于把贾府这个贵族家庭内外繁 杂的环境和事务写得生动、真实,而且也在不经意处把主要人物的“筋骨”描绘了出来。
第二个例子。第五十一回,晴雯伤风,了个大夫诊脉,说是小伤寒,开了药。宝 玉一看药方,有枳实、麻黄,便说该死,凭他有什么内滞,这枳实、麻黄如何禁得,谁请了 来的,快打发他去。老婆子说要给车马钱。袭人因为母亲病,回家去了,宝玉命麝月取 银子,麝月了半天,才到几块银子,又不会用戥子,就拿一块掂了掂,说这一块只怕 是一两了。那婆子说:“那是五两的锭子夹了半边,这
一块至少还有二两呢,姑娘再 一块小些的吧。”后来茗烟请了王太医来,诊了脉,说的病症与前相仿,只是方上药变 了。宝玉说,这才是女孩儿们的药,旧年我病了,太医还说我禁不起麻黄、枳实等狼虎 药。我和你们一比,我就是那野坟圈子里长的几十年的一棵老杨树,你们就如秋天才 开的海棠,连我禁不起的药,你们如何禁得起。麝月等反对宝玉自比杨树,说为什么不 比松柏。宝玉说:“松柏不敢比,连孔子都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可知这两件 东西高雅,不怕羞臊的才拿他混比呢。”这一大段就是“闲笔”,并没有什么和故事主线 相关的要紧的情节,但是它写出了当时的庸医,写出了贾宝玉房中的生活状况,袭人不 在家,银子也不着,谁也不识戥子,银子的重量也不知道。最主要的是这个“闲笔”写 出了宝玉的性格,对丫餐的关怀、体贴,同时不敢自比松柏,说明他做人从来不张狂。
第三个例子。第五十三回,写“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元宵节,贾母在大花厅上命 摆上十来桌席酒,定一班小戏,满挂各佳灯,带领荣宁二府各子侄孙男孙媳等家宴。这里插人一大段描写------种工艺品“慧纹”:
……一皆是紫檀透雕,嵌着大红纱透绣花卉并草字诗词的瓔珞3
端午节吃粽子寓意原来绣这瓔珞的也是个姑苏女子,名唤慧娘。因他亦是书香宦门之家,他原 精于书画,不过偶然绣一两件针线作耍,并非市卖之物。凡这屏上所绣之花卉,皆
78《曹雪芹研究》2020年第4期
仿的是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故其格式配皆从雅,本来非一味浓艳匠 工可比。每一枝花侧皆用古人题此花之旧句,或诗词歌赋不一,皆用黑绒绣出草 字来,且字迹勾踢、转折、轻重、连断皆与笔草无异,亦不比市绣字迹板强可恨。他 不仗此技获利,所以天下虽知,得者甚少,凡世宦富贵之家,无此物者甚多,当今便 称为“慧绣”。竟有世俗射利者,近日仿其针迹,愚人获利。偏这慧娘命夭,十八岁 便死了,如今竟不能再得一件的了。凡所有之家,纵有一两件,皆珍藏不用。有那 一干翰林文魔先生们,因深惜“慧绣”之佳,便说这“绣”字不能尽其妙,这样笔迹 说一“绣”字,反似乎唐突了,便大家商议了,将“绣”字便隐去,换了 一个“纹”字,所以如今都称为“慧纹”。
若有一件真“慧纹”之物,价则无限。贾府之荣,也只有两三件,上年将那两件 已进了上,目下只剩下这一副璎珞,一共十六扇,贾母爱如珍宝,不入在请客名 陈设之内,只留在自己这边,高兴摆酒时赏玩。
这个“慧纹”,用今天的话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书法、绘画、刺绣于一体,确 实珍贵无比。这是一段“闲笔”。这个“闲笔”,写出了中国工艺文化的遗产,写出了贾 府这个贵族之家的文化内涵。贾府不是西门庆那样的暴发户,不是旧上海的青红帮,而是百年望族,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所以不仅能够收藏“慧纹”这样的工艺文 化珍品,而且以此为贵。这才是大家族。
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曹雪芹《红楼梦》的“闲笔”至少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写 出贾府内内外外的各种场景,让读者看到的不是一个故事、一个单线发展的事件,而是 一个人间世界,是一曲多声部的宏伟的交响乐。这是主要的功能。再一个是在一些日 常琐事中对书中主人公的人品、性格、筋骨作几笔皴染,在不经意处加深读者的印象。
这是大手笔。用金圣叹的话,这显示了作者的“非常之才”,用张竹坡的话,“非是巨富 一石者,何以能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博雅讲习教授、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