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深圳“⼗四五”《规划纲要》全⽂发布!(附图解读)
6⽉9⽇,《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全⽂正式发布。
⼩政注意到,《规划纲要》全⽂超过6.6万字,共分为10篇、19章,提出深圳“⼗四五”时期发展总体⽬标,
并提出经济实⼒、发展质量跻⾝全球城市前列,创新能级显著提升,⽂化软实⼒⼤幅提升,民⽣福祉达到新⽔平,⽣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平,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现代化基本实现等六个⽅⾯具体发展⽬标。
《规划纲要》提出“⼗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调控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福祉、绿⾊⽣态、安全保障五个⽅⾯22项定量指标。
考上大学的祝福语贺词与“⼗三五”指标体系相⽐,在经济发展⽅⾯,“⼗四五”将全员劳动⽣产率增长纳⼊指标;创新驱动⽅⾯,⾸次将数字经济核⼼产业增加值占GDP⽐重纳⼊指标;民⽣福祉⽅⾯,将反映医疗⽔平的千⼈病床数,改为每千⼈⼝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并增加了每千⼈⼝拥有3岁以下婴幼⼉托位数;绿⾊⽣态指标⽅⾯,将PM2.5年均浓度指标改为环境空⽓质量优良天数⽐例,并增加地表⽔达到或好于Ⅲ类⽔体⽐例这⼀指标。安全保障单独作为⼀类指标,包含粮⾷储备保障能⼒、能源综合⽣产能⼒、亿元GDP⽣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三项指标。
⼩政从6.6万字规划纲要中梳理出3000字简版:
深圳市“⼗四五”规划纲要简版
“⼗三五”发展成就
•发展质量跃上更⾼台阶好听的日韩歌曲
•地区⽣产总值年均增长7.1%,规模以上⼯业总产值跃居全国城市⾸位,全社会研发投⼊占地区⽣产总值⽐重达
4.93%
•改⾰开放实现重⼤突破
•⼊选全国⾸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本⼟世界500强企业增⾄8家,出⼝总额实现全国“⼆⼗⼋连冠”
•现代化城市功能品质⼤幅提升
•地铁运营总⾥程超过400公⾥。在全球率先实现5G独⽴组⽹全市域覆盖,盘活存量低效⼟地93平⽅公⾥
•民⽣社会事业显著进步
•基础教育学位数量增长近30%,⾼校数量增⾄15所。引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外医院等⼀批⾼⽔平医院,建设筹集公共住房44万套
•三⼤攻坚战取得重⼤成果
•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臭⽔体,PM2.5年均浓度达到国际先进⽔平,⼊选国家“⽆废城市”建设试点,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范区
•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战略成果
•⽤⼀个⽉时间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两个⽉时间实现境内确诊病例清零,深圳经济增速在全国⼀线城市中率先转正
“⼗四五”基本要求
•在加强党的全⾯领导和党的建设上⾛在前列、勇当尖兵
•在加强党的全⾯领导和党的建设上⾛在前列、勇当尖兵
•在推动⾼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在前列、勇当尖兵
•在服务全国全省⼤局上⾛在前列、勇当尖兵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在前列、勇当尖兵
•在全⾯深化改⾰、全⾯扩⼤开放上⾛在前列、勇当尖兵
•在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现代化上⾛在前列、勇当尖兵
•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上⾛在前列、勇当尖兵
•在践⾏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上⾛在前列、勇当尖兵
•在践⾏以⼈民为中⼼的发展思想、促进共同富裕上⾛在前列、勇当尖兵
•在促进⼈与⾃然和谐共⽣上⾛在前列、勇当尖兵
⼆〇三五年远景⽬标
•到⼆〇⼆五年,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到⼆〇三〇年,建成引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跃上新台阶
•到⼆〇三五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到本世纪中叶,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创新⼒、影响⼒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四五”发展⽬标
•经济实⼒、发展质量跻⾝全球城市前列。经济总量超过4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
•创新能级显著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占地区⽣产总值⽐重达5%左右
•⽂化软实⼒⼤幅提升
•民⽣福祉达到新⽔平。居民收⼊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均可⽀配收⼊超过9万元,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平。PM2.5年均浓度低于20微克/⽴⽅⽶,主要河流⽔质达到地表⽔Ⅳ类以上
•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现代化基本实现
“⼗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调控部分指标
经济发展
李谷一个人资料•地区⽣产总值增长——6.0%
•⼈均地区⽣产总值——21.5万元/⼈
•全员劳动⽣产率增长——5.0%
创新驱动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增长——6.4%
•数字经济核⼼产业增加值占GDP⽐重——31%
民⽣福祉
•居民⼈均可⽀配收⼊增长——6.0%
•劳动年龄⼈⼝平均受教育年限——12.5年
•新增供应公共住房——≥28万套
•⼈均预期寿命——84.53岁
•每千⼈⼝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3.0⼈
•每千⼈⼝拥有3岁以下婴幼⼉托位数——4.5个
绿⾊⽣态
•环境空⽓质量优良天数⽐例——≥95%
快乐大本营 韩国•地表⽔达到或者好于Ⅲ类⽔体⽐例——≥60%
安全保障
•粮⾷储备保障能⼒——270天
•能源综合⽣产能⼒——≥1300万吨标准煤
⼋个领域重点任务
(⼀)新时代推动深圳经济特区改⾰开放再出发
以综合改⾰试点构筑体制机制新优势
•全⾯实施综合改⾰试点。加快重点领域改⾰,争取实现更多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实施促进⼈⼝中长期均衡发展战略,深化⼟地管理制度改⾰
•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深化“放管服”改⾰,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贯彻落实深圳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先⾏⽰范区放宽市场准⼊特别措施,加强产权保护
•激发市场主体活⼒。建设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地,稳步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改⾰
空手套白狼的意思
•创新⾏政管理体制。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深化事业单位改⾰试点,率先建⽴现代财税体制
努⼒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先⾏⽰范者
•服务国内⼤循环。探索全域⾃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服务贸易进出⼝总额达1500亿美元,建设⾼效集约的国家物流枢纽体系,打造国际会展之都
•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到2025年,服务贸易进出⼝总额达1500亿美元,货物贸易进出⼝总额达5000亿美元,实际利⽤外资累计达500亿美元
•深度参与“⼀带⼀路”建设。深化国际经贸和产能合作,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建设国际消费中⼼城市。培育壮⼤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繁荣夜间经济,引进⼀批综合性电⼦商务平台,培育1-2家新零售领头⽺企业,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5万亿元
(⼆)增强深圳在粤港澳⼤湾区中的核⼼引擎功能
携⼿共建国际⼀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
•共建深港澳优质⽣活圈,推进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标准建设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令狐冲
•以深莞惠⼤都市区为主中⼼,以深汕特别合作区、汕尾都市区、河源都市区为副中⼼,建设现代化都市圈
•增强“⼀核⼀带⼀区”主引擎作⽤,强化⼴深“双城联动、⽐翼双飞”,促进珠江⼝东西两岸融合互动,积极对接沿海经济带和北部⽣态发展区
•扎实开展对⼝帮扶和合作交流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综合承载⼒
•实施“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战略,优化“多中⼼、⽹络化、组团式、⽣态型”空间结构
•⾼标准推进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打造⼀批充满魅⼒的国际化城市新客厅
•打造⾼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7000万⼈次
•打造全球贸易枢纽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300万标准箱
•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城市,建设⾼品质滨海亲⽔空间
(三)率先建设体现⾼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的科技和产业创新⾼地
•以主阵地作为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建设,构建重⼤战略创新平台体系
•探索关键核⼼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深圳路径,聚焦集成电路、关键元器件等领域实施梯度攻关,激发企业技术创新活⼒
•健全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年⾏动计划
•建设开放包容先⾏的国际⼈才⾼地
构建⾼端⾼质⾼新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打造全球服务经济中⼼城市,⾦融业增加值占GDP⽐重达15%左右
•加强⼯业区块控制线管控,保留提升100平⽅公⾥⼯业区、整备与连⽚改造100平⽅公⾥产业空间
打造全球数字先锋城市
•实施“5G+8K+AI+云”新引擎战略,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新⼀代⼈⼯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全⾯提升通信⽹络能级,累计建成5G超6万个
•深化政务服务“⼀⽹通办”,⾼频服务事项实现100%“掌上办
(四)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明
建设彰显国家⽂化软实⼒的现代⽂明之城
•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先、埋头苦⼲的特区精神,⼤⼒践⾏“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的新时代深圳精神
•加快建设“新时代⼗⼤⽂化设施”,全⾯完成“⼗⼤特⾊⽂化街区”改造提升,开展第⼆批特⾊⽂化街区建设
•丰富推⼴“城市⽂化菜单”,实施新时代⽂艺发展⼯程
建设区域⽂化中⼼城市
•加快发展创意经济,⼤⼒发展数字⽂化产业,⽂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超过3000亿元
•打造世界级运动活⼒之城,体育产业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
•创建国际滨海旅游城市,推进⽂化旅游⾼品质融合发展
•全⾯提升城市对外交往能⼒与⽂化辐射⼒
(五)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发展格局
办好⼈民满意的教育
•深化⾼等教育体制机制改⾰,建设⾼等教育综合改⾰先⾏⽰范区
•推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中多元特⾊发展,完善特殊教育和民办教育•新增幼⼉园学位12.5万个以上,公办义务教育学位67.3万个,公办普⾼学位11万个
•推进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地,建成2-3所具有世界⼀流⽔平的职业学校
打造健康深圳
•扩⼤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三甲医院达30家
•加强全民健康管理,提升居民全⽣命周期健康⽔平
•完善平战结合的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强化公共卫⽣应急保障能⼒
•深化医药卫⽣体制机制改⾰,构建以促进健康为导向的创新型医保制度
全⾯提升社会保障和社会治理⽔平
•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建设⼀批创业孵化基地
•着⼒提⾼低收⼊体收⼊,扩⼤中等收⼊体,健全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分配政策
•持续开展⼤规模公共住房建设⾏动
•完善⾼质量全覆盖多层次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妇⼥、未成年⼈和残疾⼈基本权益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六)率先打造⼈与⾃然和谐共⽣的美丽中国典范
建设可持续发展国际先进城市
•培育⼀批具有国际竞争⼒的绿⾊领军企业,促进绿⾊产业规模化集聚性发展
•制定碳排放达峰⾏动⽅案,推进⼯业、建筑、数字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节能低碳化
•深化“⽆废城市”建设
•推动环境教育基地和⾃然学校向公众开放,建设⼀批国家级⾃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