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感受黄河形象,理解诗歌内容。
刺梨汁2.品析经典句段,全面理解诗歌所表现的内涵。
3.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学情分析】
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00后来说,他们没有经历过国破家亡的伤痛,“少年不识愁滋味”,保家卫国的激情要在他们心中产生共鸣,也有一定难度。但是,青春年少的他们又不缺乏激情,所以,让他们的激情燃烧起来,关乎全局,成为关键。《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面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七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相信通过多种手段的激发,学生的心灵终会被打动,学习的效果也自然会好。
【重点难点】
1.诵读诗歌,感受黄河形象,理解诗歌内容。
2.品析经典句段,全面理解诗歌所表现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有多少文人墨客曾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它。(学生吟诵“黄河”有关诗句,调动知识储备,激发兴趣,唤起求知欲。)
范世琦张檬(示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等)
今天,让我们吟诵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的《黄河颂》,来共同感受诗人为我们展现的黄河形象吧。
二、知识链接
1.走进作者: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在《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2.作品介绍:《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3.背景知识: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就是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斗争,激发起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诗人光未然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发出了要向它学习的誓言。
三、读诗歌,悟形象
《黄河颂》是黄河的颂歌,是时代的颂歌,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勇往直前的颂歌,下面我们一起听读黄河的颂歌。
1.播放《黄河颂》视频朗读,让学生感受黄河,并谈谈黄河形象。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你的感受。
情人节唱什么歌我看到了(听到了)(想到了):惊涛澎湃、勇往直前等
2.你认为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这首诗?(激昂、雄健、悲壮)
3.学生朗诵课文一遍,正音。
哺育(bŭ)山巅(diān )澎湃(péng p ài )狂澜(lán )
4.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加深理解。注意:读音、语调、语气等。
四、品诗歌,探精神形容中秋月亮的诗句
1.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颂)
2.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出一个字来总领全文,应该是哪个字?(望)
3.认真诵读歌词,看看“颂黄河”之前蓄势阶段领起哪些内容,从哪几个角度对黄河进行了描写。
提示:(这个问题学生们概括描写角度估计有点难度。)“望”字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成分,又有雄奇的想象,选择不同的立足点,对黄河全方位进行了描写:先
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然后纵向描写黄河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子问题:
A.“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望”字,把它换成“看”字好不好?为什么?
提示:不好。因为“望”字从“黄河滚滚”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给人震撼。而“看”字仅仅是指单纯地用眼睛看,情感远不如望字好。
B.“……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劈”改成“分”行不行?为什么?
提示:不行。“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劈”字雄健有力,写出了黄河波涛滚滚,不屈东流,横贯中华的雄伟气势。用“分”就不能表达这种意境。
4.出“颂黄河”环节的明显标志,。默读第二节,思考: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概括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
提示:标志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
汪峰个人资料
张睿图片分为三个层次: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子问题:
A.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有什么作用?
提示:“啊!黄河!”的反复出现,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起到了加强结构,渲染感情,突出主题的作用。
B.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民族的屏障”?
提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所以把黄河喻为“摇篮”。把黄河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于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精神,更是可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5.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6.梳理这首诗的结构。
序曲------------- 主体--------- 尾声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 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
五、配乐朗读
(配乐《黄河钢琴协奏曲》,播放黄河视频),在画面、乐曲声中,进一步感受黄河勇往直前的气魄、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
六、结语
过去,黄河母亲激励着广大中华儿女以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了黄河,保卫了中国,还建立了新中国。如今,我们将继续汲取黄河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七、拓展练习
查黄河相关资料,为综合性学习做准备。
板书设计:
序曲 -----------  主体 ---------    尾声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 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