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语文新课程标准总体表述:甄颖珊
“(整本书阅读)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总体表述中的话是就四个学段的“整本书阅读”及“整本书阅读教学”来说的,因此,采用的是概念性的表述。“语文实践活动”涵盖面较广,可以是挑选、推荐图书,可以是“制订阅读计划”,可以是撰写读书笔记,也可以是“分享阅读心得”等等。“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这句话本意是好的,但指导性不强,虽然课标明确说其中“推荐的读物仅为举例”,实际上一线老师不约而同只盯着课标中明确列出的课外读物,“阅读目的”首先服务于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其次才是阅读能力等上层的东西。“阅读兴趣”多数时候还是我们老师自己的兴趣——鲜有老师会放任学生看“阿衰”系列校园漫画、网络言情小说等这些读物。“制订阅读计划……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说的是整本书阅读教学操作问题,对于这一部分,老师们往往都用在了整本书阅读教学各种课型上。“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丰富精神世界”讲的是整
本书阅读的终极目标,更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之一。
再看学习内容:
学段 | 学习方式 | 学习内容 | 学习目标 |
本命年牛戴什么好第一学段 | 阅读 | 富有情趣的图画书等浅易读物 | (1)完成整本书阅读。 (2)体会读书的快乐。 |
阅读、朗诵 | 优秀儿歌集 | (1)完成整本书阅读。 (2)感受儿歌韵味和童趣。 | |
阅读、讲述 | 童话书 | (1)完成整本书阅读。 (2)想象故事画面,学习讲述书中故事。 | |
第二学段 | 阅读、讲述 | 表现英雄模范事迹图书(《小英雄雨来》《雷锋的故事》) | (1)完成整本书阅读。 (2)了解英雄模范事迹,讲述英雄模范动人故事。 |
儿童文学名著(《稻草人》《爱的教育》) | (1)完成整本书阅读。 (2)感受作品传达的真善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述故事大意。 | ||
阅读、交流 | 中国古今寓言、中国神话传说 | (1)完成整本书阅读。 (2)学习其中蕴含的中华智慧,口头或书面分享获得的启示。 | |
第三学段 | 阅读王栎鑫为什么离的婚、讲述 | 反映革命传统的作品(《可爱的中国》《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 | (1)完成整本书阅读。 (2)涵养学生爱国情怀和爱国精神。 |
阅读、梳理、交流 | 文学、科普、科幻作品(《寄小读者》《十万个为什么》《海底两万里》) | (1)完成整本书阅读。 (2)学习梳理作品基本内容,针对作品中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交流。 | |
梳理、反思、交流 | 小学阶段阅读生活 | 梳理、反思小学阶段阅读生活,运用口头或书面方式,与同学分享自己整本书阅读经历、体会和阅读方法。 | |
杨幂粉红丝带 第四学段 | 阅读、体会、评析 | 革命文学作品(《革命烈士诗抄》《红星照耀中国》) | (1)完成整本书阅读。 (2)体会、评析革命领袖、革命英雄的爱国精神和人格魅力。 |
独立阅读、撰写、研讨 | 古今中外诗歌集、中长篇小说、散文集等文学名著(《朝花夕拾》《骆驼祥子》《艾青诗选》《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1)独立完成整本书阅读。 (2)根据阅读进度完成读书笔记,针对作品的语言、形象、主题等方面话题展开研讨。 | |
策划活动:讲述、推荐、改编、撰写 | 名著读书活动 | (1)借助多种媒介讲述、推荐自己喜欢的名著。 (2)尝试改编名著中的精彩片段。 (3)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尝试撰写文学鉴赏文章。 | |
世界杯冠军数量排名 |
列出上表,梳理“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个人的意思很明确:把“阅读”(或者说“完成整本书阅读”)放在首位!无论哪个学段(三、四学段安排的两个总结梳理环节除外),无论什么书目,都必须把“阅读”放在首位!当前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突出问题是:忽略整本书阅读,重视“体会”“感受”“想象”“交流”“讲述”“评价”——讲解!与单篇课文阅读教学、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一样——讲得多读得少。怎样删除全部朋友圈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很多时候,我们老师讲得太多、太细,而一定有一部分学生连课文都没读清楚,这种教学方式不自觉又被移植到了“整本书阅读”上。
到了第三学段,假如学生真的把教材“快乐读书吧”里明确列出的整本书完整读了一遍,假如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真的不少于100万字,学生的阅读素养至少是合格的。
再次梳理“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我们不得不直面的现实问题是:小学生独立完成整本书阅读是很有难度的,不是学生不能读,而是很大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主阅读和坚持阅读的动力与能力,因此,课标中第四学段整本书阅读里才提出了“独立阅读”。于是,从第一学段到第四学段,在整本书阅读上,学习方式上遵循“阅读——讲述——交流——评析”“亲子共读、家校共读——教师导读、师生共读——生生互读
、独立阅读”的原则,学习内容上采用“从图画到文字,从浅显易懂的童话、革命文学作品到文学名著,从单一体裁到多种体裁”的梯度,学习目标上体现“完成阅读(通读整本书)——学会阅读(有方法地阅读)——爱好阅读(形成阅读习惯)”的层级体系。
如何破解这一现实问题?我想,老师们一开始不应该把目光和精力放在各种课型和任务上,而需要从最基础的——最基础的往往是被我们忽略的——做起。比如全班配齐课外读物。教材上只给出了阅读书目却没有配齐书目,开学第一周,我们语文老师就得动员家长为孩子们配齐那几本指定版本的课外读物。再如保证学生每天在校的课外阅读时间。同样的问题,课表上安排的课都被我们拿来上课、写作业、讲题目的,那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呢?千万不要指望孩子们课下主动阅读,更不要指望孩子们回家阅读课外读物,或者指望家长陪伴、监督孩子们读课外书,对小学生而言,最好的课外阅读地点是学校,最好的课外阅读时间是课堂,最好的阅读兴趣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当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那也就离兴趣不远了!还如相应的、可操作性强的阅读效率评测措施。买书,家长会支持;安排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语文老师没问题;保证阅读效率呢?有一点问题。前面做的都是为了保证阅读效率。个人的做法是一周写一篇章节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从“章节内容、段落摘抄、读后感受”三个方面写,“章节内容”就是用一段话概括所读章节主要内容,“段落摘
抄”没有要求,“读后感受”要求学生就所读章节某个角或某件事作出自己的评价。如班上一个孩子写的《狼图腾》第二十八章“读后感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