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Sept. 2016 / No. 5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略论泰(太)山与太行山、华山等之互称及
其对文学的影响
杜贵晨*
[摘 要] 泰(太)山别称“太行山”得到进一步证明,因太行山又名五行山,《西游记》写压倒孙悟空的“五行山”实根本于“泰山压顶”的比喻,而直接自《二郎宝卷》写孙悟空被压在“太山”之下脱
化而来。唐朝“华山”曾一度改称“太山”。“泰(太)山”与“太行山”、“华山”互称,加以泰山避讳的影
响,遂有小说描写无“恶”不归于太行,而无美不归于泰山之倾向和若干叙事中使用地名互换的现象。
[关键词] 泰(太)山;太行山;华山;五行山;互称
拙作《试说泰山别称“太行山”——兼及若干小说戏曲之读误》(《文学遗产》2010年第6期),揭蔽唐宋以降泰山有别称“太行山”之俗,《水浒传》等古代小说戏曲中之“太行”或“太行山”,实指“泰(太)山”。
东北大学怎么样但由于当时个人的疏忽和认识所限,尚有三点不足:一是于唐代及其以前泰山别称“太行山”的论证不够充分并有微误;二是于泰山别称“太行山”对太行山形象影响的一面未能兼顾;三是与泰山别称“太行山”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也还有太行山又名“五行山”和“西岳华山”曾一度改称“太山”等现象,也程度不同地反映于文学描写的现象未曾提出讨论。这些,都应该予以进一步的探讨。
一、 “泰(太)山”别称“太行山”起于唐前
上述拙文于唐代泰山别称“太行山”仅举《太平广记》卷三五〇《浮梁张令》一篇为证,却又误引“太山”作“太行”,是一个很大的疏忽(已在该刊有个人声明纠正)。但是,当初拙稿引证并不止此一例,而还有如李白《白马篇》之“弓摧”一联,《李太白全集》卷五作“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六十三《杂曲歌辞三》录李白此诗却作“弓摧宜山虎,手接太山猱”,清康熙间缪曰芑刊本《李翰林集》(以下简称“缪本”)依之。对此,清乾隆间学者王琦《李太白全集》校注仅列异同,而未作是非的认定,似有两存其可之意。这一现象与今本《乐府诗集》点校以《李太白集》本为是、缪本为非相对照a,则知王琦两存其可的处理,既是慎重的态度,也还有异文形成的原因以至原本如何难以遽断的
*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50014。
《乐府诗集》(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919页。
a[宋]郭茂倩:
128
129
缘故。这在上句是“南山”与“宜山”之典均有出处,不可以理校,却又不排除“南”与“宜”形近而讹的可能,兹不具论;在下句却可以看出王琦实以唐代有“太行(山)”与“太山”可以互称之俗。何以见得?
一是王琦校注以“太行猱”与“太山猱”两说并存,实以“太山”或“太行”均无不可,就包含了“太山”与“太行(山)”可以互相替代的可能。据王琦注,《李太白全集》本“太行猱”出《尸子》载:
“中黄伯曰:‘予左执太行之猱,而右搏雕虎。’” a
由此似又可以反证李白原作必作
“太行猱”。然王琦注“南山虎”接下并注“宜山虎”,又显示其以“南山”作“宜山”亦不为无据的两可态度。
二是上引王琦注虽然未及缪本之“太山猱”,但是缪本作“太山猱”除有《乐府诗集》本的根据之外,作为用典也有可靠的出处,即《史记·周本纪》司马贞《索隐》按引《越绝书》曰:“左手如附太山,右手
如抱婴儿。”(今本无)特别是句中“附”字正可以引申为“接”,而《越绝书》句中“左手如附”与《尸子》“左执”意义相近,且《尸子》作“太行”处,在《越绝书》正是作“太山”。由此可见,在《尸子》至《越绝书》成书的战国秦汉间,很可能就已经有了“太行”与“太山”互称之俗。从而训至唐代,李白《白马篇》“弓摧”一联原作“太行猱”或“太山猱”均有可能,今存异文不排除是李白原作与改稿并行结果。即使异文的发生是由后人改窜,但这一改窜必因于当时诗文中有“太行”与“太山”互称之俗。乃至缪本的取舍和王琦校注的两存其可,都应该是出于对“太行”与“太山”互称之俗的了解与认可。
上述之外,拙文《试说泰山别称“太行山”——兼及若干小说戏曲之读误》还曾举《太平御览》卷三十九《地部四·泰山》引《上党记》曰:“太行坂东头,即泰山也。”认为“这一说法把太行山与泰山联在了一起”,其“所指实际的情况应该是沿太行山羊肠坂道向东可至于泰山。但就字面上看,这句话不排除泰山是太行山之一部的意思,从而有导致泰山与太行山混淆的可能”。并举元念常集《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二载元世祖与相士问答,证明元人有以“泰(太)山”为“太行山”之俗。此去数年,今又得泰山学者周郢先生惠寄他新发现的一则资料——清康熙刊本《南巡惠爱录》所载:
此山(周郢按:指泰山)即泰行山之南山也。三省管辖,周可八百里。《论语》云“登东
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正此山也。b 上引资料中的“泰行山”即“太行山”。其以泰山为“泰行山之南山”,与上引《上党记》曰“太行坂东头,即泰山也”相合。而“泰(太)山”与“太行山”互称之俗,清人
因之,其实际的源头则不止可以上溯到唐代,更从上古秦汉就已经形成了。乃补证于此,并感谢周先生无私的贡献。
二、 
“泰(太)山”与“太行山”互称的特点与意义上论“泰(太)山”与“太行(山)”互称之俗,源自上古,与时流变,其特点与意义也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丰富变化,约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民间说唱,凑字押韵。“泰(太)山”与“太行(山)”互称,为民间说唱称呼“泰(太)山”提供了选择用两个字或三个字以凑字押韵的方便。例如成书于明朝嘉靖年间的《清源妙道显圣真君一了真人护国佑民忠孝二郎开山宝卷》(以下或简称《二郎宝卷》)卷上《水火既济品第六》,写孙悟空把二郎神的母亲“压在太山根”,但是到了《摇山晃海品第七》写“二郎��问着西王母,我娘那边行?”
得到的回答却是:“王母开言叫二郎,你娘压在太行山。” c
又如明万历末年黄天教教徒悟空所编
《灵应泰山娘娘宝卷》有云:“泰山娘娘,道号天仙,镇守泰行山��娘娘神通大,奥妙广无边。眼观十万里,a [唐]李白:
非诚勿扰嘉宾薛璐《李太白集》(上册),[清]王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80页。b 杨勇军:
《论记康熙第三次南巡事迹的〈惠爱录〉兼及〈红楼梦〉》,《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c [明]无名氏:
《清源妙道显圣真君一了真人护国佑民忠孝二郎开山宝卷》,张希舜、濮文起、高可、宋军:《宝卷》初集(13),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08—515页。
130
独镇泰行山。”a
这些文例中“泰(太)山”作“太行山”或“泰行山”都明显出于凑字押韵等诗歌修辞学上的裁量,于实际是叙泰山之事和所叙泰山事本身,并没有关系。
(二) 使“泰(太)山”无“恶”不归于“太行(山)”。中国自古就有避讳的传统,而避讳的对象往往同时是被刻意美化的对象。泰山作为“五岳独尊”之山,是历代皇帝封禅和民众求子嗣、祈平安的神山,很早就是避讳的对象。影响所及,大众传播中涉及“泰(太)山”有所谓“盗贼”的历史事实,往往就不能直言。而自古泰山偏又多盗,如史载“(黄)巢挺身东走至泰山狼虎谷,为时溥追兵所杀”(《新五代史·梁纪·太祖本纪》);又如宋江等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宋史·徽宗本纪》),“京东盗宋江出青、齐、单、濮间”(《泊宅编》),齐即齐郡即今济南市,南倚“泰(太)山”。但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水浒传》及其所取材的《大宋宣和遗事》等书中,有关这些事实的“泰(太)山”都被置换成为了“太行
告白的话怎么说山” b 。由于同样的原因,
冯梦龙《古今小说》第四十卷《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中甚至出现了“太行山梁山泺”之类明显不合地理常识的表述。其效果就是把那些发生在“泰(太)山”的所谓“悖逆”之事,硬是挪移按在了“太行山”上,而太行山就因此而被污名或进一步污名为盗贼之窟了。
(三) 使“太行山”无美不归于“泰(太)山”。“太行山”绵亘千里,自古与泰山同多盗或更甚,除了上述小说戏曲涉盗描写泰山别称太行山的刻意抹黑外,又把“太行山”历史上有可尊崇的“忠义”人物故事,挪移到了“泰(太)山”。集中而突出的例子是杨家将故事所根据的北宋初年太原名将杨业一门忠良的事迹,本来发生于太行山一带,但是《新编全像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志传》等杨家将小说,却写其能行“忠义”的事迹都不在太行山,而一旦为朝廷所不容或“反上太行山,称草头天子”的
情况下才上“太行山” c 。从而“太行山”作为杨家将战死沙场的真实背景地,
却被与叙杨家将“忠良”一面的事迹彻底切割。而在民间,杨家将忠君爱国故事甚至完全抛弃了“太行山”,而被直接挪移至“泰(太)山”的背景之上。对于因此而泰山周边多杨家将故事流传与印记的现象,周郢先生曾经考察并提出以下问题:
在泰山周边,分布着为数众多的杨家将遗迹,诸如南天门(奉祀穆桂英像)、六郎坟、杨
六郎祠、孟良台、焦赞台、穆桂英沟、穆英台、穆柯寨、穆寨顶(以上泰山南麓)、杨家寨、杨家
井、穆家寨、降龙树、杨家台(以上泰山北麓)等等,多达20余处。与历史上杨业、杨延朗(杨七夕节寄语
延昭)等人军事活动区域(今山西、陕西、河北境)相距甚遥的东岳泰山,为何会出现如此之
多的杨家将遗迹,无疑是一个颇具兴味的文化话题。
他的结论是:
杨家将故事与泰山有着诸多历史及文化的联系。历史上杨延朗作为扈从武臣,参加了
宋真宗封禅大典,将杨家将的威名播于泰山,宋元之际泰山周边涌现的众多山寨及女杰,乃
是“山东穆柯寨”与“穆桂英”艺术形象的直接源头;而明人笔记中红裳女子在泰山与杨六
郎过招的情节,则是穆桂英故事进入杨家将传奇的一个关键链环。泰山周边众多杨家将遗
迹的出现,实基于上述这一复杂而有趣、离奇却真实的历史文化背景。d 笔者所见这是杨家将故事与
泰山之关系第一次被提出讨论,其结论也基本可信。但还可以补充的是,“杨家将”作为本来发生于“太行山”的历史故事,能在除太行山之外的泰山,而不是其他山及其周边持久传播,大量衍生,应当也由于“泰(太)山”别称“太行山”或曰“泰(太)山”与“太行山”互称的理由与方便。换言之,民间造作与传播者无论为了对“杨家将”还是“泰(太)山”的褒美,都更
a [明]无名氏:
《灵应泰山娘娘宝卷》,张希舜、濮文起、高可、宋军:《宝卷》初集(13),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1—22页。
b 杜贵晨:
《试说泰山别称“太行山”——兼及若干小说戏曲之读误》,《文学遗产》2010年第6期。c [明]
无名氏:《杨家府演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07页。d  周郢:
《杨家将故事与泰山》,《泰山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131
愿意把二者结合在一起。这样做,一方面使“杨家将”故事脱离了被以“盗贼”污名的“太行山”背景,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泰(太)山”自古生成并被持续强化的神山形象。如果此想有合理之处,那么“泰(太)山”别称“太行山”之影响,又有了古代通俗小说夺“太行山”之美以归于“泰(太)山”的一面。
但是,在今见“泰(太)山”与“太行山”互称的文例中,有一个似为例外的情况不可以忽略,即《三国志平话》(丁锡根《宋元平话集》)中“太山”和“太行山”同时出现,日本汉学家大塚秀高先生曾就相关文例作具体分析讨论。他认为:
《三国志平话》中把泰山都写作太山,而把太行山有写作太行山,也有写作太山的。大山
及与之同音的太山原意都是很大的山。因此,把秀峰独立的称为太山;把山峦连亘的称为太
行山,那也合乎道理。可是,对于认为没必要区别的,把两者都写作太山。当时,太山之称有
可能不仅指泰山,也指太行山吧。a
就这个“太山之称有可能不仅指泰山,也指太行山”的结论说,可说是对于泰山文化的一个独立重要的发现。但是,认为《三国志平话》以“太山”称“太行山”或说把“太行山”称为“太山”是由于“认为没有必要区别”则还缺乏证据,因为还有可能是作者书写或后世传抄刊刻的疏忽所致。因而《三国志平话》中“太山”和“太行山”同时出现,确有作为“泰山别称‘太行山’”之辅证的可能,但也不能认为是本文以“泰
山”与“太行山”互称导致无恶不归“太行”,无美不归“泰(太)山”的反证。
三、 “五行山”之替代“泰山”:《西游记》对“泰山压顶”比喻的演义
与“泰(太)山”和“太行山”互称有关,而且关系密切的,还有《西游记》写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的描写。《西游记》写孙悟空先后两次被大山压倒,第一次是第七回被佛祖易如翻掌压在了五行山下;第二次是第三十三回写老魔接连遣三座大山压倒了孙悟空,最后一座是泰山。虽然写泰山压倒孙悟空在后,写五行山压倒孙悟空在前,但以大山压倒孙悟空情节的构思,却是同一个修辞传统,即俗语所说的“泰山压顶”。只是第二次的描写直接用了泰山,第一次的描写虽然用的是“五行山”,但“五行山”其实是泰(太)山的替代,根本仍在“泰山压顶”的俗说。这又是为什么呢?
据笔者所做可能是不够详尽的检索,古代比喻压力巨大不可承受的“泰山压顶”之说的应用,至晚出现于元人施惠《幽闺记》第九出《绿林寄迹》。这部剧中写丑扮金瓜武士试戴金盔:“戴在头上,渐
渐似泰山压顶一般,头疼眼胀,成不得,这寨主不愿做了。还是戴红帽儿罢。” b
由此可以认为,
上述《西游记》写老魔最后用泰山压倒了孙悟空,除了前面增加了两座山为创造性因素之外,乃是沿袭了前人“泰山压顶”之说的传统。而且以泰(太)山压倒孙悟空的情节,早在百回本《西游记》出现
之前就
已经成书的《二郎宝卷》中就有了 c ,
百回本《西游记》的描写只是沿袭和略有变化而已。但是,一方面这一沿袭的过程值得追溯,另一方面可以认为,《西游记》正是从这一沿袭的新变生出了写佛祖以“五行山”压倒并制服孙悟空的情节。试分说如下。
先说《西游记》写老魔遣三座大山之最后压倒孙悟空的泰山,在第三十三回写孙悟空“担山”以
“赶师父”,与《二郎宝卷》写西王母命“二郎担山赶着太阳,要见亲娘” d 极为相类;
又其写孙悟空在老魔所遣第三座大山——泰山“劈头压住”的情况下支持不住,与《二郎宝卷》写压他于“太山”之下虽a [日]大塚秀高:
《天书与泰山》,阎家仁,董皓译,《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b [元]施惠:
《幽闺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2页。c 今存百回本
《西游记》最早的刊本是明万历二十年(1592)世德堂本。从其题为《新刻出像官版大字西游记》看,此前已有刊本,成书时间当更早,但也不会早于《二郎宝卷》写成的嘉靖三十四年(1555)。
d [明]无名氏:
《清源妙道显圣真君一了真人护国佑民忠孝二郎开山宝卷》,张希舜、濮文起、高可、宋军:《宝卷》初集(13),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16页。
廖昌永简介情节有异,而本质都为“泰山压顶”。这种高度的雷同,虽然有本于“泰山压顶”之俗说的必然性,但无疑也是其同时对上述《二郎宝卷》情节模仿的结果。事实上在《西游记》写老魔赞叹“他会担山”的口吻中,即已透露出此一描写有以“二郎担山”故事为模拟的背景,乃挪移后者的情节而来,包括了老魔所遣之泰山直接自《二郎宝卷》之“太山”而来。
后说如来佛镇压孙悟空的“五行山”,在第七回,兹不赘引。如来佛镇压孙悟空的山不再是《二郎宝卷》中的“太山”或“太行山”(实即“泰山”),而改写为“五行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淮南子·汜论训》载:“武王克殷,欲筑宫于五行之山。”高诱注曰:“五行山,今太行山也。在河内野王县北上党关也。”a可知我国上古太行山本名或一名五行山,而百回本《西游记》作者写如来镇压孙悟空的“五行山”,其实也就是“太行山”。但已如上所述论,早在百回本《西游记》成书之前,即已有了《二郎宝卷》写压住二郎母亲云花的“太山”即为“太行山”,并且后来二郎劈山救母后压住孙悟空的也正是这座别称“太行山”的“太山”。所以《西游记》所写同是压住孙悟空的“五行山”即“太行山”,应非直接自《淮南子》而来,而是与上论老魔压倒孙悟空三座大山之最后压顶的泰山同源,从宝卷的“太山”即“泰行山”又称“太行山”来的。
这就是说,《西游记》作者写如来佛镇压孙悟空以“五行山”的创造,或有不止一种因素的影响,但直接是因《二郎宝卷》称“太山”即泰山为“太行山”,而想到如来佛以“泰山压顶”之术镇压孙悟空的“太山”可以称“太行山”,进而回到了太行山的古称“五行山”。这也就是说,如来佛镇压孙悟空的“五行山”即“太行山”,实际也是“太山”即“泰行山”,也就是泰山,归根结底是受有泰山文化影响的产物,尽管这种影响的脉络曲折隐晦如此!
金玉婷四、 “抑讹泰山作华山”:《水浒传》“宋江闹西岳华山”的背后
《水浒传》写宋江等一百零八人有关西人物故事,除鲁智深为“关西和尚”和史进为华阴县人氏之外,最受学者注目的是第五十九回《吴用赚金铃钓挂,宋江闹西岳华山》。《水浒传》写鲁智深故事可能参考了宋人罗烨《醉翁谈录》提到的话本《花和尚》,“闹西岳华山”故事却来历不明,后人多有猜测。明许自昌《樗斋漫录》卷六论《水浒传》“多与正史不合”曾说:
愚意宋江自在山东,而宋史书淮南,已可笑。其金华将军事,又可笑……又金铃钓挂,系之华山,益可笑。盖江未尝越开封而至陕西明矣,抑讹泰山作华山,蔡衙内作任原耶?b
这里“抑讹泰山作华山��耶?”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提问。但是许自昌却没有作出肯定的回答,当然更没有说明“讹泰山作华山”的原因。以下试说之。
上古“泰”、“太”音同而通用,故“泰山”又作“太山”;又“大”、“太”通,“太山”的本义并读音若“大山”或“大(dài 岱)山”,所指可以是任何在古人看来足够大的山。所以今存古籍文献中的“太山”所指,有时就不一定是东岳泰山,甚至“泰山”所指偶尔也会是其他的山。前者如《史记·夏本纪》载:“华阳黑水惟梁州。”汉孔安国曰:“东据华山之南,西距黑水。”唐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云:“黑水源出梁州城固县西北太山。”后者如上引《括地志》又云:“终南山一名中南山,一名太一山,一名南山,一名橘山,一名楚山,一名泰山,一名周南山,一名地脯山,在雍州万年县南五十里。”《括地志》成书于唐初,出魏王李泰之手。由此可见,自虞夏以降至于唐代,东岳泰(太)山之外,尚有别个名为“太山”或“泰山”的山。这标志了晚至唐代,“泰(太)山”指东岳的称名虽然已具无可动摇的地位与强势
《淮南子》,高诱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9年,第142页。
a[汉]刘安等:
《水浒传资料汇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216页。
b朱一玄、刘毓忱: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