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的变迁
-内容摘要:丝绸之路,又称丝路,是古代中西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的重要通道。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的路线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三条。前者上乘两汉,下启隋唐,具有典型的承上启下作用。而后者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进一步发展。由于时代的特殊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有部分的变迁。
关键字:魏晋南北朝 丝绸之路 变迁
正文
“丝绸之路”之名,最早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来的。他曾多次到中国考察,在他的《中国》一书中,他将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一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交通道路,叫做“seidenstrasse”,德语意为“丝绸之路”。其后,1910年,德国东方学家阿尔巴特·赫尔曼在其著作《中国与叙利亚间的古代丝绸之路》和《从中国到罗马帝国的丝绸之路》中,分别对“丝绸之路”进行不断地扩展。而这些观点符合历史实际,因此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可,从十九世纪末开始,丝绸之路或丝绸贸易之路不断被使用。
谈到丝绸之路,就不得不谈到汉武时期的张骞出使西域,这次历史上被称之为“凿穿”之路的行动,在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和古代文明史上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在“凿穿”之后,在双方的不断稳固建设下,中原王朝与西域以及葱岭以西诸国的交通逐渐固定下来。
然而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中国南北分裂,政权不断更替,先后经历三国鼎立时期,东晋十六国时期以及南北朝对峙时期三个阶段。而西部世界各国同样局势的变动不断,萨珊王朝的兴起和衰落,、罗马的分裂、印度王朝政权的更迭以及突厥的兴起,最终导致丝路的兴衰变迁。
一、陆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其从长安出发,主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越过白龙堆至古盐泽西北楼兰古城,进入西域。从楼兰古城分为两道,北道沿孔雀河至渠梨、乌垒、龟兹、姑墨至疏勒,而后逾葱岭,经大宛西行;南道则由楼兰经鄯善扜泥城,沿今车尔臣河,经且末、于阗、皮山、莎车而后逾葱岭,经大夏西行。南北两道在木鹿会和,然后经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抵达地中海东岸的叙利亚,从而于地中海地区诸国交通。
秋葵的做法
这条丝路又被称为“绿洲之路”,主要是因为在这条道路上要经过许多的浩瀚沙漠,而里面有点缀着无数的天然绿洲,并形成了许多绿洲国家,为过往的人行和畜提供休息的场所,所以得名“绿洲之路”。
宝贝去哪儿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国多个政权分裂格局,使得丝路的东端形成多元并存的状况,使得北方诸政权的都城譬如武威、平城、长安、洛阳等都曾担负过丝路起点的重任。而在西部,由于萨珊王朝和拜占庭的强盛,萨珊首都泰西封和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成为绿洲道路的西部终点。这条丝路可分为东段陇右道、中段西域道以及葱岭以西的西段。
1.陇右道:
虽然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政权更替频繁,都城变化不断,导致丝路起点的不断变换,但是长安作为北方人来人往都会经过长安,因而这里为叙述方便将长安作为丝路的起点,而从长安到河西走廊的道路,称之为陇右道。
童瑶 张默历史上,从长安至河西走廊的路线多达五条,然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陇右道所选取的路线主要有两条:长安→凉州北道和长安→凉州南道。
北道是到达河西最短的一条路线,从长安出发,经洛阳,沿泾河河谷西上,过固原,至靖远渡黄河,近路河西走廊。此路线基本是一条直线,因此比其他路线更为近便。自古以来北道就是关中连接陇右的军事要道,因而历代政权特别是北方政权都对这条道路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和保护,抵御匈奴等北方草原民族的东进,维护丝路顺畅。
而南道同样从长安出发,沿渭水西行,经宝鸡、天水、陇西、临洮、金城,由此度过黄河,进入河西走廊。这条道路比北道多出二百里。
在上述两条道路之间还有一条中道,自古也颇多利用。此道从长安至陇县,而后西行字陇关或大震关越陇山,西北经略阳、渭西至金城,过黄河至河西。
魏晋时期,陇右道经行的要道上聚居着部分羌人部落,在平常情况下,羌人是不会对丝路交通进行骚扰,但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苛政和剥削,羌人不断发动起义斗争和武装反抗,对丝路交通顺畅与否造成影响,但同时羌人的活动,譬如城镇、桥梁的建设,荒山开辟,还有氐、汉各族对西北地区的开发,为中西交通的开展起到促进作用。
2.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即经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进入西域的道路,在如今又称之为甘肃走廊。这条通道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100~200公里,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由于其优越的地理自然条件,使得此地自古农牧业较为兴盛,是中国内地通往新疆和中亚、西亚、南亚、欧洲的要道。
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丝绸之路要道的河西走廊和西域的形势处于动荡之中,对中西间的交通造成重要的影响。首先,东汉灭亡以后,中原政权一度丧失对河西的控制权,敦煌长达二十年无太守,到了曹魏、西晋时期 ,中原政权只与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的政权较多联系,维持着对河西走廊和西域的控制。五胡十六国时期,由于战乱中原政权基本失去对西域的控制,直到北魏时期中原政权才恢复对河西走廊的控制。虽然局势动荡对丝路顺畅造成影响,但北方的政权都不曾放弃对河西地区的开发治理,特别是西魏、北周时期,河西走廊依旧是中西交通的要道。
3.西域道:
西域,从广义上说,其包括古代玉门关以西的广大地区,中国的新疆、葱岭以西的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的地,在中国古达文献中都曾称之为西域。而狭义上的西域大致指中国
新疆地区。在丝路交通路线上,相对于陇右、河西的丝路东段,葱岭以西的丝路西段而言,位于新疆地区内的思路路线即西域道,就是整条丝绸之路的中段。由于此地临近周边各个国家,因而这里就成为历史上多种文明的交流扩散之地,成为中西交流的重要中间地带。
两汉时期,中央政权在新疆地区设立都护府以后,中国与葱岭以西的西中亚诸国出入西域主要有南北两道:南道指经鄯善、若羌、于阗、莎车,过葱岭西行;北道出玉门关经楼兰绕道车师前王国,在转焉耆、龟兹、姑墨而西,至疏勒,过葱岭西行。
陈世妍男友到了魏晋时期,又增加了“中新道”,即从敦煌、玉门关至车师后王国,而后沿天山北麓西行的道路。
在到东晋十六国时期,西域道随着中原地区、河西走廊和西域形势的变化而有所变迁。首先在西域南道,南道以鄯善为起点,从敦煌出发,出阳关,沿疏勒河向西,在罗布泊附近进入白龙堆沙漠,南行至鄯善扜泥城。汉魏之际,鄯善国力雄厚,其王都扜泥城当南道要冲。因而南道出玉门关后,不在经楼兰,而径自沿阿尔金山北麓西南行,以达鄯善;其次西域中道,其包括自敦煌、玉门关西行,经楼兰道与汉代北道合西行的路线;再次是加强
对新道与北新道的利用,所谓的“新道”是自敦煌至车师界高昌而后入中道的一条支线;最后是对伊吾路的利用。伊吾路是自河西进入西域的古代交通线之一,这条线路自敦煌或晋昌经伊吾至车师,而后西行与西域北道连接。然而随着柔然的崛起和强盛,使得伊吾路的利用率降低,过往使节为避免柔然的作梗而选择经行鄯善路。
南北朝时期的西域道,在《魏书·西域传》中有所记载:“其出西域本有二道,后更为四:出自玉门,渡流沙,西行二千里至鄯善一道;自玉门关渡流沙,北行二千二百里至车师为一道;从莎车西行一百里至葱岭,葱岭西一千三百里至伽倍为一道;自莎车西南五百里葱岭,西南一千三百里至波路为一道焉。”
4.丝绸之路支线的利用:
迟帅演过的电视剧自张骞出使西域“凿穿”后,古代中西交通陆上路线,一般情况下都是过河西走廊进入西域,经新疆越葱岭进入中亚,而后西行。当河西走廊或其中某一段被阻塞是,人们往往另走它道进入新疆地区。三至六世纪,即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国境内长期存在多个政权对峙的局面,不同政权与西域的交通也往往行经不同的路线。因此,交通西域除河西走廊主干线之外,另有其他道路通西域。其中最重要的有吐谷浑之路、居延路和草原路。
鹿晗为什么打吴亦凡①吐谷浑路线
吐谷浑之路以今青海地区为中心,故又称“青海道”,因那时青海境内有吐谷浑部落和吐谷浑国而出名。同时又由于曾经控制此路的西秦王乞伏炽磐曾被东晋封为河南王,其国有称河南国,故又名“河南道”。
在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吐谷浑之路主要以青海湖周围的地区为中心,向周围有四通八达的道路。其主干道是从青海湖西的都兰城出发,沿柴达木盆地南北两缘西行,再向北过阿尔金山隘口,能至鄯善。
②居延路
居延路是途径古居延之地的通道,居延故地在今内蒙古西部的额济纳旗,额济纳河南北穿越额济纳旗。所谓居延地就是此河流域地区。
由于东西两侧巴丹吉林沙漠和北山山脉的阻挡,居延路成为中国西部一条重要的南北通道。纵横交错的居延道路是中原草原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其远控大漠,近屏河西,东西襟带黄河、天山,且水草丰美,宜于农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条交通道的就备受利用。
首先,居延之地处中原政权与北方草原民族交界地区,是北方草原民族通常经行之路。其次,当河西路或中原路不通时,居延路是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各族政府和民间的替补道路。
在中西间交通线上,居延道沿漠南之地与河西路平行西进,发自阴山山麓,途经居延绿洲,西过天山之北而通中亚诸国,可与河西走廊的道路相通,亦可如吐谷浑之路。
③草原路
草原路是后世名称,唐代以前未见过此称。这条路线是北方草原民族东西交通的路线,很早就已经存在。公元前五、六世纪,中国丝绸已经传入遥远的希腊,那时有的学者就认为便是通过西北草原名字辗转传递实现的。自古欧亚大陆的北部辽阔的草原便一直存在各游牧民族部落,他们的活动是草原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草原路一般是指从漠河经过阿尔泰山南至西域。草原路是游牧民族通往西域的道路。在三至六世纪间,草原路的起点和路线都发生一些变化。
魏晋时期,草原路起点在车师后王国都城于赖城,由此西向至“大秦”,这是一条沟通中国与罗马的路线,但当时的中国人并没有怎么利用这条路线进行活动。
五胡十六国时期和北魏前期,这条路线有车师后部、高昌向东延伸,经河套地区过黄河、北魏前期政治中心平城,东至辽东,形成贯通中国北方的东西国际交通线。十六国时期,匈奴和鲜卑融合形成的铁弗部赫连勃勃建立夏国,都于统万城,统万城也一时成为核桃地区交通四方的枢纽。
北魏时期,改统万城为夏州,直至隋唐夏州一直是河套地区陆路交通的枢纽。以平城为起点,经君子津、统万城(夏州)、灵州至姑藏,连通河西走廊之路,也可以西行与居延道相连进入西域。而后北魏迁都洛阳后,丝路以洛阳为起点,东西往来的商人使节僧侣自洛阳经长安入河西走廊,出敦煌、玉门关经伊吾至高昌,从高昌北上则与传统的草原路线联结起来。
但到了东、西魏和北周、北齐时期,东魏、北齐与传统的中西交通路线即自河西走廊入西域的道路隔绝,这条草原路成为东魏、北齐沟通西域和西南地区的主要道路。
5.葱岭以西的丝路
三至六世纪的中西交通,中国西部地区主要是葱岭以西中亚地区、古代印度、萨珊波斯和
拜占庭帝国。逾葱岭以西各条线路为丝路西段。丝绸之路远抵今印度、俄罗斯、中亚、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埃及、土耳其等。
三至六世纪,中亚地区就是中国与南亚、西亚和东罗马交通的中转之地,越葱岭西行的路线从汉代以来就分为两条。出入西域进入葱岭以西的中亚地区,南道以于阗为门户,北道以疏勒为门户。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