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时代与最坏的时代
【摘要】进入新世纪,有关文学思想性问题引起多方争论。本文分析了当下文学发展遭遇瓶颈的外部环境原因和作品的内在原因,即作品的精神缺席。同时探讨了什么是文学的思想性、文学需不需要思想以及如何重振思想力等问题。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思想性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文学似乎越来越边缘化了,我们不得不承认如今的当代文学确已走人了发展的瓶颈期。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埘于当代文学的批评之词也逐渐多了起来。一个最集中的问题就是认为当下的文学创作缺乏思想性,与时代发展严重脱节。在许多学者和读者眼中,抑郁崩溃的文案“中国当代文学已经日益丧失思考的能力和表达的勇气,丧失了对现实生活的敏感和对人性的关怀,文学已经逐渐沦为与大多数人生存状态无关的小圈子游戏”,当然反驳此种观点的学者也不在少数。 一、最坏的时代 笔者认为,从现在的文坛状况来看,中国当代文坛的成就仍然无法比肩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难再出现引领文学方向的扛鼎之作。其外部环境原因在于:首先,全球化和商业化的经济大潮,加剧了文学边缘化的速度。写作似乎已经不再被严肃对待,而出版的商业倾向更浓。在现今的环境之下,
渎者需求决定文学创作和作品生产,也就是说渎者想要看到什么题材的作品,作家便创作什么作品,这已形成了文化产业链条,成为文学创作的一种趋势,因此一切都是精心策划并且要大力营销。市场导向决定写作倾向,规范和指导作家写作,作家在生产链条中似乎已是无足轻重的一环,他们只承担生产者的角,而不是思想的提供者了。因此八十年代末期深受读者追捧的先锋文学放在当下的文学市场中来看,它的生存空间只会越来越窄,因为先锋文学已经超越了普通读者的既定阅渎习惯。
其次,由于日常生活、娱乐活动的多样化,普通大众对文学已不感兴趣,或者说已没有多余的时间来看文学作品。巾于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文学得以在此生根发芽,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到文学创作中来。网络写手越来越多,渎者也在逐步扩大,但作品虽多,质量却良莠不齐,那些易于阅渎的、趣味性强的小说更易受到追捧。因此每年网络文学的出版物也越来越多,充斥着文学市场。网络文学作为一种阚清子张睿“快餐文化’,使得文学作品从细细品味变成了匆匆阅览,强调故事性、刺激性,而忽略了文学的思想性。浅阅渎的受欢迎导致许多作家为了生存只能研究市场迎合大众口味进行创作,这样的读者环境使许多作家们步履维艰。 二、精神的缺席 在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中中,或是感悟人生,充满了强烈的生命意识;或是心忧天下,背负着沉重的社会责任。但在许多当代文学中,这种文字背
朱丹和陶喆严宽和杜若溪后的精神却被抽空了。渎完一部作品,极少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感悟,也缺少一种精神的存在。这个时候,现代作家的优势却尽显出来,技巧或不如当代作家那般华丽,但是他们的文字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精神世界为之输血,作品也就超越了文字表面的意义,呈现出的是另一个丰富的世界。作品少了精神支持和不懈的精神探索,就会变成一个没有血肉的空壳,对琐碎生活的描写只会使作品堕入庸常。
对于新世纪文学的成就,笔者并不是报以全盘否定的态度。在多数没有血肉的作品中,仍有一些作家坚持着有思想的书写,笔者认为阎连科的《受活》便是这样一部直指人心的震撼之作。《受活》中,阎连科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一颗悲悯的心,关注底层农民的生存状态,揭示了他们生存的困境,描绘了一身有残疾的村民向世俗权力屡屡抗争、愈挫弥坚的绝境抗争图,唱出了一曲哀婉的悲歌。作者运用超现实手法,将苫难者的绝境展现在世人面前,对现代化进程需要牺牲底层人民的利益表示质疑,对社会的权利体系进行批判,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深切的人文关怀。 三、关于思想性 谈到文学作品的思想性,这个概念常常被误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作家在写作之前首先会给作品确立一个具体的思想倾向,根据思想进行文学创作,这种主题先行的作品目的性明确,主题单一,也就称不上是优秀的作品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思想性不是政治结论,不是演绎哲学观点,而是一种
马浚伟主演的电视剧精神的探索。八十年代的文学之所以受到渎者喜爱,同然是有外部环境的原因,但更为重要的是,作者能够站在时代的前沿,用自己的思考表达对人生对生活的认识,并且在思想上启发激励了一代人。文学在当时的精神指导作用是巨大的,启发民众心智和思想。但是精神的缺席让当代文学不断萎缩,人们除了从中能够渎渎故事、消磨时间、窥视隐私之外,文学似乎与大家的关系若即若离。如果作家们能够勇敢地承担起维护思想丰富性和创造性的神圣使命,那么,文学仍然会成为当今社会中最好的心灵庇护所和精神柄息地。
文学的思想性,不是对政治、经济、社会的实证性考察,不是对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措施性的解决意见。文学要面对人心,人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如何看待生存与意义,如何体会自己的内在性和社会性,如何看待荣耀和耻辱,如何在复杂的境遇中坚持他的道德体验,如何在千差万别的行动和选择中汪明和践行那些正当的价值,这一切需要文学家们以深邃的思想去认识和表达。是否关注作品的思想性,决定了作家作品的高度和创作的生命力。作家的思想应是活水源头,而不是死海荒原。时时保持思想的活力,具有独立的个人思考和价值标准是作家应当具备的素质;用文字治愈人,用思想引导人是作家的责任。今天的作家们不能放弃,更不应放弃思想。
四、于最好的时代重振思想力
在我们谈论思想的时候,不能忽视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文学的基础特性仍然是文学性、艺术性,离开文学艺术性谈思想性也是不行的。文学不能直接呈现思想,思想蕴含在语言文字、结构、写作技巧等各种文学肌理之中。忽略了精神层面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迷恋于技术,是新时期文学本体苏醒之后愈走愈远的倾向。
1、底层叙事
重振思想力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介入现实、介入生活。任何每一部长篇小说都是在人生的体验与想象的结晶。没有人生的体验是很难写出贴近民众的艺术之作。所谓介入现实、介入生活,不是描述生活的表象,呈现生活的原生态,而是从生活中提炼人生的哲学。近几年底层文学受到相当重视和好评,正是因为这些作品观照现实、观照苦难的底层生活,引起无数人的共鸣与同情。但是底层文学无力扛起复兴当代文学的大旗,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当下已经出现的底层文学,其道德价值远远大于文学价值,部分底层文学甚至陷入对苦难的描写而不能自拔,一味地进行苦难叙事,呈现的只是生活的表象。这种同情心与悲悯情怀的泛滥影响了作者的叙事节制与理性思考。文学固然应该关注公共领域事件和体,但却不能只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简单的模式,不然便陷入了天龙八部演员表“问题小说”的模式
之中。真正的底层文学,应当如《受活》一样,从故事本身来说,《受活》的情节是虚拟的,想象的,不现实的,但就在这真真假假的情节中,作者对那段历史的表达却是出奇地真实,甚至比纪实性的写作更给人以震撼。同样是书写底层,无论从写作技巧还是题材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