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教育中,古建筑测绘一直占有重要位置。文艺复兴大师阿尔伯蒂就鼓吹,测绘经典建筑就是向古代大师学习。巴黎美术学院中则专设“罗马大奖”,资助那些表现优异的学生到罗马考察、测绘古迹遗址,这一传统在欧美国家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我国的建筑教育也承袭了古建筑测绘的传统,只不过测绘对象是我们自己民族的瑰宝。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几所高校的建筑系几乎同时开设了古建筑测绘实习,结合教学,测绘记录了大量古代建筑文化的优秀遗产,为建筑教育、建筑史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至今在许多院校中仍是重要的必修课程,且发展前景良好。虽然直接从古代建筑中学习形式语汇的作用已经削弱,但在认识体验建筑,基本技能训练等方面,特别是在拉近学生与民族文化遗产距离,培养感情,增强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意识,克服文化虚无主
义等方面未失任何价值。
一、古建筑测绘的概念
如果按字面意思简一单笼统地描述古建筑测绘,可理解为测量建筑物的形状、大小和空间位置,并在此基础上绘制相应的平、立、剖面图纸。这也是传统古建筑测绘概念和实践的主要内容。但是,随着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以及测绘技术的革命性变革,这种简单理解已无法完全满足实践的要求,也不符合未来发展的趋势。
应当看到,古建筑测绘是测绘学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建筑遗产记录、监测
以及保护工程实施等方面的直接应用。测绘学是研究地球上各种与地理空间分
布
有关的几何、物理和人文信息的采集、测量、处理、管理、更新和利用的科学与
技术。研究内容包括地球坐标系统的建立、大地测量、地图编制、工程测量、海
洋测量和测量误差处理等。
古建筑测绘从技术上可归入测绘学科分支中的工程测量,是对古建筑的相关几何、物理和人文信息及其随时间变化的信息适时进行采集、测量、处理、显示、管理、更新和利用的技术和活动,是建立建筑遗产记录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口其成果主要用于建筑遗产的研究评估、管理维护、保护规划与设计、保护工程实施、周边环境的建设控制以及教育、展示和宣传等诸多方面。
然而,测量技术只是手段,并非古建筑测绘的全部。作为对历史建筑的记录,古建筑测绘又不同于一般的工程测量。它包含着对建筑遗产在科学与人文、
技术与艺术方面的体验、认知、理解乃至探究、甄别、发现和评价,包含着对建
寇世勋两个老婆筑实体、空间及其精神意蕴的理解、再现和表达。它不是完全被动的描摹,而是
融汇着价值判断和信息取舍,因此,仅仅掌握测量技术实际是无法完全胜任这项
工作的。它更要求测绘者具有一定的建筑学综合素养,熟悉测绘对象的相关形式
特征、语汇和历史、结构及构造知识;反过来,它又能使参与者得到各方面的综合训练,在认知、技能和综合修养上得到提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大师
徐令宜阿尔伯蒂认为,古代珍贵的建筑遗存就如同优秀的大师,亲身测绘则大有裨益。
因此,测绘既是记录建筑遗产的活动,也可以成为引领建筑学子踏入门径的教育
手段。
与传统做法相比,当前的古建筑测绘除计算机辅助成图等方面的进步之外,
正在发生着更深刻的变革,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使其内涵更加丰富。比
如,除常规的测量和制图外,还包括建立测绘数据和信息的数据库、地理信息管
理系统等内容;由于3S技术.、数字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测量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的发展和运用,使古建筑测绘成果形式更为丰富多样,凸显出综合性、跨专业的特点,学科边界更为模糊;测绘工作中更应注重系统性、动态性、多样性和规范化。应当看到,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能接触的工作仅仅是其巾的一部分而已。
有关黄河的谚语二、古建筑测绘的社会意义
1.保护、发掘、整理和利用古代建筑遗产的基础环节
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大致包括调查、研究评估、确定级别、建立记录档案、
柳岩直播卖货制定保护规划、日常管理维护、实施保护工程和控制周边环境等内容和程序。其中很多工作,包括建"r.记录档案,在我国《文物保护法》及配套法规中都有明文规定,属于法定要求。可以看出,作为建立记录档案的核心内容之一,测绘可获得古建筑的具体数据和相关信息,本身是保护工作的最基本环节,是开展其他工作的前提条件二如果没有测绘记录,研究评估、规划设计和保护工程实施都是不可想像的,而科学有效地管理也无从谈起。可以说,测绘是文化遗产保护基础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科学记录档案的建筑遗产就不可能得到真正保护。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建筑文化遗产的总体资源十分丰富;然而与此形
成鲜明对照的是,由于建筑遗产保护专业人员严重缺乏,对全部建筑遗产实物遗
存来说,相应的基础工作(如获得测绘数据及图纸、建立记录档案的工作)还相对薄弱。文物保护单位建档工作即使在最高级别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开展得也不够理想。因此,日前巫须大力加强古建筑测绘工作,并逐步系统化、规范化。古建筑测绘工作任重道远,大有可为。
2.为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史教学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
从20世纪30年代梁思成、刘敦祯先生主持下的中国营造学社开创中国建筑
史学以来,坚持古代文献和实地调查测绘相结合,曾长期作为基本路线,并由此
奠定了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坚实基础。今天,在建筑史教科书中习见的诸多经典
建
写小说的网站筑的实测图,更凝聚了数代建筑史家、文物保护工作者以至青年学生的劳动成果。
表达今天好冷的句子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相关测绘成果,或者仅有不准确、规范性差的测绘图,
也会给研究带来困扰。著名古建筑专家陈明达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古代木结构技
术研究,成就卓著,但他只完成了战国至北宋部分,南宋以后的相关研究则由于
缺乏精确的实测资料而未能完成.。而傅熹年院士在研究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组的设计方法时,也因为“我国目前尚无按统一要求精测的古代建筑图纸和数据”,不得不声明允许他引用的数据有一定误差。感慨于大量实测资料未能得到规范系统整理,他呼吁相关部门“及时订立一套严格的规范化的测绘要求,尽可能取得完整准确精密的图纸”。实测资料对相关研究工作的重要影响,由此可见
一斑。
3.为继承发扬传统建筑文化、探索有中国特的现代建筑创作提供借鉴
保护、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探索既符合时代要求又有中国
特的现代建筑创作,应当是每位中国建筑师的责任。多元包容、丰富多样的艺
术形式,大规模建筑组的外部空间设计,建筑组与环境整体的结合,功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