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香港影视的得与失
小妮子的校园小说香港电影(Hong Kong Film)是华语电影的先驱者。一百年余来,香港一直是全球第三大电影工业基地(仅次于好莱坞和宝莱坞)和第二大电影出口地(仅次于美国)。香港电影像很多品牌一样,经历了发展时代、黄金时代、衰退的时代。就跟我们的成长无可避免一般,有潮起就会有潮落,有得就会有失。
一、得到大中华文化的融会,失去独有的香港特。
国内对香港电影来说就是一个既庞大又吸引的市场。之前香港电影未正式注入国内,题材上没有太多的限制,像黄、赌、毒,男盗女娼、拳头枕头、怪力乱神、鬼怪狐仙。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出现的周星驰无厘头文化,更是香港所独有。但注入国内市场后,重视内地市场乃大势所趋,为了讨好更多的众,为了更迎合内地老百姓的口味,创作上,制作上,难免要作出妥协和调节。尤其是内地电影还有官方机构把关,审批尺度亦较严,到处是禁区,处处是忌讳。而原来在市场上最受欢迎、香港电影人最擅长的黑社会、江湖英雄、鬼片等题材类型,越来越少。比如说:警匪片不能太过仔细去描述犯罪的过程,也不可以讲警察写成是奸的,这些都要避讳。
CEPA将香港合拍片制作纳入内地规范。文件规定,香港内地合拍片可视为国产片在内地发行,但合拍片中内地主要演员的比例不得少于影片主要演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加之港片在台湾和东南亚市场的大幅萎缩,香港影人急需扩大内地市场,也为在纯港产影片中引入大陆演员提供了可能。这使我们在港片中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内地艺人面孔。如2001年《少林足球》和2002年《天下无双》中的赵薇,2003年《双雄》和2006年《伤城》中的徐静蕾,《无间道2、3》中的胡军和陈道明;2004年《大事件》中的尤勇,2005年《猛龙》中的夏雨、黄圣依、李冰冰, 2006年的《《霍元甲》中的孙俪、董勇,《墨攻》中的范冰冰,乃至2007年《门徒》中的张静初等等,不胜枚举。
更重要的是,文件同时规定,合拍片故事不限于发生在中国内地,但情节或主要人物必须与内地有关。如果说以上两大举措是对香港原殖民地文化“去中国化”趋势的一种修正,目的是使香港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内地与香港的“文化/地域”关联印象的话,大陆官方对港产影片内容的审查,则是在力图将港片改造为符合官方要求的“放心产品”,为政治正确服务。政治上的统一要求文化上的融合作为支撑,使得香港影人一时难以适应,面对没有明文规定创作尺度的局面,不得不战战兢兢打磨剧本,甚至削足适履修改情节;例如:
2004年出品的《江湖》送审时因各种原因未能通过审查,取消了内地公映,票房损失巨大;同年出品的《旺角黑夜》中,吴彦祖饰演的杀手来福在原片中本来自大陆,却在公映版本中改为来自东南亚;《无间道》片尾将刘建明轻松逃逸的情节,改为被警察拘捕;杜琪峰作品《大只佬》改名《大块头有大智慧》,并对其中有关禅学、因果轮回的主题进行修改;2005年更名为《龙城岁月》的《黑社会》描写的虽然是香港黑帮内部权力争斗,却暗指现实政治权力交替,而片头片尾迫于大陆公映压力情节均有删减,令情节与全片基调产生间离;2006《龙城岁月》续集《以和为贵》政治意味更强,显示出香港旧秩序被颠覆,新秩序被确立。像是对《龙城岁月》被迫修改的一种暗示,结尾处大陆官方做为一种强势符号的出现,终止了香港帮会自成一体逍遥自在的既定秩序。与原版比较,不少大陆公映版影片删改后的情节使得香港电影的香港特大大的减少。
虽然五千年中国文化能提供的素材还是很多,但却并非香港影人所擅长。香港电影人,必须将过去行之当年的西方思维,转轨成东方思想,这当中,需要时间!
二、得到内地市场,失去本土阵地。
网红blase湾湾九七年电影界面对的最大问题,当然是盗版,使得整个市场收缩。市场收缩了,制作量就
少了,制作模式逐渐走向两极。香港电影面对市场收缩,自然要主动去另一个较大的市场。而恰逢九七年回归了祖国,这个市场当然就是国内。在香港许多公司为了开拓市场,纷纷进入内,因为内地市场的13亿人口,是一个非常大的潜在消费市场,即使只是在广东的广州、深圳这些市场的聚散地,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的数量就要高于香港,而如果挖掘出了这市场的潜在观众,绝不会亚于香港本土。
透过放宽政策,开放合作的配额限制,加上香港政府得到国家支持而实施的CEPA条款,使得香港电影利用合拍方式,取得发行资格,从而在市场获取到巨大的票房利润。内地和香港民营公司的携手日趋成熟。近年来香港的年票房大致相当于内地总票房的三分之一,内地市场日益重要。而香港电影,究其本质,乃是面对华人聚集地的区域性产品,对东南亚特别是台湾的市场尤其倚重。07年,更有望打开广东省能发行纯广东话发音的港产片的局面,香港电影,焉能不倚重内地市场?可惜与此同时,香港本土的电影生意却一蹶不振,2003年香港电影的产量是77部,2004年63部,2005年57部,2006年则跌到了52部,2006年加上合拍片也不过五十来部,票房即使不扣通货膨胀也整整缩水4亿。且过去香港人热捧香港片的热情不再,票房数字从数几十亿计下滑到只得三四亿,港产电影的数量,也从十年前一年二百多套急降到这几年勉强的五十多部,香港电影人,早已宣告本土阵地的失陷!
三、得到学院生力军,失去行内接班人。
“光头神探”麦嘉的家中嵌着一副对联,上书“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葬旧人”,那本是昔日自勉的言语,晚年竟成了无奈的墓志铭。彼时的港城风云激荡,新人层出不穷,偶像力保地位,一种无形的竞争力背后,是新老两代共谋而生的繁华影像;今日之香江徒留喧嚣,新人哗众老者退场,好一幅星光渐淡的摸样。
祝公司发展好的祝福语 昔时的偶像,是邵氏片场跟班的青壮武师,是TVB无线演艺培训班的青涩少年,是镁光灯下华丽转身的香港小。他们踏身银幕之上,是狄龙、姜大卫的剑影刀光,是周润发、李修贤的荡气回肠,是周星驰、梁朝伟的嬉笑怒骂,是梅艳芳、张曼玉的绝世芳华……在香港电影主打明星的年头,这些身影平添了影像的重量。
时光流逝,坦克世界弹道插件90年的维多利亚港见证了偶像的断代史,离了TVB这个“黄埔军校”,新偶像的衍生渐渐走了样,纵有“英皇”的包装给他们改头换面,英俊的面庞之下大多还是白纸一张。他们多了一份幸运,却少了一份历练,演技平平,仅能靠绯闻跻身上位,去完成他们蹩脚生涯里的哗众之举。这些少年易红却也易毁,某日“门”寒流袭来,娇嫩的身子瞬间落的东倒西歪。张峻宁女友
港片从年产300部滑落到今日的50部,老偶像等于没了闲饭,有的做幕后有的干脆退隐,无奈新人难扶,天命之年的一代只能咬牙守局。放眼金像奖,内地女星四年连庄,老男人仍在压场,至于最佳新人,也只能颁给那个永远红不了的徐子珊了。电影界绝对面临一个后继无人的危机!
周迅高圣远离婚纵使香港影视失去了这么多,但是我们依然会抱着期待的心情,期待每一部香港电影。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