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的十大罪状
嘉兴市中考成绩查询教育,是一个民族希望的所在;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所在。教育的发达就是一个民族的昌盛;教育的失败就是一个国家的落伍。
中国的应试教育让学生把全部精力倾注于升学考试,把取得高学历视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教师优劣、学校优劣的第一标准,这种由国家机制保障、全体国民趋之若鹜的应试教育,深深误导了中国家长的教子观念,误导了广大学生的成才观念。应试教育了学生,挟持了老师,误导了家长,学校、家庭和社会,层层加压,学生、家长、教师三位一体,齐心协力为考分拼命。这种局面愈演愈烈,不知何时是一个尽头?!
目前,中国的教育最缺的不是钱,是教育理念的转变!
转变教育理念,要先从认识应试教育的弊端切入!
第一,应试教育导致道德教育虚化
人才,无非是“德”与“能”的统一,缺一不可。古今中外,一切贤达有识之士无一不把“立德”作为树人的首要准则。
怎样恢复删除的聊天记录
德育的核心是建立价值体系。没有价值体系的人,就是没有道德底线的人,没有行为标准的人,他的行为模式会非常紊乱。有人批评现在的年轻一代“百无禁忌”,就是说他们的价值体系已经乱套。邱晨说啥了
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孩子可以成为功能强大的“机器”,或者是成为马戏团里一只技能高超的“动物”,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这就是“教育”和“驯兽”的不同。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成器”。但是,我们必须知道,成“小器”靠的是知识,成“中器”靠的是能力,成“大器”靠的是品德。
但是,应试教育的体制认可的却是“分数才是硬道理”,于是,从家长到校长,从学生到老师,都瞪圆了双眼盯着学生的考试分数,只有学习成绩好才能一俊遮百丑,有哪个学校、哪个老师、哪个家长真正把培养孩子的品德放在第一位?于是,我们的道德教育越来越弱化、虚化,甚至基本上只是个幌子而已。因为,每年高考,都有成千上万的学生因成绩差而落榜,有几个是因为品德差而落榜?人们无力改变这种高考录取机制,那就只能适应这种机制——学生,家长、老师,齐心协力为分数而战。
因为品德教育对于升学率没有实际作用,于是,现在学校也很少研究德育的途径和方法,现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往往用知识教育的方法来培养品德,因而效果不佳。
们的小学都开设有思想品德课,期末自然也有思想品德课的考试。试问,思想品德课的考试成绩与学
生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平有关系吗?思想品德课考试成绩好,是因为学生死记硬背了教科书上万口一辞的套话空话,只会说套话空话的人也许将来成为没有独立思想的庸才和应声虫!
真正的德育是培养人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真正的德育方式应该在“自然活动”中进行,应让孩子在自然的日常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体验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鄙;什么是伟大,什么是渺小;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做什么会受到尊重,做什么会受到鄙视……通过这些体验,通过这些心灵上的氤氲化生的过程,孩子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意识才能逐渐形
成。德育只靠口耳相传的知识讲授肯定是不够的,它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进行道德熏陶、道德体验、道德感悟和道德实践。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文化熏陶中、感情体验中,经过反复的思考后摇摇晃晃地树立起来的。不是熟记了《思想品德》课本上的条条框框就能树立起来的。而我们的应试教育无暇研究这些,因为它不能转换成升学考试的分数。
中国实施应试教育30多年来,国民的学历提高了,知识水平提高了,经济实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道德水平提高了吗?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应试教育培养的不少人不缺知识,不缺学历,但缺德!前段时间,有人在网络上发文惊呼:“中华民族到了最“缺德”的时候!”虽为过激之词,但它反映的我们民族道德水平的滑坡却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事实。
第二,应试教育导致青少年一代理想视野狭窄
高度竞争的应试,使学校和家庭把目光完全聚焦在孩子的升学考试上,几乎完全放弃了对孩子人生终极目标的引领。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忙碌的老师,辛苦的家长,也只能急功近利,且顾眼前,缺少大视野,大气度和高境界。思想狭隘的学校、家长,也只能用上名牌大学、考研、读博、娶好老婆、好工作、升官发财去刺激孩子的欲望。有无数的家长经常告诉孩子的一句话就是:“你只要把学习成绩搞上去,别的什么都不用管。”这种教育环境下培养的孩子难免狭隘自私、只顾自己,缺少高尚的思想境界,只有一点赖以谋生的专业知识。有几个老师或家长会教育孩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存心君国”?封建社会的私塾教育和书院教育尚且教育孩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了今天,人们却只教育孩子为学历、职称、金钱而奋斗。人们恨不得在孩子的背上刺上“发家致富”,刺上“升官发财”,再也不会刺上“精忠报国”了!因为,应试教育的逼迫,使得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已经没有岳母的思想境界了。
中国的孩子们可以在各类的国际大赛中(比如奥数)拿到金牌银牌,但我们在科学研究领域却像钱学森担心的那样,一直培养不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培养不出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是为了什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的孩子们从小是为考分而奋斗;长大后是为学历、学位、职称而奋斗,而不是为了真理而奋斗。
团中央《关于青少年学习与生活的调查报告》中显示,我国中学生在工作单位的选择上,首先看重的是待遇和工作条件,其次是稳定、有保障。很显然,是我们的教育造成了我们的国家庸俗之吏日渐其
多,豪杰之士日渐其少。中华民族正无可奈何地眼睁睁看着我们的下一代走向平庸……
为什么我们的大学里有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天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因为他们从小生活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他们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考大学,考名牌大学,那就是他们最高的理想了,那么一考上大学,他们就没有理想了,就失去自我了,就迷茫了。
许多家长和老师也明白,孩子今天学的知识,很可能他们一辈子都用不上,但为了应付考试,又不得不逼着孩子去学。现在,从应试教育的体制中已经走出了大批一生只会不断为学历、职称和职位而奋斗的人,他们很多人一生都没有搞明白,自己究竟为什么而活,无法真正体验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造福人类所带给自己的那种自我实现的成功感。这可能就是应试教育培养不出一流人
中国十大名校最新排名才的深层原因。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从小学到大学斗争为考试分数斤斤计较,在这种小家子气的教育环境中不可能培养出胸怀广阔、志向高远的人物。现在的多数学生都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终生追求的东西,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做怎样的人才会更幸福、更快乐,生命才会更精彩,更有价值。当一个人看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不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就很容易迷失人生方向。
八月十五祝福语短句子面临中国应试教育的现状,有识之士忧心如焚,痛心疾首。他们慨叹:中国青年一代那种大声疾呼、
为民请命的气概哪去了?那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社会责任感哪去了?那种“担负起民族的兴亡”的历史使命感哪去了?人们担心,中国的教育如此发展下去,学生从小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考试书,这恐怕不仅培养不出民族英雄,社会精英和学术大师,就连“开明绅士”也培养不出来了!
可悲!可叹!可怕!可忧!
第三,应试教育妨碍孩子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复活节图片真正的智育不是传授知识,而是点燃智慧,启发思维,培养思维方式。特别是文科教育,思想性更明显,它教的是思想,是思维方式,是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思考,是对人性的思考和回答,是生活的态度,是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也是对人对事的处理方法。其实也是创造力,是社会的活力。这些东西,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但我们的应试教育,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需要全国的同龄孩子们在模式基本相同的学校里,开设基本相同的课程,使用基本相同的教材,接受基本相同的教法,做着基本相同的练习题,使用模式基本相同的试卷进行考试,使用基本相同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即使那些论述题、简答题,也有明确而具体的评分标准,要按照给定的“答案要点”分条给分,弯弯的月亮只能象小船,象香蕉就是错的,把学生创造性思维引进死胡同。逼得绝大多数学生不得不在答题时先要揣摩好命题者的心思。即使是那些最能体现学生个性特的写作,也在评卷老师深层意识里暗藏着“主题”“思想”“意义”方面的标准。我
们说,用统一的标准在生产线上生产出来的器件是好器件,用统一的标准去塑造人才绝不是好办法!用一个模子塑造出统一标准的人,那只是对人性的扼杀,绝不是教育!
教育最应该培养的是学生的怀疑、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思考、比较、辨别的能力。但是应试教育要做的恰恰相反,它就是要掐灭学生的怀疑精神、探究勇气,就是要学生相信“标准答案”的绝对正确。——因为按那上面说的去回答就可以得高分,否则就生死难卜,就是拿自己的前途命运当儿戏。所以,应试教育的第一大功效,就是尽量把所有的学生教化成一个脑袋。既然别人已经代替我思考了,我还需要有思想吗?既然结论和观点都是现成的,而且还是被规定为唯一的,还用得着我去思考吗?这样的教育培养的只能是思想的懒汉。应试教育到底是在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能力,还是泯灭个性、扼杀创新?答案不言而喻。这一教化结果大多时候是通过一次次的考试来实现的。第四,应试教育打击了多数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人的能力的催化剂,自信心能将人的一切能力都调动起来,将人的积极性调动到最佳状态。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往往没有工作学习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很难在社会上开创自己的事业。只有充分自信的孩子,才更容易登上成功的顶峰。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往往处世乐观进取,做事主动积极,勇于尝试,乐于挑战;反之,如果一个孩子缺乏自信,就往往在一事当前,退缩,畏惧,胆怯,悲观,被动,犹豫不决,心灰意冷,不善与人交际。
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应试教育,只能使个别“尖子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的自信心不断得到强化。而这种应试教育制度很容易使多数成绩不拔尖的孩子产生“我不如别人”的自我意识。多数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往往会形成“我不是人才”的消极信念和自卑心理,从而长久抑制他们的潜能的发挥,进而导致他们一生平庸。
在强大的应试教育制度面前,多数家长和老师,也无法摆脱以考试分数来评判学生优劣的观念。按照考试成绩排队,已经是全国各地中小学的普遍做法。从小学一直排到高中毕业,时间长达12年之久!在这种排名中,名列前茅的孩子永远是少数,受到打击的孩子永远是多数。更有甚者,有的学校还采用“金字塔”式的排名方式,第一名在塔尖,二、三名在第二行,四、五、六名在第三行,七、八、九、十名在第四行……以此类推,排成一个金字塔状,并把它贴在教室里。这就把成绩排名“鼓励少数、打击多数”的作用形象地展现出来了。这些多数孩子基本上都遭受过老师或家长的“语言暴力”的伤害:人家能,你为什么不能?你笨蛋!你垃圾!
作为一个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的中小学生,经受这种长达12年之久的打击和伤害,他的自信心很难不被摧毁。学生在学校的“失败体验”,已经彻底摧毁了他们的自信心,在被“分数”打倒的同时,他们也在心理上打倒了自己。于是,学校在造就少数“成功者”的同时,也造就了大批的失败者,让大多数学生成了心灵自卑、个性萎缩的“精神侏儒”。
第五,应试教育磨灭了孩子的多种天赋
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有7种: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实践证明,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作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运动智能较强,公关人员的人际智能较强等。环境和教育对于能否使这些智力潜能得到开发和培育有重要作用。而应试教育一直只强调学生在数学逻辑智能和语言文字智能两方面的发展,这显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整齐划一、成绩至上的应试教育评价机制,扼杀孩子的天性和个性,难以考核学生的多元智能,单纯依靠用纸笔的标准化考试来区分儿童智力的高低,甚至预言他们未来的成就和贡献,是片面的。标准化考试过分强调了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否定了其它同样为社会需要的智能,使学生身上的许多重要潜能得不到确认和开发,导致大量的人才苗子被扼杀在青少年时期。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体音美或者其他方面的特长,同样都是高智商的标志。用这种理论去看待学习成绩较差但有不同特长的学生,就会感到,他们很了不起,而不是什么“差生”。而整齐划一、分数至上的应试评价制度,难以考核学生的多元智能。
我国的教育,虽然一直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小学也开设了体音美课程、德育课程、劳动技术课程,但在“差一分就上不了大学”的高考现实面前,老师和家长只能逼迫孩子在高考考试科目上下功夫了。在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只关心升学率,家长只看重考试成绩,学校和家长都无暇顾及孩
子多元潜能的开发,孩子的才华和天赋,会早早被应试教育制度扼杀!如此下去,在应试教育终结之前,中国将要损失成千上万的英才!许多学习成绩一般,但日后有可能成为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艺术家、体育明星之类的学生,他们的才华和天赋,很可能被应试教育扼杀在了青少年时代。
社会对人才需求多种类,决定了学校教育的培养标准也要多规格,人才的多规格决定了高考遴选也要多标准。
第六,应试教育磨灭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优秀,人生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兴趣和决心。如果一个孩子自己没有强烈的学习兴趣,不真正下定决心学好功课,那他一般是不会取得好的学习成绩的。所以,真正的教育,应当善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说,他们对待科研像游戏一样专注,像游戏一样充满兴趣,在游戏中体会快乐。我们知道,所有的游戏都会使人充满兴趣,所以,用游戏的态度去对待科学研究,不受任何行政干预,不受任何获奖和晋升职称的名利诱惑,这是科研的原始动力。
应试教育机械的教学机制,以单调乏味的讲课方式、被动被迫的学习形式、无休无止的补课,不断地消磨着中国中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让孩子郁闷和痛苦的是,他们几乎无法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学习,自己喜欢的书没有时间读,自己喜欢的事没有时间做,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却被强迫着学。一切都要看
升学考试考与不考,只要是升学考试不考的内容,再有兴趣也不能学、不敢学、没有时间学。于是,老师和学生都只能朝一个方向奔——朝着高考试题的范围去教,去学,天知道有多少华罗庚、杨振宁、丁肇中被这个高考试题掐死在摇篮里!大部分学生的第一选择是尽可能考上“高层次”的大学,而个人的天赋、兴趣、爱好则不敢顾及,这种无奈的现实,使许多人不得不去学习和从事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这种对个人兴趣的压抑,其实也是对个性和创造性的扼杀。当一个人痛苦、无奈地学习时,这种学习就很难是智慧的学习,很难是创造性的学习,因为,只有当一个人视学习为快乐时,他智慧的源泉才会被发掘,他创造的潜能才会被激活。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师大教育系在全国作了关于中小学生学习意愿的大型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仅有8.4%,初中生仅有10.7%,高中生仅有4.3%。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中国多数学生都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他们能够体验到的,是枯燥乏味的上课、做作业,是老师和家长的逼迫,是起早贪黑的身心疲惫,是完不成学习任务时遭到的责备和打骂。这种应试教育,使众多学生无法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于是学生便本能地逃避或减少这种体验不到兴趣的应试学习,而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哪些能给他们带来兴趣的网络游戏上。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