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配是宋代的代表性刑罚,是对古代“黥”刑的延续。秦朝便有将犯人脸上刺字的黥刑,在汉文帝改革刑罚后,后世虽偶有使用黥刑,但总的来说,以笞代黥在北朝时已形成定制。隋唐两代均不再使用黥刑,因此,后晋刺配的创制,实际上是黥刑复活的标志。宋人承五代的刺配之法,但远远不止一个宋朝,实际上,自此以后直到清朝的各个朝代都无一例外地援用了刺配之刑,刺配刑罚对后世的影响极大。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新水浒传》中,有很多关于刺字发配的梁山英雄,本文将借助《水浒传》的经典段落,为大家解答一下看电视剧或读原著时的一些疑惑。
刺配刑罚的适用范围
宋代黥刺刑罚适用的范围很广,一般作为附加刑使用,流、徒、杖刑都可以同时施以黥刺,特别是流刑和充军一定要附加黥刑,而且黥刺的方法多种多样。初犯刺于耳后,再犯、三犯刺于面部。流刑、徒刑犯要刺方形,杖刑犯刺圆形,直径不过五分。强盗犯、窃盗犯在额上刺“劫”、适合女人创业的项目>456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盗”等字样,脸颊上还往往刺有发配的地点,因而一看犯人脸上的刺字,便可知道其被定为何罪。刺配的犯人只有遇大赦才能转移近地或释放,犯罪性质恶劣及情节特别严重者则不移不放,终身服役。
杨亚洲简历刺配刑罚本是为宽待杂犯死罪而立,虽然三刑合一,但毕竟能够苟全性命,体现出“上天有好生之德”。后来,这种刑罚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被施以刺配刑罚的犯人也越来越多。据记载,到南宋孝宗时,全国各地牢狱中受刺配之刑的人多达几十万。《水浒传》中被刺配的英雄好汉很多,耳熟能详的就有林冲刺配沧州、杨志刺配大名府、武松杀西门庆先刺配孟州后血洗鸳鸯楼刺配恩州、宋江刺配江州、朱仝刺配沧州、卢俊义刺配沙门岛等。从以上的分析中可见,刑罚中的“刺配”集合了多种惩罚措施,集刺、杖、流于一身,即将罪犯刺面、杖脊后,遣送其到本地或外地兵营中的牢城长期服役。既杖其脊,又要发配其人,而且刺其面,是“一人之身,一事之犯,而兼受三刑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