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讨论纪要2018年8月9日下午,长沙市暖通空调学会就新颁布的《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以下简称“标准”)邀请部分长沙施工图审查机构的暖通专业专家进行了讨论和交流,与会专家认为“标准”的实施对暖通专业的设计与审图工作影响巨大,目前“标准”已进入实施阶段,项目设计应按“标准”执行,现将讨论交流的主要内容纪要如下。
一、基本理解
1.“标准”中的强条应严格执行,为避免疏漏,建议将需要建筑、
电气专业配合实施的强条列入防排烟专项设计说明,并在图纸相关处相应标注。
2.防烟系统设计
2.1防烟系统的竖向分段以建筑高度为标准判断,分段的高度按有效服务高度,即最底层的送风口至最顶层的送风口之间的距离。
2.2剪刀楼梯间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时(即三合一前室)应对其前室加压送风,针对采用三合一前室的剪刀楼梯间是否应分别设置机械加压送风尚存在不同理解,详见第二部分内容;剪刀楼梯分别设置前室若符合自然通风条件的可按自然通风设计。
2.3防烟楼梯间送风前室不送风应满足以下条件:
1)建筑高度小于50米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不超过
100米的住宅建筑;
2)采用独立前室且前室与走道或房间仅有一个门相通时。
2.4对于不满足自然通风条件的剪刀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共用前室,当剪刀楼梯间分别设置独立前室且满足2.3的两个条件时可以采用楼梯间送风前室不送风方式,但如果其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的时候应分别加压送风。
2.5仅有地下一层的封闭楼梯间,如果满足首层有效面积大于1.2㎡的可开启外窗或直通室外的疏散门时,可不设机械加压送风;地下两层及以上但高差小于10m的封闭楼梯间如果满足首层有效面积大于2.0㎡的可开启外窗或直通室外的疏散门时,可不设机械加压送风。
2.6楼梯间采用自然通风而其前室设正压送风口时,送风口应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送风口的形式应尽可能有利于在前室入口处形成阻挡烟气的风幕。
2.7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的场所,楼梯间采用常开风口,前室应设置常闭风口;仅有一层或两层送风的前室也应采用常闭送风口或具备信号反馈、联动功能的送风阀。
2.8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应在最高部位设置面积不小于1.0㎡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此处的最高部位理解为“顶层的合理高位”。
2.9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尚应在其顶部设置不小于1㎡的固定窗。此处的顶部理解为“顶层的合理高位”。
2.10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设计风量(风机额定风量)不应小于计算风量的1.2倍系“标准”强条,但风量计算未列入强条。加压送风风管的计算按计算风量。
3.排烟系统设计
3.1敞开楼梯和自动扶梯穿越楼板的开口部位应设置挡烟垂壁等设施,不能利用敞开楼梯的外窗作为自然排烟口。
3.2具有自然对流条件为具有两个或以上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
3.3外墙上的自然排烟窗(口)应设置在储烟仓内,但走道、室内空间净高不大于3m的区域的自然排烟窗(口)可设置在室内净高1/2以上。
戏剧的种类3.4自然排烟窗(口)应设置手动开启装置,设置在高位不便于直接开启的自然排烟窗(口),应设置
距地面高度1.3~1.5m的手动开启装置。净空高度大于9m的中庭、建筑面积大于2000㎡的营业厅、展览厅、多功能厅等场所,尚应设置集中手动开启装置和自动开启装置。开启装置采用电动方式时,其电源应为消防电源,且此条文应与建筑及电气专业落实并写入设计说明或在图纸中明确标注。钟汉良版天龙八部演员表
中国运动鞋品牌大全
3.5竖向排烟系统的分段以建筑高度为标准判断,分段的高度按有效服务高度,即最底层的排烟口至最顶层的排烟口之间的距离。
3.6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进行隔热(具备隔热功能的排烟专用风管除外),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
杰西卡-贝尔3.7地上面积小于500㎡的房间和走道可不设置补风系统。补风系统可采用疏散外门、手动或自动可开启外窗等自然进风方式以及机械送风方式。防火门、窗不得用作补风设施。
3.8采用自然排烟的场所仍应划分防烟分区并设置挡烟垂壁。
4.系统控制
4.1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考虑压差控制措施。(加压送风量加大的原因)
二、存在争议的理解
针对采用三合一前室的剪刀楼梯间是否应分别设置机械加压送风尚存在不同理解:
赵丽颖变身副总裁一种理解认为条文3.1.3第2条“当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及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时,楼梯间可采用自然通风”中的合用前室可理解为包括三合一前室,而规范又没有在术语中将三合一前室与合用前室分别说明,因此三合一前室的剪刀楼梯间可采用自然通风。
多伯曼犬
另一种理解认为该段文字并未如3.1.3的主条文部分将“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的情形列出,不能认为合用前室包括三合一前室,而且三合一前室的加压送风系统一旦失效存在两部楼梯同时串入烟气的隐患,因此采用三合一前室的剪刀楼梯间应分别设置机械加压送风。
考虑“标准”推出的时间较短,本次讨论交流系本着学习理解执行“标准”的目的进行的小范围讨论和交流,整理的讨论纪要仅供业内人士参考。学会欢迎有更多专家与设计师收集议题并参与学习交流,以期寻求共识促进防排烟设计水平的提高。
长沙市暖通空调学会
2018.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