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阅读材料,完成练习。(37分)
【材料一】
近年来,多地加大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却在部分地区遭遇了“有戏 没人看”“场馆没人去”的尴尬。传统戏曲的发展困境, 一方面因为其自身形 式和内容过于陈旧,存在创新惰性,脱离时代文化审美,另一方面也因为城 镇化进程中,进入城镇的青年体相继转向了电影、电视、广播、互联网等 现代传播媒介,使得传统戏曲的受众体不断萎缩。
【材料二】
听不懂。戏曲唱词中大量的方言、典故会使毫无戏曲知识的青年学生 一头雾水;对剧情的历史、文化背景不甚了了,难以领会其中深层的意蕴, 直接导致他们对于戏曲兴致的丧失。
戏曲程式化。程式所赖以生存的耽古守常的精神氛围和耽溺故旧的审 美情趣,在青年观众的身上已经荡然无存。刻板、教条的程式很难适应现代化的社会。
内容与现代生活太脱节。许多传统戏曲往往宣扬封建的伦理道德、三 纲五常,与现代观众的审美期望相去甚远。
认为戏曲是老年人的专利。有些青年学生认为戏曲太过时,只适合老
年人观看。
【材料三】
在乐山大佛景区可以看到,与之毗邻的特文化街区没有专业的剧场 和舞台,却有独具特的戏曲表演,川剧变脸、古装小品……观众、游人摩 肩接踵,人气、财气异常火爆。
成长的足迹作文这种将戏曲表演与特文化街区结合的方式,不拘演出形式,不收“门 票”,观众和游客可随时观看。看似“不花钱”,却扩大了宣传效应,传播了戏曲,并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人气,延长了观众和游客在街区活动的时间, 增加了周边商业项目的经济消费量。免费提供演出
服务的商业运营方,也 通过整个街区效益的增加而得到了回报。同时,依托特街区人文和“吃、 住、行、游、购、娱”产业链,通过创新剧目、创新演艺、创新运作等方式,也推 动了戏曲在适应现代市场需求中得到传承与发展
【材料四】
作为中国首个“互联网+戏曲”移动平台,“戏缘”App (应用程序)上线 两年多以来,已在全国建立300多个推广站,覆盖32个剧种,合作艺术家达 280位,用户近300万。在农村创业
目前,“戏缘”将戏迷、艺术家、媒体、戏曲行业等资源整合互联,围绕戏 曲打造全产业链,无论是中国首个戏曲电商平台“戏缘商城”,还是与旅游 结合的“戏缘号”,都在不断激活戏曲的崭新传播模式。
1.用“ ”在文中画出部分地区遭遇“有戏没人看”“场馆没人去”的尴尬的原因。(3分)
港徐韶蓓2.依据材料内容,简述戏曲没有赢得青年学生关注的原因。(4分)
3.下列关于中国传统戏曲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中国传统戏曲发展陷入困境,这既有戏曲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发展的
原因。
B. 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现代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导致了传统戏曲受众的不断流失。
C.耽古守常的精神氛围和耽溺故旧的审美情趣是戏曲程式的存在条件,现在这些条件已荡然无存。
4.依据材料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 √ ”,错的画“×”。(9分)
(1)材料一重点分析了中国传统戏曲在新时代遭遇生存问题的内部原因, 材料二则重点分析了外部原因。 ( )墙壁裂缝
(2)在与乐山大佛景区毗邻的特文化街区,戏曲表演独具特,很好地 实现了戏曲与现代生活的对接。 ( )
(3)手机App 可以扩大戏曲的宣传效应,拓展戏曲的传播途径,成为移动
互联网时代戏曲振兴的一种途径。 ( )
5.乐山大佛景区的戏剧表演不收“门票”,那提供演出服务的商业运营方如何获利呢?景区的这种方式对戏曲又有哪些好处?(6分)
6.如何推动中国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述。(8分)
7.请你为戏曲写一句合适的宣传标语,呼吁人们了解戏曲文化。(4分)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30分)
端午日(节选)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 “王”字。任何人家
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进行比赛。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其他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就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 一 个带头的, 一个鼓手, 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整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每次当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1.文章描述了茶峒人端午日的哪些习俗?(6分)
2.文章中主要写了哪些场面?(9分)
3.作者通过对茶峒人端午日风俗的描写,体现了茶峒人怎样的民风和精神?
( 9 分 )
4.你的家乡还有哪些端午风俗呢?(6分)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33分)
“成”与“功”
①失败者对于成功, 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作“功到自然成”。
②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③ 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然而,经过一年,两年…… 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
④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须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需要功的积累, 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成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耀眼的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嘛?
农行银行卡余额查询⑤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 日地搜集整理,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⑥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与其坐着羡慕别人的“成”,倒不如站
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 “成”和”功”有着密切的关系,成是功的 ,叫作“ ”。成功对于懒汉来说是 的,对于奋斗者来说又是 的。(8分)
2.第③自然段的内容可以用成语“ ”来概括。(4分)
七一庆祝大会3.请分别概括文章中列举的三个人“功到自然成”的具体事例。(12分)
(1)
(2)
(3)
4.下列名句与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不符的一项是( ) 。 ( 9分)
A.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C.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