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艺谋电影语言的民族性表象(下)
楊 紅 雲
1.引言
张艺谋1电影的成功,归根结底在于其电影语言的“电影性”。即充分发挥声画艺术的特殊功能,打造刻骨铭心的艺术效果。自张艺谋出名以来,研究“张艺谋现象”的文章一直就很多,但从内容上讲,基本都集中在对其作品的视觉表象和思想内涵的评判上,很少有人提及/注意到其作品的听觉表象。实际上,以民族性表象为核心的听觉造型在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中屡见不鲜、层隐迭出,有时甚至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
小论将继《论张艺谋电影语言的民族性表象(上)—视觉造型与彩搭配》(《名古屋外国语大学外国语学部纪要》第41号第175–189页)之后,对《红高粱》、《英雄》等几部作品的主题音乐、配音合成等听觉语言进行分析探讨,并阐明其中民族性表象的形式、内容与特征。
2.听觉造型
电影是以声画为主的综合性艺术。当然,这主要是针对进入有声电影时代之后而言。因为有声,而不同于绘画和摄影;又因为有强烈的音响效果和听觉刺激,而区别于电视,所以人们愿意掏腰包进电影院去观赏。观众坐在电影院,忘掉日常的烦恼,腾出繁忙的双手,放松紧张的心情,以人体最舒服的姿势—只要睁开眼竖起耳,就可同时接收彩艺术与声音艺术两道信息,同时获得节奏的美感,享受精神的愉悦。一部好的电影,它的配乐不管是客观音乐2(即画内音乐),还是主观音乐3(即画外音乐),都应该是与画
面情节融为一体、同时又不失听觉造型本身之特与魅力的。在这方面,张艺谋电影的思路往往表现得比较突出。
2.1.构思独到真心话大冒险的问题大全最新
电影音乐对人物精神、情感的烘托和对画面环境、气氛的渲染,是其它任何艺术形式都无法替代的。而张艺谋导演的有些影片,在配音构思及声、画、意的有机结合上甚是高人一筹。比如《英雄》里,张曼玉扮演的飞雪和章子怡扮演的如月,身裹红衣“飘”在胡杨林里打斗的场面,随着铿锵冷脆的击剑声,四下骤起嗖嗖作响的胡杨叶,恰似一大片金翅起的蝴蝶,忽闪着亮丽的金光,被一股神奇的引力全盘托起,呼呼啦啦,在空中飞舞、盘旋。此情此景,两只愤怒的“蝴蝶”已无法排解内心的积怨,只有殊死搏斗才能解除彼此的心头之恨。那么,这里跌宕起伏、悠远柔长的背景音乐便成了双方的代言人,向观众讲述一段段爱的故事、情的愁结、命运的坎坷、信念的执著。
另外,该片中多次出现万箭齐发的场景,无数支箭头如乌云压顶,如黑潮神卷搬飞来,铺天盖地,势不可挡。在如何表现飞箭之神威这一点上,导演追求了数量与速度,让无以计数的箭头在天地间狂飙。其拍摄难度之大、表现手法之巧,真可谓中外电影史上独一无二之极品。而这里的拟音更是无与伦比,相信现实生活中谁也不曾体验过这样的场景,换言之,谁也不知道这时的箭声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音响,就是说这是一种感觉—只要能造出一种令人信服的“真实”的声音就可以了。据该片摄制组人员讲,为了造就一种像样的拟声,很是费了一番功夫,不光实拍了一些镜头,还动用了特技合成,将好几十种音响夹杂混合在一起,里面既有自然界的风声、雨声,还有农村人饲养的猪的叫声,既有地上跑的汽车的响声,也有天上飞的航天飞机的声音等等,最终为此足足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才达到现在的效果。像这样用到影片中就那么几分钟的镜头,居然费心折腾那么久,正所谓锲而不舍、精益求精。
2.2.乡土味浓
记得当年《红高粱》在中国公映后,无论城市乡村,也无论男女老少,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人们都会喊叫两句那首热情自由、放荡不羁的主题歌:
哇,往前走,莫回头,通天的大路,九千九百、九千九百九哇,哎,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哇,往前走,莫回头,从此后你,搭起那红绣楼哇,抛撒着红绣球哇,正打中我的头哇,与你喝一壶哇,红红
的高粱酒哇,红红的高粱酒哎,呀嘿”。细看其中,无一怪僻生涩字样,歌词顺畅押韵,节奏感强,带有浓郁的西北风格。一般人哼哼两遍就能记住,更何况主演姜文凭他粗哑狂放的嗓音“吼”出了生命的弹性,“喊”出了性感的彩虹。
《红高粱》中还有一段令人回味无穷的“敬酒歌”。银幕上带头领唱的是罗汉,他的音域高亢清俊,造酒作坊的伙计们也个个精神抖擞,粗犷的歌声回荡缭绕:
丁子峻老婆吉祥 罗汉:九月九,酿新酒,好酒出在咱的手。
最近新疆伊犁咋了 众伙计:好酒。
罗汉:喝了咱的酒。
众伙计:上下通气不咳嗽。
罗汉:喝了咱的酒。
众伙计:滋阴壮阳嘴不臭……
罗汉:喝了咱的酒。
众伙计:一人敢走青杀口。
罗汉:喝了咱的酒。
众伙计:见了皇帝不磕头。一四七,三六九,九九归一跟我走,好
酒……
这歌声为我们塑造了一帮精力过剩的男子汉像,歌词里充满了生命的骚动和倔强的精神。演员们海碗一端,扯开丹田嗓子齐声一吼,顿时间热血沸腾,翻江倒海。打造出引爆前的那种危机感和紧迫感。绝妙的是歌词
的措辞用字纯朴实在,非常口语化,听起来都像是农村“二愣子”们日常随口蹦出来的那些话,同时也巧妙地融入了中医深刻而悠久的养生哲理。要知道,这些字眼可都是莫言原作小说中根本没有的,全是剧组主创人员凑在一起自己编出来的,表现了地地道道的“北方味儿”。
更难以忘怀的是,在开片那场彪悍的“颠轿”阵势里,同样也是那首出了名儿的“颠轿曲”唱了主角儿。其中的配词套句巧妙得体,韵脚、格律齐整;内容生动、活现,土气中带嘲讽,憨厚下透机灵,实在里藏信仰;同时,表面包装却不失轻佻、娱乐之风韵,甚或是挑逗、下流之气:
客没走,席没散。
四下新郎寻不见呀,寻呀么寻不见,
哎,新郎就寻不见哪……
急猴猴,新郎官,
钻进洞房把盖头掀……
盖头掀—
哎呀呀呀呀呀,我的个小乖蛋,
嘿,我的个小乖蛋。
定神看,点,
塌鼻豁嘴翻翻眼,翻呀么翻翻眼,
哎,翻呀么翻翻眼哪……
鸡脖子,五花脸,
头上虱子接半碗,接半碗……
哎呀呀呀呀呀,我的个小乖蛋,
哎,我的个小乖蛋……
丑新娘,我的天,
龇牙往我怀里钻,怀呀么怀里钻,
风铃制作 哎,怀呀么怀里钻哪……
三八节寄语简短精辟 扭身跑,不敢看,
二蛋今晚睡猪圈,睡猪圈……
哎呀呀呀呀……
海信电视质量2.3.“主演”性强
在这一点上表现最妙的,是《红高粱》中“我爷爷”和“我奶奶”在高粱地里“野合”那场戏,没有一般“脱
星”们所展示的那种司空见惯的性爱场景。取而代之的是陡然四起的击鼓声和干裂撕心的唢呐声,观众看到的是一片气势磅礴的红高粱的海洋,在瑟缩清风中摇曳飘荡,跳跃狂欢;听到的是震撼心扉的生命乐章,滑过耳际,响彻寰宇;感受到的是男女主人公那“出格儿”的爱之热烈和愉悦。此时此景此情的勃发,全倚仗了似潮声如雷鸣的配乐,轰轰烈烈、宣泻不绝、痛快淋漓。同时,借鼓乐之威势描绘出“我爷爷”那“做贼不心虚”的野胆和气魄!这反而引得观众替他操心,甚至在潜意识中为他“放哨”,心里却还慌乱地扑腾扑腾直跳。这里的音乐,既刻画了情节,又鼓动了观众,更突出了主题特征。从这组画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三重音响:惊天动地的锣鼓唢呐声—这是主音;美丽动人的高粱那沙沙、刷刷、呼呼的欢舞声—这是辅音;以及男女主人公与观众共震的心跳声—这是知音,是伯牙奏出的高山流水声,是人类内心永不消逝的真谛。这里,声音是头号儿“演员”,是画面的主角。影片的“意思”都隐藏在这些“好听”的后面。
再者,影片接近尾声,烈日暴晒之下,日军卡车突然出现,逼近了埋伏区,“我爷爷”拉引爆索却不见响,他一急就带领大伙抱着火药罐儿冲向日军卡车……这时,银幕上却响起了十分欢快的像是一天真活泼的小姑娘在扭秧歌似的曲子,简短精练,且略带几分轻松乖巧,给人胜利在望之感、之错觉。殊不知紧接下来一个镜头,却是横七竖八的一片死尸。敌人的卡车是被炸掉了,可酒坊的伙计们也都成了肉弹。“我爷爷”没死,他满头满脸满身的泥土,直立着,像一尊雕塑。“我奶奶”倒在血泊中,身下流淌着一片腥红的液体,那是鲜血,是高粱酒。她的脸庞安详、青春而美丽。此刻,从天际又响起那首“我爷爷”唱给“我奶奶”的情歌:“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