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介绍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姓赵氏,故又称赵政,汉族(当时称“华夏”),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战略家,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朝开国皇帝,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即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地方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
服装搭配图去西安秦始皇兵马俑是必去之所,就如“不到长城非好汉”那样,不去兵马俑就谈不上去过西安。秦始皇兵马俑位于西安市东30公里的临潼城区东。1974年3月在打井时发现,轰动全国,震撼世界,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随后1976年又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一号坑和二号坑都经过人为的火焚,据说是项羽所为,三号坑自然塌陷,但塌陷前亦有遭人破坏的痕迹。
一号坑最大,为一长方形地下土木建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5米,面积14260平方米。俑坑布局严整,结构奇特,在坑底每隔三米筑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墙间的空当为“
过洞”,坑底铺有青砖,墙两侧约1.5米的地方载以稠密的壁柱,柱头连接木梁,隔墙和顺梁上横铺密木行,上覆芦席、细泥土;兵马俑就陈列在过洞中,坑的最东边横列着三排面向东的武士俑,他们身披战甲,每列七十人,共二百一十人,是坑内军阵的前锋,南、北、西三面各有一排面向南、北、西的列队,是军阵的侧翼和后卫,担任警戒,坑中央是三十八列纵队,全部面向东,间隔排列在十一个过洞里,纵队之中有驷马战车,六乘由二十四匹大型陶马拖拉,每辆战车后有三名身穿铠甲的武士俑,左持弓,右持矛,中间一人御车,整个阵容是向东攻击,意在赞誉秦始皇扫平东方六国,一统天下的丰功伟绩。二号坑以弩兵方阵、战车方阵、骑兵阵和车徒结合。三号坑发现陶俑68件,一辆四匹马拉的战车。
兵阵内陶俑身高在1.97米至1.78米之间,重约300公斤,腹部以上空心,下身实心,脚下有踏板,以保持陶俑的重心;陶马与真马大小相似,通高1.5米,体长2米,与今天的相比有些小,资料说秦代的马以西域的品种为主,故体形小。兵俑依据真人烧制,容貌不一,神态各异,一类身穿交领右衽短褐、勒带、束发、发髻偏于头的右上方,腿扎行幐,足登方口齐头履;另一类身穿短褐,外披锴甲,足登短靴或方口齐头履。这些兵俑的共同特征是:中分发型,留须。
陶俑和陶马是泥质灰陶,经过高温烧制,质地坚硬,其烧制时为彩陶,因俑坑被大火焚过,在加上长期埋于地下,发掘出土后颜料很快会氧化脱落。我们去的时候幸运的看到文物工作者正在清理刚出土的几个陶俑,从远处用望远镜可清晰的看到陶俑脸部的原始颜与真人肤几乎一模一样——可是我们转了一圈再来看时颜已经所剩无几了。
兵马俑的典型代表有跪射俑,月1.2米高,头饰向左偏以保持平衡,单膝撑地,戴有护膝,着士兵鞋,“左脚搓,右脚横,左手若附枝,右手若抱儿”——被誉为兵马俑的镇馆之宝;还有军吏俑,又叫板立俑,是文职,身穿布袍,无铠甲;再有是将军俑,高1.96米,双尾冠,两层战袍,表情严肃,肚子微隆,这或许就是“将军肚”的由来吧。翁家明个人资料
吴昕李易峰出土文物中还有两大精品,一是青石铠甲,它由612片磨制的青石片用青铜丝串缀而成,铠甲高74厘米,宽31厘米,重18千克,是首次发现的保存较完好的铠甲。再一是1980年出土的两乘青铜马车,车、马、御手均为青铜按实物一半比例制作,车箱分为前后两室,御手坐于前,主人乘于后,车后有门,室内有轼,可坐可卧,前面和两侧开有窗户,这就是史书记载的“辒輬车”;铜马车构造复杂,由大小3400多个零件组成,车长3.17米,高1.06米,四匹铜马通耳高91厘米至93厘米;铜马车的主体用青铜制作,另有1500多个零件用金
年度报告怎么看发给老师的短信银制作。这是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时代最久远、结构最复杂、装配最讲究、形体最壮大的古代青铜车马。
带兔字的成语兵马俑以它无穷的魅力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宏伟,中国历史的悠久古老。
知识网,素质教育,知识百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