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期总第585期
新一代
New Generation高教探索❻解析大学之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平面图形王志文的老婆孙以凡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大学》一书乃儒家经典,对人修身立德有着重要启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传递出的修己安人的精神不仅在古代有很高的地位,在当今社会仍然有学习价值,引导人们修身立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关键词:大学之道;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后位列“四书”之首。《大学》所体现的精神是“修己安人”,“修己”即“修身”,修己就是在安人。《大学》中提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开篇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指出:“大学者,大人之学也”,
“大人”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成年之人,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因此需要知书明理通晓人生之道;二是指充实而有光辉的伟大人格,可以修己安人,为人表率,以平天下为目标。朱熹言:“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在“学其事”的基础上“明其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为《大学》的三纲领,蕴含深刻的内涵。
一、“明明德”的含义
“明”之本义为“照临四方”,后又有几个引申义一是指“照亮',如《说文解文》解作“明,照也。”;二是“光亮”,太阳发出的光,如《易•系辞》云“日月相推,而明生焉。”,《疏》“日月中時,徧照天下,無幽不燭,故云明。”;三是指“明白”,如《战国策•赵策》“明谓左右”「'明明德’,这里有两个“明”,但其含义却不同。第一个“明”是动词,是彰明,发光的意思。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光明的。“德'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占据这非常重要的地位。儒家的“德'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性之德,即先天之德,本性之德,是知仁勇;二是指品德,是后天养成的,不是知仁勇但是最接近知仁勇的“好学”。“天地之大德,曰生”,所生万物最根本的德也是生。得于天,而成于己,从天得到的德,成就在自己身上。天地之德是生生,孑孔子认为天之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仁'。仁从人二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是人的本性之德,本性之德又是得之于天的。后孟子又提出“仁、义、礼、智”以及董仲舒提出的“仁、义、礼智、信'都是人的本性之德。“明德”意为光明的德行,是指人生之为人本有的德,是本性之德,得之于天的德。“明
明德’是使人本来就有的光明的德行充分彰显,是本来就明的德明起来。“明德者,人之所得乎无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贝惰时而昏;然其本体之名,贝殖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人生下的就有光辉闪耀的德行,但因后天人有了各种欲望,这些欲望不切实际又遮蔽了人本身具有的光明的德行,这就需要我们自明其德,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使自己的本性充分实现。
二、“亲民”的含义
“亲”,从辛从木从见。如以辛刻木,情之最至者也,一般指血缘或婚姻关系。“亲”有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指本义“亲爱”;二是指父母,《礼记•奔丧》中提到'亲父母也”;三是亲近,接近之义。《出师表》中诸葛亮劝谏刘禅“亲贤臣,远小人”。儒家认为做人的基础、根本、出发点是亲亲。亲其所亲为根本,由此生发出对他人的爱。“亲其所亲,的意思4个人首先要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父母、兄弟、朋友,亲己再爱人。如果对父母亲人都做不到爱,何谈亲亲?所以亲其所亲,使亲成为亲,让血缘上、自然意义上的亲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亲人。《中庸》讲“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尊贤为上”,对待亲人之外的其他人要做到“尊贤敬长”。
程子曰:“亲,当作新”。朱熹解“亲”为噺”,噺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新有革新之义,即除旧布新。新民,是使人能去其旧的、污染上的坏习惯,
邮箱地址怎么写中秋节高速公路免费吗?使之振作起来,人人自新。《大学》言:“汤之《盘铭》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康诰》曰:’做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日新,与太阳有关,每天升起的太阳都是新的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每一天的人都应该是新的人,而人每一天都应该有新的获得,所谓“日新其德”。天命不是不变的,要想保留天命,就要行1德,新而又新,明而又明其德。
布兰妮图片三、“止于至善”的含义
“止'’字,像草,以土为基弓申义为有所依止,不离其根本。郑玄注:“止,犹自处也”,孑颖达疏:“言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之行”;朱熹注:“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止”有两层含义一是依止。有所依才能生发出去,体现的是做人的道理,人首先要依止于人的天德良心、本性之德,然后才能做人;二是行止。人的一言一行都应是从人的本性之德出发,最终回到本性之德即彰显本性之德。故本性之德、天德良心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所谓终就是始,始就是终,体现的是儒家的思维方式即任何事物发展是循环往复的过程。《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止,居也,言物各有其当止之处言人当知所当止之处,当止贝止,做到恰到好处。止于何■处?“至善”是也。朱熹注:“至善,则事物当然之极也”。至善,即善的最高境界,至善之性是人的固有本性。
“止于至善,的意思在于强调每个人应该明晓自己在家庭、社会、国家中所扮演的角。在儒家看来,
世间万事万物万民如果都能到“自己”各自“位置”,而各“安”其位,则“天下”就会达到“太平”的理想境界。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为人处事要“不偏不倚”、“无过之”而又“无不及”,力求做到“中庸”的境地,达到“至善”的理想境界。因此,我认为,这里的“至善”不是说至高无上,遥不可及,人是社会中的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位置”,看清楚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该做的,“素其位而行”,这就是达到了“至善,之意境。
韩磊简介明明彳德是对己而言,亲民是对人而言。明明彳德与亲民I牛事情的两个方面:内在要明而又明其德,夕卜在要“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止于至善是对明明德和亲民的进一步说明,就是内依止于天德良知,夕卜依止于亲亲之家。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之间存在的一种递进的逻辑关系。这一歩表明了道德主体“从明明德”出发,经过噺民”的发展,最终达到“止于至善”的理想境界。
四、三纲领对修身立德的启示
儒家主张成己成人,人生而为人最重要的是做人,是怎样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就是修身。可以看作4个人成长、学习、进步的过程,就是厶扬自身的美好品德,不断进亍自我革新,即通过“扬弃”最终达到美好的圣人境界。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4个一以贯之的过程,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古人在修身立德的
(下转第62页)
New Generation 1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