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之⽯】⽹络流⾏语的发展历程与社会变迁
导读
不同阶段的⽹络流⾏语呈现出多元的语⾔特征与功能趋向,反映出阶段性的社会变化、转型中的社会⽭盾和多元的国民⼼态。
互联⽹落户与BBS普及:
⽹络流⾏语发展的萌芽期
(1994年—2002年)
当互联⽹出现时,⼤多数⼈没有想到整体社会与个⼈⽣活都将发⽣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第三次浪潮”来形容。互联⽹落户带动着媒体⽣态环境的改变,“新媒体”“共有媒体”成为⼈们关注的焦点。典型的共有媒体包括电⼦邮件列表、讨论组、聊天等,Usenet新闻组、论坛等都是讨论组的常见形式。[1]BBS参与者在长期互动中发展出适合⽹络平台的新型互动模式,⼝语化⽂学的运⽤、语⽓词与表情符号的沟通、称呼的使⽤与⾓⾊的转变都在⼀定程度上促进了⽹络流⾏语的诞⽣。例如,当时BBS经常出现“斑⽵”“马甲”“灌⽔”等⽹络流⾏词。“斑⽵”是版主的汉字谐⾳,即⼀版之主的意思;“马甲”⽣动形象地表现出⽹民想要⾃我掩饰的⼼态,换⼀个ID出现在论坛中,如同穿上⼀件修饰的马甲,有乱⼈⽿⽬之感。
对于我国早期的互联⽹⽤户来说,BBS既是寻求帮助与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是放松娱乐与⾃由表达的重要场所。我国台湾地区的BBS起步较早,发展形成了风靡各个⾼校的⽹络⽂化。1998年,台湾成功⼤学⽔利系的学⽣蔡智恒开始在BBS上写作《第⼀次的亲密接触》,这⼀富有⾥程碑意义的⽹络作品在之后的转载与讨论中⽇益⽕爆,成为我国BBS的热点话题。蔡智恒在讲述恋情故事的同时,⼗分熟练地运⽤⽹络语⾔来描述男⼥主⼈公之间的互动过程,即巧妙地运⽤计算机既有的⽂字、符号系统,构建出许多富有感情意义与形象⽣动的⾝体情态语⾔。例如由键盘符号“:”与“)”组合⽽成的“:)”表⽰⼀张笑脸,“:p”表⽰吐⾆头顽⽪地笑,此类由标点符号与字母组合⽽成的表情不仅能快速地传情达意,⽽且富有幽默动⼈的效果。⼩说中的⼀些新奇词语,如“恐龙”“见光死”,以⼀种⽐喻派⽣的⽅式为现代汉语中的既有词语赋予新的含义,给⼈⽿⽬⼀新的感觉,成为当时标志性的⽹络流⾏语。[2]在1998年,三⼤门户⽹站的集体亮相将中国互联⽹带⼊“内容为王”的时代,门户⽹站与相关通信软件的开发迎合了互联⽹商业化的时代潮流。但这⼀阶段的⽹络流⾏语⼤多没有受到互联⽹⼤环境的影响,⾹港电影《⼤话西游》的台词“I服了You!”“秀逗”等词语因构造新奇独特⽽受到欢迎,港台剧与⽹络游戏也促使⼀些词语成为⽹络流⾏语。
1994年⾄2002年是⽹络流⾏语发展的萌芽期。互联⽹落户创造出许多“第⼀次”的奇迹,为⼈们的⽣活打开了⼀扇窗,以⽅便了解外⾯的世界。BBS与⽹络论坛为⽹络流⾏语的诞⽣与演变提供最初的物质基础与⽂化环境,尽管该阶段的⽹络流⾏语数量较少,类型单⼀,但其所经历的“从⽆到有”的过程已
东北糖蒜的腌制方法经令⼈惊叹。这⼀阶段的⽹络流⾏语⼤多是由标点符号、英⽂字符、⽅⾔词语组合⽽成,它们依托于BBS等平台的技术特性与计算机既有的⽂字系统⽽诞⽣,依靠⽹民富有创意的造字能⼒、模仿能⼒、使⽤语⾔的省⼒原则流传开来,⽹络⼩说、⽹络游戏、电影、电视节⽬也是⽹络流⾏语的主要源头。随着技术与社会变迁,⽹络流⾏语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益增多,但我们不得不承认,1994年⾄2002年是⽹络流⾏语必不可少的开端,在整个⽹络语⾔乃⾄⽹络亚⽂化的发展历程中发挥着重要作⽤。
⽹络维权与平民狂欢:
⽹络流⾏语发展的上升期
(2003年—2007年)
2003年,⾮典型性肺炎快速蔓延,给当时的国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理阴影与集体记忆。“⾮典型××”式⽹络流⾏语在民众交流中逐渐扩散,⽤来形容与传统认知不相符的事情的发⽣,反映出⼈们抗击疾病的乐观⼼态,以及解构严肃社会事件的泛娱乐化倾向。[3]尽管突发事件造成了社会的部分混乱,但政府的有效治理与⽹络的⾃由表达空间帮助⼈们缓解了焦虑与不安,⼀些崭新的互联⽹平台在挑战与机遇中诞⽣。作为⼀个新型交流平台,博客注重记录⽇志、开放交流与共享知识的理念吸引民众前来“参与”与“围观”。⾃2003年起,许多热点事件引发⽹民的“众声喧哗”与“维权运动”,他们充分利⽤博客发表看法与观点,引起主流媒体与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2003年曾被命名为“⽹络舆论年”或“⽹络维
权元年”,⾃此产⽣的⽹络流⾏语不再游离于社会现实之外,⽽是与社会⽣活密切相关,反映出⽹民积极参与社会事件的强烈意识。以“孙志刚事件”为例,其引发⼴⼤⽹民的发帖、发⽂,由此掀起了巨⼤的舆论风暴,政府顺应民意出台了新的管理办法,该事件才算告⼀段落,⽽“孙志刚”这个词汇在⽹络传播中逐渐演变为标志性的⽹络流⾏语,象征着⽹络舆论改变社会制度的新兴⼒量正在崛起。同样引发⽹络舆论的还有重庆杨家坪拆迁事件、⾷品安全事件等,这些事件造就了“钉⼦户”“纸包⼦”“苏丹红”等流⾏语,反映出消费者逐渐觉醒的维权意识以及对虚假产品的深恶痛绝。
网上缴费移动进⼊2003年之后的⽹民更加熟知⽹络平台的运作模式,更加能够接受⽹络新世界的多元⽂化,伴随着国家经济、政治体制改⾰的进⼀步深⼊,开放性的社会⽂化现象逐渐出现。博客等平台所产⽣的影响不仅停留在⽹络维权层⾯,娱乐产业成名机制也遭遇⼀些变化与⾰新。以“芙蓉”“⼩胖”为代表的⼈物引发了⽹络狂欢与审丑的⽂化态势,湖南卫视的《超级⼥声》顺应了互联⽹时代的平等化浪潮,“超⼥”“海选”等流⾏词被⼈们反复提及,成为茶余饭后的话题。尽管互联⽹平台发挥出舆论⼒量,但对于多数国民来说,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仍具有强⼤的影响⼒。影视作品中的台词“做⼈要厚道”“××很⽣⽓,后果很严重”等,凭借幽默的语⾔风格演变为⼈们互相调侃的⽹络流⾏语。
回顾2003年⾄2007年,该阶段的⽹络流⾏语呈现出多元、上升的发展趋势,其内容⼤多与公共事件、公共⽣活密切相关,博客等媒体促进⼈们持续关注社会事件,积极参与维权运动,⽹络语⾔因⽽体现出维权意识与权⼒抗争精神。以博客为代表的平台赋予民众充分的表达权,多元⽂化以意想不到的⽅
江苏专转本报名式在开放、平等、民主的场域中形成,“芙蓉”“⼩胖”等平民百姓竟能凭借鲜明的个⼈特质成为万众瞩⽬的⼤明星。这⼀阶段的⽹络流⾏语是在互联⽹时代的平等化浪潮中诞⽣的,“草根化”“平民化”是其主要特征。此外,台词与⼴告语成为⽹⾔⽹语的来源,⼈们模仿与改造影视作品语⾔,由此形成的特殊⽂化景观象征着社会已经进⼊改⾰发展的新阶段。
⽹络问政与在线娱乐:
⽹络流⾏语发展的⾼涨期
(2008年—2013年)
2008年,我国互联⽹普及率以22.6%的⽐例⾸次超过21.9%的全球平均⽔平,互联⽹由“⼴度”向“深度”发展,⼤量⽹民经常在赛博空间中针砭时弊、出谋献策。基于互联⽹的发展态势以及⽹民参与公共⽣活的强烈愿望,⼀些政府官员开始尝试与⽹民进⾏⾯对⾯的交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开启“⽹络问政”的新局⾯。博客等平台给予普通民众更多机会去交流观点,2009年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微博类平台涌现出来,进⼀步促进了多⽅互动,能够在短时间内动员⼤量民众共同关注某⼀公共事件与新闻动态。例如,2011年甬温线浙江温州境内发⽣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铁道部新闻发⾔⼈王勇平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出“⾄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的话语,⼈们纷纷模仿该话语以表达对事故的质疑态度。
⼀些公权失范与权⼒贪腐事件同样引发⼴泛议论,在公私边界⽇益模糊的互联⽹平台,个⼈隐私与公共权威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2012年,陕西省安全⽣产监督管理局原局长杨达才在延安特⼤车祸事故现场,因⾯含微笑被⼈拍照上⽹,并被指出拥有多块名表,“表哥”这⼀⽹络流⾏词迅速“⾛红”,标志着民众抵制权⼒贪腐的巨⼤胜利。这类源于社会公共事件的⽹络流⾏语还包括“躲猫猫”“开胸验肺”等,象征着⽹民抵制公权失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潮流风尚”,在此期间,⽹络流⾏语的社会监督功能在不断发展完善。
技术的演进促使⼿机与互联⽹之间的关系⽇益密切,移动设备的受欢迎程度逐渐提升,、⾖瓣⽹、校内⽹等具有服务属性的社交⽹络平台被开发出来,迎来⽹络娱乐的新时代。“春哥教”“寂寞党”“贾君鹏”等⽹络娱乐现象推进了草根性⽹络流⾏语的扩散。该阶段的⽹络流⾏语还呈现出⽣活化与游戏化特征,以“宅男”“⽩富美”为代表的⽹⾔⽹语形象地概括出某⼀体的特征;⽽以“不明觉厉”“累觉不爱”为代表的⽹络语⾔带有⾃我消遣的意味,缩略式表达所产⽣的词语陌⽣化效果增强了词语的新鲜感与⽣命⼒;以“咆哮体”“甄嬛体”为代表的⽹络流⾏语体发展成抒情表意的常见语⾔⽅式,⼈们以相对固定的语篇模式来形容某件事或某个⼈,或进⾏⾃我表达。
2008年⾄2013年是⽹络流⾏语发展的⾼涨期,该阶段的⽹络流⾏语⼤多与公共事件有关,积极表达出民众对相关政府部门的不满情绪,以及抵制公权失范、抨击官员腐败的权⼒抗争精神。这些⽹络流⾏语不仅在语⾔上拥有破坏与创新之处,⽽且可以被看作民间对社会改⾰的进⼀步要求,以及另类的情
绪宣泄与思想表达。[4]但在2012年后,公共事件类的⽹络流⾏语逐渐减少,休闲娱乐类的语句⽇益增多。⽹络流⾏语所关注的焦点从公共问题和政治领域转向⽇常休闲娱乐领域,其反映的社会⼼态从负能量转向正能量,从政治嘲讽转向⽣活调侃,其发挥的功能从单⼀的表情达意发展成社会监督、消遣娱乐等,推动着⽹络民主的发展与⽹络亚⽂化的兴盛。[5]
互联⽹思维与泛娱乐化倾向:
⽹络流⾏语发展的成熟期
(2014年⾄今)
在这⼀时期,作为世界上最⼤的互联⽹公司之⼀,阿⾥巴巴显⽰出强劲的成长势头和开掘中国电商市场的巨⼤潜⼒,通过⽀持商家产品服务与民众就业,尝试推动着商业运转体系的变⾰与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逐渐建⽴起互联⽹时代富有中国特⾊的新经济体。互联⽹带来的改变与转型同样体现在社会⽂化与思维⽅⾯,近年来⼤⼒倡导“互联⽹思维”“互联⽹+”等概念。互联⽹思维注重开放、共享、服务、互赢、创新等互联⽹精神的传承,“互联⽹+”倒逼传统销售业、⾦融业、医疗业等⾏业纷纷加⼊数字化浪潮,利⽤互联⽹不断提升⾃⾝的服务质量。
医疗业等⾏业纷纷加⼊数字化浪潮,利⽤互联⽹不断提升⾃⾝的服务质量。
星冠军
2016年,短视频与⽹络直播平台以意想不到的速度扩散影响,公众⼈物与平民百姓纷纷参与⽹络直播。⼀些主播在特定情境中⼝出⾦句,引发⽹友们的点赞、打赏与议论,推动新⼀批⽹络流⾏语诞⽣。例如,⼴西南宁⼀男⼦边录视频边感慨“难受,想哭”,由于⽅⾔的影响,“难受,想哭”被说成“蓝瘦,⾹菇”,这种另类的表达⽅式激发模仿⾏为,加快了⽹络流⾏语的传播。从整体上看,⽹络直播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两个⽅⾯,即⽹络直播为⽹络语⾔的衍⽣提供场域,丰富多彩的直播内容为国民的业余⽣活增添⾊彩;在现实⽣活中缺乏资源的普通民众能够通过直播赢得⾦钱、名声、尊严等物质与精神层⾯的东西,促进直播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长相漂亮的年轻⼥主播被粉丝们亲昵地称呼为“⼩”,眉清⽬秀的年轻男⽣被定义为“⼩鲜⾁”,⽹红们使出浑⾝解数⽣动地演绎“⼟味情话”。“扎⼼了,⽼铁”“家⾥有矿”等富有地⽅特⾊的语句成为许多东北主播的⼝头禅,流⾏于各⼤⽹络平台,逐渐成为备受欢迎的⽹络流⾏语与⽹络⽂化现象。
在⽹络直播平台刚兴起的时候,与之相配套的管理规则并没有那么完善。直播中的话语表达相对⽽⾔不会受到太多的管理与限制,许多看似“不太健康”的内容也能顺利地发布在⽹络空间。于是,我们看到⼀些⽹络流⾏语包含低俗语⾔,构成了⽹络⽂化的特殊组成部分。基于⽹络直播野蛮⽣长的态势,国家相关部门逐渐加强对互联⽹内容的管理,其⽬的在于营造健康⽂明的⽹络环境。那些带有脏话意味的⽹络流⾏语逐渐失去了⽣存的条件,其他相对⽂明的⽹⾔⽹语在合理的范围内逐渐被⼤众接受和使⽤,影响着⼀代⼈的语⾔习惯与⾔语⽅式。
2014年⾄今,⽹络流⾏语发展逐步⾛向成熟,该阶段的⽹络流⾏语数量巨⼤,类型众多,在形式上摆脱了单⼀、稚嫩的符号形态,它们由于各种原因诞⽣并流⾏,却⼜以相对于以往较快的速度没落,从⽽形成“⼀波未平,⼀波⼜起”的语⾔态势。该阶段的⽹络流⾏语在内容上较少涉及社会公共⽣活、公共事件等严肃话题,较多关注与⽇常⽣活相关的⽂化领域,其泛娱乐化倾向⼗分严重。这种泛娱乐化倾向主要表现为⽹民利⽤多样的⽹络语⾔解构严肃社会事件的惯习,以及基于⽹络直播“⽆聊经济”进⾏⾃我消遣与在线恶搞的⾏为⽅式,在⼀定程度上折射出复杂的社会现状与后现代意识逐渐觉醒的发展趋势。
李小璐的爸爸结语
⽹络流⾏语在不同阶段经历了不同社会⼒量的塑造,呈现出迥然不同的语⾔特征,折射出阶段性的社会变化、转型中的社会⽭盾和多元的国民⼼态。词语意义的复杂变化可以在社会秩序结构及其历史变迁中到根源,词义的复杂性呈现的是⽂化与社会的问题。互联⽹落户中国不仅代表着某种技术的移植与进步,⽽且推动着BBS、博客等媒体去表达民意,塑造了⽹络流⾏语等语⾔去传递民声。本⽂之所以探究⽹络流⾏语,是因为这⼀特殊语⾔的发展变化是青年体与国家治理、主流社会和市场⼒量之间互动关系的缩影,透露出中国现实社会的内在逻辑与脉络变迁,是研究中国社会与⽂化的重要观察点。
【本⽂为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项⽬“新时代江苏主流媒体话语体系创新研究”(编号:20XWC001)阶段性成果】
参考⽂献:
[1]胡泳.众声喧哗:⽹络时代的个⼈表达与公共讨论[M].桂林:⼴西师范⼤学出版社,2008:90-113.
[2]于鹏亮.中国⽹络流⾏语⼆⼗年流变史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学,2014:38-42.
[3]郭万盛.奔腾年代:互联⽹与中国(1995—2018)[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166-174.
[4]王国华.⽹络舆情热点事件案例汇编(2007-2011年)[M].武汉:华中科技⼤学出版社,2017:39.
[5]王佳鹏.从政治嘲讽到⽣活调侃——从近⼗年⽹络流⾏语看中国青年社会⼼态变迁[J].中国青年研究,2019(02):80-
86+79.
(作者为南京财经⼤学新闻学院讲师)【⽂章刊于《青年记者》2022年第1期】
转载于:青年记者⼁作者:张萌
特别声明:本⽂仅代表作者个⼈观点
责编:李倩宇 | 审核:佘晓珊
【他⼭之⽯】“反转新闻”是虚假新闻吗?
【他⼭之⽯】“反转新闻”是虚假新闻吗?
【他⼭之⽯】新⽂化图景中的短视频
【他⼭之⽯】从“融合”到“杂合”:传媒业⾮⼈类实体的凸显及其效应【他⼭之⽯】朱国顺:创新永远是奋进的动⼒
【他⼭之⽯】“媒体失误型”新闻反转的发⽣机制
【他⼭之⽯】把握好新奇与猎奇的边界
【他⼭之⽯】2022年:媒体经营管理呈现四⼤趋势!
【他⼭之⽯】主流媒体新格局与机构变迁(外2则)
【他⼭之⽯】算法推荐的新闻公共性风险与应对
鸽子养殖方法
【他⼭之⽯】2021年中国社交媒体盘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