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责任编辑:王力
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
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兴趣的三种教学法
研究
梁娜,程方,赵成功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铜川727031)
摘要:本文对教学法现状进行原因分析,继而根据兴趣源,多方面挖掘各种需求,研究了提升五年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计
蒋大为怎么了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生学习兴趣的三种教学法,即需求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和多学科融合教学法,接着详细讲解了基于ARSC 模型的三种教学法提高学习兴趣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希望能为同行和兄弟院校提供参考和借鉴。关键词:提升兴趣;计算机应用基础;需求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多学科融合教学法中图分类号:TP3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6-0168-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
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包括两大方面,即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而目前研究大多仅仅是从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方面着手的,忽视了其他因素,比如挖掘学生兴趣的根源、研究教学法等,本文重点进行提升学习兴趣的教学法的研究。
当前页的脚本发生错误1教学法现状及分析
1.1教学法现状
目前我院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采用的教学法以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为主(项目设计[1]如下表1所示)。项目化教学法在三年制高职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针对五年制高职,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通过访谈调研发现,五年制高职学生普遍对教学项目和任务不感兴趣,盛行“没用论”,认为学了没用,平时用不到。
表1项目设计
1.2原因分析
项目化教学法是为了满足职业教学的需求,表1的项目和任务体现的都是工作任务,我们考虑的是满足职业岗位需求,然而学生的实际需求却是当下需求。需求有近期需求和远期需求之分,职业岗位需求是远期需求,而学生的实际需求属于近期需求,很显然我们关注的需求并不是一回事,我们没有关
注到或者说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或者说当下近期需求,这两个需求之间明显存在有一段距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家顾明远也说,“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兴趣引发需求,需求驱动兴趣,没有需求也会导致缺乏兴趣,然而“无用论”恰恰说明学生不是没有需求,只是我们没有深度挖掘学生兴趣根源。研究表明主要有九种学习兴趣源:本能的活动倾向、认知的需求、生存的需求、自我提高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表现的需求、情感附属的需求、追求美好的倾向、文化精神的感染和驱动[2]。关于本能,杜威认为,人有四种基本的本能,由这四种本能的需求产生了人的四种兴趣,它包括语言与社交、研究探索、制作和艺术四种兴趣[2]。
经调研发现,学生主要集中表现在对项目4、项目5和项目6严重缺乏兴趣,主要是对Word 、Excel 、PowerPoint 这三个软件9个任务的学习,这些都和学生当前相关性过低,我们在教学的时候直接引入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任务,我们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没有做到学生实际需求到岗位需求的过渡衔接,针对五年制学生需要有个接受适应的过程,确实有点急于求成。综合分析发现,其原因有三。一是对学习材料不感兴趣因此兴趣低下,主要是学习材料和学生及当前都不相关,任务不是近期需求,研究表明,如果学生所学在短期内得不到实际应用或者说马上应用,那么学习兴趣就会明显降低;二是尽管学生在初中阶段有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经历,但是其实对所学内容并没有真正了解,比如关于Excel 学生就缺乏认知,仅仅停留在制表的表面层面,简单地认为它就是个制表软件,并不了解Excel 的数据处理功能的强大和便利,缺乏足够的体验,从而缺乏兴趣。马斯洛的七层需求理论表明,
认知需求是兴趣的一个重要
的源泉[2]
罗晋演的电视剧有哪些
。如果学生没有相应的体验,就无法激发认知需求,同样无法引起兴趣;三是各学科教学都只关注到本学科,学科之间缺乏联系,相对是孤立的,平时其他课程几乎用不到计算机,没有把计算机应用融合到学科当中去,计算机自然没有用武之地,因此学生自然也感受不到计算机作为工具为学科服务作
收稿日期:2020-09-12
基金项目:铜川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院级课题,五年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学生学习兴趣研究与实践(项目编
号:铜职院[2018]68号TZY201810)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梁娜(1981—),女,陕西铜川人,陕西科技大学硕士,铜川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技术、职业教育。
168
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
本栏目责任编辑:王
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电脑知识与技术
第16卷第36期(2020年12月)
用。课程之间过于割裂,缺乏有效的联系与支撑,学生感受不到课程之间是如何联系的,这也是兴趣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2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三种教学法的研究
2.1研究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法
根据调研分析,通过满足学生需求、加强学习体验激发认知需求以及加强课程间的联系等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我们研究认为采用需求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多学科融合教学法这三种教学法就可以实现。需求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需求,增强学习主动性,提升兴趣;体验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参与度最大化,目的就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好奇心,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多学科融合法,两门或以上学科,注重课程间的联系与支撑融合,创新出一个新品,它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有独特的优势。2.2多方结合,挖掘各种需求
如果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关联,并且关联度高,那么学习兴趣也会提升。针对Word 、Excel 、PowerPoint 这三个软件,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和学期课程课表安排、顶岗实习等;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所在的学期,结合学生平时生活学习考试;结合学生兴趣爱好特长和专业特点及其他学科课程等;加强和学科教师间沟通交流合作等以及辅导员、班干部等交流了解班级事务等多方面深度挖掘学生兴趣源及实际需求,关注学生近期需求、加强体验、实现多学科融合等。通过运用这三种教学法,把学生需求和岗位需求,按照平时学习的当前实际(近期)需求到实习期到工作期的岗位需求,这个时间线逐步自然过渡到岗位工作任务的学习,通过铺垫和递进,做好紧密衔接,有效提升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觉得所学有用。2.3不同内容,不同需求,采用不同教学法提升兴趣
通过挖掘,发现Word 部分的学习,学生的近期需求较多,
因此采用需求式教学法;针对Excel ,因为学生缺乏认知,要想让学生对Excel 有足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主动探索,就要激发她的认知需求,那么就要有足够的体验,因此采用体验式教学法;针对PowerPoint ,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挖掘近期需求,发现如果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等结合其他学科课程,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的机会,满足学生的艺术兴趣和自我表现的需求,那么采用多学科融合教学法非常适合。
3基于ARSC 动机模型的三种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针对研究的三种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如何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可以结合ARSC 动机模型[3]进行教学设计,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首先通过各种形式成功唤醒学生的关注,进而模拟真实的场景或案例等,设定的目标应该遵循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原则,是学生踮踮脚尖就可以能够得着的,而当学生完成任务时,学生会觉得所学很有用,或者说很有成就感等。3.1需求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需求式教学法,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实践以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法,一定要留意收集相关辅助信息。
通过辅导员和班干部、学科教师等方式,挖掘近期需求。比如立马能解决普通话等级考试用电子照片处理需求,那么学生就特别感兴趣;所以当近期需求被满足就成功激发了兴趣,对于Word 软件的学习,依照由近及远的需求,我们了解到学生的需求有编辑排版社会实践报告(同期院系要求学生秋季开学1~2周内提交)、顶岗实习结束前排版顶岗实习报告、实习和毕陶瓷生产流程
业时候需要制作个人简历、实习和今后工作中编辑排版幼儿园
活动设计等。因此我们用了解到的近期需求替换了原有的项目任务。
3.2体验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体验式教学法,激发认知需求,就要设置相应的体验式的
教学设计,需要我们模拟情境,通过教师导引,学生亲身经历(制表、统计等过程)和充分参与的体验,增强体验感悟,提升兴趣,进而探索研究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和学生相关的例子,比如制作学生成绩表,演示给学生观看,通过展示Excel 的快速便捷,引起注意。只有有了足够的愉快的情绪体验或者说胜任感,才能激发认知。针对Excel 统计功能,采用手工和Excel 体验,以每3人为一个小组,1人采用手工方式,1人利用Excel 方式,1人负责计时填写用时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统计的过程中来,最后对比用时,那么学习原因不言而喻。随着进度引入学生成绩表的计算排名筛选分类汇总等、学生艺术耗材明细表的合并计算以及制作图表分析数据等。通过这样的体验,兴趣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同时也增强了统计信息化的意识。3.3多学科融合法的教学设计
多学科融合法,要结合专业从了解学生兴趣爱好特长入
手,查看同期课程安排等,进而选择学科课程融合,和学科教师加强交流沟通合作,创建需求联合进行教学设计开发。
经调研发现,学前专业学生的特点是普遍喜欢画画做手工讲故事,那么投其所好,和美术、手工、幼
儿游戏等课程融合,和课程老师加强沟通交流合作,考虑课程之间的联系,比如满足学生的艺术兴趣和自我表现的需求,学习兴趣就随之提升。据此我们设计了制作有声绘本卡,首先展示一个学制作的一个漂亮的有声卡作品,实现扫码观看故事,吸引注意力,然后布置任务,当学生完成作品后,一定别忘了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评比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兴趣得到大幅提升,作品完成后学生特别有成就感,完成一个作品,可以同时纳入三门课程的考核当中,学生何乐不为呢?
4总结
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这三种教学法的时候,有时候并不是单一使用,也都有兼顾近期需求原则,另外必要时要对任务顺序进行适当调整,进度也可适当和其他学科老师保持大致同步。学生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持续关注挖掘,教学设计也要相应地进行更新;当然需求也不限于文中提到的,由于篇幅有限,教学案例绝不仅仅是文中所述。
总之,我们充分挖掘学生深层次的兴趣源,不断持续关注和挖掘学生需求,必要时创建需求,通过采用基于ARSC 模型的需求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多学科融合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对提升五年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有着显著的效果,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振峰.计算机应用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9-16.
[2]丁念金.学习兴趣源之探讨[J].教育学术月刊,2012(7):11-13,51.
田小洁个人资料
[3]黄金秋.ARCS 动机模型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8.
竞选文艺委员演讲稿【通联编辑:梁书】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