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34期(总第880期)丈敖冬‘科
《平凡的世界》与打工文学作家
杨洁
(东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广东东莞523808)
摘要:在《平凡的世界》读者中,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庞大青年务工体占据相当份?。本文梳理孙少平与这个庞大体中诞生出来的中国南方打工文学作家的内在关系,认为:从大西北的《平凡世界》到中国南方的打工文学作家,是中国当代文学中值得重视的一条文学史线索。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打工文学孙少平人口流动
一、《平凡的世界》的不可忽视的读者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晚期,《平凡的世界》因不被各知名文学出版社和期刊看好而在出版上颇费周折,出版之后又不被当时的文学界看好而遭受冷落。据说,《平凡的世界》的“转运”来自曾插队延安而有陕北情结的叶咏梅将其录制成广播节目,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长篇联播”于1988年3月27日播出,第一部连续播出126天,广受欢迎,继续播出还处于的第二部,再接着播出的第三部&陕西、新疆、内蒙古、云
南等省区电台再予重播,听众达3亿之多。《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由中国文联出出版时3000人问津,是“长篇联播”的持续,于赢来《平凡的世界》的&来自出版社的说,《平凡的世界》年的在100套以上,1700万套。这在当代长篇小说作品中[1I(221*225)O另有来自年兴起的图
的,《平凡的世界》的年
排位榜首+2,(63*70)+3,(118*123)。
那么,是谁在听,又是谁在看《平凡的世界》?它的最大
年学生和的人&一位来自南方一家工人媒体的记者说:“我接触到的每一略爱的民告诉我,他们看过《平凡的世界》,受本书的影响很深。而很多'90后’的农民工也告诉我,他们也看过《平凡的世界》,为这本书而流泪、而奋起&(+4](45*49"作为《平凡的世界》的,年学与
的外来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体,常常交叉融合。其交叉融合的点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时候入从农的外来&
这是一个庞大的体。正如从这个体中走来的知名作家王十月在《流动,近四十年最主要的中国经验》所说的:那是“数亿农民离开土地,离开了固守的地域,在大地上”。《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孙少平,则个庞大体在新时期的先行人。
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学历为“”后期的高中生&在农村可算得上“文化精英”。王十月在《流动,近四十年最主要的中国经验》中讲到父辈时,特别讲到幺叔,一个为乡艺的“文化精英”。他说:我幺叔“写一笔漂亮的赵体字,会许多种乐器:月琴、口琴、琵琶、二胡、风琴、脚风琴、笛子、吉他……幺叔有好的
程,他学好极了,从来们的宠儿,但'’
开,幺叔扎根农村,一扎就是一辈子”3王十月叙述他幺叔的故事,目的是要给出这样一个假设:“如果我叔叔和我一样,遇上了农民可以自由流动的时代,他会成为怎样的人?”
“”结束,随着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被固化的农民身份认同开&与此同时,在自发形成劳动力买卖市场。这种社会结构的,令农民有了离开土地在中国大地流动的可能。路遥敏锐地捕捉到了迎向乡村青年的一个人口的时的来,《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得风气之先而书写了它。从历的后望镜看,
革开40年,中的如王十月所说,
人口不再受出生地域的限制,数亿农民离开了固守的地域,在大地上流动。流动带来的一系列复杂的改变,这背后的,后的和个人,中&四十年来中的主要&《平凡的世界》将个即将成为巨大真实的世界,后来者的事力量书写了它。
二、《平凡的世界》与打工文学体的缩影曝刘诗诗生子
后来的打工文学写的城市的冷漠主题,看过《平
凡的世界》都应该非常熟悉&孙少平刚来的,
庞大的所&他上十,一点
被褥,赤手空拳来,只知道自己来了一个“新大陆”,却
不知来该怎么办。他看见街道两边的人行道上i 了许多衣衫不整的人。他们有的心慌意乱地走来走去,有的
麻木不仁地坐着,有的听天由命地干脆枕着行李睡在人35
语言文学研究
行道上。他发现,他和周围的所有人,并不被街上行走的其他人所注意!由汽车、自行车和行人组成的那条长河,虽然就在他们身边流动,但实际上却是“另外一个天地”。《平凡的世界》这样的描写,书写的是每一个初来城市的务工者的体验。
也就是说,“另一个天地”,这是路遥站在打工族的视角对城市的描写。城市虽然与他近在咫尺,却远隔天涯。金钱、社会地位的,把他们划分为两个。
孙少平的,不是个案,不是特殊,而是从孙少平年代一直到打工文学在珠三角的年代在的现象。王说:“所体,就是有有说来的人。就是这有说来,所人他不在
者很遥远。”从路遥开始,然后是打工文学的崛起,让它成为“看得见”的城市的一!
在艰难的条件下,平们没有沦为普通打工族,而是后来打!他来所有打
作家一样,依赖于在繁重劳动磨砺出来的意志和对精神世界的。这种追求表现为对读书的坚持与对文的!
在《平的世界》,平来打所描写的那些打工者一样,有闯世的经验,又没有谋生的一技长,仅仅凭着一股勇气就来到城市!他不得不四处揽工!的,的动,其解读意义。是,对文学的爱好,阅读便成为精神的支柱!孙少平回贾冰老师家拿行李时,还不忘老师借了一本《牛虻》。
孙少平与久未见面的金波相遇,聊天中,少平说:“最叫人痛的是,你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但又想挣脱这样的家庭,挣脱不了,又想挣脱……”这可能是新世纪之前的农村青变身打工族的共同心声!他的随着书籍与知识上升,但肉体却不得不深深地扎在现实的泥土里!这时候,平总是通过阅解剖自我、
完善自我,并赋予目前的人生积极的意义。通过不断地读书,少平认识到,只有一个人对世界了解更广大,对人F得更深刻,才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艰难和困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正如倪伟所说,孙少平从自修式的阅读中所获得的教,是在上实现自我完善的,这是伟人的生平所了的!一个城市的打工者,作为大牙湾一名出生入死的矿工,苦难之于他已不单是了艰难谋生而必须承受的痛苦,而是促使他在精神上不断向上的重要力量。苦难让一更新,催生出一个的未来。有了来自未来的,就不是不可承受的痛苦,而变成了宝贵的[5](52#S4)O
有意的是《平的世界》的,大矿难,孙少平毁了容,一道可怕的从他的发愣起斜劈过右眼角,一过额骨直至脸颊。毁容的他从医院重
返矿山之前,在下午剩下的最后一点时光里,还到新华书店买了几本书。其中他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一些原材料对人类未来的'。黄平这样解释这本书目寓意,他说:一个煤矿工人,心“人类未来”,把自己的工作(“原材料”)与宏大的历史远景自觉地相结合冏伸刃。在的小说《世界上所有的》,的土的
矿,有一个人平这样自己矿工的意义,平实、,理想义,使也毁他神圣的意义感。
三、与孙少平履历相似的打工文学体
平的动、阅、写,如同一个,一子,一个榜样。这个大,成长,榜样达成,是后来在的打工!
林申图片
伴随农民工大规模地国南方的汇聚,深圳成为打工最早的崛起之地。深圳的打工文学体主要结集于宝安,那里是深圳的工厂集中地。而,“有'世界制造业名城’称的东莞,更是外来务工族的聚集之地。2018年东莞市公安局首次准确采集到东莞市实有人口信息为1137.9万人(外来者几乎占有九成),在其人口最高峰的2007年,从移动电话号码数和食盐用推测,东莞人口达2000万之巨。
与这种人口的流动起落相呼应,中国打工文学也在2007年在东莞十月、郑琼、塞壬、柳冬妩等一代'70后'推向历史高峰”咏3如329)。
只要稍稍关注这些从打工生涯出道的作家,就会看到他们大致都有与孙少平相仿的履历!
王十月初中毕业后从湖北省石首调关镇南湖村外出打工。先后在武汉、佛山、东莞、深圳等地做过丝印工、车间主管、质量总监、杂工、调工。2000说,认是打工文学的代。他已出版《烦躁不安》《31区》《物》《无碑》《米岛》《收脚的人》《如果末日无期》等七长篇说,《国订单》等七部短篇说集和散文集《父与子的战》。《无碑》单,《国订单》获
(2007—2009)中篇小说。此外,还获有人民、&说'年度中篇说、百花等多项。
有作品译成英、俄、西、意、日、蒙文!
郑小琼来自四川南充的一个农家,家里欠上万元债务,为了还债她南下打工。东莞工厂每天12个小时的流水线
作工之余,陪伴她的同样是阅读与写作。最终她写出一批锐利而人心的打工诗歌,成代独树一帜的诗人!版诗集《工》《'《郑琼》《
植物》《人行天桥》等十部,其中《女工'被喻为“中
史上一部关、劳动与的”。其作品译成德、英、法、日、韩、、土耳其等语种!
柳冬妩来自农村,平一样,毕业外务工。开始是在《诗刊》“打工”命名的组诗,后来转向在《书》杂志等理物发表“打工文学”批评。其理论批评作品、第九届中
36
周海媚演过的电视剧
2020年第34期(总第880期)丈敖冬‘科
论奖等奖项。出版文学研究专著五部、诗集三部,被誉为中国最著名的打工文学评论家。
这个从乡村外出务工大军走向打工文学作家的体,每一个人的经历都几乎像孙少平一样,是一部励
志书#而且他们中许多人都像王十月一样比孙少平学历更低#比如,安子只有初中文化,她的第一份工作是流水线上的插
件工#一天几乎是14小时至16小时的工作#她7年打工的全部都书,为书被,7份工作。当她的作品汇编为《青春驿站—
—深圳打工妹写真》,“安子旋风”迅速从深圳国,几乎在一夜间成了打工者的偶像。欧阳盛(笔名为“欧阳一叶”),初三还没有念完,外出打工#圳每天上班11小时,他半月写出十三万字#为篇海文学网创办人、全一文学奖人、文学奖人,文化总经,、编等#(笔名为“”)初二就开始漂泊打工。因为多,读完一套《(,已翻烂一本字典,而是一位“腹有诗书”的青年诗人和小说家#她的中篇小说《遇见穆先生》写得那样纯净优雅,正如其名笔名“旧海棠”一样富有韵味#
四、结语
从大西北的《平凡世界》到南中国的打工文学作家,他们以数亿农民在中国大地上流动为背景,所创造
足球半场多少分钟(上接第108页)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1]戚杰强,韦廷7.马克思关于社会分工与人发展的思想[J].改革与战略,2015,31(07).
[2]杨芳.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武汉:武汉大学,2010.
[3]杨芳.论马克思关于社会分工与人的发展相互关系思想[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01).
[4]惠东海.马克思分工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9.
[5]卢彩娜.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9.
[6]刘欣宇.马克思劳动分工理论研究[D].哈尔滨:黑龙
的中国故事,是实实在在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是值记录与流的故#作为一庞大而沉默的体,尽管他们少有发声,但他们的故事却不能被我们遗忘#这些故事毫无疑问是中国当代文学中值得梳理的一条文学史线索#
参考文献:
[1]白幣一部读者“读”出来的经典——从《平凡的世
界》的[J].长篇小说选刊,2019(6).
[2]吴汉华,,倪弘.我国“985工程”校图书借阅
分析[J].大学学报,2016(6).
[3].阅读遴选视域的中文学及相关问题思
考—
—2017年大学图书借阅榜的解读[J].图书馆论坛, 2018(10).
[4]海.《平凡的世界》与劳动者的诗[J].书屋,2019(8).
[5]倪伟.的超越:与80年代文[J].文艺
,2019(3).
[6].从“劳动”到“奋斗”——“励志型”读法、改革文
学与《的世界》[J].文艺争鸣,2010(3).
[7]黄忠顺:流动”经验与双重生活[J].长篇小说选刊,
2019(6).
指导教师:黄忠顺在远方结局
江大学,2018.
[7]陈俊竹.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哈尔
滨:黑龙江大学,2017.
[8]陈茗一.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扬
州:扬州大学,2017.
[9]金建萍.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J].北
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04).
[10].马克思人的发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
究[D].:南大学,2016.
[11].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
方静为什么在台湾去世
[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01).
[12]邓晓春.关于人的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J].理
论,2010(11).
[1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工理论
的思想与当代启示[J].学论坛,2013,36(08).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