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内容摘取自青岛天涯社区~
假面骑士剧场版大全>刘惜君近况1、台东镇与台西镇
现在,人们经常说“台东”、“台西”或“东镇”、“西镇”,却很少有称“台东镇”和“台西镇”的。原因是,这些称呼都是“台东镇”、“台西镇”的简称。 据说,这些名称的出现,始于19世纪末,是以贮水山上的烽火台为坐标。贮水山原名烽台岭,自明代就建有烽火台,并有驻军。到了清朝末年,章高元驻军青岛的时候,此山就成了青岛北部防区的要道,清军还在这里设立了不少的土垒和地堡。所以,青岛人便将烽火台东面的地区称为“台东”,西面的就是“台西”了。 等到德国人占领了青岛,并且将“台东”和“台西”划成两大“平民区”,又按照中国人的居住方式建成了最初的棋盘街:即台东一路至八路一带、台西一路至五路一带。于是,“市镇”的概念便在这两个地区出现了。所以,这两个棋盘街的范围,就被称之为“东镇”和“西镇”了。也就是说,“台东”、“台西”是大概念,“东镇”和“西镇”是小概念。 后来,随着这两个区域人口的不断增加,德国人便将贮水山以东的地方作为“台东镇”,而将青岛火车站以西的地方作为“台西镇”。可是,这两个市镇直到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之后,才正式划入了“市区“。再后来,
现在,人们经常说“台东”、“台西”或“东镇”、“西镇”,却很少有称“台东镇”和“台西镇”的。原因是,这些称呼都是“台东镇”、“台西镇”的简称。 据说,这些名称的出现,始于19世纪末,是以贮水山上的烽火台为坐标。贮水山原名烽台岭,自明代就建有烽火台,并有驻军。到了清朝末年,章高元驻军青岛的时候,此山就成了青岛北部防区的要道,清军还在这里设立了不少的土垒和地堡。所以,青岛人便将烽火台东面的地区称为“台东”,西面的就是“台西”了。 等到德国人占领了青岛,并且将“台东”和“台西”划成两大“平民区”,又按照中国人的居住方式建成了最初的棋盘街:即台东一路至八路一带、台西一路至五路一带。于是,“市镇”的概念便在这两个地区出现了。所以,这两个棋盘街的范围,就被称之为“东镇”和“西镇”了。也就是说,“台东”、“台西”是大概念,“东镇”和“西镇”是小概念。 后来,随着这两个区域人口的不断增加,德国人便将贮水山以东的地方作为“台东镇”,而将青岛火车站以西的地方作为“台西镇”。可是,这两个市镇直到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之后,才正式划入了“市区“。再后来,
就有了“台东区”和“台西区”。现在,随着青岛市区的进一步扩大,“台东区”与“市北区”合并成为新的“市北区”,而“台西区”也早在1963年2月划入了“市南区”。
2、 福建路,曾叫伏见町,它在观象山北侧、地势很高,是一条与胶州路平行的街道。福建路上以住宅为主,有三盛里、仁盛里、仁安里、天泰兴、同样里、居易里、南全盛里、福海里、广仁里、德明里、玉成里等11个里院。不长的福建路上,这11个里院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 导演、表演艺术家崔嵬,青少年时代生活在青岛,住在福建路36号。崔嵬家境清贫,他曾干过童工, 也在礼贤中学读过书。赵太侔在济南创山东实验剧院,崔嵬考人,与杜建地等是同学。剧院停办后,赵太侔到青岛大学,崔嵬也重回青岛家中,任《青风报》记者,同时在青岛大学当旁听生。 由于崔嵬学过戏剧,青岛地下党支部组织左翼剧联——对外称海鸥剧社时,他便成了骨干分子。1932年,剧社去崂山农村演出,他把陈鲤庭的舞台剧改编成广场剧《饥饿线上》,以适应农村观众。那是一部反帝名作,由崔嵬、李云鹤、杜建地主演,很受观众的欢迎,后又改名为《放下你的鞭子》,“一二•九"运动中在北平演出过,抗日战争期间更是演遍全国。 解放后,崔嵬曾任中南大区文化局长,但他后
来弃官不做,当了一名电影演员和导演。他主演电影《海魂》、导演电影《青春之歌》时,都是以青岛为外景地,还组织演员举行晚会为家乡人们演出。 崔嵬在青岛期间,除参加左翼剧联的演出,还根据“剧联”的要求,到女中、文德女中、邮电局等地方指导、开展进步戏剧活动,从中认识了当时也住在福建路上的沈旭。 沈旭,原名沈育成,是邮电局职工,每天值夜班,白天有的是时间,于是也在青岛大学旁听。他爱好文学,参加了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在邮电局办的《青岛邮工》的编辑工作,发表了许多诗作,出版有诗集《饥饿线》。中国诗歌会负责人、诗人蒲风来青岛时在沈旭的家中住了半年之久,对沈旭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很大帮助。 崔嵬家的隔壁,福建路38号是一家报社,是20世纪30年代在青岛乃至全国都很有影响的《民报》社。青岛《民报》是国民党人士王景西创办的,但他的总编辑杜宇具有进步思想,曾被青岛地下党吸收加人青岛左翼作家联盟,《民报》成为当时“左联”的活动中心。杜宇出版有翻译作品《一个丑角所见的世界——卓别林传》,由著名的上海生活书店出版。 先后曾担任过《民报》副刊编辑的姜宕、于黑丁、刘芳松、孟超,都曾是中共党员,也都曾是“左联”成员。在当时,副刊部分是《民报》办的最好的一部分。 抗战胜利后,青岛地下党员张辽在福建路近胶州路处开办了一家“友联书店”,作为党的一处秘密联络点。 解放后,福建路上一些老里院陆续被拆除,这条路也逐渐向观象山
麓发展,形成了支路。2002年,青岛建东西快速路,一期工程以胶州路、聊城路口为起点,因要拓宽胶州路,这使得福建路北侧部分建筑被拆除。切换用户
3、对于许多青岛人来说,齐东路只是由登州路至莱芜二路间的一小段,因为有几条公交车线在这里设有“齐东路站”。其实,齐东路比较长,有一公里多,它在信号山与伏龙山之巅,因为开发得比较晚,所以没有德国路名,只有日本路名“小仓通”。1928年的《胶澳志》上记载,当时齐东路上仅有6 座建筑。齐东路虽然已不在原青岛区范围内,但这条路的建筑几乎是单体小楼,这在原青岛区以外的马路中是少见的。 齐东路与龙山路口有一座花园,花园中间有一座洋楼,造型是欧陆风格夹杂着中国风格,是引人注目的建筑。它原有一个很大的庭院,现在大部分已经没有了,但从齐东路走进去,仍有保存得很好的一片竹林。这里曾是“丛公馆”。“丛公馆”的第一代主人丛良弼是民族资本家,在日本火柴业垄断山东的时候,他开办了振业火柴厂,苦心经营,长了民族工业的志气。他还曾是青岛红十字会会长。他的儿子丛贯一继任振业厂董事长,解放后曾是山东省政协常委。他的孙子丛兆桓改换门庭,是我国昆曲表演艺术家,曾任北方昆曲剧院院长,电影明星丛珊是他的女儿。 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在青岛开设分公司,与亚细亚、德士古构成青岛三大石油公司。美
3、对于许多青岛人来说,齐东路只是由登州路至莱芜二路间的一小段,因为有几条公交车线在这里设有“齐东路站”。其实,齐东路比较长,有一公里多,它在信号山与伏龙山之巅,因为开发得比较晚,所以没有德国路名,只有日本路名“小仓通”。1928年的《胶澳志》上记载,当时齐东路上仅有6 座建筑。齐东路虽然已不在原青岛区范围内,但这条路的建筑几乎是单体小楼,这在原青岛区以外的马路中是少见的。 齐东路与龙山路口有一座花园,花园中间有一座洋楼,造型是欧陆风格夹杂着中国风格,是引人注目的建筑。它原有一个很大的庭院,现在大部分已经没有了,但从齐东路走进去,仍有保存得很好的一片竹林。这里曾是“丛公馆”。“丛公馆”的第一代主人丛良弼是民族资本家,在日本火柴业垄断山东的时候,他开办了振业火柴厂,苦心经营,长了民族工业的志气。他还曾是青岛红十字会会长。他的儿子丛贯一继任振业厂董事长,解放后曾是山东省政协常委。他的孙子丛兆桓改换门庭,是我国昆曲表演艺术家,曾任北方昆曲剧院院长,电影明星丛珊是他的女儿。 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在青岛开设分公司,与亚细亚、德士古构成青岛三大石油公司。美
孚公司在馆陶路5号,在昌东路建了大型油库,总经理詹姆斯私宅在齐东路8号。1928年,他的儿子詹姆斯.罗德里克.李出生在这里,后来在这里生活了13年,读完小学,1941年回美国,后获华盛顿大学硕士学位。20世纪80年代,他任美国驻中国大使,重来青岛看望故旧,说:“中国是我的老家,我是山东人。”解放之初,这里是青岛文联。1955年青岛市将文教局分为教育局与文化局,文化局就设在这里。 齐东路39号是“张公馆”,主人张宗援,其实这是一个日本人,原名伊达之助,他是个“中国通”。平时用中国姓名,说中国话,是一个间谍。在旧中国,青岛同其它城市一样有黑社会组织的帮派,那时全国通行的两大帮派是“青帮”和“红(洪)帮”。青岛沦陷时期,日伪不取缔黑社会,而是利用、发展黑社会组织,张宗援不但早就参加“青帮”,还在“青帮”中建了一个“黄帮”,对外公开的名称是“黄道会”,在湖南路上有一座大楼,这时期“青帮”里21代“大”字辈是高辈,张宗援来“大”辈的郑兰亭为会长,徐铁珊、王大同为副会长,而张宗援实际上操纵着一切。张宗援在齐东路上的私宅实际上是一谍报中心。 齐东路上主要是住宅,但在31号有孙干卿医生开的一家道济医院,因医术较好,也是有一定名声的私家医院。解放后,这里做为市南区医院齐东路门诊部。由这里向南,齐东路支路可至信号山之巅。游览信号山公园,最佳选择便是乘车由这里登山,再步行到龙山路大门下山。由齐东路有一条长长的石阶路经信号山路至华山路,
如果行车要绕行很远,从这条石阶路走则很近,而两侧都是漂亮小楼,是很好的观光景观。
4、 夹岭沟村的来历
据史料考证,夹岭沟王氏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琅琊迁至即墨灵山,二始祖分为四支,有两支族人迁往惜福镇荆沟(今青岛市城阳区惜福镇后金村)。六始祖王銮于明成化二年(1466年)迁至张村(今青岛市崂山区中韩街道办事处张村),因靠近张村河属郑疃社,故名郑张村。在前清初期王氏又迁至张村河南立村,故名南张村。 相传,夹岭沟曾是一片荒山野岭,荆棘遍地,渺无人烟,乃虫蛇野兽出没之地。清顺治年间,南张村王氏后裔王法明、王法忠兄弟俩秋后无事,狩猎至此,环顾四周,见此处山明水秀,风景幽雅,看南山山梁高耸,形似一把太师椅的后背,观两侧,一左一右两座山头又好象太师椅的扶手,,山根有块开阔地,正是太师椅的座位,两人顿觉神清气爽、豁然开朗,叹为天赐福地,世间之佳境。 清顺治五年(1649年)王法明、王法忠兄弟二人举家来此地占山落户,老大王法明在南山脚下圈地立为祖茔,老二王法忠在小南山山根立为茔盘,分别称“大南茔”和“小南茔”。清顺治三十五年(1679年),王法明出嗣子王智刚从南张村迁来认祖归宗,辟出村西一片树林地立为茔盘,称“小西茔”。 立村后相继给村前、村后四座山起了名,
据史料考证,夹岭沟王氏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琅琊迁至即墨灵山,二始祖分为四支,有两支族人迁往惜福镇荆沟(今青岛市城阳区惜福镇后金村)。六始祖王銮于明成化二年(1466年)迁至张村(今青岛市崂山区中韩街道办事处张村),因靠近张村河属郑疃社,故名郑张村。在前清初期王氏又迁至张村河南立村,故名南张村。 相传,夹岭沟曾是一片荒山野岭,荆棘遍地,渺无人烟,乃虫蛇野兽出没之地。清顺治年间,南张村王氏后裔王法明、王法忠兄弟俩秋后无事,狩猎至此,环顾四周,见此处山明水秀,风景幽雅,看南山山梁高耸,形似一把太师椅的后背,观两侧,一左一右两座山头又好象太师椅的扶手,,山根有块开阔地,正是太师椅的座位,两人顿觉神清气爽、豁然开朗,叹为天赐福地,世间之佳境。 清顺治五年(1649年)王法明、王法忠兄弟二人举家来此地占山落户,老大王法明在南山脚下圈地立为祖茔,老二王法忠在小南山山根立为茔盘,分别称“大南茔”和“小南茔”。清顺治三十五年(1679年),王法明出嗣子王智刚从南张村迁来认祖归宗,辟出村西一片树林地立为茔盘,称“小西茔”。 立村后相继给村前、村后四座山起了名,
大南山曰“大夹连”,小南山曰“小夹连”,西山顶上石崮多,就叫“石子山”,村后一座山叫“后山”,村庄就座落在“小夹连”和“后山”之间的山沟里,故名“夹连沟村”。从此,村庄和大南茔、小南茔、小西茔的名称代代相传,而只有村庄名称,因其名不雅,1950年由青岛市李村区政府改名为“夹岭沟村”,沿用至今。 据光绪丙午年重修的王氏族谱记载:光绪三十三年(1884年),王氏族人已发展到十八~二十二世。后续二十~二十七世字辈为凤、集、熙、宇、鳞、书、祯、祥。截止2002年12月,在夹岭沟居住的王氏三大支族后裔共450户,1290人。二十世“凤”字辈仅有1人,二十七世“祯”字辈现已面世。 随着青岛市建设国际化大城市进程步伐的加快,1998年10月6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夹岭沟村村民由农村户口转为城镇居民户口。2000年旧村改造,昔日的夹岭沟村低矮的房屋已不见踪影,只能从照片中到痕迹。如今,一个崭新的现代化居民小区——福岭小区,呈现在世人面前。
5、 登州路与啤酒厂
登州路是市区最古老的一条路。明清两代,今大学路一带的青岛村和东镇杨家村之间,有一条崎岖小道,其中的一段就是最早的登州路。1891年章高元驻兵青岛后,修筑了四条可通行骡马车的官道,其中的一条就是从大学路上的总兵衙门经这条登州路,而到达四方、
登州路是市区最古老的一条路。明清两代,今大学路一带的青岛村和东镇杨家村之间,有一条崎岖小道,其中的一段就是最早的登州路。1891年章高元驻兵青岛后,修筑了四条可通行骡马车的官道,其中的一条就是从大学路上的总兵衙门经这条登州路,而到达四方、
水清沟和沧口。 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将这条登州路进行了修整。1909年5月14日德国总督府《青岛官报》18期,刊登一则通知,德国总督府将这条路命名为“穆勒上尉街”。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后,将这条路更名为“巽町”(巽,音“旬”)。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才将该路正式定名为“登州路”,全长2412米。1924年,在原万年兵营处开办了青岛大学,又将该路南端易名为“大学路”。自此,登州路只剩下由红岛路至延安二路这一段了。 如今,只要提起登州路,便会使人联想到那里的啤酒厂和享誉中外的青岛啤酒。德占时期,那里有座“毛尔梯克兵营”,日占时期又改名为“若鹤兵营”。细说起来,这座兵营与啤酒厂还有些瓜蔓株连。 1899年5月,德国当局在登州路东端修建了一座兵营,因德国人习惯喝啤酒,德国商人便在兵营对面的登州路与宁海路拐角处,开设了一家酒吧,专门经营啤酒,生意十分兴隆。1903年8月15日,香港盎格鲁——日尔曼啤酒公司便在酒吧附近创建了“日尔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有限公司”,厂址就在今登州路56号。 初建的啤酒厂规模较小,厂房周围都是荒坡和农田。如今,在登州路上仍可看到位于工厂大门西侧的三幢红砖建筑,这就是德国高级职员的宿舍和办公楼。其中的一幢三层大楼,原为二层,后来又加盖了一层。 1916年9月,日本东京都的“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以50万银元将该啤酒厂购买下来,更名为“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青岛工场”。 1945年抗战胜利后,该厂被国民党政府接
管,更名为“青岛啤酒公司”。1947年6月14日,齐鲁股份有限公司购得该厂,更名为“青岛啤酒厂”。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后,工厂正式定名为“国营青岛啤酒厂”。 时光荏苒,物换星移。如今的青岛啤酒厂已占据了登州路的“半壁江山”,9000平方米的厂区,坐落在登州路的东端,办公楼、糖化大楼、车间、罐区、仓库等相间排列,把半条登州路搅得酒香扑鼻,熏风醉人。
6、中国第一条公路——台柳路
德占青岛后,在城市规划中把旅游做为城市功能之一,1904年建了由台东镇至崂山柳树台的马路叫台柳路,被称为中国第一条公路。根据《胶澳租借条约》,租借地的范围只包括崂山的三分之一,所以这条马路只到柳树台。 台柳路自台东镇东行,先经过太平镇,东、西吴家村。作为早期殖民城市的青岛,牛奶消费量大于其它城市,青岛有一大批“牛乳房”,其中俄国人开的几家在南海路;日本人开的几家在贵州路;中国人开的全在太平镇、吴家村,在太平镇有同顺栈、万盛永、同泰、东发祥等16家之多,在吴家村开设的有福昌和、美利、义盛永等5家。“牛乳房”产品以鲜牛乳为主,也生产奶酪、奶油等产品。 在东吴家村之南,曾有一处“海泊温泉”,是一个日本人钱板孝一郎先在这里发现温泉的,他租下了三万平方米的土地,开办了“海泊温泉”,建水塔由地下抽上温泉水,送入浴池,又建了
德占青岛后,在城市规划中把旅游做为城市功能之一,1904年建了由台东镇至崂山柳树台的马路叫台柳路,被称为中国第一条公路。根据《胶澳租借条约》,租借地的范围只包括崂山的三分之一,所以这条马路只到柳树台。 台柳路自台东镇东行,先经过太平镇,东、西吴家村。作为早期殖民城市的青岛,牛奶消费量大于其它城市,青岛有一大批“牛乳房”,其中俄国人开的几家在南海路;日本人开的几家在贵州路;中国人开的全在太平镇、吴家村,在太平镇有同顺栈、万盛永、同泰、东发祥等16家之多,在吴家村开设的有福昌和、美利、义盛永等5家。“牛乳房”产品以鲜牛乳为主,也生产奶酪、奶油等产品。 在东吴家村之南,曾有一处“海泊温泉”,是一个日本人钱板孝一郎先在这里发现温泉的,他租下了三万平方米的土地,开办了“海泊温泉”,建水塔由地下抽上温泉水,送入浴池,又建了
心动御房舍,修起十几间房屋,于1927年开业。据说,这股温泉水质很好,对皮肤病也有疗效。日本人在这里还设“猎友会”,在附近打猎,但中国人罕有到“海泊温泉”沐浴的。 1937年7月爆发芦沟桥事变,这年冬天,青岛的日本人奉命撤回本土,国民党政府炸毁了这处“海泊温泉”。1938年1月日本占据青岛,据说重返青岛的日本人面对废墟,大声哭号,但拟重建时,温泉已断流。青岛市区不再有了温泉,但这一带土壤肥沃,一直是菜地,今在旧址上建了市图书馆。 台柳路蜿蜒至双山山腰处,是广东会馆建的广东公墓,下山之后过双山村,20世纪50年代建了一个新村庄叫华光村。抗美援朝战争中,一些在朝鲜的华侨回国,一部分被安排在了青岛,即住在这里。 台柳路接着经河西、保儿、河南村至李村河南。1910年的英文《青岛》一书记载:“由青岛沿植林公路到河西,那里有一条翻修过的公路可到李村。流向西南方向的李村河西岸有一个大的集市,李村河宽阔的沙质河床里很少见到流水。这里的集市是每隔五天举行一次。1899年在这里设置了按察司,现在按察司坐落在李村西北600米处一个小山上的一幢漂亮的楼房里。此外这里还有基督教会、教堂和学校;华人监狱也在这一带。”“过东李村、郑疃、刘家下河,由南龙口,到风景如画的崂山谷。从这里再行2公里到(南)九水村,九水村在一条流水潺潺的山溪右岸。”(引自李厚基译文) 著名作家洪深的父亲洪述祖1913年寓居青岛,在南九水建了别墅称“观川台”,自称观
川居士,1916年被日本人没收,开了一家料理店。过南九水,经弹月桥,台柳路开始上山,曲折蜿蜒,称“十八盘”,因劈山口还有一处“十八盘”,所以这里也叫“南十八盘”。从这里到了山顶即到了柳树台。 柳树台上建有麦克伦堡疗养院,“1904年由总督府建筑师普尔设计建筑,环境幽美,引人入胜。以路易莎女王的名字来命名,纪念她的生日。”疗养院有5间单人并带什役配客的客房,有5间5~7人的住房,还有营业楼,有餐厅、吸烟室、阅报室。麦克伦堡疗养院下方,有一幢简朴、优雅的小别墅,是为总督盖的。 北九水至白沙河是胶澳租借地的区界,崂山的大部分仍在中国政府管辖之下。 解放后,台柳路有了很大变化,西段由鞍山路取代,中段由308国道取代。由南龙口至柳树台的一首道路也进行了改造,小弯改为大弯,再没有了18个弯,便于行车。途中摩崖石上曾有大字“崂山自古出美女”,至今却不见了。
7、 威海路的来历
威海路属原台东区,1994年4月市区区划调整后,改属市北区。这条路西南起自延安二路和登州路的交汇处,中间经过台东一路、台东三路、台东五路、台东六路、台东七路、台
威海路属原台东区,1994年4月市区区划调整后,改属市北区。这条路西南起自延安二路和登州路的交汇处,中间经过台东一路、台东三路、台东五路、台东六路、台东七路、台
东八路、四平路、长春路、洮南路、南口路、沈阳支路、浦口路、海泊河南路、海泊河北路、台柳路等十余条马路,东北至人民路和鞍山路交汇处。威海路全长1617米,车行道宽20米,是青岛市著名的交通干道和商业街。 威海路的形成很早,到清代末年,它已是一条从东镇的杨家村通往四方、沧口一带的乡间小道。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以海泊河为界,将“胶澳租借地”划为青岛区和李村区,时在河上建桥两座,名为海泊桥,并将东镇通往海泊桥的这条威海路命名为“穆勒少校路”。1903年德国当局修建“台柳路”后,这条威海路又成了从台东镇到崂山柳树台这条公路的组成部分。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后,将这条路更名为“隆运町”。 1922年12月我国政府收回青岛后,威海路长仅803米,宽15米。据1924年统计,这条路上共有居民88户、404人。1923年,北洋政府正准备收回在英国统治下的威海卫,所以就把这条交通要道定名为“威海路”。威海的历史与青岛非常相似,明代初期都设有防御倭寇的卫、所,清末又同时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1923年北洋政府与英国达成协议,拟收回威海卫,但因北洋政府总统曹锟倒台而未能签字,一直拖到1930年10月才正式收回,并成为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的行政区。解放后,威海路的面貌日新月异,当时与华阳路并称为市区的两条南北通道。1979年将该路的台东一路至台东八路段拓宽,由原来的15米展宽为30米,路东侧的平房全部拆除,建成了十几座6层住宅楼。1984年又将台东一
汗蒸的好处和坏处路至延安二路段由原来的12米拓宽到30米。1999年9月在威海路东南端的马路西侧,辟建了“当代广场”,成为市北区居民集会、休闲、娱乐的综合性活动场所。如今的威海路,沿街商店林立,行人熙来攘往,车辆往来如梭,一派繁荣景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