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县⾃然概况
五原县⾃然概况
五原县位于内蒙古⾃治区西部,巴彦淖尔市中部,处于内蒙古河套平原腹地,县域南临黄河(属黄河最北端),北有阴⼭横亘,东与乌拉特前旗毗邻;西与临河区接壤;南⾄黄河,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隔河相望;北靠阴⼭以乌加河为界与乌拉特中旗毗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07°35′70″-108°37′50″,北纬40°46"30′-41°16″45′。县境东西最长82公⾥,均长62.3公⾥,南北最宽55.5公⾥,均宽40公⾥。占河套灌区总⾯积的1/4。总⾯积2493平⽅千⽶。⾄2005年底总⼈⼝271942⼈。农业⼈⼝占总⼈⼝73.3%。汉族⼈⼝占96.46%,蒙古族⼈⼝占2.04%,其他民族⼈⼝占1.50%;全县平均每平⽅公⾥109⼈。城镇⼈⼝30.51%,年龄及⽂化结构基本稳定,15周岁以下⼉童占22.60%,65周岁以上⽼⼈占5.43%,中青年⼈⼝占71.97%;每⼗万⼈受教育⼈⼝:中专及以上⽂化1668⼈、⾼中和中专⽂化10015⼈、初中⽂化35263⼈、⼩学⽂化32236⼈。
县⼈民政府驻隆兴昌镇,邮编:015100。代码:150822。区号:0478。拼⾳:Wuyuan Xian。
【⾏政区划】五原县辖7个镇:隆兴昌镇、塔尔湖镇、新公中镇、天吉太镇、胜丰镇、巴⾳套海镇、银定图镇;国营建丰农场。
【历史沿⾰】1912年设县。因汉代五原郡得名。五原郡因地有原五所,即龙游原、乞地千原、青领原、可岚贞原、横槽原⽽得名。
五原历史悠久,史籍记载始于战国。西汉元朔⼆年(公元前127年)置五原郡。隋置丰州五原郡。明时⼊于蒙古。清光绪⼆⼗九年(公元
1903年)设⼤辞典五原厅。1912年改五原县。现在的五原县1958年4⽉由原五原县和原达拉特后旗合并⽽成。
2000年,五原县辖4个镇、16个乡。根据第五次⼈⼝普查数据:全县总⼈⼝269082⼈,其中各乡镇⼈⼝(⼈):隆兴昌镇73445 塔尔湖镇 13484 巴彦套海镇 13676 复兴镇 12668 胜丰乡 11934 和胜乡 10970 向阳乡 12313 城南乡 8294 荣丰乡8681 沙河乡10483 美林乡 9854 永利乡 10802 什巴圪图乡 9914 银定图乡9118 海⼦堰乡 10151 景阳林乡 5014 民族乡 8803乃⽇拉图乡9511 丰裕乡 10021 锦旗乡 6465 巴盟建丰农场虚拟乡 2756 内蒙五原劳教所虚拟乡 725。
邓超妈妈地势地形:本县在⼤地构造单元上,属阴⼭天⼭纬向构造带,并受新华夏系构造的影响,形成内陆断陷盆地,整个辖区属河套平原,为第四纪松散的地层所覆盖,沉积了较厚的湖相地层。上部是冲积、风积层,主要岩性为细砂、粉砂和砂粘⼟互层。砂层层理清晰,厚度10-70⽶。中部为河湖交替层,主要岩性为淤泥质、粉砂与粘⼟互层。下部为巨厚的新⽼第四纪湖相沉积层,主要岩性为淤泥质砂粘
⼟。⼟质膏腴肥美,适于农作物及各种植被的⽣长。虽然有的⼟地呈盐碱化,但并不影响耐碱作物,如葵花、枸杞等作物的⽣长。
五原境内因黄河冲积层在长期风蚀作⽤下形成许多风蚀洼地和黄河改道时冲刷的天然壕沟。这些洼地与壕沟长年积⽔,形成⼤⼩不同的海⼦(湖泊,俗称泊尔洞)。全县有⾯积三亩以上的海⼦171个,总⾯积5.45万亩;其中千亩以上的海⼦5个,总⾯积1.06万亩;百
亩以上的海⼦37个,总⾯积1.33万亩。海⼦⽔深⼤于1.5⽶的116个,⾯积2.71万亩。1986年已被利⽤的⽔⾯3.8万亩,占70%。这些海⼦⼤多分布在县境西部的塔尔湖镇、银定图镇、新公中镇,以及县境南部的套海镇、东部的胜丰镇、隆镇也有零星分布。
【⽓候资源】⽓候属于中温带⼤陆性⽓候,具有光能丰富、⽇照充⾜、⼲燥多风、降⾬量少的特点。
光能资源本县太阳年平均辐射总量153.439千卡/厘⽶2,仅次于西藏、青海,⽣理辐射总量75.185千卡/厘⽶2,≥1 O?期间(作物⽣育期)辐射总量81.75千卡/厘⽶2,⽣理辐射总量为40.04千卡/厘⽶2,占全年辐射总量53.2%,占全年⽣理辐射总量55.7%。全年⽇照时效3230.9⼩时,平均⽇照百分率73%,4—9⽉(作物⽣长期)⽇照时数1813.9⼩时,占全年⽇照时数56%。本县光能资源丰富,但光、温不同步,利⽤率低。
热量资源本县年平均⽓温6.1?,4--9⽉平均⽓温l7?,极端最⾼⽓温36.4?(1971年7⽉17⽇),极端最低⽓温零下36.7?(1967年12⽉27⽇),年极端⽓温较差73.1?。≥1 O?积温3362.5?;⽆霜期117-136天。
地温:7⽉份地温最⾼,平均28.5?,⾼于同期⽓温5.8?;1⽉最低,平均零下12.3?,⾼于同期⽓温O.9?。
降⽔和蒸发年平均降⽔量177毫⽶,东西部略有差异,东部⾼于西部5.6毫⽶,降⽔⼤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平均l52.8毫⽶,占年降⽔量86.3%。年蒸发量2039.2毫⽶,是降⽔的11.5倍。
本县光能资源丰富,潜⼒很⼤,但利⽤率低,本县是以⼩麦为主体发展种植业⽣产的,⼩麦约占粮⾖⽽积70%,⼀季⼩麦⼀般在7⽉15⽇到12⽇收获,收获⼩麦后还有近60天的光热资源未被充分利⽤,⼀季⼩麦按⽣理辐射计算光能利⽤率仅O.5—O.6%。近年来⼴⼤农民采⽤了⼩麦套⽟⽶、套葵花、套黄⾖等套种形式,提⾼了单产和光能资源的利⽤率。
【⽔资源】河流⽔系:黄河由五、临交界处⽼楞河头⼊境,为东经107°37′,⾄五原前旗交界处的四科河头出境,为东经108°11′。此段河道是黄河⼲流在地球表⾯纬度最⾼的河段。五原境内的黄河流经天吉泰镇、套海镇。其北与之并⾏的是总⼲
渠(⼆黄河),它由磴⼝、临河向东进⼊五原,⼜进⼊前旗⽽汇⼊三湖河,在五原境内长43.5公⾥。
县内各⼲渠均由此渠引⽔灌溉。与黄河有关的是乌加河(旧时亦称五⾓河、五加河),它原是黄河的主流,是北河。1840年黄河改道后主流成为现在的南河,在改道的过程中使整个河套平原成为⼟质肥沃的冲积平原。乌加河现在是黄河的⽀流,由临河市的份⼦地进⼊五原,由建丰农场出界,泄⼊乌拉特前旗的三湖河,在五原地段为46公⾥长。新中国成⽴后,经多次修浚成为灌区的总排⽔⼲沟。在五原境内除了⼆黄河之外与黄河有关的还有⼀些⼈⼯河,它们是:(⼀)丰济渠,⼜名天吉泰渠。它位于县境西部,以渠与临河分界。它⼜名中和渠,光绪三⼗⼀年更名丰济渠。初由黄河引⽔,1965年改由总⼲渠引⽔,全长41.7公⾥,正常流量48⽴⽅⽶/秒。(⼆)皂⽕渠,在县境西部。其进⽔闸在总⼲渠⽑家桥。1966年⼜于塔尔
湖境内接挖新皂⽕渠,总共全长68.98公⾥。正常流量28⽴⽅⽶/秒。(三)沙河渠,原名永和渠,位于县境中部,光绪三⼗年(1904年)更名沙河渠。初由黄河引⽔,1969年改由总⼲渠引⽔。全长75.02公⾥,正常流量为25⽴⽅⽶/秒。(四)义和渠,原名同和渠,光绪三⼗年(1904年)更名义和渠,位于县境中部。1966年开始改由总⼲渠引⽔,向东北汇⼊总排⼲,全长86公⾥。正常流量30⽴⽅⽶/秒。(五)通济渠,初名⽼郭渠,后⼜称四⼤股渠,位于县境东部,其下游⼜称五⼤股渠。民国4年更名通济渠,1966年改由总⼲渠引⽔,⽽后汇⼊乌加河,全长40.58公⾥,正常流量37.4⽴⽅⽶/秒。此外,县境还有总排⽔⼲沟(乌加河)、六、七、⼋和皂沙、义通排⽔⼲沟,均为建国后⼈⼯开挖⽽成,总长度是172.46公⾥。
本县由于降⽔少,不能形成地表径流,但黄河在本县境内全长59.5公⾥,为农业灌溉提供了充⾜地表⽔。
黄河年际流量变化不⼤,⼀般在336.5亿⽶3,最⼤流量438.4亿⽶3(1 967年),最⼩流量1 29亿⽶3(1 969年)。但年内变化较⼤,黄河⽔量以1 2⽉2⽇最少,是黄河的枯⽔期,⼀般流量只有300—400⽶3/秒,3—6⽉份流量增加到450—600⽶3/秒,7—10⽉份是黄河汛期,流量增加到1200—1900⽶3/秒,占年际流量的59%。最⼤洪峰达5800⽶3/秒(1981年9⽉)。每年⼤⽔6⽉份才能到来,农业灌溉⽤⽔与农作物需⽔不能同步,常出现夏灌⽔量不⾜,⼲旱年份常出现头⽔供不应求,⽽影响农业⽣产。黄河⽔质好,旷化度O.6克/升,pH值7.9%,灌溉期间⽔温l 4—22?,每⽶3平均含沙5.3
公⽄,淤澄后具有肥⽥和改良盐碱的作⽤。主要的阳离⼦是Ca++、Mg++。阴离⼦是C)3-、HC03-,CI-、SO4-,是农牧林渔业⽣产⽤⽔的优质⽔源。
全县境内有丰济、皂⽕、沙河、义和、通济5⼤⼲渠,9条分⼲渠,农、林、牧地,每年引⽔量达10—11.6亿⽶3。但由于全部渠道没有防渗措施,每年约有5—6亿⽶3⽔渗⼊地下,抬⾼了地下⽔位,促使⼟壤次⽣盐渍化的形成。在排⽔⼯程上,全县有⼲渠6条,分⼲渠16条,⽀渠44条,⽃渠65条,还有密如⽹络的农⽑渠,全长2064.6公⾥,但由于排⽔出路不畅,塌坡淤澄严重,未能发挥应有效益,年排⽔量只有近l亿⽶3,不到引⽔量的⼗分之⼀,仅占灌溉⾯积的三分⼀。
怎样恢复视力
地下⽔资源全县地下⽔是埋藏在第四纪沉积层中,⼀般埋深O.5—3.2⽶之间,含⽔层厚度30—1 60⽶,单井涌⽔量5—20⽶3/⼩时。本县地下⽔⼤部分⽔质好,矿化度低于3克/升的约占全县总⾯积的61.1%,适宜农、牧、⼤业灌溉和⼈畜饮⽤,根据地下⽔⽔质,全县可划分为三个区:
①淡⽔区:矿化度低于3克/升,主要分布在向阳乡以西的乃⽇、巴彦、永利等乡,还有城关乡以南的荣丰、胜丰等乡的⼀部分。这部分地下⽔是农、牧、林业⽤⽔的优质⽔源,可开采量约7.8亿⽶3,可逐步开发利⽤。
②咸⽔区:矿化度⼀般在3—1 O克/升,主要分布在向阳乡的⼀部分,还有美林、沙河等乡。这部分地下⽔矿化度较⾼不适宜灌溉。
③卤⽔区:⼀般矿化度⼤于1 O克/升,最⾼达76克/升,主
要分布在复兴、景阳林、锦旗等乡。这部分地下⽔由于含盐量较⾼不能灌溉,也不适宜饮⽤。
地下⽔的补给途径主要是灌溉⽔的⼊渗,天然降⽔,渠道渗⼊及黄河的侧渗,每年约补给7.8亿⽶3。
【⼟地资源】根据第⼆次⼟壤普查,本县⼟壤可划分为灌淤⼟、盐⼟、碱⼟、风沙⼟、草甸⼟5个⼟类、8个亚类,26个⼟属,268个⼟种。
2021元旦节放假安排几天(1)灌淤⼟:灌淤⼟在全县分布⼴、⾯积⼤。本县属中温带⼤陆性⽓候,⼲燥多风蒸发强烈,⼟壤的⽔分蒸发后,⽔⾛盐存聚集于表层,使⼟壤呈现不同程度的次⽣盐渍化。为此灌淤⼟⼜分为草甸灌淤⼟和盐化灌淤⼟两个亚类。盐化灌淤⼟多于草甸灌淤⼟。灌淤⼟是本县耕地的主要⼟类。
(2)盐⼟:盐⼟在本县⾯积较⼤,是荒地的主要⼟类。由于盐⼟的地表有⼀层较厚的盐霜或盐结⽪,各种作物都难以⽣长,只⽣长⼀些红柳、碱蓬、盐蒿、猪尾巴等盐⽣植物。
(3)碱⼟:碱⼟在本县⾯积较少。由于⼟壤的物理性状差,结构不良,有⽔时泥泞,⼲时坚硬板结,⼀般为⼨草不⽣的光板地,⽼乡称为⽩僵滩,⼀般难以改造利⽤。主要分布在巴彦、丰裕、海⼦堰等乡。
(4)草甸⼟:全县草甸⼟⾯积较少。主要分布在沿黄河的景阳林、锦旗两乡。这种⼟类是在季节性积⽔和短期积⽔情况下,黄河沉积物通过草甸化过程发育起来的⼟壤,⼀般地下⽔位较⾼,是天然的牧场。装个充电桩需要多少钱
根据⼟壤含盐量的多少,⼜划分为新积草甸⼟和盐化草甸⼟两个亚类。
(5)风沙⼟:全县风沙⼟⼤部分是风积⽽成的固定和半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巴彦、乃⽇、丰裕、民族、海⼦堰、银定
图、什巴等乡,其它各乡也有零星分布,但⾯积较⼩,是发展林业⽣产的基地和天然牧草场。
【⽣物资源】野⽣植物资源据调查全县天然的野⽣植物200余种,分属于15科99个属,其中:
①药⽤:有蒲公英、锁阳、⽢草、车前⼦、兔丝⼦、蒲黄、艾、苍⽿、⼤蓟、紫草等60余种。
②纤维植物:有芨芨、芦苇、蒲草、马蔺等,但⽬前尚未被开发利⽤。
③淀粉植物:有灰菜、沙蓬、棉蓬、沙蒿、野碗⾖等。
野⽣动物资源
野⽣动物资源有狐狸、兔、黄⿏狼、⽥⿏等。
⽥⿏在本县较为猖獗,是⼈类⽣活的⼤敌,⾪属于四科,五个种类,主要有⼩家⿏、⼤家⿏、仓⿏、黄⿏、五趾跳⿏。
野⽣禽类:沙鸡、雉鸡、⼤雁、喜鹊、乌鸦、鸽、鹭等。
动物类天敌:青蛙、蛇、蝙蝠等。
飞禽类天敌:猫头鹰、燕⼦等。
昆⾍类天敌:有螳螂、蜘蛛、蜻蜓、⼩叶蜂、⾷蚜虻等共306种,⾪属于2个纲、70个科。这些天敌动物是⼈类的益友,对保护农业
安全⽣产有⼀定的作⽤,是今后开展病⾍害⽣物防治的很好资源。
【农牧业资源】农牧业⽤地全县有可耕地164.5万亩,熟耕地130.98万亩,可该改造中低产⽥100万亩,待开发荒地100万亩,果园地4.17万亩,林地18万亩,草地30万亩。⼈均耕地⾯积6.12亩。
草场资源①天然草场:本县是以种植业为主,较好的牧场均已开垦种植。本县的天然牧草种类繁多,在调查的⼆百多种植物中,可做饲⽤的牧草有81种,有毒植物7种,有害植物2种。分属于15科,99个属。主要的牧草种类有扁蓄、盐⽖⽖、沙蓬、藜、天兰苜蓿、细齿苜蓿、⽩⾹草⽊栖、巢菜、芦苇、⽺草等。
②⼈⼯饲草、饲料:本县种植的⼈⼯牧草有草⽊栖、紫花苜蓿、沙打旺等,⼀般均为绿肥翻压。所以本县的⼈⼯饲草主要是各类作物的秸秆和农付产品。可做饲⽤的作物秸秆有麦秸、⽟⽶秆、⾼粱秸、葵花杆和盘以及甜菜的付产品叶、青头、废丝等。
景甜微博
22岁周峻纬婚纱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