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
宋代天庆观研究
院(系)名称 | 历史文化学院 |
专 业 名 称 | 历史学 |
学生姓名 | 吴莉 |
学号 | 120214061 |
指导教师 | 张显运教授闫肃简历 |
完 成 时 间 | 2016年3月15日 |
林丹谢杏芳近况
宋代天庆观研究
吴 莉
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专业 学号:120214061
指导老师:张显运 教授
摘 要:宋代天庆观是宋真宗英国的白金汉宫以“神道设教”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下令各地修建的。它属于地方道教宫观,用以供奉赵姓始祖“赵玄朗”,从而抬高赵氏统治者的地位与威望,以希达到“镇服海内,夸示夷狄”的作用。其数量颇多,是官方与神界交流的重要场所,在观内经常举行宗教、祝寿以及奏告“圣祖”和报谢活动。官方对其也颇为优待,除赏赐土地、额外拨赐外,还经常对其出资维修,在民间产生深远影响,极大地推动了道教的发展。但也由于广而修建,使百姓不堪其苦,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至元一代,元成宗于元贞元年(1295)下诏“易江南诸路天庆观为元妙观,撤没太祖(宋赵匡胤)神主,自是称元妙,而天庆之名革夷。”本文试对天庆观建立的原因、基本概况及其管理和作用,做一些简单的阐
述。(删去)
关键词:宋代;天庆观;天书降;圣祖临;内部结构;优待
赵宋王朝建立于“五代十国,分裂割据”之上,民族矛盾尖锐。为安抚民心、巩固统治 ,道教为宋朝统治者所青睐,尤其为宋真宗所崇尚。因此,天下普建天庆观为宋一朝所独有,且极受官方重视。它的建立,兴起了崇道高潮,促进了道教的长足发展,对民间信仰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天庆观的研究,有利于详细了解道教在宋一代的实际发展状况。但目前历史学界对其研究比较稀少,更多的是关注宋代大型宫观。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张重艳《从(宋人佚简)看天申节》一文对天庆观和兴化禅院的机构设置进行了分析。本文主要从天庆观建立的背景、过程及影响进行综合论述。
一、天庆观的建立
亲爱的我想你了契丹族于唐末王室衰威之际建立辽国,势力渐长,觊觎谋取中原地区。宋王朝建立后,欲夺回燕云十六州之地。宋太宗曾两次伐辽,均无功而返。从此“不敢向北”,战略上转向以防守为主。宋真宗曾为了树立威信,于咸平三年(1000)亲自征辽,也以失败告终。宋真
宗景德元年(1004)辽军举兵南下,边境危急,宋真宗最终采纳主战派寇准的建议,御驾亲征以壮士气。两军交战,宋军首战告捷,但宋真宗却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厚贿契丹”以每年给契丹银10万两、绢20万匹达成和议,签订了“澶渊之盟”,获取了边境暂时的和平。寇准以为功,洋洋自得起来,却遭到知枢密院士王钦若的妒忌。于是他向宋真宗进言说“此《春秋》城下之盟也,诸侯犹耻之,而陛下以为功,臣窃不取。”[1]宋真宗因此怏怏不乐,他向王钦若寻求对策。王钦若说:“今国家欲以力服契丹,所未能也。戎敌之性,畏天而敬鬼神,今不若盛为符瑞,引天命以自重,戎敌闻之,庶几不敢轻中国。”[2]王钦若以辽国习俗“其主称天,其后称地,一岁祭天不知其几。猎手而手接飞雁,鸨自投地,皆称天赐,祭告而夸耀之。”[3]建议宋真宗以神道设教,借神以“镇服海内,夸示夷狄”来维护宋朝统治地位。于是宋真宗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崇道活动,策划了“得天瑞,封泰山”的闹剧。宋真宗因担心时任宰相的王旦不同意这样做,特意召王旦及一些朝中大臣宴饮,并亲赐美酒,说:“此酒极佳,归与妻孥归共之。”[4]王旦回家后却发现是一瓶珠子。宋真宗用财物贿赂了王旦,因此王旦对天书、封禅之事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反而积极配合宋真宗的活动。景德五年(1008)正月三日召百官拜迎天书,改年号为“大中祥符”。十月封禅泰山,十一月奉天书还宫,并下诏设天庆节,休假五日。次年十月十四(甲午)日,宋廷下令各地置天
庆观,以答谢上“天”降“书”之庆。诏书说:“朕以钦崇至德,诞锡玄符,率土溥天,期福祥之咸被,灵坛仙馆,俾兴作以攸宜。庶敦清净之风,永洽淳熙之化。应天下州府军监关县,有全无宫观处,择空闲官地以官钱及工匠建道观,一以天庆为额。若百姓愿舍地及就官地备财修者,亦听。”[5]由是天庆观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2、天庆观的基本情况及其管理
(一)天庆观的基本概况
宋代天庆观多数由旧有道观改建而成, 新建道观甚少。“天书降瑞”宋真宗赵恒下令各路州府军监关县普建天庆观以奉三清玉皇。因此天庆观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广东惠州府、琼州府”皆有。各地都名天庆观,只有西京特别,名天庆宫。根据当时北宋政府“路、州、府、军、监、关、县”的数量,可知大中祥符年间一次建天庆观达千所以上。当时担任殿中侍御史的张士逊上奏说:“今营造竟起,远近不胜其扰。愿因诸旧观为之。”[6] 宋真宗下诏允诺:“改旧宫观名题而崇葺之,以奉三清玉皇,并以天庆为额。”[7] 故宋代天庆观有很多是由旧有道观改造而成。据记载,“罗源县洞宫天庆观,县北六里,唐天宝七年五月十三日
始建,朱梁时王氏尚佛,遂废。皇朝建隆元年,邑人林瑞复创殿一间。大中祥符二年,诏置天庆观,县令和恽挂额于殿门,有叟余成请大建堂宇,至天圣七年乃备。......有余成自为记,今存。”[8]因此可推知罗源县天庆观在唐天宝年间已建,至宋大中祥符二年改为天庆观,并在原基础上扩建了堂宇。《临汀志》也载:“天庆观,在州东兴贤门内。唐开元间,诏天下州郡取一寺一观,以纪年为号,置于创郡所,名“开元观”。宋朝至道间,改“至道宫”。大中祥符元年,天书降,诏天下置“天庆观”,改今名。四年,创圣祖殿。”[9]可知此天庆观是由唐代开元观演化而来的。大中祥符六年正月,雄州知州李允说:“州无道观,以己俸创北极殿,蒙赐列真观额。近奉诏盖天庆观,当州别无地位,遂就列真观醮设。”[10]从中可知雄州未新建天庆观,而是在列真观举行所谓“斋醮设祭”之事。从现存宋元地方志中也可以得到验证,如“苏州、台州、广州、汀州、越州、渠州”等地的天庆观也是由唐代的开元观改名而成,“杭州、明州、秦州”等地的天庆观是由唐代的紫极宫改名而成。新建天庆观虽少,但确有新建者。如地志载,韶州天庆观:“大中祥符元年置......常取终南山太平宫玉皇殿法紫霄之样,于是楼阁廓庑实皆奇壮”。[11]从中可知韶州天庆观是当时新建的。
县一级建天庆观者为数不多。但县一级确有建天庆观者,据《赤城志》记载:“宁海天庆观,
在县东二里。旧在县东北五里道士桥侧。大中祥符三年,诏县镇亦立圣祖殿,邑人陈继能舍基而建,康定元年徙今地。”[12]据《会稽志》记载:“上虞县天庆观,在县南一里。太康中,获金罍于上虞观井。国朝祥符二年,诏天下立天庆观,县亦许之,故赐今名。”[13]从上述引文中可以证明宁海县、上虞县以及罗源县确实存在天庆观。但从仅存的宋元时期的几种县志中,却没有记载本县有天庆观,这说明宋朝县一级建天庆观者并不常见。
(二)天庆观的内部结构
刘涛抽烟 首先天庆观内部比较讲究殿宇、神像位次有序,以示崇奉之意。“天书”屡降之后,宋真宗又导演了“圣祖”降临的闹剧。大中祥符五年(1012)宋真宗向其大臣叙述其事说:“朕梦先降神人传玉皇之命云:‘先令汝祖赵某授汝天书,令再见汝,如唐朝恭奉玄元皇帝。’翌日,复梦神人传天尊言,“吾坐西‘斜设六位以候。’是日,即于延恩殿设道场。五鼓一筹,先闻异香,顷之,黄光满殿,蔽灯烛,睹灵仙仪卫天尊至,朕再拜殿下。俄黄雾起,须臾雾散,由西毕升,见侍从在东陛。天尊就坐,有六人揖天尊而后坐,朕欲拜六人,天尊止令揖,命朕前,曰‘吾人皇九人中一人也,是赵之始祖,再降,乃轩辕黄帝,......后唐时,奉玉帝命,七月一日下降,总治下方,主赵氏之族,今已百年。皇帝善为抚育生,无怠前
志。’即离席,乘云而去。’[14]朝臣皆拜贺。因此同年闰十月宋真宗正式“上天尊号曰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15]闰十月九日,又下诏:“天下府州军监天庆观并增置圣祖殿。”[16故天庆观内部设有圣祖殿以供奉赵姓始祖。大中祥符六年正月,雄州知州李允上奏说:“州无道观,以己俸创北极殿,蒙赐列真观额。近奉诏盖天庆观,当州别无地位,遂就列真观醮设。今又令修圣祖殿,已于观北置的空地。缘本观未有三清、玉皇殿,今欲盖造,未知圣祖殿合在三清殿前后,乞降式样,仍改赐天庆观为额”。[17]地方官员因不知殿宇位次,请求朝廷下放式样。于是宋廷依道藏所奏于大中祥符六年(1013)正月三日下诏,规定宫观神像序位为“三清、玉皇、圣祖、北极,凡醮告青词并依此次序”,圣祖殿神像及服饰为“圣祖就坐,冠服如元始天尊;六圭,躬揖天尊,就坐其侧,其中四人服紫衣,戴天尊观,鞋无起云;两人冠通天冠,服绛袍。坐者各有一童子侍立,有四真人、二童子东西侍立,面向众真。”[19]。飞儿阿沁可见天庆观内部一房一物都是有定制的。另南宋绍兴二十六年有官员上奏说:诸天庆观圣祖殿神御位次多或不同,有失崇奉之意,乞下礼院讲究元本制度”,太常寺详定结果是“请以玉清昭应宫后殿为圣祖正殿,金铜铸圣像,西斜设六位侍从,一如延恩殿所见之仪仍增金童玉女。诏天下州、军、府、监并与天庆观置圣祖殿,其尊像、侍从令玉清昭应宫立式。其六位仙官,望令编修道藏所添入醮位,及于圣祖殿设像,
仍令玉清昭应宫并圣祖画像同降诸路”。[20]这是南宋时期关于天庆观圣祖殿内的结构设置,其殿内设置也遵循固定的样式,较之北宋时期有所改变,圣像为金铜所铸,并新增了金童玉女,宋朝统治者对赵氏始祖的重视可见一斑。由上述可知天庆观不仅各殿宇位次有别,而且各神像及侍从也有尊卑之分。
其次天庆观立有石碑及官方颁给的金宝牌。大中祥符八年闰六月,“礼仪院请令天庆观立石,刻建置文、事迹,及于碑阴刻官位。定到纸样付诸路,候刻了,打本进纳。从之。”[21]因礼仪院要求诸路天庆观立石碑,于碑阳刻文、事,于碑阴刻官位,所以诸路天庆观应立有石碑。另外多数天庆观保有官方颁给的金宝牌。金宝牌,又称“天尊神化金宝牌”或“圣祖神化金宝牌”。关于其形制,有记载讲:“牌长二寸,阔一寸,文曰:“玉清昭应宫成,天尊万寿金宝。其背文曰:“永镇福地敕,四周皆隐起虬龙花卉之状,盛以绛纱囊,髹涂函,御题其上。”[22]总之,宋廷颁发金宝牌意在提高赵姓始祖的影响力。
但滁州天庆观具有特殊性,其观内设有宋太祖的神御殿即端命殿。又“宣和三年十一月十四日,诏诸州天庆观今后不许建置祠堂”[23]此规定是否得到落实已无从可考。
(3)天庆观的管理
宋朝政府设道正司对天庆观进行管理,并在其度牒及宫观主首选任方面严格控制。道正司,前代未曾记载。宋朝分为“管内道正司”和“山门道正司”。大中祥符二年(1008)宋真宗诏“天下建天庆观以奉圣祖”,一般在州、府、军天庆观中设道正司,负责天庆观的相关事务。如,端平元年(1234)六月《天庆观尚书省礼》,尾署:“管内道判、同管教门事、兼天庆观事邹师吉,管内副都道正、主管教门事、副知天庆观事余可久,管内都道正、主管教门事、知天庆观兼管辖主持事陈天一”。可知道正司主管天庆观内部事务。[24]关于道正司的官额,宋徽宗于宣和三年(1121)七月下诏“三京置女道录,副道录各一员,节镇置道正、副各一员,余州置道正一员。”[25]北宋与之大同小异。对于天庆观道士度牒,宋廷也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如“天庆观......皇朝大中祥符二年,诏赐今名......当时有旨,住观满三年无旷失,听度系帐道童一人”。即住观无失,三年才能度道童一人。[26]又如,大观元年四月十六日,礼部言:“修立诸天庆观金宝牌圣祖殿供养之物,轮知事道士一人主守,满一年无旷失听度系帐道童一人,如有旷失,即差人承替,别理年限。”从之[27]即知事道士若一年无旷失,可度道童一人,若有失,即他人代替。可见,宋朝对宫观管理人员及俗人出家为道有严格限制的,不可随意度道。关于天庆观主首的选任方面,宋政府曾颁布法律对其进行控制。据《庆元条法事类》记载:“诸天庆观并名山洞府观主首阙,推选有道行、材
干之人主持(道童礼主首为师)”。[28]另道士若有作奸犯科者,政府强制令其还俗。据载:朱熹弹劾唐仲友,内言:“城下天庆观道士祝元善供,与陈百一娘有奸事,发送州院禁勘结录,下法司检,断决脊杖十三,还俗。托曹县承打嘱仲友,至今不曾科断。见令元善起建盖竹洞屋宇,曹县承受本人丹砂二百余粒。”[29]此状中道士元善因贿赂官员,令其奸事不曾科断。但从断案结果,足见朝廷对作奸犯科者的态度。
三、官方对天庆观的优待
(一)赐田免税、优待道士
天庆观是宋真宗以“神道设教”下令各地建造的,因此也受官方格外优待。宋廷曾于大中祥符六年秋七月下诏赐“赐诸路天庆观逃田,藩镇十顷,诸州七顷,军监五顷。”[30]据当时天庆观的数量,其赐田可谓众多。天庆观除按规定取得田产外,个别还可能获得额外拨赐的田产。如大中祥符二年,河北诸监说:“邢赵草地甚广,宜置监牧,遣牧判官括视闲田,得万余顷,可牧马万疋。其八月,置养马。景德二年废。后给天庆观庄田。”[31]即由于邢赵草地荒废,官方就充其为天庆观庄田。宋廷还特赐免除天庆观的田税。庆历二年秋
七月,宋朝政府下令“除诸州天庆观所赐田税。”[32]南宋时,临安天庆观也得到官方特殊照顾。据载:“[临安府天庆观中毁]绍兴二十六年,有旨重建,赐田五百亩,除其赋,......而咸淳六年,又增拨官田五百亩给之”。[33]因临安天庆观重建,政府特赐其大片官田。虽然官方在宫观度道士和赐紫衣师号方面,有严格限制,但对天庆观却也有特殊恩赐。如熙宁年间,宋廷开拓熙河。随后就在熙州置天庆观,并且规定:“岁度道士两人,给常住地三顷。”[34]由此熙州天庆观获得了特许每年可度道士二人的特权。又政和四年正月二十日,诏:“天下知州军监等,应天庆观每年特赐紫衣一道”。[35]即各地天庆观每年均可获赐紫衣一道。
(2)官方出资维修天庆观
天庆观是官方与神界交流的重要场所,因此官方非常重视对它的维修。宋徽宗崇道时期进行过一次普遍的维修。据载:政和五年十月二十三日,“诏大名府天庆观殿宇令大名府路安抚使姚佑修建,转运司应副钱物,令后苑依制造御前生活所制造。从佑请也”。[36]即让大名府路安抚使主持修建天庆观,其所需物品依制御前所造,财物由官方机构转运司所出。同年十一月十八日,中书舍人陆蕴说:“诸州天庆观兴建岁久,及圣祖殿率多损陋损坏,
乞量赐度牒随宜增葺。诏诸路转运司各具本路州军天庆观合修葺处申尚书省。”[37]此意是中书舍人陆蕴,令诸路转运司统计天庆观需修葺处并申报尚书省以便进行修葺。由此可见对天庆观的维修都是官方出资操办的。至南宋时,宋高宗曾进一步对天庆观维修,重新颁布了圣祖的仪制、服制等。同时,也有不少地方官府对天庆观进行维修的事例。如《吴郡志》记载:“天庆观,在长洲县西南,即唐开元观也。兵火前,栋宇最为宏丽。绍兴十六年郡守王唤重作两廊,书《灵宝度人经》变相,召画史工山林人物楼橹花木各专一技者分任其事,极其工致。淳熙六年,圣祖殿火,提刑赵伯骕摄郡,重建三清殿。淳熙三年,郡守陈岘建初道士募缘,御前亦有所赐,始克成就。八年,至尊寿皇圣帝赐御书金阙廖阳宝殿大字为殿额”。[38]其记述的是吴郡的天庆观不断被其郡守修葺的历程 。又《会稽续志》载:“嘉定十五年,守臣汪刚以圣祖殿盖瓦损漏木植亦多朽蠹,乃重行整葺,踰半载毕工,帘帷供器易而新之,以称朝家崇奉之意。又以钱二十万命道士姜思重建观之两廊,于是祠庭之制益加整肃”。[39] 这些文献记载均可证明地方官员对其所辖天庆观进行过整理修葺,可见天庆观的官方彩相当浓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