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需要一个适合自己的桌面?在过去我总是认为桌面只是一个字面意思上的空间,一个用于放置物品,或者伏案写作的地方,我们只是拉开一张椅子,坐在桌前开始做事,仅此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各样的需求诞生了,我们坐在一张桌面前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从最开始花 2 个小时写作业,到 4 个小时写论文,再到 6 个小时剪片子做后期,有时我甚至可以在自己的桌面前坐上一整天。我身前的这片空间逐渐成为了家中一个更为重要且私密的空间,承载的不仅仅是我的物品,更是辅助我不断创作的关键平台。这既是桌面,也是我的 workspace(工作区),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将其打造得更加个性化一点呢?
只属于 「我」 的桌面
我认为在构建自己桌面时最为重要的一条思考法则是: 如何创建最能满足自己需求的桌面? 基于这样一条法则,我在设计我自己的桌面时会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送别 朴树可利用空间——桌面的物理大小所决定的使用空间
董卿个人资料∙受制约空间——桌面周围不被占据但是无法直接放置物品的空间
∙实用需求
∙美观需求
围绕这 4 个点去购置相应的物件,最终就可以组成一个实用美观,且最大化利用空间的地方,当然在购置物件时所遇到的预算问题等,也是需要我们去进行平衡的一个方面。
对于我而言,我本人的身份是一个学生,同时也是媒体影视创作者,学习是我的主业,影视工作则是我未来的职业,所以我的桌面必须同时满足我在学习上和影像处理上的需求。如标题所言,我热衷于影视创作,视频制作和照片制作是我比较擅长的领域,所以我希望这个空间可以具备存储,处理,显示等多方面的硬件支持,辅助我创作出无数令人难忘的影像作品。相比影视制作,学习上的要求并没有很高,主要是论文的撰写等。不管是从哪个方面出发,我都需要一个可以使我专注,令我长时间工作地方。我的桌面就是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来的。
工作区 「地基」——桌面
正面的长方形桌子 + 手托扩展
我的桌子是一张结合了书架的一体式桌面,所以不具备升降等功能,好在桌子设计成了半围绕式的形状,左手边还有一块空闲区域供我摆放其它物品,而正面区域大小则有些捉襟见肘,放下电脑和键盘后整个木质桌子的纵深空间就已经占满。木质的桌面可利用空间,我的身体与桌面之间的空隙则是制约空间,为了有效利用制约空间,我特地连接了一个扩展式的托举面,延伸出一部分桌面让我的手腕有了额外的放置空间。
左侧的摆放区
摆放区一般会根据情况放置器材或者学习书本等,由于下方空间被抽屉所占据,没法搁置双腿,所以无法将其当作主桌使用。
创作核心——电子产品
对于视频工作者而言,一个桌面最大的作用就是赋予其高效且便携的剪辑体验,因为经常外出的原因,我倾向于使用笔记本剪辑视频,在家中,笔记本也自然而然成为 「主机」,所有的配件都是围绕笔记本电脑为核心,给予我快捷可靠的存储,更大的显示面积,更好的剪辑体验。
笔记本电脑 Apple Macbook Pro 15 寸
如何扎好看的头发深空灰配的 Macbook Pro
首先要介绍的是我的主力剪辑电脑:2019 年版的 15 寸 Macbook Pro,在买的时候因为考虑到不会配备台式机,所以尽可能地提升了它的硬件性能,8 核 intel i9,32G 的 DDR4 内存,Vega20 4G 显卡,500G 存储,在当时买的时候配置看起来相当不俗。我主要是用的剪辑软件是 Apple 的 FCPX 以及 BMD 的 Davinci Resolve Studio,剪辑 Prores 编码的视频或者 Blackmagic Raw 的时候都较为流畅, Apple 的 Metal 加速还是相当有效的。随着 4K 时代的来临,这台电脑的性能也同样足够满足需求。Thunderbolt 接口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这一点后续硬盘介绍内会提到。除此之外所有的图片后期工作对于这台电脑来说自然不在话下,Photoshop 以及 Lightroom 都可以流畅运行,导出速度也很快,相信以它的硬件加持再使用 1-2 年也不会有很大问题。我用普通的电脑支架将其架高,屏幕高度尽可能与我视线齐平,这样可以减少颈椎的压力。
桌面硬盘 Lacie 2big dock
工作中的 Lacie 桌面硬盘
对于视频剪辑而言,素材的安全存放与高效调用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电脑本身只有 500G 的存储,我一般都把各类项目的原始素材文件放在这个桌面硬盘中,它的容量高大 8TB,并且支持菊链扩展,目前而言对我来说够用了,同时未来也具备扩展可行性。硬盘内装的两块 4T Seagate ironwolf 型号的机械硬盘,组成 raid 0 阵列来获取更高的读写速度,虽然 raid 1 安全性更高,但是牺牲一块硬盘的性价比实在太低,再加上机械硬盘本来就具有相对较高的安全性,最终使我选择了组成 raid 05 阵列,配上 Thunderbolt 3 的传输,使硬盘的读写速度达到 300MB/S 左右,完全满足了在硬盘上实时编辑工程文件的 IO6 需求。
硬盘背后的 DP 线,雷电 3 以及电源线(左图)雷电 3 与充电线(右图)
此外,这款机械硬盘具备扩展坞的特性,集成了 USB 3.0 接口,读卡器,以及 DP 接口,帮助我通过一根了 Thunderbolt 3 连接线实现了显示投屏,访问存储,拷卡等工作,让我不再需要复杂的线缆来完成单一操作。可惜硬盘的供电瓦数只有 16W,我只能再配一个大功率充电器给 Macbook 供电。
显示器 优派 VX2478-4K
4K 显示器 + 屏幕挂灯
一个大尺寸屏幕代表着更多的可视化区域,同时意味着不用在各种窗口之间来回切换,剪辑面板中工具图标也更容易寻,提升工作效率。我选购的是一个价位相对较低的 4k 显示器,分辨率基本能实现 4k 观感,但是一旦涉及到调等对显示精度有高度要求的任务,我仍然会选择使用 Macbook 自带的 Retina 屏幕,因为这块显示器的专业显性能的确一言难尽。这块显示器由一个安装在墙壁上的悬浮支架支撑,可以在桌面右侧的制约空间和桌面中间来回移动,这样就可以同时照顾到写论文和剪辑调两种工作场景。
剪辑模式 — 双屏幕
剪辑模式下两块屏幕可以同时显示更多的内容,方便我浏览到更多的素材,同时扩展我的操作空间,比如我可以单独使用一块屏幕来预览时间线,另外一块屏幕用来预览画面和修正工具。而在调时我可以把 Macbook 屏幕用于监看画面颜,另外一块屏幕用来显示调工具。同时把画面和调整栏分屏放置,两者的大小都会相应增加,给剪辑师更加清晰的反馈。
打字模式 — 单屏幕
颜丙燕个人资料简介
在学习时,由于需要大量打字,而文档在大屏幕上显示又可以方便我浏览排版与细节,如果一直扭头看侧面的大屏幕显然也会影响打字体验,所以可将 Macbook 合上,给 4k 屏移到正面腾出空间,由于写文章或码字不需要很高得显示要求,所以这块 4k 屏也完全胜任,当我在写这篇文章时,就使用的是打字模式的桌面。
RK 机械键盘 & 罗技 MX Master 3 鼠标
橙白黑配的无线机械键盘
输入设备作为使用者和系统的交互媒介,其舒适性和便捷性直接决定了交互过程中的效率,为此我也购入了外置的无线键鼠,选择无线的原因主要是看重便捷性,没有线缆的束缚。键盘选择的是 RK 987 的青轴机械键盘,青轴的敲击感我个人很喜欢,非常清脆的感觉,和蝶式键盘的感觉完全不一样,键盘本身质量也还可以,用了接近 4 个月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至于鼠标选择的是罗技非常有名的 MX Master 3,在之前其实还考虑过 Apple 的外置 trackpad,trackpad 支持非常灵活的手势操作,且长期使用内置触控板的我也比较习惯,可惜本身价格过高,我只能尝试寻一个具备操作多样性的鼠标,MX Master 3 则很好地满足了这些需求,鼠标本身具有符合人体工学的握持形状,并且可以自定义快捷操
作模式,习惯了一段时间也能完成大部分的系统手势操作。
具有多重快捷键的 MX Master 3茫茫人海走到一起算不算缘分
环境光影——照明设备
在这个工作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就是照明,虽然房间里有灯,但是如果只使用房间里的灯,光影既没有层次,也无法实现美观效果,我在晚上会倾向于只留下书桌上的灯,把房间大灯关闭,我在周围黑暗的环境下可以更好的集中注意力。要想装饰桌面,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布置小的装饰物件,还有一种是用不同颜的灯光来渲染出视觉美观效果。我选择的是通过后者,考虑到有限的位置没法放置太多小物件,而且如果缺乏照明的话小物件也不会显现出来,达不到装饰效果。我一共使用了 3 盏灯来实现主照明和装饰的效果
Baseus 屏幕挂灯
倍思的挂灯就像一个低配的明基 screen bar,没有桌面上的调节旋钮,所有的按键都在灯上,个人感觉灯本身的照度还是足够用的,可以把空间大部分的区域都照亮,夹在屏幕上
之后也节省了桌面上本来放置台灯的空间,有冷,暖以及中性三档温调节,个人觉得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Eplight 美学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