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撇划了三寸长打一字共产主义理想 辩证唯物主义
党的十以来,针对共产主义理想信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重塑共产主义理想的问题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众所周知,对一种理想的坚定信念是以对其真理性和科学性的认识为前提的。在马克思那里,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和这种理论指导下的现实的运动,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1]347。如何对共产主义作出科学的解读并准确阐释其与现实的辩证关系,使其思想魅力内化于民众之心,实践效果外化于个人之行,就显得极为迫切和必要。
一、马克思创立共产主义的立场与方法
在人类史上,马克思首次“科学把握了人类社会历史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使得共产主义思想既成功俯览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线索,也科学地将其理论基座置于现实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基础之上”[2],马克思创立共产主义的科学的立场与方法,具体如下。
1.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指导,把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及其发展
趋势的基础之上。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历史并不仅仅是思想发展的历史,而首先是一部生产发展史,没有人能够超越自己所处的时代,每一代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其生存和创造活动就要面对既定的生产力状况并受其制约,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内涵。马克思恩格斯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分析人类数千年来的历史,从复杂多样的历史现象中总结出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指出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大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规律。资本主义社会也要受这个必然规律的支配,随着其所具有的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的不断激化,它也将成为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阶段,最终被更高级的共产主义所替代。
2.在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的过程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这是马克思、恩格斯预测并构想未来社会的最基本且有独立意义的思想方法。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创造出了巨大的生产力和社会物质财富,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发展史上最终的、最理想和最美好的社会,恰恰相反,它还存在着压迫、剥削、人的异化、人的畸形发展等各种严重问题。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个不可调和的根本矛盾,必然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趋尖锐并最终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命运。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深入的分析,指出以“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
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共产主义社会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社会,@也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3.对未来社会不作细节描写,而只是表述其一般特征。马克思主义之前的很多文学家和思想家也曾对未来社会做过无数美好的憧憬和表述,他们的作品也流传于世并被传为佳话,如柏拉图的《理想国》、康帕内拉的《》及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但由于他们没有掌握科学的预见未来的方法,因此对未来社会的预见往往带有极强的神秘性质和浓厚的魔幻彩,包括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具有直接影响的傅立叶、圣西门和欧文,他们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最终也只能沦为空想而非能实现的社会理想。不同于以往这些思想家基于想象和激情所做的对未来社会的文学描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则探入人类社会历史的深处,通过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和科学解读,为我们提供了科学预见未来的方法,即仅仅对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进行科学的、原则的和抽象的论证和阐释。正因为如此,只有他们所描绘的共产主义才是真正科学的社会理想,从而成为人们能够进行具体实践的目标。中秋佳句简短
二、共产主义的三重维度
春节最好七字对联什么是共产主义?原始社会物质极度匮乏下的平均分配是原始共产主义,可以说是共产主义的萌芽,但不是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从马克思的经典论述来看,共产主义社会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一个实现人的解放的社会。但是,马克思认为:“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3]74。因而,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革命导师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论述,共产主义社会从来就不是一个应然的理念世界,而是一项不断完成的世界性历史事业。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曾明确表示“共产主义是用实际手段来追求实际目的的最实际的行动”[4],是一个历史地过程,而非一个一旦达到便永远终结不再变化的终点。因此,在马克思那里,共产主义既是一种思想理论,又是一种社会形态或社会制度,还是一种实践活动。
手机无线连接电脑1.共产主义是一种学说和理论。作为一种学说和理论,共产主义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基础之上并用来指导工人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其最终目的是通过解放全世界无产阶级进而解放全人类,其核心是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共产主义学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及政治经济学是这个学说的重要组成,三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5]49。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创立共产主义学说的哲学基础,政治经济学特别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进一步揭露了无产阶级受剥削和受压迫的根源,论证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制度掘墓人的历史必然性及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使命,从而到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力量,最终空想的共产主义理论变成了科学。
周立波妻子2.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形态和制度。马克思设想,人类从社会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必须经历三个相互衔接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革命转变时期,即从工人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第二个阶段,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阶段,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也称为高级阶段。第三个阶段,即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是共产主义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万恶之源的私有制将被彻底根除,生产资料将由全社会占有并根据自然资源的实际情况和每个社会成员的具体需求,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和管理,实现人类历史上真正平等的分配方式――产品共同分配。因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将达成直接的统一,不再有阶级、国家,也不再有剥削和压迫,每个人都是自由的和平等的,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美好的社会制度。
3.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的运动。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并不是某种固定不变的实体性的
philip lee东西,相反,共产主义就是处于现实社会中的实践着的现实的人对现实社会进行改造的运动,这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区别于其他乌托邦式的共产主义的根本标志。正如马克思所说:“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3]87。可见,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不是一种固定的状态,而是具有强烈而明显的运动特征,它是不断发展着的。回顾国际共运史,我们看到,发端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共产主义运动,不断地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取得新突破,依次经历了空想――科学、理论――实践,一国胜利――多国胜利的伟大进程,到上个世纪初中叶,共产主义运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当然,任何一种运动都会有高潮和低谷,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使曾经蓬勃发展的国际共运陷入了低谷,但这并不意味着共产主义运动的失败和终结,相反也更表明了共产主义运动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三、共产主义与现实的关系
如前所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一种学说,是一种未来的社会形态,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完成的历史的运动和过程,共产主义不仅具有其产生和发展的逻辑必然性,而且还具有深刻而真切的现实性,其与现实的关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