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运动
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包含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性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已经成为了和平友谊的象征。
  古代奥运会
古希腊人于公元前776年规定每4年在奥林匹亚举办1次运动会(为了和平)。运动会举行期间,全希腊选手及附近的黎民百姓相聚于奥林匹亚这个希腊南部风景秀丽的小镇。公元前776年在这里举行第1届奥运会时,多利亚人克洛斯在192.27米短跑比赛中取得冠军,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荣获第1个项目的第1个桂冠的人。后来,古希腊运动会的规模逐渐扩大,并成为显示民族精神的盛会。比赛的优胜者获得月桂、野橄榄和棕榈编织的花环等。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自19世纪初开始,不断有人尝试恢复奥运会。直到19世纪末,在法国贵族顾拜旦及其他奥运先驱者的努力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终于登上历史舞台。1894年6月16日,顾拜旦精心设
计和主持的首次“国际体育教育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召开。来自9个国家37个体育组织的78名代表到会,通过决议复兴奥运会,规定此后每隔4年举办一次奥运会;选出由15人组成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顾拜旦起草国际奥委会章程,阐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哲学基础、教育和美学意义,奠定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理论基础,使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成为持久的体育与和平运动。这次大会标志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顾拜旦则被人们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 [1]
残疾人奥运会
  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Paralympic Games)始办于1960年,是由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专为残疾人举行的世界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于夏季奥运会后举办一届,迄今已举办过12届。冬季残奥会自1976年举行以来已经举办了9届,参赛运动员总人数接近4000人。比赛项目有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冰上雪橇球、轮椅体育舞蹈等4个大项,每个大项中又包括若干小项。
冬季奥运会
  19世纪末至2 0世纪初,一些冰雪运动在欧美国家逐渐得到普及和发展。在冰雪运动日益普及的情况下,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建议单独举办冬季奥运会,但由于1901年北欧两项运动在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成功举行而被拖延。
  此后,1908年伦敦奥运会上增加了花样滑冰项目。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上,国际奥委会增加了冰球项目。花样滑冰和冰球加入奥运会后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但因天气条件给组织者带来诸多不便,尽管这两个项目都提前在4月份进行,但大多数比赛和奥运会的开幕式在8月中旬才举行。这使得一届奥运会要长达5个月的时间,在人力、物力上耗费太大。鉴于此,人们倾向于把冰雪项目从奥运会中分离出来,单独进行冰雪项目的奥运会。
  正式的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始于1924年。当时,在法国夏蒙尼市承办了当时被称为“冬季运动周”的运动会,两年后国际奥委会正式将其更名为第1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奥运会最初规定每4年举行1次,与夏季奥运会在同年和同一国家举行。从第2届冬奥会——1928年圣莫里茨冬季奥运会开始,冬季奥运会与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地点改在不同的国家举行。1994年起,冬奥会与夏奥会以2年为相隔交叉举行。
特殊奥运会
  特殊奥林匹克运动,是基于奥林匹克精神,专门针对智障人士开展的国际性运动训练和比赛。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包括本地、国家、洲际和世界等不同级别。其中,世界特殊奥运会每两年举办一届,夏季和冬季交替举行。到目前为止,国际特奥会共举办过11届夏季特殊奥运会、8届冬季特殊奥运会。
听障奥运会
  听障奥林匹克运动会,其前身为世界聋人运动会,第1届于1924年在法国巴黎举行。随后,参赛的国家和人数不断增加,竞技水准也不断提升。2001年5月,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有鉴于在国际聋人体育联合会主导之下的世界聋人运动会办得极具规模且具有聋人文化的特,决议同意更名为听障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于2001年7月意大利罗马第19届起实施。
青年奥运会
  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内墙内保温是一项专为年轻人设立的体育赛事,糅合了体育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内容,并将为推进这些领域与奥运会的共同发展而扮演着一个催化剂的作用。国际奥
委会在2007年7月5日危地马拉城的第一百一十九次国际奥委会全会上同意创办青少年奥运会,运动员的年龄需在14至18岁之间。
奥运会的标志
  奥运五环标志象征着5大洲团结。奥林匹克运动有1系列独特而鲜明的象征性标志,如奥林匹克标志格言奥运会会旗、会歌、会徽奖牌吉祥物等。这些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形象地体现了奥林匹克理想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
  《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林匹克标志奥林匹克旗、奥林匹克格言和奥林匹克会歌的产权属于国际奥委会专有。国际奥委会可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使奥林匹克标志、旗、格言和会歌在各国和国际上获得法律保护。
会旗
  奥林匹克会旗于1913年由顾拜旦亲自设计,长3米,宽2米。1914年为庆祝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0周年,在巴黎举行的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上首次升起。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正式采用。奥林匹克会旗上面是蓝黑红3环,下面是黄绿两环。五环代表5大洲的团结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聚一堂。
会歌
  该圣歌在1896年第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首次演唱,但当时并未确定其为奥运会会歌。20世纪50年代后有人建议重新创作新曲,作为永久性的会歌,但几经尝试都不能令人满意。国际奥委会在1958年东京举行的第55次奥运会上最后确定还是用《黛米 摩尔奥林匹克圣歌乐观心态正能量感悟》(《撒马拉斯颂歌》)作为奥林匹克会歌。其乐谱存放于国际奥委会总部。从此以后,在每届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上都能听到这首悠扬的古希腊乐曲。
格言
  奥林匹克格言(Olympic Motto)亦称奥林匹克口号。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Citius, Altius, Fortius)”。这一格言是顾拜旦的好友、巴黎阿奎埃尔修道院院长迪东(Henri Didon)在他的学生举行的一次户外运动会上,鼓励学生们时说过的一句话,他说:“在这里,你们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
  顾拜旦借用过来将这句话用于奥林匹克运动。他曾经对此作出自己的理解,这或许是对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阐释: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Olympic Games is not to win but to take part, just 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is not the triumph but the struggle. The essential thing is not to have conquered but to have fought well."
  (“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正如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成功,而是奋斗;但最本质的事情并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
  1920年,国际奥委会将其正式确认“更快、更高、更强(英文:Faster,Higher,Stronger)为奥林匹克格言,在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上首次使用。此后,奥林匹克格言的拉丁文“Citius,Altius,Fortius”出现在国际奥委会的各种出版物上。奥林匹克格言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虽然只有短短的6个字,但其含义却非常丰富,它不仅表示在竞技运动中要不畏强手、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而且鼓励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不甘于平庸、要朝气蓬勃、永远进取、超越自我,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限。
精神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奥林匹克精神对奥林匹克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首先,奥林匹克精神强调对文化差异的容忍和理解。其次,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竞技运动的公平与公正。人人平等,实现更高、更快、更强的理想。正如已故美国著名黑人田径运动员杰西·欧文斯所说“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比赛,还有尊重他人、生活军嫂怒怼张馨予伦理、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以及如何对待自己的同类。”
宗旨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岐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相互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
奥林匹克日
  1948年1月,国际奥委会在第42次全会上将每年的6月23日有首歌这样唱定为奥林匹克日,举行庆祝活动,纪念国际奥委会的诞生,宣传奥林匹克理想和推动普及运动。自1987年起,国际奥委会发起了“奥林匹克日长跑”。
奖牌
  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冠军获得的是1枚银质奖章和1个橄榄枝做的花冠,亚军获得的是1枚铜质奖章和1顶桂冠。此奖章是由法国艺术家儒勒·夏普朗精心设计的。
李玲玉个人资料
  第2届奥运会在巴黎举行,竞赛规程规定要颁发“特别富有艺术意义”的奖品,结果取消了奖章,而给每个奥运会参加者发了1枚长方形的纪念章,图案是勇士手执橄榄枝。
  随后几届奥运会,各自的奖章图案设计各具风格,没有形成固定的样式。直到1928年,奥运会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举行,奖章由意大利佛罗伦萨艺术家朱塞佩·卡西奥里教授设计,图案是象征友爱、和睦、团结的手抱橄榄枝的女塑像。这枚奖章不仅授予运动员,也授予与奥运会同时举行的艺术竞赛的优胜者。自此,以后各届奥运会奖章正面的图案保持不变,只把举办地名与届数作相应的变更。
圣火
  奥运圣火首次出现是在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当时是顾拜旦提出了这一想法,但仅
限于在体育场附近的一个喷泉盛水盘上点燃圣火。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点燃圣火的仪式,起源于古希腊人类自上天盗取火种的神话,在奥林匹亚宙斯(Zeus)神前,按宗教的仪式在祭坛上点燃火种,然后持火炬跑遍各城邦,传达奥运会即将开始的讯息,各城邦必须休战,忘掉仇恨与战争,积极准备参加奥运会的竞技比赛,因此火炬象征着和平、光明、团结与友谊等意义。
  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为了纪念大战结束,燃点了象徵和平的火焰;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期间在一座高塔上燃烧著火焰,而且火种由奥林匹克以聚光镜取得。1934年,国际奥委会确认燃点圣火仪式并于1936年7月20日在奥林匹亚举行了取火仪式(1936年柏林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