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教材分析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本课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6课,内容分为三块: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对西域的管理。秦汉时期是汉民族与周边少数发展的重要时期,汉朝对内加强民族之间的交往,解除了北方匈奴的威胁,派张骞出使西域,开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友好交往的局面。秦汉时期也是中外交流的重要时期,汉朝对外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打破了东西方文明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经济文化交流。
本课涉及中国的边疆问题。历史证明,新疆和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丝绸之路如今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
1.掌握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结果、意义。
2.识记丝绸之路的路线和意义。
石原里美是谁3.理解张骞出使西域对民族交往和丝绸之路开通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教学难点】
丝稠之路的开通和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和材料: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
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带一路”和古代的丝绸之路息息相关。那么丝绸之路的路线是
怎样的?它对当时的中西方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一带一路”的相关介绍作为导入,由此使学生将“一带一路”与丝绸之路相联系,拉近教材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进而顺利进入本课的学习。
教师也可以使用体系化资源中“【课程引入】沟通中外闻名的‘丝绸之路’情境导入”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春望原文【讲授新课】
一、张骞通西域
1.背景
展示图片:
教师:张骞通西域。那么西域到底在什么位置呢?
学生回答: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
教师:西汉初年,西域小国林立,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匈奴冒顿单于的儿子曾把大月氏杨幂主演的电视剧
的国王杀掉,并割下首级,把他的头盖骨拿来作杯使用。月氏人为此深恨匈奴,但苦于没有力量支援。
展示图片和材料:
教师:汉初,为灭匈奴,汉高祖遭受“白登之围”,而后,吕后受到侮辱,汉朝被迫与匈奴“和亲” ,每年还送给匈奴大量粮食和布帛。
2.经过
教师:到汉武帝时期,匈奴和汉朝的矛盾更加激化。汉武帝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展示图片和材料:
张骞(约公元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西汉汉中郡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旅行家、外交家、探险家。奉汉武帝之命,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两次被匈奴军队俘虏囚禁,历时13年终于逃回长安复命,从而成功开拓了丝绸之路。
教师:张骞于公元前138至126年和前119年至115年两次率领使团出使西域等地。第一次到达了中亚阿姆河流域的大月氏处,第二次到达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国,同时派遣副使出使周边其他国家。
展示图片:
上海市房屋租赁教师: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此处可带领学生演示“【历史地图】汕头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张骞通西域”动画,直观了解张骞通西域的知识点。
3.意义
展示材料:
材料一:“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之人物也。”
——翦伯赞
材料二: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未达到联合大月氏的目的,但同西域各国建立了联系,知道了许多西域地区的山川、地形、物产、人口、风俗等,此后,汉朝与西域诸国互派使节,互通商旅。
——《秦汉,一个民族强盛的起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