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资讯INFORMATION
创新展陈理念,讲好文物故事
—四川省博物馆学会陈列展览专业委员会“陈列展 览策划与实施”论坛综述
田湘萍杜卓然袁梦
2020年10月20日,四川省博物馆学会陈列展览专业委员会2020年 年会在成都举办。本次会议由四川 省博物馆学会和成都金沙遗址博物 馆主办,并得到了中国博物馆协会 陈列艺术委员会的支持,共有来自 国内69家文博单位的106名代表出 席了会议。同期举行的“陈列展览 策划与实施”论坛中,来自国内知 名高校及四川省内外多家文博单位 的6名专家学者进行了主题发言,围绕当下博物馆展陈策划与实施过 程中出现的新理论、新问题、新趋 势展开深入研讨,与全行业共享展 陈策划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及实践 经验。
一、展陈策划前沿理论
对博物馆而言,实物性是其存 在和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陈列展 览的策划与实施离不开物的支撑,当下的博物馆陈列范式,也多基于 “物”的某种特质。既然博物馆陈 列的要素是“物”,那么“物”与 “陈列”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 系?个体的“物”在陈列中的地位 和作用又是什么?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宋 向光在“唱响陈列主旋律——博物 馆陈列的‘物与意’”的主旨发言 中颇具诗意地借助音乐的意象述说博物馆陈列“原素”与陈列“价
值”,将博物馆陈列中的主要构成
元素意化为音符、节奏、旋律及其
组合,提示我们跳出陈列物的物理
范畴,在更加广阔的视野中去思
考陈列工作的内涵。“物”的内
容是复杂的,包含着自然状态之
“物”、科学知识语境中的“物”
以及人类社会生活语境中的“物”
三重性质。但对于陈列展览而言,
博物馆只能选择所需要的内容,并
在独立的物与物之间建立密切的联
系。博物馆通过“物”来表达陈列
主题,观众也通过物与人的互动,
形成自己的感受与体验,物的意义
最终在人的感动中升华。
在“物”的意义之外,还需要
探讨陈列之“意”。陈列之“意”
是陈列的主旨思想、知识系统、叙
事维度、价值观、态度情感、美学
风格的综合体现,但并不是展品之
“意”地简单相加。陈列作为完整
有关劳动的经典古诗
的系统,具有自身的动机和目标,
融合了陈列之物,如展品,•辅助陈
列之物,如展具及展品说明;陈列
意境营造之物,如空间、照明、
彩。博物馆陈列设计就如同用物之
音符谱写知识的旋律。因此,在陈
列展览的交响乐中,乐手(博物馆
陈列工作人员)、指挥家(策展
人)的专业性至关重要。他们需要
对陈列的主题思想和目的有清晰的
认识,对陈列之物有深入的研究,
选择最适宜的呈现手段和方法将静
态的陈列设计思维转化成流动的设
计思维,从而把时空、知识、认
知、信息、视觉、行为和情感连贯
交织起来。最后,宋向光教授指
李维嘉暴瘦
出,“博物馆陈列不是物的独奏,
不是内容与形式的重奏,而是展
品、展具、空间、照明、彩的协
奏,同时也是知识、形式、创意、
设计、价值、情感的交响”。
在陈列展览这个“交响曲”
珉豪喜欢宋茜
中,指挥家,也就是策展人的角
至关重要。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
术委员会副主任陈同乐研究员围绕
“讲故事的人”这一主题,从博物
馆展陈设计与案例出发,分别对策
展与“人”、策展与“展览人”、
策展与“博物馆人”这三个维度进
行了深人讨论。对博物馆陈列展览
的策划环节来说,最先需要思考的
就是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展览以及谁
来看这个展览。策展人的教育背
景、知识系统、工作状态,会在不
同的结构、视野和展览语境中产生
作用,并影响展览的多样性和丰富
性。相较于以前,如今的策展人更
多以发现、创作为策展的基本方
中国博物馆2020年第4期 KES
式。首先,“发现”就是指策展者 应当思考观众在参观后能得到什 么——是信息、事实、数字、更深 刻的理解或者新的技术、灵感、创 造力、想象力,抑或是单纯的享 受,并在此基础上开始展览的“创 作”。其次,“创作”并非是文物 清单和资料汇编,而是策展者对故 事内容的思考一这个展览将如何 讲述,向谁讲述,以哪种声音来讲 述,策展者对这些问题进行独立思 考,才能避免“千展一面”。当下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中,多媒体的不 合理使用造成了信息过载,带来了 互动低龄化、信息碎片化、体验简 单化、文创同质化等新问题。在对 苏州博物馆、成都博物馆、盘龙城 遗址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 馆和海战博物馆等博物馆的近10 个展览案例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解读 后,陈同乐研究员以南京博物院为 例,从命题、主题、话题、问题和 难题五个维度深人浅出地分享了展 览的策划流程。
二、基本陈列推陈出新
基本陈列是博物馆信息展示的 主体,也是博物馆展陈体系的核 心。基本陈列策划与实施的效果直 接关系到博物馆自身定位是否明 确、主题是否鲜明,也直接影响着 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和各项公共服 务活动的最终成效。一座博物馆的 基本陈列,在主题、内容以及文物 选择上都经过了反复论证与设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也并不是一成 不变。随着近年来相关考古工作的推 进、学科成果的涌现、陈列手段的更 新和观众需求的提升,对于国内很多 建馆时间较早的博物馆来说,基本 陈列的改造提升已势在必行。
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展览部主
任董理,以陕西历史博物馆基本陈
列“陕西古代文明”提升改造工作
为案例,提出博物馆基本陈列的改
造提升应在明确本馆定位、宗旨与
特的基础上,协调统筹展览的创
意、组织、设计以及配套的宣传、教
育、文创开发等多项工作,最终实现
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
艺术性、独特性的协调统一。
陕西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陕
西古代文明”于2018年5月18日完
成改陈,正式向公众开放。改陈工
作确定的策展方针为“主体更加
鲜明、体系更加完善、补充最新
成果、提升展示形式、增强传播
功能”。内容设计方面坚持“守
正•创新”,以陕西古代文明的产
生、演进为主线,突出古都长安、
丝路起点等内容,增补近十年来的
学术新成果和文物新发现,系统展
示陕西乃至中国古代文明孕育、发
展、鼎盛的过程,此外,增设国
宝馆,用以展示陕西最具代表性
国宝文物,与全新的基本陈列相
辅相成。展示形式方面倡导“敘
事”“赏物”“体验”相结合,综
合使用图版、模型、场景、视频、
多媒体、观众参与互动体验项目等
多维度的辅展手段,提升陈列的吸
引力与解读的深度,强化体验感和
参与性;在展览的空间设计上以重
点展品、展项串联中心轴线,结合
四周一般文物与各类辅助展项的信
息延展,有效分流观众。
对于城市博物馆来说,基本陈
列承担着展示博物馆所在地自然环
境、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和社会风
貌的重要作用,也是观众直接了解
一个城市特历史文化的窗口。
成都博物馆常设展“花重锦官
城•古代篇”展示了成都地区的古
代历史文化,让观众“从一座馆,
看一座城”。成都博物馆馆务委
员、总策展人黄晓执研究员以这一
展览为例,从博物馆叙事策略与历
史重构人手,深人探讨如何在博物
馆空间中构建起文物背后的地方历
史文化发展史。
成都是一座拥有4500年历史
鹿晗七龙珠
的锦绣之城。成都博物馆基本陈列
“花重锦官城•古代篇”的策划与
实施也都围绕这一使命展开。策
展团队以“如何完整地解读并呈
现成都4500余年波澜壮阔的城市
史”“怎样诠释好成都历史文化的
独特与璀燦”及“怎么让观众感受
到古代的成都和现代的成都有什么
联系”这三个问题为切入点,逐步
树立策展原则和方向。从内容角度
来看,该陈列强调成都城市文明的
延续性以及地域文化的传承性,重
视考古出土文物历史学和文化人类
学方面的解读,并在中华文明的大
背景下去挖掘城市和地域文化的特
质与个性;从传播角度来看,陈列
采用以观众体验为中心的信息主导
型传播模式,利用文物组合的形式
来讲述故事,让观众能够在重新组
合的框架中了解文物与文物之间、
文物与地域历史文化之间的关联。
展览的内容表达上采用“组团展
示、诗意陈列、岛形布局、通透借
景”的手段,以重大历史事件形成
有效的信息组团,利用空间、
彩、灯光、音乐设计共同营造诗意
的展览氛围。
三、临时展览百花齐放
四川博物院副院长谢丹围绕
“如何策划可持续的展览”,以体
EE@资讯INFORM ATION
育文物展为例,提出博物馆在策划 临展时,应该主动融入社会,以独 特的视角去切人时事热点,不断吸 引观众,同时也要紧密贴合国家大 事,在不变中求变,达到可持续发 展的要求,起到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的最终目的。
一场好的展览,可以自然地吸 引观众和社会的关注。体育文物展 的策展理念是“文博界与体育界携 手,多馆联合,依托赛事融合发 展,推广中国古代体育,树立文化 自信”。中华体育,历史源远流 长、形式丰富多样、互动体验性 强,在观众心中有天然的亲近感。传统体育中还有很多平日已不太常 见的项目,例如搏击、蹴鞠、马 球、捶丸等等。这些内容极易引起 观众的好奇心,从选题上来说,既 平易近人又充满吸引力。同时,展 览以各大赛事为契机,作为其配套 项目引入,并借助观众在当下对体 育赛事的热情和关注,充分发挥宣 传方面的巨大优势。
体育文物展以赛事为依托,到现在已走过八年九站,每一站围绕 不同赛事主题,随时调整展览内 容。在青奥会期间以青少年运动 教育为主题的“博•戏”、针对少 数民族运动会的“搏•艺”、以冬 季运动会为主题的“博戏•冰雪-奥 运”……不同的展览主题赋予了体 育文物展强大的生命力,更创造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临展品牌。
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王方认
为临时展览是博物馆展览中最为活
跃、也是最富于变化的窗口,不仅
能够吸引观众对博物馆长期保持关
注,还能对博物馆基本陈列起到补
充和扩展的作用。以金沙遗址博物
馆为代表的许多专题类博物馆,受
到藏品来源和数量的限制,其基本
陈列的题材和内容相对单一,可以
通过举办与自身内涵相符的临时展
览,拓展博物馆的业务范围,以适
应新时代的社会发展变化与不断增
长的公众文化需求。
自建馆以来,金沙遗址博物馆
逐渐构建起有金沙特的临时展览
体系,形成了 “5+r模式。第一
是立足于考古遗址博物馆的特,
开发出“重要考古发现系列展”,
以通俗的风格向观众尤其是青少年
儿童进行公众考古科普,向大众传
达真正的考古学和考古人的精神。
第二是在古蜀文明地域特的基础
上,加强与中国其他区域文明之间
的宏观交流和对比,以更广阔的学
术视野,观察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区
域文化的发展、演变,并由此形成
“中国区域文明展”。第三是结合
金沙自身的馆藏文物特,举办
“文物系列展”,同时举办配套的
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以展促研,推
动博物馆自身的学术研究。除了国
内的横向对比,金沙遗址作为商周
时期的神权古国,也常被置于世界
语境下,与其他文明做对比研究,
从而衍生出了“世界文明系列”,从
罗马、埃及到玛雅、庞贝,让观众直
观地感受到世界文明的精彩与多元。
第五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创造出的“艺
术金沙系列”,通过征集展品的形
式,鼓励观众参与到博物馆创作中
来。展览策划由专业人员创作转变为
众筹众创,博物馆的策展理念也从封
闭和半封闭走向了开放。古老又年
轻的博物馆,焕发出新的活力。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向社会奉献
霍思燕李晨
的最重要的精神文化产品之一,也抖音怎么加好友
是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和公共服务
的主要载体与手段。如何做好陈列
展览的策划,讲好文物故事,通过
陈列展览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
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
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已成
为当下文博行业所直接面临的问题
和挑战。本次“陈列展览策划与实
施”论坛通过对陈列展览前沿理
论、基本展览和临时陈列的策划与
实施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促进了
各文博单位在陈列展览方面的沟
通,解答了目前学界、业界共同的
困惑。与会各文博单位也将不断努
力探索更适宜本馆的陈列展览道
路,提升陈列展览水平,并以陈列
展览为立足点,推动馆内工作创新
性发展,发挥博物馆的公共属性,
以更好地服务观众、回馈社会。
(责任编辑:李勤/责任校对: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