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第六辑
西夏监军司驻所辨析
汤开建
西夏监军司,是元昊建国以后推行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制度。为便于对周边宋、辽、嶷靶、回鹘、吐蕃等进行军事进攻和防守,西夏将全境分为若干军事区,名为监军司。元昊时期,西夏所建监军司之数有十二与十八之异,到西夏后期,为十二监军司,①详见《宋史•夏国传》。其名为:左厢神勇、石州祥祐、宥州嘉宁、韦州静塞、西寿保泰、卓罗和南、右 厢朝顺、甘州甘肃、白马强镇、瓜州西平、黑水镇燕、黑山威福。这十二监军司中,除宥州嘉宁、韦州静塞、卓罗和南、甘州甘肃、瓜州西平五监军司驻地已有定论外,其余七监军司驻地尚多异议。本文拟就此略陈陋见,以求敎于治西夏史及历史地理的专家。
一、左厢神勇监卑司
左厢神勇监军司,省称左厢监军司、神勇军,②《西夏须知》作“神猛军”。③
左厢监军司设在何处?吴广成《西夏书事》(以下简称《书事》)卷十二说驻地在天都llh张鉴《西夏纪事本末》卷首所附《西夏地形图》(以下简称《地形图》)标在麟、府州之间丿《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西夏图》(以下简称《西夏图》)将左厢神勇监军司标在夏州铁冶务东北二百余里。这三种说法,
孰正孰误
*
试予辨析。
吴广成认为在天都山。夭都山在横山之西,曾公亮言I
天都山,按《关右陇西图记》并无此山,今虏中目为夭都山,在镇戎军西北有
五十里“④
章累言:
勘会天都山乃在九羊谷西北,去镇羌寨一百余里。⑤
《兰州府志》卷2《地理志讥
皋兰山,南三十里曰天都山,……宋哲宗时,兰州录事参军张叔夜建西安州
于天都,今故址犹存。
上述记载虽略有差异,但与《宋史•地理志》西安州境内的天都山地望大致相合,即在今兰州东南不远。如西夏以兴、灵二州为中心,兰州一带不属左厢,而应为右厢。吴广成以左厢监军司驻地在天都山,将右厢监军司置于夏州弥陀洞,但天都山在右,夏州在左,吴广成显将左右方向倒置。
《地形图》标左厢监军司于麟州之北,府
①拙稿老西夏史琐谈
*第5节k十二监军司与十八啟
军司h载农宁夏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② 元昊初建监军司时,以驻地命名,无军号。至谅
祚时,才仿宋制,立军名,尔后文献中或呼全名,
或省称。参见峯宋史•夏国传
*」长编冷卷19乞
③吴广成:玄西夏书事冷卷20引刘温润<西夏须知r
此书今佚口
④曾公亮:蛍武经总要前懐帀卷19曲西菩地淫r四部
丛刊本。
⑤李凍严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96哲宗元符元年2
月乙丑条『浙江书局本。
一137一
州之南。按;麟、府二州是北宋河东地区的边防要地•在金灭北宋之前夏虽屡次进攻二州,但从未占领州城。既麟、府二州为北宋州郡,西夏焉能于此设置监军司?
《西夏图》标左厢监军司在夏州东北二百余里处,今陕西榆林县东,地望亦有偏误之处。现试述宋人关于左厢监军司的记载。
郑刚中《西征道里记》:
夏国左厢监军司接麟、府沿边地,分 管户二万余。
魏泰《东轩笔录》卷八’
元昊分山界战士为二厢,命两将统之•刚浪陵统明堂左厢,野刑遇乞统天都
右厢。
所谓山界,就是“东则横山,西则天都山、马衔nr—线的宋夏边界地带。①“明堂左厢”说明其监军司驻地与“明堂并有关,“明堂捽即明堂川之略°《宋史•神宗纪》/曲珍等败夏人于明堂川/②杨仲良《长编纪事本末》卷/<十九《徐禧永乐之败》载/银州虽据明堂川、无定河之会。”③银州故址今已发现,在榆林河与无定河交汇处,与上引记载相合,知明堂川即今之榆林河。
又范仲淹《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下《再奏乞蒋偕转官知原州》载:
西贼大将刚浪凌兵马最为强劲,在 夏州东弥陀洞居止,又次东七十里有铁
冶务,即是賊界出铁制兵器之处,去河东
麟、府界黄河西约七、八十里。
这恐怕即诸书所称监军司在夏州弥陀洞之地S特别是西夏监军司多驻在宋夏边镇,洪,宥、韦、绥等
州都设有监军司,作为西夏早期根据地的夏州这一边境重镇,应必有监军司之设。《书事》卷三十五有“夏州统军李合挞"之称,统军为监军司正职,可证夏州设有监军司0
->石州祥祐监军司,
《宋史-夏国传加
(嘉祐七年)又改……石州监军司为静塞军,韦州监军司为祥祐军。
985和211大学是什么意思
同传所列十二监军司有“韦州静塞”、“石州祥祐”,《地形图》也标为“韦州静塞军”、“石州祥祐军化《长编》卷三一九载高遵裕言:
韦卅在橫山之北,西人恃此为险扼,立监军司屯聚兵马,防拓兴一灵等州。《书事》卷二十九作'
韦州居横山之北,曩霄时立静塞军司。
可见「静塞军筋为韦州监军司的军号,“祥祐军“则应为石州监军司的军号,《夏国传》将石州和韦州的监军司名称相互颠倒。
西夏建国之初并无石州,《宋史•夏国传儿
元昊悉有夏、银、绥、宥、静、灵、盐、会-胜、甘曲-瓜、沢肃,而洪•定、威、龙
皆即堡镇号州,仍展兴州。
《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九《西蕃地理八
德明死,子元昊康定初复叛,遂封夏国。绥怀之初,有夏■银.绥、宥、灵、会
*盐、兰.胜、凉、甘.肃十二州之地。
据。按魏泰言
赴汤蹈火的蹈是什么意思*刚浪凌为左厢监军司统帅,则左厢监军司的驻地应在夏州东弥陀洞。夏州
故址在今内蒙伊克昭盟乌审旗白城子,则左厢监军司应在其东的海流图庙一带。其地离明堂川甚近夕故宋人称为“明堂左厢S又因与宋麟、府二卅毗连,故亦可称^接麟.府沿边① 貳长编慕卷466引呂夭忠语。
② 瘁宋史*贾囂传》亦载严又为河东将,败西夏兵于
取堂川仁
③李复泮漓水集冷卷口载「督运宿明堂川,在夏州
北仁实应为夏州东北。卷16又有诗:•贅运晩宿明堂川,……密奮拥渡无定河■之句,四库珍本。
—138—
两处记载,均不及石州。可见,《宋史•夏国传》嘉祐七年有石州监军司之名不可信。《长编》卷一九六<
(嘉祐七年〉夏国改……威州监军司为静塞军;绥州监军司为祥祐翠。
北宋延州守臣刘温润《西夏须知决
(嘉祐七年)五月,谅祚以威州监军司为静塞军、绥州监军司为祥祐军。①
威州即韦州,则嘉祐时,静塞军为韦州(或威州)监军司军号,“祥祐军”为绥州监军司军号。又《长编》卷二一五土
(熙宁三年)绥州监军吕效忠犯德顺txr
监军为西夏监军司之要职,也可证,西夏前期绥州设有监军司。据上,“祥祐军”初驻地在绥州。
宋神宗熙宁二年,西夏绥州部落酋领、银、夏、绥三州监军嵬名山降宋,②宋将种谗乘虚攻取绥州,并将绥州改为绥德城,舉延州。西夏虽失绥州,但并未废“祥祐军”。《太平治迹统类》卷十五<
(元丰四年十月〉谓赴夏州而石州监军司亦遁去。
西夏前期无石州建置,就不可能有石州监军司。元丰四年“石州监军司抒的出现,应是西夏失绥州后将祥祐监军司移置于石州,此即《夏国传》之“石州祥祐”监军司。
石州之名也始见于元丰四年,原称石堡城。《宋史•神宗纪》:
(元丰四年十月)己巳,入银州0……
戊寅,种谱入夏州。……(十一月)辛卯,
种帶降横河平人户,破石堡城。癸
卯,种谒至夏州索家平O
£宋史•种谓传》:
铐留千人守米脂,进次银、石、夏州.《皇宋十朝纲要》卷十《神宗决
(元丰四年〉十月丁巳,铐攻米脂寨,破之,降其将令介讹遇。癸亥,入石州。
戊辰,入夏州。己巳,入银州哇
以上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实,而其中两处称“石州”,一处称“石堡城”,可见“石堡城”郎石州。这可能由于石堡城改石州的时间尚短,因此,宋人有称旧名者,亦有称新名者。元丰四年十月,石州虽一度被宋军所占,但旋又归西复,故“石州祥祐鬥监军司之名存至西夏后期。
石州具体方位,《嘉庆一统志》卷二三九云,在陕西榆林南,《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一载,在夏州东南,据宋代文献及《地形图》,在银、夏州之间,综合上述记载,石州应定在今陕西横山东北之波罗堡一带.
.西寿保泰监军司
西寿保泰监军司,省称西寿监军司或保泰军。西寿又作西市
*西使,《地形图》作“永寿”,实均指一地°
《韩魏公集》卷十五《家传况
近年西人复将西市城修葺,建为保
lol武器大师
r
泰军,于其中修盖行衙/闻甚宏壮,伪
驸马花麻总领之,只去古渭寨一百二十
皓镧传演员表
里。
《长编纪事本末》卷八十三
*
(黑宁元年七月)韩琦言:近年西人复将西市城修葺,建为保泰军,去古渭寨
一百二十里。
《宋史•夏国传沢《长编》卷一九六;
夏国改西寿监军司为保泰军。王菲青涩旧照曝光
①晁公武:武郡斋读书志
*卷7當钳史类七■西夏须知袞一雅;右臭呀刘温润守延朴W粽录伪境杂
事/书今佚代书事尖存两处,此引农书事》卷20o
②彭百川泮太平治迹统类■卷3啤神宗经制西更》,
适园丛书本。
_139—
《长编》卷三二o :
(元丰四年)李浩言,兰州节次招到
西使监军司管辖顺夏国西蕃……二百三
十余户°
可见,西市、西寿r 西使皆同指一地。其地距
古渭寨一百二十里,而古渭寨即今甘肃陇
①《长编》卷三一六载李宪奏疏云’
自西市新城鈞百五十里将至金城。
宋兰州即今甘肃兰州市城关区一带,东一百 五十里,约在今定西,②其地距兰州、陇西与
记载基本相合。《宋史•地理志》2
定西城,元丰四年,以兰州西使城为 定西城。
又《长編》卷三三三*
定西城最扼贼冲,元系敌人设置监
军之地住
据此可知,西寿保泰监军司驻地即在今甘肃 定西一带⑧。但《宋史•地理志》又云二
(会州〉怀戎堡,崇宁二年筑,属秦凤
路.……北至柔狼山界堆四十里,系与夏 国西寿监军地对境。
《书事》及《西夏图》同,则西寿监军司驻于会 艸怀戎堡北的柔狼山。怀戎堡,据《读史方舆
纪要》卷六十二载在甘肃靖远东面六十里,今
靖远县东北有狼山,疑即西夏之柔狼山。
为什么在文献中西寿保泰监军司的驻地
会有两种不同的记载呢?这恐由于宋夏战争 使监军司驻地发生了变化。
西寿保泰监军司是西夏在宋夏战争中继 绥州祥祐监军司之后失去的第二个监军司。
据《宋史•夏国传》,西寿监军司至迟在宋嘉
祐七年以前即已设置。元丰四年,李宪、高遵 裕等率领宋军对西夏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进
攻,八月,败夏人于西市城,西寿统军禹藏
花麻属下首领套二十余人、兵万余举西使城 降”④花麻弃西使城入兴州5⑤宋军占领
西市城后,改为定西城,但西夏并未废西寿监
军司。《宋史•夏国传》:
元符元年十二月,泾庫折可适掩夏 西寿统军嵬名阿埋、监军妹勒都逋,荻之。
《长编》卷五O 五琴
〈元符元年正月)环庆司言:生擒 六路统军威名阿迈,锡硕克监军穆赛多
bo
“锡硕克”即清人改译之“西寿S 可见,至元符
元年,西夏失西市城后十八年P 西寿监军司仍 存在。因此,可以推断,元丰四年,夏失西市 城后,将西寿监军司移置柔狼山,直到后期仍 以“西寿保泰"为名。
至于《地形图》將保泰军标在兰州东北的
零波山后,不知何据,零波山亦不可考。
.右厢朝顺监军司
右厢朝顺军司,又省称右厢监军司。其
驻地,至少有四种以上的说法*一、《书事》称
在夏州弥陀洞F 二、《西夏纪》称在中兴府(银
川)的克夷门$三、《东轩笔录》称在天都山事 四、《地形图》称在凉州。
① 祇宋史•地理志r 巩州.本逋远军。熙宁五年,汶
秦州古渭若为军。崇宁三年升为州/嵌寰宇通志》
卷97严巩昌府,
:渭州,后陷为吐蕃,宋唐得其地置通远军,改巩州■,又41陇西县,一宋初
立古渭碧,后改为陇西县/朋巩昌府府治陇西
县再清沿袭不变◎曲13年裁府留县,即今甘肃陇 西。
② 陈守忠先生峯李宪取兰会及相关城寨遗址考冷认
为西使城即今兰州东南六十余里的榆中三角城,
此地与宋代文献中记西使至兰州、陇西距离相差:
太远,似为不当.见老西北史地聲1986年第1期。③ 宋有两定西城,一即上言之地,一即弩札堡。
编冷卷331载,李宪改定西城为逋远军'以努札堡
为定西城”宋史•地理志*努札堡作汝遮堡。卓长
编纪東本末0卷86亦将努札译诈汝遮,乂长编拾 讣牛则呕書努扎器攵遮。前揭陈文視定西城为二 是对的,但视女遮、努札为二似为不当堀④ 卓西夏书事律卷2&
⑤卓西夏书事鼻卷26O
140
《书事》云驻夏州弥陀洞,前已考证为吴广成将左,右厢监军司的驻地倒置,致《西夏纪》卷六也因循其误乜百里s③宋夏边境已达河.兰州一线,加上失去兰州附近的西寿保泰监军司后,西夏的右厢防线中心置于天都山显不适宜。而且宋军
《西夏纪》中兴府克夷门之说似也不能成占领兰州后,对凉州造成极大威胁,《书事》卷立。该书卷二十六云:二十四:
克夷为中兴府外卫,两山对峙夕中遼一径,悬绝不可澄。元昊时,尝设右厢朝
顺监军司兵七万守之。
戴锡章原文据称源于《元史•太祖纪九查《太祖纪加
四年己巳春,帝入河西,……至克夷门,……薄中兴府。
并无白元昊设右厢朝顺监军司兵七万守之力之
(熙宁六年五月)梁氏以中国城武胜,又复河州、洸西地,恐兵从西蕃入,修
凉州城及旁近诸碧为守计。
元昊时,凉州未见设监军司。因此,可能在熙丰之际,西夏将右厢监军司从天都山移至凉州,以更好地指挥本国西线地区对宋军的防务,和加强对凉州这一重镇的军事力量灯现将所见史料列述如下雲,
语。又《宋史•夏国传》’<-)《宋会耍辑稿》一七五册《兵》八:右厢甘州路三万人,以备西蕃、回(绍圣四年三月)六日,泾原路经略
纥;贺兰山驻兵五万,灵州五万人,兴州 兴庆府七万人为镇守。司言’西夏起甘州,右厢、卓罗、韦州、中寨、天都六监军人马屯偏江州(川人白草
这里虽有七万人守兴庆府的记载,但并没有原鬥
说赛右厢朝顺军司助设于此。可见戴氏之说不可靠。
天都山说主要出自宋人魏泰《东轩笔录》,他十分明确地说厂“野利遇乞统天都右厢力①,天都山在西夏疆域中,若以山界为标
准,确属右厢。沈括说r元昊之臣野利,常为谋主,守天都山,号天都大王汗②,这个“野利s应即魏泰所说的“野利遇乞j又西夏在天都山确有监军司之设
*《长编》卷四九三’
(绍圣四年十一月甲午)泾原奏,人 马至天都山,入监军司,搜空,一无所此处“右厢力排列顺序在甘州之后、卓罗之前.应指凉州,“中寨"可能为灵州,④可以看出.其时右厢监军司已不在天都11U
(二)《长编》卷五o三蛊
(元符元年十月丙子)诏……苏沁定玛为供备库副使.卓罗、右厢一帶蕃巡
检。
(三〉《长编》卷五o三引《曾布日录》云:王岳伦李湘离婚
吕永信……除甘州团练使,右厢、卓罗一帶都巡检使祥
见。(四)《长编》卷五O三又载’可见,魏泰“天都右厢菇之说实为可信。
但右厢监军司设在天都山的时间不长。元昊时,宋夏边境以横山、天都山为界,故夏以明堂川为左厢,
夭都山为右舸;谅祚以后,宋对吐蕃、西夏发动进攻,宋将王韶夺取了吐蕃熙、河、洸、岷.叠.宕六州之地「拓地千二①魏泰:老东轩笔录》卷8,中华书局标点本。
②沈括:祗梦溪笔冷港丄8,文物出版社影印元刊
本。
叽代細卷232较工韶沼°
田况:底儒林公议渗卷下引范雍诗有“剧贼称中寨.
句,灵州为总监军司,故中寨监军司似为灵州监军司之别称,丛书集成本O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