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ital shanghai
18 September 2013上海国资
风险科目中,颤振是唯一不能人为控制的,只能通过恰当的结构设计来防止。试飞工作的风险性之高可见一斑。
但试飞带给陈志远的收获远比风险更多。面对死亡危险从容淡定,他变得更具勇气,也更自信。
结缘中国自主民机
1996年8月,退伍后的陈志远加入新华航空公司飞行部,成为待遇优厚的民机“飞行员”。已在航空界浸润近30年的他,既做机长,又担任飞行员教员、模拟机教员。
2002年12月,陈志远兼职成为中国民航总局适航司的试飞员。他与另一试飞员和4名试飞工程师一起被送往美国国家试飞员学校强化学习两个月后,开始参加中国民航CAAC的适航审定试飞。
与中国商飞的结缘,就源于其兼职试飞员的经历。其时,中国第一款自主设计的支线民机ARJ21项目已开始研发,2003年9月在上海召开了首次型号合格审查委员会会议。作为中国民航总局适航司兼职试飞员,陈志远即开始接触ARJ21试飞,“几乎亲历了ARJ21适航审定全程”。
最初,ARJ21适航手册编得不完善,程序逻辑方面有不少疏漏。陈志远他们不但给予指点,还主动帮忙修改。“不夸张地说,对于飞行程序我们比外国人都通,因为中国人在飞行时善于琢磨。”那段时间,陈志远经常到上海出差,帮助ARJ21适航手册第一稿审稿,邮件沟通更是经常的事。
2008年11月28日,首架ARJ21—700飞机在上海飞机制造厂试飞首飞后,陈志远与中国商飞的接触就更多了。因为首飞完成后,ARJ21随即进入试飞试验、适航取证等投入市场前的阶段。这一阶段,
经常要与陈志远的兼职工作单位——中
国民航总局适航司打交道。
民机产业中一个通俗的说法是:一
个新的飞机型号,设计、生产、部装、总
装下线全部结束,也只能算是完成了一
允浩在中
半,另一半的任务都要靠试飞员“飞”出
来。而作为型号“考官”的局方,要求就
更加清楚:申请方通过设计获得理论数
据并不被接受,局方认可的是试飞员飞出
来的实际数据。
一架飞机从研发到交付,与试飞相关
的“事务”众多。通常,试飞员自飞机设
计初始阶段就参加工作,从使用和安全的
角度对设计方案提出意见。比如,型号合
格审查时就有许多与试飞相关的内容:
驾驶舱内旋钮设置是否合理,灯光有无遮
挡,手柄形状如何、可达性怎样、使用是
否方便等等。“发现了很多问题,改进了
很多,也提出很多人性化建议,比如在驾
驶舱内增加电源插座。”
而首飞后的试飞工作更是重头:先
要把飞机飞到飞行包线(指飞机的飞行范
围和飞行限制)的一定百分比之内,保证
其安全地转场;然后,就要不断进行研发
定型试飞,也就是试验试飞。把飞机的飞
行包线逐渐扩展开来,一一飞出飞机的各
项设计值。试验试飞结束后,再进入局方
审定试飞。通过后,表明飞机可以真正生
产了。等到飞机制造出来后,经过生产试
飞就可直接交付。
那段时间,陈志远每个月都出席局方
现场会,对申请人(也就是ARJ21—700
的东家中国商飞)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
审查,并竭力帮助解决。
中国首家自主干线飞机C919项目
上马后,相关工作量更是增加了很多,但
流程明显顺了不少。“仍以驾舱为例。
因为有了之前的经验,C919驾舱就比
ARJ21进步了不少。”
放弃“香饽饽”
在中国,民航飞行员是高薪职业。
据了解,为提高连续运营效率,通常1架客
机需要配备4套机组,也就是8名飞行员:
4个机长、4个副驾驶。而从副驾驶升为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查询机长,要经历2700小时到3000小时飞行。
“这是指实际参与操作的时间,并不是单
纯的飞行时间。”飞行员培养周期之长,
由此可见一斑。
正是在这种环境下,飞行员成了“香
饽饽”。多数航空公司为了“挖”到飞
行员,往往竞相开出高价,有的飞行员税
后年薪可超过150万元。
据说,中国商飞试飞员队伍刚刚组建
时,有航空公司把“挖人电话”打到了面
试现场;还当场开出了170万元的高薪,
但那个正值飞行黄金年龄的飞行员却婉
言谢绝了对方。放下电话,他淡定地对面
试官说:“我不是冲着钱来当试飞员的,
真想赚钱还到不了你这儿。”
当陈志远放弃新华航空待遇优厚、
驾轻就熟的“飞行员”工作,选择加盟中
国商飞试飞中心时,他也被无数次问过这
一问题。陈志远的答案朴素而简单,作为
局方审定试飞员,几乎历经了ARJ21颇有
波折的试飞全程,他心中很焦急,希望中
国的民机尽早飞上蓝天。“中国民机事
业毕竟起步较晚,大家热情很高、但经验
不足,我们毕竟有多年飞行和试飞经验,我的世界皮肤怎么用
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想奉献出来,
发挥自己的一点光和热。”
“能放弃航空公司不菲的待遇,到中
国商飞作一名试飞员,参与更有挑战性、
更具危险性的试飞工作,如果对民机、航
空事业没有一定的追求、志向和抱负,
97
HUMANISM 企业.人物故事
是不容易做到的。”中国商飞飞行部特聘专家、退休“老把式”韦显成这样评价。
建章立制
2013年4月,陈志远从新华航空离职,正式成为中国商飞试飞中心副总飞行师,兼飞行部部长。自此,试飞中心与试飞有关的大小事宜全落在了他的头上。
这时的试飞中心,已有试飞员16名,其中C类教员7人,B类教员1人,A类教员2人,机长6人。这16名飞行员中,年龄最大的48岁,最小的31岁。作为曾在运营航线上服过役的飞行员,都有不少经验、经历,称得上是飞行“老手”。
但能飞航线飞机,却不一定能承担试飞工作。普通飞行员飞的都是取得了适航证的飞机,安全性上非常有保障,他们要做的就是按飞行手册,依照既定航线飞行,工作任务就是飞行本身。试飞员则完全不一样。试飞员驾驶的飞机从未有人飞过,各种飞行科目的包线、性能、试验数据,都要通过试飞来获得。完成一款飞机的飞行手册,才是试飞员的任务。
回民开斋节是什么意思在试飞中,试飞员除按要求安全地完成飞行动作外,还要从理论上解释各种飞行现象,准确地报告飞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作为试飞员,在试飞结束后,通常要回答三个问题:今天飞了什么动作?飞机发生了什么问题?解决的方案是什么?前两个问题,大多数试飞员都能回答,但最关键的第三个问题,则要求试飞员从现象直达本质,了解到底是飞机的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并且能针对这些问题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以供设计人员参考。
结论是明确的:试飞员要有相当高的综合素质,深厚的理论知识功底,卓越
的飞行技能和经验,更有过硬的心理素质
和诚实的个人品格。
要把普通飞行员变成高素质的试飞
员,只有一个途径——再培训。除了把飞
行员送去美国试飞员学院、南非试飞员
学院强化学习,加强模拟试飞训练外,必
须有一套成型的试飞手册指导试飞员的
行动。
更重要的是,试飞员只是整个试飞队
伍中的重要和关键环节,还要包含试飞工
程师、设计人员、制造和维修保障人员,
离开谁都做不成事情。“没有一个成功
的个人,只有一个成功的团队。”为此,
必须建立完善、科学的试飞管理体系、
试飞技术体系,“这是重中之重”。
加盟试飞中心后,陈志远的工作精力
就放在了“建章立制”上。
在陈志远看来,试飞是带着风险飞边
界,建章立制为的就是控制源头,把试飞
风险降到最低。“一百年前的飞行安全
标准是飞行一年掉十几架飞机,几十年前
是一年掉三架,现在十多年才掉一架。”
“我在自己的飞行生涯中看到了很
多事例,知道很多经验是用血的代价换来
的,在今后的试飞工作中,要避免用血的
代价继续付出,才对得起年轻的试飞员,
也是对生命的最高尊重。”陈志远是这
样想,也是这样做的。加入试飞中心两个
月后,他就郑重跟中国商飞相关领导建
议:让试飞员在研发设计时就参与进去。
“试飞员的经验是一种知识财富,可以帮
助研发设计上少走弯路。”
忙碌的未来
加入试飞中心后,陈志远的生活节
奏彻底变了样,原来舒适、“跟玩似的”
飞行员生活换成了“忙忙忙碌”,每天都
要早出晚归。因为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建立统一的飞行操作手册,编制试飞运行
程序,试飞安全管理规定,试飞员管理手
册、航卫手册等,而试飞中心人手短缺、
资料匮乏,试飞运行程序的许多具体细节
甚至无从查考。“这就需要仔细研究,斟
酌讨论再三”。
原来在航线飞,陈志远是“晚上数
5个数就能睡着的人”,但加盟试飞中心
后,晚上他却睡不着了,因为要考虑、解
决的问题实在太多。除了试飞中心的常
态工作,他还要定期回航线保持飞行员执
照飞行,“三个月要保持3个起落”;要
参加模拟机复训及带飞教学、应急生存
训练、教员复训、ETOPS训练、低能见
训练、危险品培训、CRM培训等。“保
持航线运行资格”,亦要参加局方审定会
议。“家在北京,工作地在上海,试飞大
部分在西安阎良,来回奔波于三地可说是
常态。”
刚到试飞中心时,一向身体不错的
陈志远多日咳嗽不止,甚至发烧到39摄氏
度。但在医院吊水后,他仍赶到办公室。
“时间不够用,多挤出点时间就可以早点
进行下一步。”
一段时间后,陈志远渐渐适应了新的
生活。“现在也忙,工作量很大,但身体
已经适应了”。“预计9月底,试飞运行
程序、手册的草稿可以出来。经过专家
评审后,希望年底可以完成。”
“中国的民机一定能造出来。空
客的起点是站在波音的肩膀上,所以产
品比波音更圆满;中国商飞的起点是
站在波音和空客两大巨人的肩膀上,相
信会更完美。”陈志远自信满满地表
示。
98
人民的名义谁是幕后黑手
capital shanghai
18 September 2013上海国资
1998年11月初,上海市委、市政府首次委派叶公琦(曾任上海市人大主任)、倪鸿福(曾任上海检察院检察长)、胡瑞邦(曾任上海高院院长)、赵定玉(曾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分别前往上海国际集团、东方国际集团、上海华联集团和上海广电集团4家监事会工作试点单位担任专职监事会主席,开始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新的探索。
4位主席到任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4家集团公司监事会明确了监督工作的定位,确定了监督工作的方式,推进了监事会试点工作。到2001年底,4家监事会共提出建议约60余条,挽回直接经济损失约3亿多元,减少不良资产约12亿元,有效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开创了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的新局面。
☆ 准工作切入点,完善制衡机制叶公琦担任上海国际集团监事会主席后,率领监事会成员,学习《公司法》精神,领会公司治理结构设置规定,增强做好监事会工作的信念,同时研究分析国有企业资产运营、经营管理,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现状,确定监督工作对象、内容、措施,准发挥监事会职责切入点、采取有效工作方式,形成有效监督。
一是采取“谈、看、访”方式摸清情况,确定监督工作方略。“谈”就是各级领导、各方面经营管理人员谈话,了解情况、弄清问题、掌握关节点。 “看”就是看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和相关的材料,看公司财务报表信息资料和审计情况报告。 “访”就是约访公司业务的上级监管部门和社会中介会计(审计)事务所,了解他们对公司实施审计监督中,提出的问题。通过“谈、看、访”,使监事会掌握和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确定了监督工作的方向、目标、任务和措施,保证了集团监事会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督促推动集团公司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管控。促进企业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是监事会的职责,监事会把国有资产安全经营,防范国有资产“出血”流失作为监督工作着力点。叶公琦亲自总经理沟通情况,提出加快内控制度建设的希望。不久,该集团公司的各项主要管理制度及时进行了制订和修订出台,强化了风险控制和规范管理。
三是贯彻《公司法》规定,促进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在工作实践中,叶公琦感受到,如何从体制上、机制上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犯,成为突出的问题。因
人文.上海国资札记
此,他不断地与董事长、总经理沟通交
换想法,提出完善集团公司和所属企业
法人治理结构意见。
叶公琦3年多任职期间,监事会共计
向董事会、总经理室、上级主管部门以
及市领导报送了9份专题报告,提出27条
书面建议,促进了集团公司制度建设和
加强规范化管理,帮助挽回经济损失1.3
亿元。时任国际集团总经理说:“叶主
席对公司的作用和挽回的损失,不是用
几个数字所能概括的。”
☆ “参与不干预、到位不越位”
倪鸿福担任东方国际集团监事会主
席后,曾说:监事会工作没有现成的模
式,要进行探索,目的是要通过必要的
监督手段,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是明确“干什么、怎么干”的工
作方略。监事会工作要“干什么”?倪
鸿福认为,监事会要对董事会的重大决
策和公司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监督;要对
哪款面膜美白效果好企业的财务账目和有关资料进行检查,
以确保其真实性;要对企业的重大经济
行为和资产质量进行监督;要对董事会
成员和经理班子成员的经营业绩和有无
违法、违纪行为进行监督。
对于监事会工作要“怎么干”?
倪鸿福说:“这取决于监事会的工作方上海国企首批监事会主席工作纪实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