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的心得体会(5篇)
广州健身 读《高校》的心得体会 篇1
一、关于《高校》
隋棠拍广告忘记戴胸罩 《高校》即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通篇引《诗》、《书》立论,终篇不见《易经》、《易传》一字,但它的思想脉络却来自《易经》与《易传》,是纳易学入儒学、用易学思想充实儒家思想并使之融为一体的典范。《高校》开篇写道:“《高校》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是《高校》全文的提要,也是全文的纲领。
教师节礼物 实用 1、内容简介
《高校》提出了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还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因此具有由“内圣”而“外王”的重要意义。
晴组词
《高校》是讲什么的呢?三项任务,或谓之三大纲领:明明德,亲(新)民,到达社会的至善。如何完成,要有先有后,而且举出了人们在思索过程中不能先后相混的几个层次。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方法,全文围绕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绽开,层层推动,次第分明,结构严密。
2、简介 唱戏的骑马歇后语
曾子,名参,字子舆,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孔子的弟子,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世称曾子,有宗圣之称。主动推行儒家主见,传播儒家思想,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其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珍贵的的社会意义和有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的思想道德修养。曾以“忠恕”去应对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编《论语》、著《高校》、写《孝经》、著《曾子十篇》。
二、读《高校》的感悟
对这本书最初是在中国哲学史的课上,应老师的要求每天读点书并坚持打卡,《学》是这一学期中打卡的第一本书。
对于《高校》这本书,我印象深刻的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城,意城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段话。大体意思就是“通过对万事万物的熟悉、讨论后才能获得学问;获得学问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无论是意诚、心正、身修,还是家齐、国治、天下平,归根究竟都是有了学问作为支撑。探求学问就要明知万事万物的生存规律。作为同学,追求学问是我们现阶段必备的生存技能。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浮躁的状况,比方期末考试来临,面对几天的复习时间,一本后货的书籍,没有重难点,通常我们会感觉无从下手。“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高校》中的这段话就是告知我们在浮躁的状况下,在处在迷茫中时,要知道自己的目标,坚决自己的志向,不要轻易被其他事情干扰,学会在烦躁的时候悄悄回忆思索自我反思,独善齐心的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去学习,去对待你身边的人和事。高校是我们追求幻想的地方,有些人会在安逸的时间中碌碌无为,有追求的人才会不急于求成,静而不躁,深化思索,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走好高校之路。
读《高校》就是要发扬品德,提高修养,增添自己的生活魅力和升华自己的人生,一个拥有良好修养的能带给大家和社会的正能量的人,才会得到亲人伴侣乃至社会的认可。作为一名高校生,仔细学习,把握自我,求知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修养道德品德,做到从善而终,而行善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惊,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修养自身不能心有恐惊,心有爱好,心有忧虑。在成长中我们要提高自己的理智,只有用理智来掌握感情,保持平和的心态,才能集中思想左右自己的行动。
《高校》一书教会我们许多学习的道理和做人做事的准则,用良好的品德修养去生活,去生存。加强自身的学习才是根本是最重要的,进而充实完善自己。在社会坚决自己的正心和和善,做到言行全都,出淤泥而不染,用自己的正能量去感化身边人,少一点的计较多一点退步和关心,得到自我提升和灵魂净化。
读《高校》的心得体会 篇2
几年前已经把《高校》背诵得滚瓜烂熟,如今略微有点生疏,但也基本能背诵。虽然背诵完成,但是始终隐模糊约,不解其意。又不敢直译,直译明显是错误的。翻看了许多
解读,不敢苟同。
直到看了因缘生老师的《学庸衍义》、雪庐老人的《高校表注》、憨山大师的《高校直指》、南怀瑾老师的《本来高校微言》,有一点感觉貌似懂了。但实则还没有真正搞懂。
后来,听了一些课程,明白了一切经典皆在化心。以圣人之心,方能读懂经典。小人之心,读出来,只能读出小人的味道。我非圣人,也非君子,距离圣贤经典还有十万八千里。好在,虽然自己不是君子,但能明白一点圣贤君子的标准。以圣贤君子的标准去解读,应当离圣人本意不远矣,不敢误人,请君斟酌学习。
高校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是高校开篇第一句,三句话提纲挈领,统领全文。朱子定此三句为三纲。
高校,这里指的确定不是我们如今读的清华高校、北京高校的机构。古时童蒙八岁入学校,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行,及礼乐射御书数之业,十五岁入高校,学习修己治民、治国安邦之学。这里是以班级来划分。
宋儒朱子晦庵曰:高校者,大人之学也。愚以为,这个解释更加贴切。
什么是大人?但从拆字来看,人得一则为大。一为道,为开悟,为性德。当一个人开悟之后,称为大人。古代对于做官的人,下级称呼上级,同级相互称呼,也是某大人。我觉得本意应当是,开了肯定悟之后才有资格做官,当年抱负状态和现实还有许多差距。详细什么级别才有资格称为大人,没有考证,不知道。
鸡舍 大人一词最早见于《周易乾卦》的九二爻辞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这里的大人,指圣贤君子,在位的贤达。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小人,小人的意思,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理解的小人。一般平民百姓都属于小人的范畴,生活在低层面的人,都是小人。而不是今日我们指的奸诈下流的人。
孔夫子在乾卦文言传中讲: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可见,这里表述的大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位高权重者,而是修行极高的开悟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