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
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
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
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
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
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
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
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
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
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
一片。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多么
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
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仙境。
于是,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唱起来。歌词说:“桂木的棹啊,兰木的桨,拍打着清澈的江水啊,船儿迎来流动的波光。多
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吹洞箫的,按着歌声吹箫应和。箫声呜呜呜,像是
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余音悠扬,像一根轻
柔的细丝线延绵不断。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
妇啜泣。
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会这样?”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
诗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苍,这不是
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
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面上洒酒祭奠,横
端着长矛朗诵诗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况
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
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
水无穷无尽。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
不可能经常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我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
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要
是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
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
福建高考成绩什么时候出样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江上的清
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才成其为声音,眼睛看到了才成其为
颜,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
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你们共享。”
客人听了之后,高兴地笑了,洗净杯子,重新斟酒。菜肴果品已吃完了,杯盘杂乱地放着。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中,不知不觉
东方已经亮了。
世界遗产中国第一《赤壁赋》是宋朝大作家苏轼的一篇著名作品,是一篇散文赋,实际上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北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一零八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实际上是“罪人”,宋神宗规定他“不得擅去安置所”,“不得签
署公事”,应“思过而自新”。他的处境、心情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是他政治上最失意苦闷的一个时期,当同时又是他创作上丰收的
时期,他前后写出了《赤壁赋》、《后赤壁赋》、《赤壁怀古》(念
奴娇)等著名作品。
文章刚一开头,作者就用秀丽的字句,简明的笔法,写出了时间和自然风光,使人置身于诗情画意之中。赋的起首三句从“壬戌之秋”到“游于赤壁之下”,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人物的活动。作者面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江景,从“举酒属客,诵
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这些动作上,已经表现出愉快的心情,接
着作者以轻快的笔触,写出“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样欢快的语调,“白露“点明是秋天,”
横江“点明地点是在江上。表现出了在清风明月之间,架舟行驶江
面所引发的快感:“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
梁继远简介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作者写出了的神态,好像身体在
天空里,架着风飞行,脱离了现实社会,抒发了作者心旷神怡的心
情和飘然欲举的超然之乐,情和景已经达到融合的境地。此时的泛
舟感受,也就是东坡词里的“我欲乘风归去”的心情。至此,苏轼
出游的乐趣到达了高潮。
读此段文字,我们好像也成了作者的客人,坐在苇叶般的小船上,有着同样的的感觉。特别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
牛之间”这句,其中“徘徊”二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天
上的满月,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
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真是妙不可言。
紧接着下一段,作者又描写游人怎样“饮酒乐甚,扣舷而歌”。有清风,有明月,有山景,有水波,手握酒杯,对酒当歌,朋友们
敲着船舷唱:“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
人兮天一方。”歌词的大意是“桂木做的棹呵,木兰做的桨,桨儿
摇击着水里的月光,逆流而上,波影俱动,面对这良辰美景。我心
怀悠远,遥望伊人在天的另一方”。什么叫“空明”?一轮明月,映
在水中,水中之月,就是“空明”,什么叫“流光”?月光照到水面,随着水波流动,就是“流光”。棹桨拍打着水中月就是“击空明”,小船在荡漾着月光的江面逆流而上就是“溯流光”。眼前的美景引
起游人的游兴,主人和客人又都是风流人物,对景怎能不怀人呢?
接下来作者又写道:“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客人吹箫伴奏,“其声呜呜然”。先是笼统地写箫声“呜呜”,是那样的低沉、沉闷。“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这里用了四个“如”字,箫
声好像有无限的忧怨,无限的思慕,好像在低声哭泣,又好像在诉
说自己的衷肠,这里既写出了箫声,又反映了吹箫者的心情。“余
音袅袅,不绝如缕。”此处是用粗细来形容声音的高低,怎么“如缕”呢?这是用线来形容声音细微而长,将断不断的样子。“舞幽壑
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这里是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不要说是
人听了,就是动物蛟龙听了也飞舞起来了,一个寡妇独处孤舟中,
听到箫声想到自己身世凄凉,不禁泣下。本来是“饮酒乐甚,扣舷
而歌”。现在客人吹出这样的箫声,苏轼必然要问为什么?这就引出
了对人生、对宇宙看法的大问题来,情节发展极为自然。文章写道:“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愀然”是写
苏轼忧愁的面部表情,还写了一个动作——“正襟危坐”。原本
“扣舷而歌”比较随便,现在听了这箫声,整了整衣襟,端正地坐着,不像刚才那么悠闲自在了。向同伴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
怨呢?”客人的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
福建高考成绩什么时候出的诗么?”曹操的诗不少,为何只想到这两句?作者来到孙、曹交兵
的赤壁,自然联想到是曹孟德;月明之夜,自然联想到“月明星稀”
这句诗。此处有借孟德之诗,写眼前之景。下面把自己和曹操进行
了对比:曹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驾一
叶之扁舟”;曹操当时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而你我只是“举
匏樽以相属”。曹操是“固一世之雄”,而你我是“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这一段关于历史人物人物的凭吊,写得画面鲜明、内容集中,读起来音调铿锵,气势磅礴,再现了曹操当年沿江而下
时“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盛大场面和“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的英雄气概。可是象曹操这样的英雄“而今安在哉”?真是“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更何况我们这些“侣鱼虾而友麋鹿”的人物呢?所
以只好把悲伤的感情寄托在箫声之中了。这里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的
深刻矛盾。客人的议论,实际上是提出了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
最后一段,苏东坡以回答客人的方式,提出了另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他紧扣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来攻破客人“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作者向
汝客人指出,世界上的事物如同眼前的江水和明月一样。江水日夜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江水实际上并没
有消失:月亮有圆有缺,而月亮实际上并没有亏损。因此,“自其
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
无尽也。”我们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那么一眨眼之间,万事万
物都在变化。我们若从不变的观点来观察,那么万物包括你我,都
是无穷无尽的,你何必“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呢?苏轼的
回答,反驳了客人的虚无看法,阐明自己从宇宙的变化中看到人类
和万物同样永久地存在着,给予人生以积极意义。“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不是我们所有的,“虽一毫而莫取”。那么我们有什
么呢?我们有江上的清风,东山之上的明月,听到的是风声,看到的
是皎洁的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作者这种
对人生和宇宙的看法,是健康的、乐观的。比唐代诗人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更为达观,与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精神相类似。
苏东坡的这一番话把客人说服了,于是在文章的最后出现了这样的场面:“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曾志伟有几个孩子
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客人转悲为喜,相视而笑,洗净酒杯
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写菜肴果品全
部吃光,杯子盘子一片狼藉,反映了高兴的心情。于是大家互相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