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大湾区碳资产及碳交易统一大市场研究施燕,聂兵,王丽珊,陈颖
(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10)
【摘要】本文以广东碳排放权交易及碳普惠制试点为基础,结合深圳碳交易试点经验,推动香港、澳门特区政府相关部门达成原则性共识,以自愿等方式纳入香港、澳门相关行业企业,研究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碳资产及碳交易统一大市场。借鉴大湾区的统一碳市场经验,未来有望建立全国一体化、金融化和国际化的碳市场,通过高度集中的交易机制,释放中国碳市场的规模潜力,充分发挥碳价对清洁能源投资、低碳产业发展、国际低碳合作和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引导作用。
【关键词】大湾区;统一碳市场;绿发展
【中图分类号】X1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21)03-0258-02
建设大湾区碳资产及碳交易统一大市场,是绿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整体谋划大湾区低碳发展,采取统一设计、统一规则、统一市场的原则,挖掘粤港澳三地减排潜力,实现粤港澳三地高质量的绿发展、协调发展,促进香港、澳门特区融入国家绿发展的大局,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
1国际碳市场的区域融合经验和启示
随着全球碳交易机制和市场等各方面发展日渐成熟,世界减排压力的增加和区域合作减排的需要,链接成为碳市场发展的新趋势。目前成功实现链接的碳交易体系,包括2008年欧盟实现与挪威、冰岛和列支敦士登碳市场的正式链接,2014年美国加州和加拿大魁北克的碳交易体系实现了正式链接。通过国外碳市场链接的案例,结合傅京燕[1]、段红霞[2]、叶楠[3]等研究成果,得到碳市场区域融合的一些经验。1.1碳市场区域融合需要具备的条件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碳市场链接、融合,常常具备一定条件。
首先,链接的各方具有链接的意愿,主要表现为各方对碳交易市场链接后带来的减排效果与成本、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社会公平等各方面的利弊进行权衡后,是否愿意进行碳市场链接。其次,链接的双方或多方应具备链接的基础,区域的产业发展状况和经济发展状况类似、区域碳排放控制目标相同或接近、链接前的配额价格相近,另外,不同区域间的监测、报告与核查制度的执行严格性、核算规则、抵消产品种类和抵消额度等关键设计要素应接近[4]。另外,不同区域间地理、语言、文化的相近,也将有利于碳市场的链接。
1.2碳市场区域融合的关键要素
碳市场链接的关键要素包括:①减排目标与总量控制松紧度。双方在链接碳市场时,以更有效发挥碳交易机制的减排作用,更大程度上降低减排成本,实现更高的减排目标为目的。关于总量控制松紧度,不同区域采用的总量控制方法和松紧度不同,也将会对链接后双方企业压力造成差异;②覆盖范围。覆盖范围包括碳交易纳入的行业和领域、纳入的排放量门槛等,在碳市场链接过渡期,应当调整区域纳入的行业领域范围,使得不同区域纳入的行业相同,促进行业的公平竞争,避免碳泄漏[1];③报告核查机制。为了确保不同区域碳市场链接时,实现参与企业公平,避免碳泄漏,需要确保不同市场的碳排放报告数据口径一致,确保核算碳排放的方法一致,确保报告核查的执行严格程度一致;④配额分配规则。配额分配的规则直接影响着碳市场参与企业的减排压力和减排成本,为做到不同区域的公平,需要区域的行业配额分配方法协调一致;
⑤碳市场调控机制。例如用于平抑碳市场配额价格的碳储备量、配额回购机制等需要保持在相同水平;⑥抵消机制。抵消机制包括碳市场允许用于抵消配额的产品,以及所允许的抵消的额度,不同的碳市场进行对接的时候,需要协调可抵消的产品及额度,以避免外来的产品对碳市场造成冲击。
2粤港澳碳市场现状
2011年广东省被国家确定为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2013年年底正式启动运行碳市场。已基本建立起系统完备、公开透明、运行有效、全国领先的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市场,交易量规模连续几年在全国试
怎样清洗冰箱更干净点碳市场领跑。在自愿减排市场机制方面,2015年广东省在全国率先提出鼓励公众及中小微企业积极践行绿低碳的碳普惠制,建成了全省统一的碳普惠平台,形成了常态化的碳普惠推广及宣传机制,受到国家和其他省市的高度关注。
2013年6月,深圳在全国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中第一个正式启动碳市场的试点。深圳碳市场纳入了800多家企业,是七大试点中纳入控排企业最多的两个试点之一,仅次于北
258
京,并且后来对投资者开放,是各试点中第一个允许投资者参与的碳交易平台。
2014年,香港排放权交易所与香港碳权暨碳汇交易有限公司联合推出香港排放权交易平台。当前挂牌的产品仅为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核证减排量(CER)以及自愿减排量(VER),流动性不足。同样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澳门也未被纳入全国范围内的强制碳市场。
2015年1月,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与香港排放权交易所、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区域碳市场建设[5]。在区域碳市场建设中,三方在碳排放权交易、碳资产管理、减碳项目开发、低碳能力建设、碳金融产品开发等方面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推进碳交易投
融资服务及碳金融产品创新、粤港区域自愿碳减排项目交易、全国自愿碳交易市场建设、碳普惠制建设及推广、企业服务、培训合作等方面的合作。
3构建大湾区统一碳市场可行性与建设思路3.1可行性
2019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鲁修禄[6]提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深化碳排放交易。以广东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成功经验为基础设立粤港澳大湾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粤港澳多年来在大气环境治理、水环境治理、清洁生产、低碳发展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如今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联动和协同合作机制与体系。目前广深碳交易市场在全球同类交易平台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为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创造了优越条件,为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统一碳交易市场打下很好的基础。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实施建设,也为粤港澳低碳生态环保合作提供了更高层次的保障制度和更丰富的政策支持。
3.2建设思路
3.2.1深化粤深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建设
发挥粤深两个碳交易试点的基础优势,借助港澳成熟的市场体系在统一碳市场的深化作用,构建湾区统一的交易、流通、碳资产定价等市场制度体系及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在机制上,扩大规模,放开
准入限制,将区域市场与行业市场相结合,实现广东、深圳碳市场对接与融合。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框架内,推动粤港澳三地相关政府部门达成原则性共识,利用香港现有的良好金融平台培育碳金融市场,试点推进湾区统一碳资产及碳交易平台建设,初步建立规则统一、产品丰富、交易活跃、开放兼容、风险可控的粤港澳大湾区碳交易市场。发展低碳衍生产业,使其成为粤港经济新的增长点。
此外,充分发挥广东省碳普惠制试点工作基础及综合优势,联合其他省市及港澳地区的企业、研究机构、协会,成立“全国碳普惠创新发展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依托联盟,形成以广东牵头,其他省市及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参与的碳普惠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与市场。
3.2.2加快及优化基础设施建设
以政府投入为主、引导企业广泛参与,加快及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排放数据报送系统、碳排放权及碳普惠核证减排量注册登记系统、交易系统和结算系统等关键的交易公共基础设施。立足于湾区,建设全国碳普惠大数据信息中心,整合
两岸青山相对出交通、建筑、新能源、林业、农业、生活垃圾处理等与低碳发展
相关的数据,促进形成全民参与、绿低碳、经济合理、运营高
效的碳普惠自愿碳减排机制。
3.2.3搭建合作交流平台
搭建内地和港澳绿交流合作平台,深化粤港澳大湾区
碳金融合作。
积极引入投资机构,借助深港合作双方优势,推动更
多的跨境碳金融和粤港碳金融业务的合作和创新;实现在碳
交易项下外汇进出的进一步便利化,在国际资金结算、离岸资
金出入等过程中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碳金融市场的主要计价
结算货币。通过深港合作充分发挥香港国际金融的经验和人
力资源优势,依托广东碳市场现货市场优势,合作共建创新
型、国际化、开放型的期货交易所,实现与国内现有期货交易
赞运动员
所的“错位发展和优势互补”,并积极探索建立起一个信息公
开、程序规范、交易透明的跨区域碳(绿)金融平台。以绿
金融创新为纽带,巩固粤港澳交流成果,继续研究粤港区域自
愿碳减排项目交易市场的链接、粤港碳普惠机制建设及推广。
4展望
建设大湾区碳资产及碳交易统一大市场,作为完善碳交
易制度的新选择和推进区域减排的创新探索,可为全国碳市
场提供跨区域碳市场建设的富有成果和价值的实践经验。借
鉴大湾区的统一碳市场经验以及依托大湾区对周边的辐射作
用,未来中国有望链接已建成协同区,最终建立包括大湾区在
内的一体化、金融化和国际化的全国碳市场。通过高度集中的
交易机制,释放中国碳市场的规模潜力,充分发挥碳价对清洁
能源投资、低碳产业发展、国际低碳合作和共同应对全球气候
变化的重要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傅京燕,章扬帆.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链接机制及其对中国的
启示[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6,36(4):4-11.
[2]段红霞.国际碳市场的发展:经验和启示[C]//第五届国际清洁能源
论坛,2016:69-89,315.儿童体质差怎么办
[3]叶楠.中日韩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链接的评估与路径探讨[J].东北亚
论坛,2018(2):116-126,128.
工作年限证明模板
[4]蒋金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链接的潜在利益与风险研究[J].现代管
理科学,2019(3):115-117.
[5]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广碳所联合香港排交所、赛宝共同推进粤港
区域碳市场建设[EB/OL].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网,2015-01-30. wwwemission/article/news/jysdt/201501/20150100000848.shtml. [6]鲁修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N/OL].新华网,2019-03-12.www.xinhuanet/energy/2019-03/12/c_1124223992. htm.
收稿日期:2021-01-14
作者简介:施燕(1983—),女,汉族,福建泉州人,工程师,硕
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发展等领域相
巴哈古丽
关的政策、规划、标准等研究和碳资产开发、培训等技术服务
工作。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