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发展趋势分析
进入21世纪,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引擎的城市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和分工的基本载体。城市综合实力的进退以及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都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愈加深刻的影响。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版图上,以19个城市串起的网络几乎覆盖了所有未来发展的关键节点,当之无愧地构建起中国在新的历史阶段的空间格局,承载着新的发展逻辑与战略。其中长三角城市、粤港澳城市、京津冀城市、长江中游城市、成渝五大城市发展居于前列,合称中国五大城市。
注:橘为已批复城市;绿为待批复城市
近几年,无论是在国家层面的中长期规划,还是地区层面的发展规划中,“城市”、“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都是高频关键词,城市发展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规划纲要相继落地,打造世界级城市步伐进一步加快;与此同时,区域协同创新正在加快推进,广深港澳科创走廊、长三角一体化G60科创走廊等建设都旨在将科创驱动力注入到城市发展当中......
未来,中国将呈现怎样的城市格局,又将诞生多少个世界级城市,从世界先进城市的发展轨迹中有哪些规律可寻,我国城市战略还将带来怎样的变化和前景?
1.城市成为集聚人口的重要载体,都市圈建设促人口分布进一步均衡化
过去十年,人口增长大部分发生在五大城市。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五大城市2020年末总人口为5.95亿人,在全国占比41.23%。过去十年间增加的人口总量为5,213万人,占居全国增量的72.34%,从人口密度来看,2020年全国人口密度为150人/平方公里,五大城市则达552人/平方公里,其中粤港澳大湾区作为近十年人口增量最大的区域,人口密度高达1,526人/平方公里。
人口向城市和中心城市流动的极化效应十分显著。从城市来看,全国范围内十年人口增加量排名靠前的城市几乎均为城市中心城市,如粤港澳城市的深圳、广州,关中平原城市的西安,中原城市的郑州,长三角城市的杭州、合肥、苏州等。从人口规模超千万的城市分布来看,全国人口超千万的城市同样几乎均为城市中心城市。
预计随着城市对人口的进一步集聚、都市圈建设的加速推进及城市一体化发展,未来人口在整个城市范围内,尤其是都市圈内扩散的进程将会加快。
陈思诚否认离婚2.纵横交织的交通路网奠定城市发展基础
轨道交通是促进城市发展的基础,高密度的轨交线路也是城市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从世界各大城市的发展来看,各大政府都通过重点打造高密度轨道网络的手段去打造世界
火炬之光2怎么洗点级大都市。
中心城市引领中国轨道交通发展,增速再创新高。根据中国轨交协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线路概况》,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累计共45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7978.19公里。2020年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1241.99公里,再创历史新高。仅"十三五"期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新增运营线路长度总计达4360公里,年均新开运营线路872公里,五年间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超过"十三五"前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累计总和。轨交里程排名靠前的城市无一不是城市中心城市,同时,增幅较高的主要为二线城市,可见轨交路网正在逐步覆盖各能级城市。
3.城市发展提速,五大城市逐渐向世界级城市迈进
纵观历史,受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世界经济发展中心不断转移。进入21世纪,亚太地区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中心。在经济增长、城镇化率提升、社会稳定的背景下,正在崛起的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而在中国整体实力提升的背后,城市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中逐渐发挥战略支撑和增长极点的重要作用,承担全国和地区各生产要素的汇聚与扩散职能,是中国未来城市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尤其是发展较为领先的长三角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京津冀城市、长江中游城市以及成渝城市。
2020年,五大城市GDP总量达57.1万亿元,占全国的56%;地均产值5265万元;人均GDP达9.5万元,与全国相比高出约2.5万元;截止2020年末人口总量近6亿,在全国占比41%。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率,五大城市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和引领带动作用。
写给黄淮
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城镇化仍具发展空间的背景下,城市内部人口、经济都将持续持续增长。同时,城市之间联系更加紧密,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三大城市将逐渐成长为世界级城市,并在产业升级、制度创新、科技进步等领域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长江中游城市、成渝城市在向着更加合理、成熟的方向迈进的同时,在承东启西的战略地位之下,也将对西部地区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4.城市相互协作,促进中国经济协调发展
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长期存在,分布于全国不同地区的19大城市也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发展相对成熟的5大城市,城市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产业分工和功能结构更加完善;在山东半岛、粤闽浙沿海、中原、关中平原、北部湾等5个处于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城市,内部加强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互动强度,外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通过便捷的交通设施加强对西部的辐射带动成为发展重点;而哈长、辽中南、天山北坡等9个城市尚处于发展初期,优化不层级城市规模与结构、培育优势产业、提升经济实力是当务之急。
从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来看,东中西差距有逐渐缩小之势。与2015年相比,2020年东部地区GDP占比提升0.1%,中部地区提升1.6%,西部地区提升0.9%,东北地区下降3%。受益于产业转型升级和科创投入加大,东部地区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中部地区在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及产业转移的带动下经济总量不断提升,长江中游城市、中原城市的加速发展将在未来进一步推动中部地区的崛起;在西部地区,川渝两地带动作用十分显著,成渝城市
自身的发展壮大及对西南地区的辐射将进一步缩小东西部差距;而东北地区受制于产业结构等因素整体相对疲弱,而通过哈长、辽中南等城市的协作发展,加强城市间相互带动作用、发挥规模效应将促进区域整体实力的提升。
李瑞英简历5.政府推动及区域合作组织对城市发展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
2022年吉林省中考时间确定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推进,构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城市内部大中小城市一体化发展、打破原有的行政边界是接下来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无论是“十四五规划”还是《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中,“建立健全城市一体化协调发展机制”都已被明确提出,尤其是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发展较为成熟的城市,在一体化机制建设方面均已有所动作。
从国际上来看,成熟的城市、都市圈的发展均离不开统一协调机制的作用。如美国西海岸城市,早在1961年已成立区域性地方政府协会(ABAG)。它是一个正式的区域综合规划机构,具有协商、协调的功能,其主要任务是强化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对于湾区城市的一体化发展、制定前瞻性的综合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唐静 演员6.公共服务的一体化程度不断提升
公共服务的差异是影响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部分中心城市因其集聚更多的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