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文学评论家杨庆祥表示: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近几年“诺奖捐钱”中他最满意的一次,“瑞典文学院的那帮老评委们总算重新到了‘诺奖’和文学的准则:文学必须是高度参与,高度社会化的艺术形式。
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落户美国民谣歌手、诗人鲍勃皇室婚纱·迪伦(Bob Dylan)可谓诸多个“没想到”。此结果在中国文学界产生了巨大争议,有人认为这是文学的创举,也有人表示“眼镜碎了,瞎颁!”而迪伦这个中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在中国人的音乐记忆中再次掀起狂潮。
“他是时间,也是世界”
瑞典时间2016年许文珊11月16日,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当天,中国的微博音乐界变成了狂欢的海洋,李健、汪峰、左小祖咒等音乐人均发布微博庆贺。歌手张楚表示,这事儿
对音乐界来说是个鼓励,特别是对中国音乐界。因为中国音乐在商业上的价值不够,所以得到的荣誉也不够。
熊猫的特点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文学评论家杨庆祥表示: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近几年“诺奖”中他最满意的一次,“瑞典文学院的那帮老评委们总算重新到了‘诺奖’和文学的准则:文学必须是高度参与,高度社会化的艺术形式,而不仅仅是修辞或者讲故事。另外,请注意鲍·勃迪伦与1960年代的紧密关系。这也是他获奖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家北村却直言此次迪伦获奖是“瞎颁”。他认为,鲍勃·迪伦获奖,意味着新世纪以来文学边界的消失得到了正统文学奖最高权威的认可。这是本体意义上的,也是现代性的终结。
出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人,很多都是听着迪伦的歌来认识摇滚民谣的。1983年,23岁的服装设计师朱敏得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个国外回来的朋友送给他几盒磁带,全是欧美当时大热的流行音乐,其中包括有“摇滚女诗人”好的进口奶粉之称的美国歌手帕蒂·史密斯的第一张专辑《马》,还有鲍勃·迪伦的《重访61号公路》。一向喜欢音乐的他如获至宝地拿回了家,尽管当时他并不知道鲍勃·迪伦是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