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
第28卷第11期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An qing Teach 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 Edition)
Nov.2009
Vol.28No.11
杜 英
(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关于印度现代化研究成果丰富,主要是侧重现代化进程和政治发展的政治现代化;关注印度经济发展模式和农业现代化的经济现代化;反映传统文化和人的现代化的社会现代化。印度现代化研究还有深入的必要。
关键词:20世纪90年代;印度;现代化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K35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09)11-0125-04
有前景的专业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研究在中国史学界兴起并得到重视。1989年洪笙在发表了 从印度现代化进程中的种姓问题看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 (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科版第2期)一文,是国内较早的关于印度现代化研究的论文。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史学界对印度现代化问题关注颇多,专著和论文不断涌现。专著的代表是林承节 印度现代化道路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该作可谓国内关于印度现代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和集大成者。本文拟就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印度现代化研究做一综述,为同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一、政治现代化:侧重现代化进程和政治发展
一般认为,政治现代化可分为三个方面,即权威的理性化、功能的分化和参与的扩大。我国关于印度政治现代化的研究也基本遵循这一路径。关于印度现代化进程,有按时间划分的阶段论,如郝宏桂认为,第一阶段(1757至1857年)寓建设于破坏之中的被动的社会变迁过程,是为印度现代化的开端。第二阶段(1857至1947年),印度民族追求政治独立实现以斯瓦拉吉(政治)为目标的政治现代化。第三阶段(1947年至现在)确立 民主社会主义 为原则的全面现代化建设过程[1]。杜英也认同阶段论,但对印度现代化分期及其特点有不同的阐述[2]。赵鸣岐则从政治、经济和文化角度出发,认为政治体制的形
成与特、经济模式的选择与绩效、文化转型的路径与知识分子作用等方面构成了印度自独立以来的现代化进程的全貌[3]。
亲情的诗句就殖民主义与现代化的关系而言,虽然 英国对印度近二百年的殖民统治,使印度人民陷入深深殖民奴役的苦难之中 ,但是 市场经济、民主制度和英语普及转化为积极因素,成为印度现代化发展的动力 [4]。殖民主义对印度现代化客观上起了积极的催化作用[5];二战则对印度现代政治的确立起了推动作用。 现代议会民主制的确立与运行;政教分离的世俗主义;建立法制国家,扩大社会民主 [6]。袁传伟认为,独立后的印度奉行世俗主义与议会民主制度,成为印度政治现代化的基石[7]。
对于印度政治现代化的评价也是学界关注的议题。殷永林对印度现代化进行了优劣势分析,认为其优势是已建立了走向现代的政治经济体制,其劣势是人口规模过大,国民整体素质较低,宗教、种姓、民族等问题错综复杂,这些问题影响了国家的凝聚力、社会的稳定和中央政府的权威[8]。刘海玲认为印度现代化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许多问题,如人口负担沉重、民主政
*收稿日期:2009-09-20
谢霆锋影帝作者简介:杜英,男,安徽芜湖人,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讲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治的弊端和社会文化的制约等[9]。一些学者还探讨了印度现代化进程中的腐败和宗教问题[10]。 二、经济现代化:注重经济发展模式和农业现代化研究
关于印度现代化模式 国内史学界关于印度现代化模式存在诸多争议。其一,印度现代化模式是否可称为一种 模式 ?因为根据西方现代化成功的经验,成为模式一是时间长,二是内涵广泛,三是具有独特性。最典型的是英国。按照这个标准,印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二,印度现代化模式主要是经济现代化模式,成就有目共睹,国内学者大多从这方面论证,也得到广泛认同。目前国内史学界提出的印度(经济)现代化模式有以下四种:
第一,混合经济模式。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印度混合经济模式突破了西方现代化和苏联现代化模式的框框,成为第三世界殖民地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种典型模式。它的思想基础是甘地主义和尼赫鲁主义[11]。
第二,强调宏观调控的计划发展导向型模式。持此观点的代表是赵鸣岐,认为印度的这条道路既有别于欧美模式,又不完全等同于当时的苏联模式。这种模式既强调自力更生,又不放弃吸引外资;既大力发展公营企业,使其占领工业的 制高点 ,又一定程度地扶植私营企业发展;既搞计划经济,又有市场竞争,兼顾协调,平衡渐进。作者还概括了印度经济现代化模式的特点:渐进性;多元性或多样性;注重科教兴国,奉行精英主义;未能消除两极分化[12]。
第三,两阶段说。有人认为,印度现代化模式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从印度独立至80年代末,可称为尼赫鲁混合经济模式时期;第二阶段从90年代开始后至今为走向自由市场经济改革时期,即印度模式转型时期[13]。
第四, 两模式 说。林承节认为,印度现代化模式不是经历了两个阶段,而是存在两个模式:第一个模式是独立初期尼赫鲁制定的,实行到80年代前半期。在混合经济体制下,自力更生地实现以公营成分为主导的工业化和以合作制为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强调增长和社会公平并重,增长不能拉大贫富差距;突出强调自力更生,强调真正的经济独立。第二个是80年代后半期90年代前半期,通过拉吉夫 甘地政府和拉奥政府的经济改革逐渐形成的。印度现代化的第二个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在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的方向下,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促进工业化和经济全面发展。这两个模式有继承关系,又有根本的不同[14]。
关于印度农业现代化 国内学界对印度农业现代化的研究比较充分,相关论文也很多,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第一,印度农业现代化的特点、成就。印度农业现代化成就主要体现在粮食生产增长、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提高以及农业生产商品化和产业化初步发展[15]。关于印度农业现代化存在的问题,有学者从农村生产关系、生产率、收入分配、发展的平衡性、财政负担、城市化水平、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了独立以来印度农业现代化中存在的问题[16]。也有学者认为印度农业现代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均土地规模较小,小农经济仍占绝大优势;农业现代化程度和范围不够,农业生产方式差异很大;土地生产率仍然较低;农业和农村的不平衡日渐扩大;印度农业的商品化程度较低;印度农业现代化的绩效在很大程度上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17]。
第二, 绿革命 与印度农业现代化。绿革命研究是印度农业现代化研究的突出点。有学者认为印度绿革命从具体实施效果看可视为一场农业现代化改革和水利革命[18]。就绿革命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而论,绿革命是印度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式[19]。
三、社会现代化:深入探讨传统文化现代化
在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社会中固有的宗教、观念和文化都受到剧烈冲击、对抗和融合交互。作为一个人口众多、教派林立、多民族和多文字的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发展中大国,印度是典型例子。国内学者对印度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研究成果很多。
首先,宗教和现代化的关系。种姓是印度教社会特有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在印度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何种作用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钱乘旦认为,印度种姓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中保留下来,并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延缓了现代化进程。独立50年来,种姓由一种社会分层和歧视的制度转变为政治斗争和经济利益分化的工具,从而使种姓的价值观念到了新的社会功能[20]。朱丹从政
126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
治权力在不同种姓间的分配、种姓会议与司法职能的行使和乡村社会基层政治制度三个视角出发,探
赵薇 周迅讨种姓制度政治功能的变迁,认为这种变迁反映了印度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两种趋势[21]。江剑锋等认为种姓制对印度现代化产生双重作用和影响[22]。
其次,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与印度现代化的关系,在印度现代化研究中具有典型的意义。张力认为由于印度的历史和文化的复杂性,要从根本上理解印度面对印度现代化挑战时的文化心理必须对西方模式和传统主义的交叉作用给予特殊注意[23]。为了使传统文化适应印度现代化进程,必须使印度文化走向现代化,也就是从传统走向现代化。刘建认为,印度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宗教彩逐渐淡化,珍视民族传统[24]。也有学者认为,抛弃传统文化中的消极作用,继承发扬其积极成分,同时吸收其他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以促进物质建设,是印度走向世俗,迈向现代化的关键[25]。赵鸣岐则以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的 双重使命 为理论指导,通过对以基督教文化为核心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商业 工业文明与以印度教为主的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碰撞及其交融的某些层面的历史考察来探寻和揭示印度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26]。赵伯乐认为文化产业的建设是印度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27]。传统文化之于现代化,不但有适应、促进的一面,也有消极、阻碍的一面。张媛媛认为传统文化对印度现代化的阻碍表现在宗教因素和宗教意识的影响,种姓制度,传统因素影响下的生育问题[28]。
最后,人的现代。现代化包括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宗教、国家制度等,而人的现代化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因而印度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的问题。陶笑虹从
考察20世纪初兴起的英属印度妇女运动在争取妇女社会权益、组织妇女投身政治活动中同时存在的进步势力和保守势力及二者关系入手,揭示印度妇女处境难以彻底改观的原因,并论证了以宗教文化为代表的传统观念对印度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强大负面作用[29]。
十余年来,国内印度现代化研究成果丰硕,很多研究角度新颖,但国内研究总体来说,研究成果多集中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方面,即使以上方面,很多研究还可以进一步深入,而对科技在印度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的研究则很薄弱。此外,铁路作为工业革命以来的重要科技成果之一,与印度现代化同步,在印度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对铁路与印度现代化关系的研究还是空白。
参考文献:
[1]郝宏桂.论印度现代化进程的三个阶段[J].盐城师专学
报(社科版),1992(1).
[2]杜英.印度现代化分期及特点[J].历史教学问题,2003
(1).
[3]赵鸣岐.印度独立以来在印度现代化进程中的抉择与实
践[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7(6).
[4]王俊周.英国殖民统治与印度现代化[J].历史教学,
2008(12).
[5]陈峰君.印度现代化进程中几个政治因素的探讨[J].
南亚研究,1994(2).
[6]张键.二战与印度现代化的进程[J].南亚研究季刊,
1995(3).
[7]袁传伟.世俗主义与议会民主制度 印度政治现代化
的定位及其演进[J].历史教学问题1998(3).
[8]殷永林.印度现代化的优劣势分析[J].南亚研究季刊,
1999(2).
[9]刘海玲.印度现代化:面临种种难题[J].经济研究导
刊,2009(6).
[10]宗海曼.印度现代化进程中的腐败问题研究[J],法制
与社会,2007(7).张世均.论印度现代化进程中的宗教问
题[J].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4).
[11]方华平.印度现代化进程中的混合经济模式[J].南亚
研究季刊1994(4).
[12]赵鸣岐.印度正在崛起 关于印度经济现代化模式
的评价[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3).
[13]陈峰君.论印度现代化模式转型[J].战略与管理,2000
(4).
[14]林承节.软件和IT服务外包业与印度现代化模式[J].
南亚研究,2006(2).
[15]宋登卯.印度农业现代化的成就[J].湘潭师范学院学
报(社科版),2006(5).
[16]宋登卯.印度农业现代化中面临的问题[J].湖北经济
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2).
[17]黄正多,李燕.印度农业现代化的技术性选择 基于
绿革命 基础上的分析[J].南亚研究季刊,2008(4).
[18]严磊.印度 绿革命 中的农业现代化因素[J].沧桑,
2006(1).
男大当婚演员表[19]李云霞,穆显敏.印度现代化进程中的绿革命[J].国
际瞭望,2007(5).
[20]钱乘旦.印度现代化进程中的种姓制影响[J].南京大
学学报,1999(4).
[21]朱丹.印度现代化与种姓制度政治功能变迁[J].南亚
研究季刊,2002(4).
[22]江剑锋,江丰伟.种姓制度在印度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127
金希澈资料第11期 杜英: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现代化研究综述
浅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11).[23]张力.传统和 西化 阴影下的现代化 印度现代化
的文化心理浅析[J].南亚研究季刊,1990(4).
[24]刘建.印度文化的底蕴及其现代化[J].现代国际关系,
2004(10).
[25]姜景奎.印度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问题[J ].南亚研究,
1994(4).
[26]赵鸣岐.碰撞与变异 西方文化冲击下印度传统文
化的变异及其现代化转型探析[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3).
[27]赵伯乐.浅析印度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产业[J].南亚
研究季刊,2002(3).
[28]张媛媛.试论传统文化对印度经济现代化的影响[J ].
安徽文学,2007(9).
[29]陶笑虹.英属印度妇女运动的两种趋势 兼论传统
观念对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影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5).
责任编校:徐希军
Review of Indian Modernization Research in China since the 1990s
DU Ying
(S ociety College,Anhui Normal U niver sity,Wuhu 241000,Anh ui,China)
Abstract:Sin ce 1990s,fruitful res eaches about Indian m od ernization h ave been m ade in China.Th ey focus on th e Indi an political moderniz ation,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rgricultural moderniz ation as w ell as social moderniza tion.T herefore,it is of necessity to fu rther study Indian's m odernization.
K ey words:the 1990s;India;moderniz ation res earch;review
128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