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2021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24分) (共5题;共25分)
1. (10分) (2016七上·无锡期中) 古诗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
①天上的风雨来了,________。(冰心《母亲》)
②遽契其舟,曰:“________。”(《刻舟求剑》)
③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陈子昂《________》)
④________ ,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⑤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
⑥________ ,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方志敏卧室联》)
⑦青山有幸埋忠骨,________。(《杭州岳墓对联》)
⑧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________。(冰心《纸船》)
2. (4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hài人听闻________随声附hè________赏cì________.
3. (3分)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运用正确的是()
A . 在疫病面前,需要科学认识,积极防治,切不可随波逐流,自乱阵脚。
B . 学习要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神,这样学习成绩才能更快地提高。
C . 只有平时勤学苦练,做到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才能牢固地掌握好一门技术。
D . 在分组讨论时,他能够做到语言丰富,夸夸其谈地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4. (4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融合、创新、交流的过程。
B . 刚刚发生的美国波士顿袭击事件再一次警醒人们,反恐一定要下苦功夫不可。
C . 禽流感病毒正威胁着人们的生命,我们能否战胜它,关键得看我们每一个人应对的态度。
D . 在网络的轮番炒作下,使“正能量”这个词迅速走红,一时成为了2012年的网络热词。
5. (4分)(2020·宁夏)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几则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5字)
①大数据观察,网聚青年力量。调查显示,有91.9%的青年在网上拥有至少两个与工作完全不同的身份,他们活跃在网上,利用闲暇时间与兴趣专长,分享内容、传递爱心,不仅丰富自己,也为社会进步贡献了青年力量。
②发布短视频,记录乡村生活。美丽乡村游已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时尚,他们走进乡村,用视频记录乡村生活。美景、美食、传统建筑、刺绣、剪纸、扎染……他们制作出一系列“乡村美生活”短视频在网上播放,讲述中国乡村故事,宣传传统文化,传递文化自信。
苦瓜炒鸡蛋
③指尖种树木,运动捐步数。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的蚂蚁森林1号林,有着129500棵梭梭树,这是第一批“蚂蚁森林”公益应用用户用自己指尖“种”出的。许多年轻人还会通过运动捐步、QQ公益捐步等,参与网
络平台上的各类公益项目。
④小小点评员,大大成就感。今年30岁在外企工作的杨冰倩,闲暇之余喜欢在网上积极参与消费点评,这样花时间精力又没有一分钱回报的事情却让她乐在其中:“写评论不仅能帮助其他消费者,还能促进店家改进服务。”
二、阅读(46分) (共4题;共46分)
6. (10.0分)(2016·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节选自《项羽本纪》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曾经)
B . 陈胜王凡六月(总共)
C . 虽吴中子弟(虽然)
D . 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大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 . 以激怒其众/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B . 遮道而呼涉/彼可取而代也
C . 乃召见,载与俱归。/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D .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项羽怒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②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4)对秦的统治,陈涉、项羽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请阅读下面材料,对陈涉、项羽做一点简要评价。
①陈涉:“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②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7. (9分) (2016九上·靖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问题。
(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 ,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选自《宋史·苏轼传》)
社保是不是养老保险
【注】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锸:箕畚铁锹。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思。黄磊身高
①徙知徐州________
②轼诣武卫营________
景甜背后势力
③使官吏分堵以守________
④卒全其城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朝廷从之
A . 吾欲辱之(《晏子使楚》)
B . 菊之爱(《爱莲说》)
C . 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
2009感动中国人物D . 至之市(《郑人买履》)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各划一处朗读停顿。
①泛于梁山泊
②太守犹不避涂潦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5)你从本文看出苏轼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8. (10.0分)(2020·嘉定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马家窑彩陶上的乐和舞
①当瑞典学者安特生1921年在渑池县发现了仰韶文化后,推断这一文化并不是孤立的。囿于他当时所具有的彩陶知识,以及他以欧洲人的习惯性思维,认为这些陶器是从西往东传播到中原地区的。因此,他溯着黄河来到兰州寻觅,最后来到了临洮,终于在马家窑村发现了一大批彩陶,时间要晚于仰韶文化,他把它们命名为马家窑文化。
②在经过中外学者几十年的后继研究之后,终于认定中国的彩陶是土生土长的文明,并不是从外国传播过来的。安特生为这次考察写了一本书,题目叫《黄土的儿女》,讲述四千多年前黄土地上的儿女们,用音乐和舞蹈的形式
来装饰自己的器具。
③使用黑来装饰红的陶器,这是马家窑彩陶的一大特,红、黑两并列而形成的艺术之韵在马家窑彩陶上被发挥到了(jí zhì)。马家窑陶器上的黑彩,装饰的面积之大,前所未有,从器口到器底,几乎全部遮盖殆尽,有的甚至爬到了器口的内部,从而形成了内彩,具有了一种“满、平、匀”的装饰美。但是,绘器者又极有分寸,这种繁密的布局并不令人感到窒息和不快,反而给人一种“宽可走马,密不容针”的美。
④在彩陶的装饰上富有感情,这是马家窑的彩陶留给人们的印象。密布于马家窑彩陶上的,都是一些粗细相等、排列均匀的线条,它们刚健粗放,富有强烈的动感和弹性,在器物上组成了一幅幅旋转着
的画面,犹如江河泻地,激浪奔腾,但在这一个又一个的漩涡当中,又会有一些空白的中心点,从而给人以静止的感觉。欣赏着马家窑的彩陶,犹如在聆听一首旋律感极强的乐曲,留给人的是一种音乐之美。
⑤马家窑彩陶具有抽象的纹饰,这一特形成的图案显得逼真传神。彩陶上绝大多数抽象的纹饰是螺旋形的图案,有人认为表现的是水流的涡漩,这些涡漩的样式多种多样:有的呈带状的二方连续图案,有的呈四方连续图案,有的是独立纹样,有的漩涡当中留下了一些带点的圆圈,好像是溅起的泡沫。
⑥还有一些螺旋形的纹饰像是植物的叶子或花朵,它们互相组合,交织成了美丽的图案,有的花叶中还画有点状的果实。这表明,当时的马家窑人已经进入了农耕的时代,种植业已经成为人们依存的主业,他们通过对植物的崇拜来祈求五谷丰登。
⑦1973年,在马家窑地层的墓葬里,出土了一件敞口的陶盆,就在这件器皿内沿,古人用黑彩画了一圈三组人形的图案,每组五人,都留着辫发,手牵着手,似乎在水滨的树丛间欢乐歌舞。如果这只盆内装了水,水位线在四道横线处,那么就可以看到舞蹈人物的美丽倒影,犹如生活一般真实。
⑧马家窑彩陶上的乐和舞,是研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富矿,也是华夏文明起源和繁荣发展的历史见证。安特生在晚年坦承了自己当年持“文化西来说”的错误,为自己粗率的论断而道歉。
(1)根据拼音写汉字。
jí zhì________
(2)第①段列举瑞典学者安特生发现马家窑彩陶的过程,其作用是________
(3)第⑤段加下划线词“绝大多数”能否去掉?为什么?
(4)下列选项不符合题意的一项是()
A . 马家窑彩陶使用黑装饰红及具有抽象纹饰的特。
B . 马家窑彩陶上线条组成的画面给人极富动态的旋律美。
C . 马家窑彩陶上螺旋形纹饰所形成的图案显得逼真传神。
D . 安特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承认了当年判断的错误并致歉。
(5)下列这段文字,应放在第①③⑥段中的哪一段结尾处?请阐述理由。
教师入党转正申请书
马家窑文化位于洮河之滨,濒水而居的人们常见的就是奔腾咆哮的洪水,对水有一种畏惧和崇拜之情,当然会把这常见的自然景观表现在他们的生活器皿之上。
9. (17.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逃离
门口有一棵树,矮矮的,向着横斜里舒展着几根粗粗细细、长长短短的树枝,枝上随意点缀着些浓淡不一的绿。每每傍晚时分,我从那里走过,看它在夕阳里静静站立,就像站在油画里一般,说不出的拙朴和奇异。天边的云霞,有时绚丽,有时深沉,仿佛是多变的背景音乐,让它不变的姿态有了韵律,日日为我诠释着风格迥异的美。
有一天,我终于为它而驻足,在暮里出神。
学生时代的我们,没有丰富的生活,书本就是我们的天,不能沉醉,却别无选择,按照程式完成了一次次幼、小、中学生的角转换,终于可以逃离书卷校园。狂喜远不足以形容心情,纵然有着同吃同住的上铺妹,但各奔东西的伤感,怎么也挡不住我们匆匆离去的脚步。踏入绮丽的大千世界,看到生活正热情地招手,逃离的快感如山高如水长。
快乐只是一层薄薄的面纱,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就被一阵流浪的风吹远了。
琐碎的日子流水无痕,夹杂着落叶缤纷。遥想生活的时候,它是美的形态,投身其中,才感觉锋芒般锐利。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玩笑》中说:“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诱惑,他们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生活有时就是这样的黑幽默,让渺小的人们难堪无助。”
只有逃离。逃离成了我们的本能选择,某个地方,某个人,某项工作,某种羁绊,只要感觉不再需要不再快乐,我们就变得脚步匆匆,张望起别处的生活,仿佛那里到处闪耀着快乐、自由、幸福、梦想的诱惑之花。可是当我们怀着某种虚幻的愿望,极力想在生活的秋千上,荡到生活的最高处,最终回到的,却还是它原来的位置。
生活在我们逃亡的背影里开怀大笑。我们早已成了生活的一分子,无处可逃。
开始喜欢旅行,希望别处的风景时时宜人,以为陌生和距离会滤去尘沙,呈现哪怕不真实的美丽。在千山万水中惊鸿一瞥,在浮光掠影中雁过无痕,却只是偶尔惊艳,少有惊心动魄,兴味盎然而去,带着些许失落归来,风景地从来热热闹闹,只是没有我们逗留的理由。
心寂寞,世界所以寂寞。花开遍地,有人看到的依旧是满眼寂寥落寞。
想起最心爱的诗歌之一——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羡煞了诗人有那样的勇气,逃出芜杂的尘世,和明月为伴,和清风为友,自由地引吭高歌,仿若遗世人独立,静美之极。可在那幅想象的图画里,我常常咀嚼出百般的孤独,在空旷的世外山谷里无处遁形,竟让我有些不寒而栗。纵有推窗邀月的情怀,没有把酒临风的洒脱,纵然逃到天涯海角,都是牢笼藩篱。可以逃离现实的喧嚣,终逃不过现代人那漫无边际的寂寞命运。
生活的网无处不在。
看着眼前这棵奇异的树。我明白,无需逃离。被刺痛着,也要承受。琐碎和锐利只是生活的假象。犹如玫瑰的刺,扎手之后是芬芳娇艳。
与其逃离,不如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