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八目的逻辑关系及现实意义?
@@《礼记大学》包含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1教育论与政治论的统一
教育过程与政治过程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人的培养和完善过程,是一个社会政治伦理从内化到外化的人的社会化过程,而社会的政治又是一个教育和改造所有人的教化的过程。
从“三纲领”来看,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完成政治的目的,为政治服务。“明明德”的目的就是为了要“亲民”,即教化、改造人民;而“亲民”的目的就是为了要经世济民,“止于至善”,建立美好的理想社会。而政治目的的实现,就是天下每一个人的教育和培养:“明明德”。“三纲领”的宗旨是道德修养与政治施为合谐统一以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是儒家“修己治人”之道的概括,儒家内圣外王哲学的具体化。
从“八条目”来看,政治过程的具体措施与教育过程的具体施为,更是具体地紧密相连。
2教育的实质——伦理道德教育
伦理道德教育的精神贯串在《大学》教育纲领的始终。在《大学》的体系里,道德对人的生活及价值具有本源的意义。
伦理道德既是政治的核心,又是教育的根本。从教育过程来说,伦理道德教育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归宿;既是教育的依据,又是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既是教育的过程,又是教育的目的。《大学》以伦理道德教育为核心,构成了一个自生自成、自我说明的封闭体系
中国建设银行短信
“三纲领”的起点是“明明德”,这“明德”是先天完善和自足的。它的实质是儒家思想的性善论的推衍,是农业文化的重人本的归纳,既是内在的,又是超越的,它是自然农业的生产关系的总合,但它又能依靠人的本能、依靠天赋之德本身的力量加以发扬光大,从而实现人的完善和价值。因此,教育的内容、方法、目的等,都能在那本来的“德”中到根据。“亲民”则是“明明德”的自然外化,是使人明“明德”的过程。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止于至善”,而所谓“至善”的社会也是一个和美的理想的人伦社会,教育的起点和终点、过程和内容、目的和方法都统一到了伦理道德上。
“八条目”的起点是“格物”,而所格之“物”,但其主要内容并不是生产、生活实践,而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伦常道德。
“致知”的“知”是“知止”、“知本”,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对人与人的关系的理性认识。格物致知的目的,是“诚意”、“正心”,培养道德情感。
“修身”的核心是伦常之“身”,其主要标准是“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以“修身”为“本”的“末”,是修身的自然结果和外化。“齐家”的主要内容是“孝”、“悌”、“慈”,这又是“治国”的根本:“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
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治国”的主要内容又是“兴仁”、“兴让”。家国一体、天下一家,治国如齐其家。
“平天下”就是“明明德于天下”,“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最高的目标统一于“止于至善”的理想人伦社会,实则整个过程又完成于伦常道德的建立。
3修己治人的教育过程论
“三纲领”、“八条目”的教育程序,充分体现了儒家的根本宗旨:“修己治人”之道。
“修己”是教育自己,“治人”是教育他人。“修己治人”的过程是一个教育过程,也是一个政治过程,“修己”是“本”,治人是“末”,“治人”是“修己”过程的自然外化,是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而对于所治之人来说,又是一个“修己”的过程。
由“三纲领”所论的教育的三个不同层次的目的来看,“明明德”固然是修己,是教育自己,而“亲民”则是治理他人,是“治人”。“亲民”即“新民”,使民“新”,亦即使民明“明德”,这即是朱熹所解释的:“新者,革其旧也。言既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
污也。”因此,“治人”对于所治之人来说,又是一个“明明德”的过程,政治过程又是一个推己及人的教育过程。再进一步,“明明德”,“亲民”都是为了淑世济民、治理天下,建成美好的理想社会。
八条目“的程序设计中也贯彻着修己治人的精神。 “修身”即是修己,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都是“修身”份内的事,“齐家” 、“治国” 、“平天下”即是治人。
《大学》还提出了以推己及人为核心的为学修行的基本方法--"絮矩之道"
4小产权房政策肯定主体价值的自我教育观
《大学》所阐述的教育范畴,基本属于自我教育的范畴。
三纲领的起点是“明德”,这种“明德”,不仅具有人的一切美好品德的根底,而且有使这些所有美好品德发展完善和充分实现的本能。大学教育,就是使人天生具有的“明德”,依靠人自觉的主观力量而发扬光大。这就要在心性中下存养的工夫,是一个自修的过程,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大学》正是由此而提出了一个从自己做起,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为基础的、推己及人以至于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纲领。
"慎独"的方法是发挥主体能动作用以自己教育自己的根本方法。它要求一个人在没有周围的人监督的情况下,能以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自己的言行"不逾矩",不违反道德行为准则,是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
华福雄个人资料5教育认识论
⏹认识阶段
⏹“知本”,即知道教育的着手处
在"三纲领"中是指"明德为本,新民为末";在"八条目"中,则指:"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知止”,即了解和认同教育的最高目标
⏹情感阶段
⏹“诚意”和“正心”都是讲道德情感的培养问题。情感是在对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产生的,是对事物的态度和意向。
⏹《大学》把“诚意”、“正心”放在“格物”、“致知”的自然逻辑过程之后,作为道德教育过程的第二阶段,表明作者已经自觉地认识到情感过程在教育过程中的必然和必需。要求人们在认识的基础上,以理智统帅情感,以培养积极的道德情感。
⏹力行阶段
⏹《大学》把身体力行,躬身践履作为人的教育过程的完成阶段。因为在儒家学者看来,修身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德治",是为了理想社会的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都贯穿着力行的原则,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长恨歌》主题的理解?马嵬坡赐死后,唐玄宗日夜怀恨,如何描写,哪些方面,有特点?前后两部分杨玉环的形象有何差异,说明什么问题?
结构
第一段—长恨之根:君王重思倾国,妃子倚得专宠,明皇最终迷误国。
第二段—长恨之端:过脉之处,乐极悲来
郭德纲徒弟背叛第三段—长恨之始:明皇出奔,贵妃惨死
第四段—日夜怀“恨”:死别入蜀、重经旧地、深居深宫中的怀“恨”情景
第五段—转“恨”仙境:日思夜梦不得见,转而构造了一个仙境。
主题
军港之夜歌词讽喻说——借李、杨之情事,暴露统治阶级荒淫无耻,讽刺李隆基贪误国,以致引发“安史之乱”。告诫最高统治者应引以为戒,免蹈覆辙。
爱情说——全诗以大部分篇幅描写了两人的爱情遭遇,歌颂了他们之间纯真的爱情。
双重主题说——一方面对李、杨荒淫奢侈、招致祸乱作了明显讽刺,另一方面对两人的爱情悲剧及彼此间的诚挚相思赋予了深切同情,而且更偏重于后者。整首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两重性。
艺术手法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手法的完美结合
开篇和中段: 叙事写人均体现出现实主义手法
尾段: 展开丰富的浪漫主义想象,描绘出仙境中李杨爱情的缠绵悱恻和动地感天
般的拼音人物形象和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刻画 。有人称之为“诗体小说”
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细腻动人
心理刻画:淋漓尽致,细腻传神
叙事、绘景、写人、抒情完美结合
叙事:虚实相间,曲折婉转;
绘景:随物赋形,借景寄情;
写人:细腻传神,个性鲜明;
抒情:爱恨交织,情感浓烈。
@@《渔父》楚辞与庄子中的异同?共同的意象是什么?渔父意象产生发展过程?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的影响?
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憔悴,形容枯槁。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屈原说:“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屈原说:“我听过这种说法: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哪里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口中唱道:“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便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全文采用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问答体,表现了屈原和渔父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
同的思想性格。
全文六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头、腹、尾三个部分,以屈原开头,以渔父结尾,中间四个自然段是两人的对答。
第一部分屈原露面,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及主人公的特定情况。
第二部分是文章主体,渔父上场,并开始与屈原的问答。
最后一部分,笔墨集中在渔父一人身上。听了屈原的再次回答,渔父“莞尔而笑”,不再答理屈原,兀自唱起“沧浪之水清兮”的歌,“鼓枻而去”。这部分对渔父的描写十分传神。屈原不听他的忠告,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以隐者的超然姿态心平气和地与屈原分道扬镳。
庄屈二文中“渔父”形象以独特的视角映射出以儒、道文化为背景的古代隐士风范。
王逸《楚辞章句》:“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
《楚辞》与《庄子》中的渔父,都是避世埋名的隐士,而并非靠捕鱼为生的打鱼人。庄子
以道家“得意忘言”的独特笔法,将“渔父”与自然之道合为一体,从而赋予了“渔父”以超脱旷达、恬淡自适的文化内涵,更使“渔父”定格为隐逸的象征,开启了古代诗歌史上绵延不绝的“渔父”意象。
渔父即儒、道中的隐者。他们乘扁舟漂游水上,自然,惬意,无拘无束。他们顺水来去,随意钓鱼其中。
中国士大夫的精神状态,总是徘徊于儒、道之间。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往往与隐逸结下不解之缘。“渔父”意象,恰是最经常地触发其情思的文学“原型”之一。
楚辞如何产生?行文体式有何特征?如何理解传统楚辞的浪漫特制?
“楚辞”最早由《史记》提出,是入汉后形成的概念。
泛指:楚声楚语的文学。
专指:经屈原由楚地祭歌改造而来的新诗体。
楚辞,既是楚文化土壤上开出的奇葩,又代表了楚文化的辉煌成就。楚文化较强的个体意
识、激烈动荡的情感、奇幻而华丽的表现形式等等,都呈现于楚辞中。
&& 产生发展
1《诗经》之后三百年间,诗坛长期荒凉,到了战国后期,楚辞异峰突起。楚辞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