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7.1复习笔记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1.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
(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2)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3)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日军死在中国的将军
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二、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这是由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1)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①共产主义理想与一切空想和幻想有着本质的区别。
②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靠社会的发展进步,靠人民众的实践。
(2)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①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
②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
2.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实现共产主义不仅是一个合规律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合目的的过程,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和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进程,离不开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能动性,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事业的推进,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1)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
①人类历史上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始终向往和追求着一种没有剥削压迫的理想社会,但历史证明以往的任何阶级都不可能实现消灭剥削和压迫的社会理想。
②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深受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为争取自身的解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2)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
张靓颖为冯珂打阴环
①工人阶级的解放与全人类的解放是完全一致的。工人阶级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它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使自己最后得到彻底解放。
②争取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最终实现,不仅是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标志,也是全人类得到解放的根本要求和体现。
3.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1)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2)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朗朗老婆①二者关系
“两个必然”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两个决不会”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
②意义
全面准确地学习和把握“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既有利于人们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坚持科学态度,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在当前艰苦的实践中坚定地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4.坚持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1)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关系:二者在联系和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同属一个类型的社会形态;两个阶段在发展程度和成熟程度上有重大区别,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而高级阶段建立在低级阶段的基础上。
(2)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3)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
7.2课后习题详解
发票抬头1.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西方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英国的托马斯·莫尔批判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罪恶,提出了乌托邦理想。他于1516年发表的《乌托邦》(意即“”)一书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社会:在那里,没有私有财产和剥削现象,人们有计划地从事生产,城乡之间没有对立,不需要商品、货币和市场,实行按需分配。受《乌托邦》一书的影响,意大利的康帕内拉于l602年在监狱里写出了《》,进一步描绘了一个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和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到l8世纪,法国的摩莱里和马布利分别在《自然法典》和《论法制和法律的原则》中,论述了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的必然性,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阐述了理想社会的纲领和原则。在19世纪上半叶,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圣西门提出“实业制度”,并奔走呼号,希望法国统治者能接受自己的改革方案。傅立叶提出以“和谐社会”代替资本主义,并在一个农场里进行组建“法郎吉”(和谐社会基本单位)的试验。欧文是一个工厂主,他曾在自己领导的苏格兰新拉纳克大棉纺厂进行慈善试验。他缩短工时,设立托儿所、幼儿园和学校,把一个愚昧黑暗的新拉纳克变成了完善的模范移民区。l824年,他到美洲从事共产主义试验。在印第安纳州建立了“新协和”公社,实行财产公有,成年人享有平等的权利。他的共产主义试验虽然失败了,他自己也因此变得一贫如洗,但是他并没有动摇自己的坚定信念。
根据上述材料,深刻认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和社会丑恶现象的理想社会一直是进步人士追求的目标,并简要回答: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答:无论托马斯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还是圣西门的“实业制度”和欧文的“和谐社会”,它们都向我们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和社会不平等现象的理想社会形
态。但是,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
(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空想社会主义者把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建立于所谓“永恒真理”、“永恒正义”和“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的理性原则之上,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则在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前提下,把对未来社会的理想牢牢地构筑于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
(2)在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的过程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看成一个历史的必然过程,这一过程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决定的,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则把未来理想社会看成是某些“天才人物”的创造发明,因而纯粹是一种偶然的现象。
(3)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灯谜大全及答案简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认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建设是由未来的社会实践决定的,我们只能对未来的社会作大致的构想、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且这些构想也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但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却从主观愿望出发,为未来理想社会制定了一个极其细致详尽的蓝图,正如恩格斯所说的,这样的蓝图“越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
2.既然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又要人们去努力追求?既然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又说“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予以正确解答。
答:(1)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问题陈志远 黄磊
①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中一个首要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个问题的论证,主要是从历史考察、现实分析和价值判断等三个方面展开的。
a.从历史考察来看,共产主义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共产主义作为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它的产生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所决定的。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关系的变化,必然要导致整个社会的变革。资本主义是共产主义的母体,它创造的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孕育出的新社会因素,形成的世界性普遍交往,带来的思想观念的解放,使共产主义的产生有了必要的经济文化基础。
b.从现实分析来说,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的必然走向。资本主义生产与以往一切生产活动相比有一个显著不同的特点,这就是生产的社会化。但是生产资料以及劳动成果依然掌控在私人手里,产生阶级对立。用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实现生产管理的社会化,实现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社会占有,就成为生产社会化的内在要求。
c.从价值判断上来说,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内在要求。共产主义主张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消除阶级对立和社会贫富分化,使每一个人的尊严都能得到维护,使每一个人的权利都能得到保障,使每一个人的发展都能充分实现,正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要求的体现。
②试图用规律的必然性否定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否定人们可以按照客观规律去改变世界,是
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相对立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可以发现和掌握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进行实践活动。
(2)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