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诗涵是变性人吗
职业教育电子与信息大类专业转型升级略观
《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是职业教育的基础性教学文件,是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的基石和重要组成部分。专业目标调整是适应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推进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性任务,是职业院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职业院校专业目录五年一大修的有关要求,发挥专业目录在职业教育中的引领作用,根据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一体化设计思路,教育部2021年组织完成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的修(制)订工作。在新版专业目录的基础上,2021年7月教育部启动了《职业教育专业简介》修(制)订工作,并于2022年9月正式发布。本文主要对新版职业教育电子与信息大类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进行解读,以便更好指导相关专业建设。
一、信息技术是建设数字中国的先导性基础产业
电子与信息大类专业对应信息技术产业,主要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四大行业。信息技术产业既是制造业,也是服务业。根据国家统计局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信
息技术产业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导性、战略性和基础性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电子信息、下一代信息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新兴软件、区块链、物联网等,其应用横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其他产业,对经济的引领作用日益增强,为数字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7.8%,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
电子报刊制作2022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数字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加速器”作用凸显,成为经济恢复向好的关键力量,为实体经济发展添能蓄力。“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国内国外双循环新格局的关键时期,为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来新的重大机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
黄景瑜八卦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5G网络规模化部署,推动物联网全面发展,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积极稳妥发展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等;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并对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提出明确要求。
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性教学文件,电子与信息大类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必须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需求,推进信息技术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国家通过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变革。西方世界的劫难攻略
二、新职业对信息技术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薛之谦李小璐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飞速进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孕育出众多新职业,对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能力水平提出了新要求。2019年4月到2022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先后联合发布5批共74个新职业,这些新职业中有近30个属于信息技术类(图1),反映出信息技术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为电子与信息大类专业的设置及相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依据。2022年9月27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向社会发布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本次修订将近年来发布的新职业信息收录到大典之中,共计新增168个职业。调整后,职业分为8个大类,共计1639个,其中首次增加“数字职业”标识(标记为S),共标识数字职业97个。新版大典充分适应和反映了近年来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变化,社会结构特别是人口、就业结构变化,以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配置需求,对于经济社会各领域都具有重要价值。
2020年,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联合阿里巴巴钉钉发布的《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发展报告》显示,目前新职业普遍面临着人才需求旺盛与人才供给短缺之间的矛盾,新职业人才需求规模庞大,预测到2025年,新职业人才需求超3000万,其中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近150万、物联网安装调试员近500万、人工智能人才近500万,数字化管理师从业人
清理注册表
员已超200万,人才缺口近千万。
2019年6月,工信部向中国电信等四大运营商发放5G商用牌照,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时代。2021年11月,工信部发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高速泛在、集成互联、智能绿、安全可靠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力争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独立组网网络,每万人拥有5G数达到26个,实现城市和乡镇全面覆盖、行政村基本覆盖、重点应用场景深度覆盖;构建数网协同、数云协同、云边协同、绿智能的多层次算力设施体系,算力水平大幅提升,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设施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信息通信行业整体规模的壮大和发展质量的提升,急需大量掌握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技术技能人才。
有研究预测“十四五”期间5G网络基础设施、物联网通信模组、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平台、新能源充电桩及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新基建产业六大核心领域的人才需求规模呈不断上升态势,由2021年的59.5万人提升到2025年的134.96万人,年均增长27.95%。其中,5G、工业互联网是未来五年人才需求增长最快的行业。
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基础,随着全球工业产业链变革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集成电路已成为制约信息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根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21年集成电路从业人员57.07万人。按照2014—2023年复合增长率20%计算,预计到2023年前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将达15484亿元。到2024年,全行业人才需求将达到78.9万人左右,人才缺口21.83万人。未来集成电路先进的工艺、器件以及EDA应用技术将是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人才最需要具备的技术,另外集成电路加工、封装测试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点内容。
三、新版专业目录调整力度大
电子与信息大类专业目录原有高职本科专业12个、高职专科专业44个、中职专业19个,总计75个专业。通过本次修订,保留29个专业、更名28个专业、归属调整7个专业、新增13个专业、合并10个专业、撤销5个专业。新版电子与信息大类专业目录中有高职本科专业18个、高职专科专业37个、中职专业21个,总计76个专业,分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通信类、集成电路类4个专业类(表1)。
电子与信息大类专业目录修订情况如图2所示。从新旧专业目录的总数来看变化不大,但调整专业的数量接近三分之二。一是为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大力培养集成电路领域高素质技
术技能人才,新增集成电路二级类,并调入“微电子技术与器件制造”“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技术”“集成电路工程技术”四个专业。二是全面规范专业名称。专业名称较准确地反映了专业内涵,同时按照就业岗位对专业技术需求的难易程度,依照“××工程”“××工程技术”“××技术”或“××应用技术”“××技术应用”的逻辑顺序对专业名称做了统一,本次修订中电子与信息大类更名的专业达30%。三是紧盯社会需求,及时补充专业空白。新增“区块链技术应用”“卫星通信与导航技术”“光电信息工程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工业软件开发技术”等专业。四是合并了一批界限模糊、内涵相近,或专业口径太窄的专业。比如,将“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和“电子商务技术”专业合并到“软件技术”专业,将“智能产品开发”“智能终端技术与应用”和“智能监控技术应用”专业合并为“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专业。五是撤销了一批专业布点较少、招生规模过小,或专业不符合高职教育培养定位的专业。比如,撤销的“电子电路设计与工艺”专业,2018年以前全国只有1所学校开设该专业,2019年全国招生人数仅30人。六是按照最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统计分类,兼顾关键技术,对7个专业进行归属调整。七是基于一体化设计思路,按照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框架,遵循“专业大类对应产业、专业类对应行业、专业对应职业岗位或技术领域”的基本原则,对中职专业进行了专业类划分,新版的中职电子信息类专业6个、计算机类专业11个、通信类专业3个、集成电路类专业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