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长沙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语文
考试时量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学校组织同学们阅读中国文化知识丛书》,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某同学阅读《神奇的汉字》后,做了以下归纳,请你帮他出其中有错误的一项(    )(2分)
A.应注意汉字中的一字多音现象,例如:奇(qí)迹、奇(jī)数。
B.大部分的形声字可根据声旁定读音,例如:拮(jí) 据、疫(yù)情。
C.应注意区别形近字,例如:“决窍” 应为“诀窍”,“嘻闹” 应为“嬉闹”。
D.要注意成语中的一些特殊字形,例如:“鸠占鹊巢"不要写成“鸠占雀巢”。
2.某同学读完《神奇的成语》后,写了下面语段,请你帮他选出空格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2分)
中国童装成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其内容_① _, 丰富多彩。无论是对历史的广泛采撷,还是对语言的高度概括,都让人_②  。 穿过风云变幻的岁月,我们与美好的文字_③  感悟其中的生活智慧,思索其中的人生哲理,我们在赞叹它多姿多彩的同时,也领悟到人生的千姿百态。
A.①包罗万象  ②眼花缭乱    ③不期而至    B.①包罗万象  ②叹为观止    ③不期而遇
C.①轻描淡写  ②叹为观止    ③不期而至    D.①轻描淡写  ②眼花缭乱    ③不期而遇
3.读完《中国古代园林》后,某班同学写了读后感,下面是从部分同学作文中选出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古代园林起源于古代帝王的“圈”,至今大约2000余年的历史。
B.中国园林南北风格不一,南方多为清秀婉约,北方多为宏伟壮丽。
C.中国园林中,颐和园成为布局完整、建筑完好的造园特。
D.通过阅读《中国古代园林》,让我感受到了前人的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力。
4.“更为重要的是”这句话是从下面介绍“中国古代数学”的语段中抽出来的,若还原的话,放哪一处最恰当?(  )(2分)
数学在中国古代称为算术,[甲]算术又称为算学、算法,宋元开始使用“数学”一词。[乙]中国古代数学积累了不少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丙]这些方法背后的思想对当今的数学研究仍有启迪作用。我们反对随意拔高古人,盲目自大的作法,[丁]也反对不顾事实,贬低中国数学的错误态度。
A.甲  B.乙  C.丙    D.丁
5.阅读《中国传统节日》后,同学们对节日文化做了以下归纳,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与爱国诗人屈原有关。
B.“七夕”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民间神话传说有关。
C.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传说很丰富,如“嫦娥奔月”等。
D.除夕之夜,按习俗应全家团聚吃汤圆、观花灯,寓意着“圆满”,也寓意着“团聚”。
6.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孕育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依照你的理解,完成填空。(共4分,每空1分)
(1)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经常会面临生活的艰难,陷入情绪的低谷,此时,你可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来激励自己。
(2)我们的未来是光明的,我们要坚信自己的理想是可以实现的,要用李白《行路难》中
                              。”来展现自己的自信与乐观。
7.综合运用(共6分)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 周年,学校拟举行“爱党爱国,爱我中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任务。
(1)精选名句。学校准备举行“爱我中华,天下国家”主题朗诵会,下列名句中适合主题的两句是(    ) (只填序号) (2分)
①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②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⑤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确定标题。读完《红星照耀中国》后,学校将举行读书演讲比赛,请依据下面的材料,确定一个演讲标题。(2 分)
《红星照耀中国》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向全世界报道了长征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长征途中,红军将士不畏艰险,冒着严寒忍着饥饿,爬雪山,过草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事业而牺牲的崇高精神以及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这就是长征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以这一精神鞭策自己,磨砺自己,让自己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的新长征人。
演讲标题:                                                                                                 
(3)推荐景点。学校向同学们推荐了三处红研学旅行景点,请你选择其中一处,仿照示例,写一句推荐语。(2 分)
四国军棋最强布局
推荐景点:①井冈山②遵义③延安
推荐语示例:韶山,伟人故里,我们在这里探寻伟人成长的足迹。
                                                                                                             
二、阅读与理解(共44分)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始终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下面是一组与农村有关的文章,请认真阅读,并完成文章后面的任务。
(一)古诗文阅读(共16分)
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释]①顾况(727-815) ,唐代诗人,他提倡质朴淳厚的诗风,其诗清新自然,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②板桥:指横跨山溪的木板桥。③嗔:责怪,埋怨。④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使返潮的茶叶去掉水分。
8.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作者按走访顺序,依次选取了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等镜头。
B. "莫嗔”二字,从山农请客人不要责怪被烟熏的口吻中,表现了山农的爽直性格。
C.“却喜”二字,道出了山农对雨后天晴,能翻晒谷子的喜悦。
D.作者写出了亲自参加山乡养鸡、焙茶、晒谷等劳动的感受,表达了对劳动的喜爱。
9.抖音微视频是当今很火爆的一种表现形式,小文同学想将这首诗歌前两句的意境,用抖音微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请帮她完成下面的脚本。(4 分)
抖音脚本(部分)
台风“圆规”向我国靠近
画面内容
画面声音
预期表达效果
板桥人渡泉声
山溪、木板桥、诗人
山间的幽静和诗人的心旷神怡
茅檐日午鸡鸣
茅屋、阳光、人、鸡iope气垫粉底
悠长的鸡鸣声
唐张全义为河南尹,经黄巢之乱,居民不满百户,四野俱无耕者。全义招怀流散,劝之树艺。数年之后,都城坊曲,渐复旧制;桑麻蔚然,野无旷土。全义明察人不能欺而为政宽简。出见田畴美者,辄下马与僚佐共观之,召田主劳酒食。有田荒秽者,则集众杖之。或诉以“乏人牛”,乃召其邻里,责之曰:“彼诚乏人牛,何不助之?”众皆,乃释之。由是邻里有无相助,故户皆有蓄积,凶年不饥,遂成富庶焉。
(选自《农桑辑要·典训》,有删减)
[注释]①招怀:招纳安抚。②树艺:种植栽培。③坊曲:大街小巷。④田畴:已经耕种的田地。⑤僚佐:随从官员。⑥秽:杂草多,荒芜。⑦乏:缺乏。⑧有无相助:有无相通,彼此帮助。
10. 下面是阅读本文时对文言字词的推断,其中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心经全文读诵A.成语“蔚然成风”中“蔚然”的本义为“草木茂盛的样子”,据此可类推“桑麻蔚然”中的“蔚然”也为此意。
B.“召田主劳以酒食”与“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以”的用法是一样的。
C.字典中“谢”有“辞别”“感谢”“道歉”“衰退"等意思,文章中“众皆谢,乃释之”的“谢”应为“辞别”之意。
D.甲骨文的“比”字,像两个人并肩而立,所以“故比户皆有蓄积”中的“比”有“并列,并排”之意,“比户”就是“家家户户”的意思。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全义明/察人不能欺/而为政宽简      B.全义明察人/不能欺/而为政宽简
C.全义明察/人不能欺/而为政宽简      D.全义明察/人不能欺而为/政宽简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语句的大意。(3分)
乃召其邻里,责之曰:“彼诚乏人牛, 何不助之?”
                                                                                                             
13.袁隆平院士的去世,引发了大家对农业的热议。老师要大家搜集重视农业的人和事,本文中张全义的哪些事迹符合要求? (3分)
                                                                                                             
离线导航                                                                                                           
(二)非文学作品阅读(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材料一]
①中国古代农业的一大特点是多元交汇。中国古代农业因自然条件的差异逐步形成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并通过不同地区农业文化的相互交流、促进,逐渐汇合为中华古代农业文化的洪流。其中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个中心,同为中华古代农业文化的摇篮。
②中国农业文化分为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它们大体以长城为界,在地区上相互分立,在经济上却相互依存。农耕文化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游牧民族虽曾多次入主中原,但最终都被农耕文化融合。在农耕文化内部,又有北方的旱地农业和南方的水田农业两种主要类型。其形成以秦岭、淮河南北自然条件的差异为基础,其发展有赖于相互的交流和融合。
中唐以前,华北旱地农业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中唐以后,南方水田农业后来居上,超过北方旱地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