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瑞士钟表制造业发展历程
钟表制造业是瑞士的传统产业。瑞士钟表业最早出现于16世纪中叶的日内瓦,到16世纪末,日内瓦制表业就以其质量闻名,1601年创建的日内瓦制表协会,是世界首家钟表行业协会。当时,日内瓦表厂已多达500多家,这迫使一些制表艺人移至人口较为稀少的城镇,日内瓦北部的汝拉山区逐渐成为制表艺人生活和生产的理想场所。16及17世纪因制表工艺的不断改进,钟表报时的准确性不断提高。18、19世纪,制表技术开始突飞猛进,1842年,Adrien Philippe发明了垂式上弦钟表,他也是著名的Patek Philippe手表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在同一阶段,制表业开始生产复杂的钟表和引进特殊的部件如永久性日历表及秒表等。1800年世界钟表总产量达到二千五百万只,瑞士钟表产量占了三分之二,超越英国而领先世界。
19世纪,瑞士及美国的工厂已进行机械化大批量生产手表。美国的Waltham钟表公司成为采用先进而精密的机械制造钟表技术的先驱,但瑞士凭借其更精密、更先进的机械及技术、富于经验的设计师及工人,提供多样化功能及设计款式和产品,击败了美国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在进入20世纪时,瑞士引进了两个伟大的表匠Pierre Frederic Ingold和Georges-Auguste Leschot发明的新技术,快速和精确生产带齿轮的夹板和主夹板并发明了可替换的内部零件,为钟表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铺平了道路。
到20世纪初,瑞士已经是世界钟表业的领头羊。当时手表开始逐渐取代怀表的地位,瑞士对手表的进一步改进,就是把怀表所具有的计时、日历、陀飞轮及自动发条装置加以微型化,而装设于手表上。清蒸鲈鱼需要蒸几分钟
以日本为代表的石英手表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盛行,各国的钟表行业都转向电子计时技术,瑞士钟表业受到来自日本竞争的巨大压力。1978年,瑞士微电子集团(SMH集团)的表芯部门生产出一款只有2毫米厚的表样原型,是当时世界上最薄的石英表。最后生产出来的斯沃琪(Swatch)表,更是减去了51个零件,表芯藏置于一个防水的胶壳内,而且防震、耐用、低成本。斯沃琪表一经推出,便风靡全世界,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手表,直至今日。20世纪80年代,收藏古董手表的热潮在世界各地全面爆发,人们开始去欣赏机械手表的制作工艺、研究各个不同表匠的独特发明、设计及个人化的风格、钟表的发展历史等。钟表名厂有特别功能的旧款式钟表价格飚升。至80年代末,瑞士表厂开始生产一系列高价位的机械手表,一些结构复杂的机械手表再次得到认同,机械表销量回升,重拾昔日的尊贵地位。瑞士制表业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取长补短,先后推出一系列技术新品。1979年,Ebauches 公司/ETA公司生产出世界上最薄的表,仅0.98毫米;1982年,浪琴公司生产出高精确度的模拟石英表;1988年,瑞士Le Phare Jean d’Eve公司生产出第一块不需要电池的自动石英表,通过手腕的运动提供动力;1988年,ETA公司生产出世界上最复杂的石英天文计时机芯;1991年,Ronda公司开发出可使用20年的锂碘电池石英机芯;1992年IWC公司生产出世界上最复杂的机械手表之一,共有750个零件,21种功能。
二、业内主要企业及其产品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产自亚洲的石英表风行全球,冲击了瑞士钟表制造业,瑞士钟表业在重重困难中开始结构重组:从业人员由1970年的9万人变为1984年的3万人,至目前稳定在4万人左右。企业数目由1970年的1600家变为现在的600家。每家企业员工平均人数一直维持在70人左右,绝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员工数小于100人,只有不到10家的企业雇佣员工超过500人。刘丹怎么死的
棒棒堂王子的女朋友近十年来,通过各公司有计划的兼并收购行动,四大集团在钟表业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基本形成,它们分别是瑞士的斯沃琪集团、劳力士集团、RICHEMONT集团和法国的路易威登集团。
(一)斯沃琪集团
斯沃琪集团是世界最大钟表集团,总部设在伯尔尼州的比尔市,1980年开拓了斯沃琪表,1983年由原瑞士钟表工业公司(ASUAG)和瑞士钟表总公司(SSIH)合并而成,1998年易名为瑞士斯沃琪集团(Swatch Group)。斯沃琪集团共有员工2万人,在50个国家拥有18个品牌,其中包括:宝玑(Breguet)、欧米茄、天梭、浪琴、雷达、卡文克莱(Calvin Klein)、雪铁纳(Certina)、美度(Mido)、皮巴曼(Pierre Balmain)、宝珀(Blancpain)及斯沃琪。同时拥有自己的装配系统生产企业Lasag公司、钟表机芯生产企业ETA公司、钮扣电池厂Renata公司等多家配套生产企业。
斯沃琪集团2006年创下有史以来最好的经济收益,营业额首次越过50亿瑞郎大关,达50.5亿瑞郎,比上年增长12.3%,盈利达8.3亿瑞郎,比上年增长33.7%。其中钟表和首饰盈利7.38亿瑞郎,比上年增长17.9%,机芯和零件生产盈利1.47亿瑞郎,比上年增长212.8%,电子表盈利1.06亿瑞郎,比上年增长32.8%。
(二)劳力士集团
拥有百年历史的劳力士集团目前是瑞士第二大钟表企业,年销售额近30亿瑞郎,瑞士境内员工3700人。集团的构成十分“精锐”――只生产连年荣居世界销售额之首的劳力士牌手表及其兄弟品牌帝舵(TUDOR)表。这两个身价不凡的品牌使劳力士集团成为瑞士最大的奢侈表生产者,每年瑞士全国生产用黄金总量的半数都被使用在劳力士集团的成品表中。
(三)RICHEMONT集团
RICHEMONT集团拥有一系列世界奢侈品名牌,如卡地亚、阿尔弗雷德•登喜路、万宝龙、兰赛等。自1988年起,先后购入名士(Baume & Mercier)、伯爵(Piaget)、江诗丹顿(V acheron Constantin)、万国(IWC)、积家(Jaeger-LeCoultre)等瑞士豪华表品牌,并将卡地亚的生产领域从珠宝首饰扩展到豪华首饰表,从而跻身于世界三大钟表生产企业之列,手表年销售额达20亿瑞士法郎。
(四)LVMH集团
拥有CD香水和路易•威登皮具的法国LVMH集团是当今世界头号奢侈品集团。20世纪
末购入豪华(TAG Heuer)、茨尼特(Zenith)二个瑞士手表品牌后,LVMH集团立即跃居世界第四大手表生产企业。为做到“知已知彼”,LVMH集团甚至将斯沃琪集团的核心领导人物之一――欧米茄表厂前总裁索菲斯蒂挖至旗下,以帮助集团制定战略,使豪华和茨尼特二个品牌重放异彩。LVMH集团手表年销售额达12亿瑞士法郎。
十年间,RICHEMONT与LVMH这两个全球著名的奢侈品集团先后进军瑞士钟表业,并迅速取得了与钟表业“老霸主”们一争高下的实力,这充分展示了瑞士钟表业当前发展的一大趋势,即高档钟表业正日渐与奢侈品生产业相互渗透。在两个行业相互渗透的过程中,高档表及豪华表品牌当然是主要的争夺对象。
瑞士钟表工业在结构上沿袭历史上横向专业分工的格局,供货商和分包商向钟表商提供零配件,钟表商装配和销售成品。钟表商根据品种组织其内部生产结构。与其竞争对手相比,瑞士钟表工业能为消费者提供真正全系列产品,从人工上弦到全自动机械手表,从模拟式到数字式显示石英表,材质从贵金属镶钻、不锈钢、木、塑料到高科技陶瓷,款式从现代到古典、从运动型到时尚型,品种从闹钟、座钟、小摆钟到手表,瑞士钟表能满足各种各样消费者全方位的需求。
三、瑞士钟表出口情况
瑞士钟表业经历过上世纪70年代没有及时向石英钟表转型所带来的低谷后,近30年的结构调整使其重振雄风,成为瑞士经济增长的亮点。瑞士钟表产量的95%以上用于出口。瑞士稳居当今世界第一大钟表货值出口国地位。钟表业是机械制造、化工之后的瑞士第三大出口工业,近5、6年来,不断刷新自身纪录,出口额从1986年的43亿瑞郎上升至2005年的123亿瑞郎。2006年瑞士钟表出口再次创下新的历史纪录,达137亿瑞郎,比上年增长10.9%,这是继2004年增长9.2%和2005年增长11.5%后,连续第三年增长。2006年钟表出口方面,香港61亿美元,居第二,中国20亿美元,居第三,德国12亿美元,居第四,法国11亿美元,居第五。手表出口平均价方面,瑞士为410美元,美国为65美元,德国为60美元,香港为8美元,中国为1美元。
2006年瑞士钟表出口额的90%是手表,达127亿瑞郎,数量达2490万只。2003年来,瑞士手表出口一直稳定在2500万只上下。手表材质方面,钢表55亿瑞郎,金表39亿瑞郎,双金属(钢和金)表19亿瑞郎,铂金表3.92亿瑞郎。机械表出口84亿瑞郎,电子表出口43亿瑞郎。在货值方面,43%出口至亚洲,34%出口至欧洲,21%出口至美洲,2%出口至非洲和大洋洲。前15个国家吸收了82%的出口量。
四、关于“瑞士制造”
瑞士钟表业的世界级声誉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其稳定的质量和可靠的性能,一代又一代表匠用智慧和汗水赢得了这份荣誉。瑞士钟表业对品牌和原产地标志的使用极为重视,使得名牌效应和“瑞士制造”的号召力相得益彰,为消费者提供最佳的品质保证。然而,“瑞士制造”标志在为瑞士钟表业增添光彩的同时,却也难免带来麻烦--“Swiss Made”成为世界钟表业内被盗用最多的标志之一。假冒产品对瑞士钟表业造成严重损害,不仅影响了产品销售,而且损害了瑞士钟表的整体形象。据估计,此项损失每年达8亿瑞郎。
保护“瑞士制造”标志成为瑞士钟表业的重要任务,在瑞士钟表协会的努力下,瑞士于1992年8月28日制定的“商标及原产地标志保护法”,加强了对违规产品给予民事及刑事惩罚的力度,瑞士海关也对进出口及转口钟表实施更为严格的监管。同年,钟表协会制定的瑞士“表类‘Swiss’标识使用条例”对“瑞士制造”及相关标志的使用范围做出了详尽的规定:
瑞士制造:根据瑞士“表类‘Swiss’标识使用条例”的第1条款,只有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方可在外表使用“Swiss made”、“Swiss”或其它含“瑞士”一词的表达方式,即:机芯为瑞士产;组装在瑞士完成;生产者的最后检测在瑞士完成。
瑞士机芯:根据“表类‘Swiss’标识使用条例”第2条款,对瑞士机芯的定义是:机芯组装在瑞士完成;机芯的最后检测在瑞士完成;除组装费用外,机芯中的瑞士原件价格至少占全部原件价格的50%以上。
小虎队陈志朋如果机芯为瑞士制造,而整表不是在瑞士组装的,则“瑞士”标志只能出现在机芯中的一个元件上。表的外表上只允许使用“瑞士机芯”(“mouvement suisse”或“Swiss movement”)字样。“表类‘Swiss’标识使用条例”的第3条款规定,“机芯”一词必须完整地拼写而不能使用简称,且必须与前面的“瑞士”一词使用同样的字体、字号和颜。
“瑞士石英”(“Swiss Quartz”)标志:只有瑞士原产表才可使用这一标志,其它使用了瑞士石英机芯的非瑞士表则无权使用。
“瑞士原件”(“Swiss parts”)标志:当手表机芯使用的原件为瑞士产而装配在国外完成时可使用这一标志。但它只能出现在机芯上,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于表的外部。
“表类‘Swiss’标识使用条例”自1992年公布后实施至今,在维护瑞士钟表的声誉和形象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近来,“瑞士制造”标志的使用标准问题重新又被提出,并成为瑞士钟表业人士讨论的热点。
瑞士钟表协会将于2007年6月28日在协会全体大会上就进一步严格“瑞士制造”使用标准的新方案进行表决。该方案主要涉及瑞士手表及其机芯:手表方面,机械手表至少80%的制造价值应在瑞士完成,电子手表至少60% 。此外,技术和样品设计应在瑞士进行。机芯方面,至少80%的构成部件的价值应在瑞士完成,电子机芯的比率为60% 以上,技术和样品设计应在瑞士进行。方案还对瑞士零部件和瑞士装配作了规定。出台新方案的目的是保护“瑞士制造”品牌。新方案不仅将影响整个瑞士钟表行业的中秋节谜语
整体利益,还会牵涉到与世界其它国家钟表业的合作。瑞士中档表及普通表生产厂的部件都来自香港等亚洲产地,如果提高对“瑞士制造”的使用标准,那么他们只能更多地使用瑞士产零件,生产成本也将相应提高。
巴塞尔世界钟表珠宝博览会参展商委员会主席、瑞士钟表协会副主席雅克•迪谢恩先生最近接受瑞士《周刊》杂志采访时就表示,某些瑞士钟表商主要从亚洲进货组装成“瑞士制造”成品,对整个瑞士钟表业发展带来了危害,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2006年,瑞士钟表137亿瑞郎的出口额中,80%是高档手表。高档手表将直接或间接带动中、低档表在国际市场中的销售。新的“瑞士制造”标准将促使钟表企业把设在的生产厂迁回瑞士,促进瑞士经济的发展。现有“瑞士制造”标准使高档表更易受到仿制。据估计,全球每年共有
4千万只假冒瑞士表,而真品瑞士表产量只有2500万只。真品表生产受到严重冲击。雅克•迪谢恩先生2007年7月将随经济部长访问中国和越南,与两国政府讨论钟表仿制问题。
五、瑞士钟表制造业对我钟表业发展的启示
瑞士钟表业的成功靠的是瑞士品牌及对科研、设计、技能培训和售后服务的巨额资金投入。
目前我国钟表行业已跻身于世界钟表生产和消费大国的行列,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一些钟表企业
已跻身于世界级合格供应商行列。当前我国钟表行业以数量和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阶段已经基本结束,开始进入以结构优化和升级、行业整体素质提高为特征的新的发展阶段。由此而带来的是,推进我国钟表行业的产业升级,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已成为我国钟表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据统计,我国钟表产量已占全球市场的70%,但出口总值为20亿美元左右,仅占全球市场的10%,而且在国内市场,国产手表虽占有70%的市场份额,但销售收入仅占市场销售额30%,远低于国外品牌在中国的销售额。而瑞士年产钟表仅占全球产量的3%,但出口额却占了国际市场销售额的40 %。由此看来,我国虽然是钟表大国,而不是钟表强国,仅处在全球钟表业金字塔的基座。主要原因在于:
(一)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滞后。相比较来看,钟表工业发达的国家特别重视加强对研究开发的投资,以获取或保持技术竞争的优势。中国钟表工业在这些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二)缺乏国际品牌。如今,国际钟表市场上,品牌和款式的设计竞争突破了钟表业的利润空间,已成为国际先进钟表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尽管我国钟表产量世界第一,但是中国企业极其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度和影响力微乎其微。很显然,品牌的塑造已成为我国钟表行业下一步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从我国钟表行业现阶段发展情况来看,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产业整体素质的提高,还需要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今后我国钟表行业仍然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下,要充分利用钟表制造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契机,发挥我国钟表行业的比较优势,提高与国际钟表企业
幻体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等方面的合作层次,积极吸收和消化国际钟表企业的先进之处,针对自身的发展特点逐步增强竞争优势,缩短与国际钟表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产业升级。
(信息来源:驻瑞士经商参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