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浙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144分)
本卷共24小题,每题6分,共144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A.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减少    C.组织液增加    D.淋巴减少
2.运动员在进行不同项目运动时,机体供能方式不同。对三种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实际摄入氧量和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
运动项目
总需氧量(升)
实际摄人氧量(升)
血液乳酸增加量
马拉松跑
环保讲话稿600
589
略有增加
400米跑
16
2
显著增加
100米跑
8
0
未见增加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马拉松跑、400米跑、100米跑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分别是
A.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
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
C.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无氧呼吸
D.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无氧呼吸
3.种子萌发的需氧量与种子所贮藏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元素比例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消耗同质量的有机物,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萌发时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如水稻)萌发时的需氧量
A.少    B.多    C.相等    D.无规律
4.下面叙述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
A.割除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植,因而部分改变的第二性征
B.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的形状
C.用生长素处理未经受粉的番茄雌蕊,得到的果实无籽
D.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
5.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右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甲、丁的种数量增加,丙的种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数量均增加
C.甲、丁的种数量下降,丙的种数量增加
D.甲的种数量下降,丙、丁的种数量增加
6.当下列物质:①大理石 ②钟乳石 ③锅垢 ④贝壳 ⑤蛋
壳,分别滴加醋酸时,会产生相同气体的
A.只有①②    B.只有④⑤    C.只有①②③平面广告文案    D.是①②③④⑤
7.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
A.或浓硝酸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玻璃瓶中
B.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玻璃瓶中
C.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玻璃瓶中
D.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玻璃瓶中
8.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不随取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
A.水的沸点;蒸发水所需热量
B.水的密度;水中通人足量CO2后溶液的pH
C.水的体积;电解水所消耗的电量
D.水的物质的量;水的摩尔质量
9.在一支25 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lmol·L1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 mL的刻度处,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然后以0.lmol·LNaOH 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 NaOH 溶液的体积
A.大于20 mL    B.小于20 mL    C山花红烂漫.等于20 mL    D.等于5 mL
10.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份CH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CH4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下面是有关天然气的几种叙述:①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是较清洁的能源;②等质量的CH4CO2产生的温室效应也是前者大;③燃烧天然气也是酸雨的成因之一。其中正确的
A.是①、②、③      B.只有①      C.是①和②      D.只有③
11.具有单双键交替长链(如:…)的高分子有可能成为导电塑料。2000年诺贝尔(Nobel)化学奖即授予开辟此领域的3位科学家。下列高分子中可能成为导电塑料的是
A 聚乙烯        B.聚丁二烯        C.聚苯乙烯        D.聚乙炔
12. 有一种磷的结构式是有关它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完全燃烧时的产物是P2O    B.它不溶于水
C.它在常温下呈固态              D.它与白磷互为同分异构体
13.将 a g NaOH样品溶解在 b mL 0.l mol·L-1 的硫酸中,再加入 c mL 0.1 mol·L1 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样品中 NaOH 的纯度是(NaOH 式量为 40 
A. [(bc)125a]×100
B. [(b2c)125a]×100
C[(b孙悟空的性格特征c)250a]×100
D[(8b8c)a]×100

14.已知化合物B3N3H6(硼氮苯)与C6H6(苯)的分子结构相似,如下图:
则硼氮苯的二氯取代物 B3N3H4CI2 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
A2            B. 3            C. 4            D. 6
15.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气)+B(气)=2C(气)
若经 2 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s1
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L1·s1
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70
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6. 市场上有种灯具俗称“冷光灯”,用它照射物品时能使被照物品处产生热效应大大降低,从而广泛地应用于博物馆、商店等处。这种灯降低热效应的原因之一是在灯泡后面放置的反光镜玻璃表面上镀一层薄膜(例如氟化镁),这种膜能消除不镀膜时玻璃表面反射回来的热效应最显著的红外线。以λ表示此红外线的波长,则所镀薄膜的厚度最小应为
A.        B.        C.        D.
17.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过图中所示过程变到状态B。在此过程中气体的密度
A. 一直变小          B. 一直变大
家的作文C. 先变小后变大      D. 先变大后变小
18.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m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A.      B.
C.      D.
19.在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摩托艇救人。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向下游流去,水流速度为v1,摩托艇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2,战士救人的地点A离岸边最近处O的距离为d。如战士想在最短时间内将人送上岸,则摩托艇登陆的地点离O点的距离为
A.        B.0        C.        D.
20.图1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0秒时的波形图,图2是这列波中P点的振动图线,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是
A.v=25cm/s,向左传播                  B.v=50cm/s,向左传播
C.v=25cm/s,向右传播                  D.v=50cm/s,向右传播
21.图中所示是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为C,带电量为Q,上极板带正电。现将一个试探电荷q由两极板间的A点移动到B点,如图所示。A马诺图片、B两点间的距离为s,连线AB与极板间的夹角为30°,则电场力对试探电荷q所做的功等于
A.      B.    C.      D.
22.如图所示,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三棱镜ABC,两者的AC面是平行放置的,在它们之间是均匀的未知透明介质。一单细光束O垂直于AB面入射,在图示的出射光线中
A.1、2、3(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B.4、5、6(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C.7、8、9(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D.只能是4、6中的某一条
23.下列一些说法:
  ① 一质点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这两个力在同一段时间内的冲量一定相同
  ②一质点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这两个力在同一段时间内做的功或者都为零,或者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③ 在同样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但正负号一定相反
  ④ 在同样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正负号也不一定相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4.电磁流量计广泛应用于测量可导电流体(如污水)在管中的流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
管内横截面的流体的体积)。为了简化,假设流量计是如图所示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的一段管道,其中空部分的长、宽、高分别为图中的abc,流量计的两端与输送液体的管道相连接(图中虚线)。图中流量计的上下两面是金属材料,前后两面是绝缘材料,现于流量计所在处加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前后两面。当导电液体稳定地流经流量计时,在管外将流量计上、下两表面分别与一串接了电阻R的电流表的两端连接,I表示测得的电流值。已知流体的电阻率为ρ,不计电流表的内阻,则可求得流量为
A.    B.   
C.    D.

Ⅱ卷(共156分)
本卷共7个小题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原子量:H 1 C 12 O 16 C1 35.5 Ca 40 Co 59
25.(20分)植物的新陈代谢受外部环境因子(如光、温度)和内部因子(如激素)的影响,研究内、外因子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1)右图表示野外松树(阳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其中的纵坐标表示松树整体表现出的吸收 CO2 和释放 CO2 量的状况。请分析回答:
当光照强度为 b 时,光合作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