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师说》赏析
《师说》赏析
⽼年⼤学祖铨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汉族。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称韩吏部。谥号“⽂”,⼜称韩⽂公。他是唐代古⽂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语⾔,破骈为散,扩⼤⽂⾔⽂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起⼋代之衰”,明⼈推他为唐宋⼋⼤家之⾸,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章巨公”和“百代⽂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集》⾥。韩愈还是⼀个语⾔巨匠。他善于使⽤前⼈词语,⼜注重当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今,如“落阱下⽯”、“动辄得咎”、“杂乱⽆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者,是尊儒反佛的⾥程碑式⼈物。
韩愈三岁⽽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扑街啊你是什么意思
20岁赴长安考进⼠,三试不第。25?35岁,他先中进⼠,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
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
论天旱⼈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博⼠,累官⾄太⼦右庶⼦,但不得志。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贬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国⼦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诗⼒求险怪新奇,雄浑⽽重⽓势。
他在政治上,韩愈反对藩镇割据。对于韩愈对待藩镇割据的态度,郭预衡指出:韩愈《平淮西碑》的主要倾向是“反对藩镇割据,⽽歌颂平叛的胜利;赞扬主战派,⽽批评主和派”,认为“韩愈反对藩镇割据的坚定⽴场,不应因为碑⽂少写了李愬之功便加以贬低”,⽽且他“反对藩镇割据的主张,还不仅表现在平定淮西的⼀时⼀事,他在⼀系列的⽂章⾥都贯穿着这个思想。”
思想上,韩愈是位重要的思想家。在宋儒眼中,孔、孟之下,便是韩愈。他在儒学式微,释、道盛⾏之际,⼒辟佛、⽼,致⼒于复兴儒学,取得了重⼤的成功。他所倡导的古⽂运动,其实就是复兴儒学的重要⼿段。
教育上,韩愈三进国⼦监做博⼠,担任国⼦监祭酒,招收弟⼦,亲授学业,留下了论说师道激励后世和提携⼈才的⽂章。韩愈⼒改耻为⼈师之风,⼴招后学。在教育⽅⾯的论⽂中,他强调了求师的重要性,认为只要是有学问的⼈,就是⾃⼰的⽼师;把有才能⼈⽐作千⾥马,阐释了在位之⼈如何识别⼈才对待⼈才和使⽤⼈才的问题。
史学上,唐时⼈称韩愈有史家的笔⼒,他撰有《顺宗实录》五卷,是韩愈在韦处厚所______
撰三卷《顺宗实录》基础上改写⽽成,他“削去常事,著其系于政者,⽐之旧录,⼗益六七,忠良好佼,莫不备书,苟关于时,⽆所不录。”从实录可看出他对宫市之斥责,对盐
dnf狂战士二次觉醒铁使进奉的批判,对京兆尹李实罪⾏的揭露等等,说明表状所⾔,符合实情。《实录》送呈以后,受到不少⼈激烈反对,原因是“韩愈撰《顺宗实录》,说禁中事颇切直,内官恶之,
⼆⼈上前屡⾔不实。” 于是“累朝有诏改修”。⽂宗令路隋等重新改写,⼏经曲折,终于遵照旨意,将实录中所书德宗、顺宗朝禁中事“详正刊去”。
《师说》作于唐贞元⼗⼋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时,这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李蟠的。《师说》是⼀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此⽂抨击当时“⼠⼤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学的风⽓,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作者表明任何⼈都可以作⾃⼰的⽼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学习。⽂末以孔⼦⾔⾏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古已然的做法,时⼈实不应背弃古道。有关他的传说很多,⽐如:
1、叩齿庵。韩愈来到潮州后,有⼀天在街上碰见⼀个和尚,⾯貌⼗分凶恶,特别是翻出⼝外的两个长⽛,韩愈想这决⾮好⼈,⼼想着要敲掉他那长⽛。韩愈回到衙⾥,看门的⼈便拿来⼀个红
liyifeng
包,说这是⼀个和尚送来的。韩愈打开⼀看,⾥⾯竟是⼀对长⽛,和那和尚的两只长⽛⼀模⼀样。他想,我想敲掉他的⽛齿,并没说出来,他怎么就知道了呢?韩愈⽴即派⼈四处寻那个和尚。见⾯交谈后,韩愈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很有名的潮州灵⼭寺的⼤颠和尚,是个学识渊博的⼈。韩愈⾃愧以貌看⼈,忙向他赔礼道歉。从此,两⼈成了好朋友。后⼈为纪念韩愈和⼤颠和尚的友谊,就在城⾥修了座庵,叫“叩齿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布。古时候,潮州韩江⾥的放排⼯,既要扛杉⽊,⼜要扎杉排,⼀会⼉跳下江,⼀会⼉爬上岸,⾝上的⾐服湿了⼲,⼲了⼜湿,常常患上肚痛病和风湿病。于是他们做⼯索性光着膀⼦,不穿⾐服。每天在江边挑⽔、洗⾐服的妇⼥,看见放排⼯⾚⾝裸体,就告到官府。官府交涉过后,放排⼯只好穿上⾐服。韩愈来到潮州,听闻这件事后,他跑到江边实地查看放排⼯扎排和放排的情形。韩愈认为放排⼯成天穿着⼀⾝湿⾐服,容易得病。在回衙后,他便让⼈到江边通知放排⼯:今后扎排、放排
肘,可以不穿⾐服,只在腰间扎块布能遮羞就好了。这块布后来就成了潮州的放排⼯和农民劳动时带在⾝上的浴布,潮州⼈把它叫“⽔布”。
3、过马牵⼭。韩愈到任潮州时,正逢潮州⼤⾬成灾,洪⽔泛滥,⽥园⼀⽚⽩茫茫。他到城外巡视,只见北⾯⼭洪汹涌⽽来,于是他骑着马,⾛到城北,先看了⽔势,⼜看了地形,便吩咐随从张千和李万紧随他的马后,凡马⾛过的地⽅都插上⽵竿,作为堤线的标志。韩愈插好了堤线,就通知百姓,按
着竿标筑堤。百姓听了⼗分⾼兴,纷纷赶来,岂料⼀到城北,就见那些插了⽵竿的地⽅已拱出了⼀条⼭脉,堵住了北来的洪⽔。从此,这⾥不再患⽔灾了。百姓纷纷传说:“韩⽂公过马牵⼭。”这座⼭,后来就叫“⽵竿⼭”。
4、驱逐鳄鱼。韩愈被贬到潮州做刺史时,当时潮州有⼀条江,江中有很多吃⼈的鳄鱼,成为当地⼀害,许多过江的⼈都被它们吃了。⼀天,⼜有⼀个百姓遇害了。韩愈忧⼼忡忡:鳄鱼不除,必定后患⽆穷。于是韩愈下令准备祭品,决定亲⾃去江边设坛祭鳄。韩愈摆好祭品后,对着江⽔⼤声喊道:“鳄鱼!鳄鱼!韩某来这⾥做官,为的是能造福⼀⽅百姓。你们却在这⾥兴风作浪,现在限你们在三天之内,带同族类出海,时间可以宽限到五天,甚⾄七天。如果七天还不⾛,绝对严处。”从此,潮州再也没有发⽣过鳄鱼吃⼈的事情了。⼈们把韩愈祭鳄鱼的地⽅称为“韩埔”,渡⼝称为“韩渡”,这条⼤江则被称为“韩江”,⽽江对⾯的⼭被称为“韩⼭”。
5、退之投书。据李肇《唐国史补》记载:韩愈曾与客⼈共登华⼭,⾄泌⼭巅后,发现四周险峻异常,估计没有办法迈步。在惊恐万分的情况写下遗书,发狂⼤哭。华⼭所在的华阴县县令想尽办法,才将其救下。
后来,有⼭西百岁⽼⼈赵⽂备游到“韩退之投书处”,有感韩愈的逸事,遂⼤笑不⽌。
后⼈⼜于旁题刻“苍龙岭韩退之⼤哭词家赵⽂备百岁笑韩处”。以后清代李柏登⼭⾄此,⾯对⼀哭⼀笑,
⼜表现出另⼀种⼼态,并做诗云:“华之险,岭为要。韩⽼哭,赵⽼笑,
⼀苦⼀笑传⼆妙。李柏不笑也不哭,独⽴岭上但长啸。
后⼈对韩愈评价颇多,⽐如苏轼:①⾃东汉以来,道丧⽂弊,异端并起。…独韩⽂公起布⾐,谈笑⽽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起⼋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此岂⾮参天地、关盛衰,浩然⽽独存者乎?②⼦美(杜甫)之诗,退之之⽂,鲁公(颜真卿)之书,皆集⼤成者也。[③唐之古⽂,⾃韩愈始。[④柳⼦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温丽靖深不及也。
⽩居易:学术精博,⽂⼒雄健,⽴词措意,有班(班固)_、马(司马迁)之风,求之⼀时,甚不易得。加以性⽅道直,介然有守,不交势利,⾃致名望。可使执简,列为史官,记事书法,必⽆所苟。
乾隆帝:韩愈⽂起⼋代之衰,⽽其诗亦卓绝千古。论者常以⽂掩其诗,甚或谓于诗本⽆解处。夫唐⼈以诗名家者多,以⽂名家者少,谓韩⽂重于韩诗可也,直斥其诗为不⼯,则⼉之愚也。
⽑泽东认为,⽂学作品包括诗,不要把话说尽了,⽽韩愈的⽂章和诗就是把话讲完了。
⽩居易在他的《思旧》诗中写道: 闲⽇⼀思旧,旧游如⽬前。再思今何在?零落归下
泉。退之服硫磺,⼀病迄不愈。微之炼秋⽯,未⽼⾝溘然。杜⼦得丹诀,终⽇断腥膻。崔君夸药⼒,经冬不⾐绵。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惟余不服⾷,⽼命反延迟……”公元824 年(长庆四年)⼋⽉,韩愈因病告假。同年⼗⼆⽉⼆⽇,韩愈在长安靖安⾥的家中病逝,终年五⼗七岁,获赠礼部尚书,谥号⽂。
⼆、作品原⽂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知之者,孰能⽆惑?惑⽽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师之;⽣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于吾乎?是故⽆贵⽆贱,⽆长⽆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之⽆惑也难矣!古之圣⼈,其出⼈也远矣,犹且从师⽽问焉;今之众⼈,其下圣⼈也亦远矣,⽽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之所以为圣,愚⼈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择师⽽教之;于其⾝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之师,授之书⽽习其句读者,⾮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学⽽⼤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之⼈,不耻相师。⼠⼤夫之族,⽈师⽈弟⼦云者,则聚⽽笑之。问之,则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之⼈,君⼦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常师。孔⼦师郯⼦、苌弘、师襄、⽼聃。炎E⼦之徒,其贤不及孔⼦。孔⼦⽈:
“三⼈⾏,则必有我师。是故弟⼦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已。
李⽒⼦蟠,年⼗七,好古⽂,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三、译⽂
古代求学的⼈⼀定有⽼师。⽼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不是⽣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
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在我前⾯,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师;⽣在我后⾯,(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年⽐我早还是⽐我晚呢?因此,⽆论地位⾼低贵贱,⽆论年纪⼤⼩,道理存在的地⽅,就是⽼师存在的地⽅。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他们超出跆拳道红带
⼀般⼈很远,尚且跟从⽼师⽽请教;现在的⼀般⼈,他们(的才智)低于圣⼈很远,却以向⽼师学习为耻。因此圣⼈就更加圣明,愚⼈就更加愚昧。圣⼈之所以能成为圣⼈,愚⼈之所以能成为愚⼈,⼤概都出于这吧?(⼈们)爱他们的孩⼦,就选择⽼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呢,却以跟从⽼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们的⽼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不通晓句读,(另⼀⽅⾯)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师
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师学习;⼩的⽅⾯倒要学习,⼤的⽅⾯反⽽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匠这些⼈,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夫这类⼈,
(听到)称“⽼师”称“弟⼦”的,就成聚在⼀起讥笑⼈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的⼈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就)可以明⽩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匠这些⼈,君⼦们不屑⼀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赶不上(这些⼈),真是令⼈奇怪啊!
圣⼈没有固定的⽼师。孔⼦曾以郯⼦、苌弘、师襄、⽼聃为师。炎E⼦这些⼈,他们的
贤能都⽐不上孔⼦。孔⼦说:“⼏个⼈⼀起⾛,(其中)⼀定有(可以当)我的⽼师(的⼈)。” 因此
学⽣不⼀定不如⽼师,⽼师不⼀定⽐学⽣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蟠,年龄⼗七,喜欢古⽂,六经的经⽂和传⽂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
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古⼈(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四、创作背景
《师说》是唐贞元⼗⼋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时,是说明教师的重要作⽤,
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抨击当时⼠⼤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学的风⽓。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作者表明任何⼈都可以作⾃⼰的⽼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学习。⽂末并以孔⼦⾔⾏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古已然的作法,时⼈实不应背弃古道。
这是韩愈散⽂中⼀篇重要的论说⽂。⽂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凡的勇⽓和⽃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见的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分发达,从中央到地⽅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章时三⼗五岁,正在国⼦监任
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听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师,也不是指“授之书⽽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韩愈既以这样的⼈⾃我标榜,也以好为⼈师⽽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往往知名。
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弟都⼊弘⽂馆、崇⽂馆和国⼦学。他们⽆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v答韦中⽴论师道书〉中的⼀段话⾥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为师。世果怪聚骂,指⽬牵引,⽽增与为⾔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挈挈⽽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张旗⿎地宣扬⾃⼰的观点,是难
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的⼀个庄严宣⾔。六朝以来,骈⽂盛⾏,写⽂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了⼀些艺术成就很⾼的作品,却导致了⽂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直到中唐仍流⾏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个提倡“古⽂”的⼈,却是
⼀个集⼤成者。他⽆论在⽂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地促成了“古⽂运动”的兴起、发展,主张“⽂以载道”,并⾝体⼒⾏,培养了⼤批有志于古⽂创作的年轻⼈。
据⽅成珪《昌黎先⽣诗⽂年谱》考证,此⽂作于唐德宗贞元⼗⼋年(802年),这⼀年
韩愈35岁,任国⼦监四门博⼠,是⼀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但他在⽂坛上早已
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运动”也已经开展。韩愈所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道
之不传也久矣”中的“师”有其独特含义,它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师,也不是指“授
之书⽽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韩愈既以这样的⼈⾃我标榜,也以好为⼈师⽽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往往
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
在唐代的⼠⼤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羞,官盛则近谀”的⼼理。韩愈写
《师说》的这⼀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论师道书》的⼀段话中看出:“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为师。世
果怪聚骂,指⽬牵引,⽽增与为⾔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挈挈⽽东,如是者数矣。”韩愈反对“⼠⼤夫之族”的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即师所在,是
具有进步意义的。
林佑威五、作品鉴赏
《师说》是韩愈的⼀篇著名议论⽂,有着卓越的见解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本篇议论⽂中,作者运⽤流利畅达的笔触,通过反复论辩,申明了为师的性质与作⽤,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原则,批评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不重师道的不良习俗。此⽂是为李蟠⽽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际上是借此抨击那些⾃恃门第⾼贵、不肯从师学习甚⾄讥笑别⼈从师的⼠⼤夫阶层着鲜明的针砭时弊的作⽤。作者表明任何⼈都可以做⾃⼰的⽼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学习。⽂末并以孔⼦⾔⾏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古已然的做法,时⼈实不应背弃古道。⽂章体现出⾮凡的勇⽓和⽃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见的精神,推动了乐于从师善于学习的社会风⽓。
这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写的。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分发达,从中央到地⽅都有官学。在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弟都⼊弘⽂馆、崇⽂馆和国⼦学。他们⽆论学业如何,都可以为官。因此,在当时⼠⼤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着尊“家法”⽽鄙师的⼼理。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并⼤张旗⿎地宣扬⾃⼰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是韩愈提倡“古⽂”的⼀个庄严宣⾔。六朝以来,骈⽂_
盛⾏,写⽂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了⼀些艺术成就很⾼的作品,却导致了⽂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直到中唐仍流⾏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个提倡“古⽂”的⼈,却是⼀个集⼤成者。他⽆论在⽂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地促成了“古⽂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主张“⽂以载道”,并且培养了⼤批有志于古⽂创作的年轻⼈。
第1段,此⽂起笔,托古⾔事,直接明了的提出⽂章的中⼼论点:“学者必有师”,并以教师的职能作⽤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冠以“古之”⼆字,既说明古⼈重视师道,⼜针对现实,借古讽今。“必有”⼆字,语⽓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申述中⼼论点。紧接着对⽼师的职责提出了⾃⼰的卓越见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随即紧扣“解惑”
⼆字,以“惑⽽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点出不从师的危害,从⽽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申述中⼼论点。并对如何择师也提出独到见解:“⽆贵⽆贱,⽆长⽆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最后紧扣“传道”⼆字,阐明道之有⽆是择师的唯⼀标准。这⼀观点⼀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直接指向了⼠⼤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具有在学问⾯前⼈⼈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并为下⽂针砭时弊张本。
第2段?以感慨发端,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尽吐不平之⽓,也指明了⽂章的现实意义。作者⾸先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层承接上⽂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的批判。接着运⽤对⽐的⽅法分三层论述。第⼀层,把“古之圣⼈”从师⽽问和“今之众⼈”耻学于师相对⽐,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层,以为⼦“择师⽽教之”,⾃⼰却不愿甚⾄耻于从师作对⽐,则指出“今之众⼈”“⼩学⽽⼤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之⼈”与“⼠⼤夫之族”作⽐较,揭⽰了尊卑贵贱和智⼒⾼下成反⽐的奇怪现象,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
第3段,作者以孔⼦从师的范例,指出古代圣⼈重视师道的事迹,进⼀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段开头先提出“圣⼈⽆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
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步,由“学者”推进到“圣⼈”,由“必有师”推进到“⽆常师”。举孔⼦之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在⼈们⼼⽬中是⾄圣先师,举孔⼦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由此得出“弟⼦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的结论,这既是对前⽂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关系、师道关系的新的概括。这⼀思想将师⽣之间的那条⼈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并对⾃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第4段,以“李⽒⼦蟠”从师学习的事例,赞扬李蟠“不拘于时” “能⾏古道”,并说明了写
作本⽂的缘由。继第三段引“古之圣⼈”孔⼦从师的范例之后,作者以李蟠作为当时后⽣晚辈从师求学的范例,对李蟠加以勉励,对当时求学的⼈则是⼀种号召。本段是⼀篇结构完整的议论⽂的附⾔,有如⽂章的后记或跋,作者对写作缘起做简单的说明:是为了⿎励⾃⼰的学⽣“不拘于时,学于余”⽽做。“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 “惑⽽不从师”的社会风⽓,“古道”指“从师
⽽问”。这⼀段与第3段内容上紧密
相承,是全⽂的重要论据,在意义上是前⽂论述的再递近。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总结全⽂主旨,点明主题。
⽂章思想,《师说》不仅批判了当时社会上⼠⼤夫阶层“耻学于师”的陋习,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更提出了三点崭新的、进步的“师道”思想:⼀、⽼师的职能: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该句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习其句读”,扩⼤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个进步,意味着不仅“童⼦”要从师学习,所有志于学问的成年⼈都要从师学习。⼆、从师学习的必要:“⼈⾮⽣⽽知之者,孰能⽆惑?惑⽽不从师,其为感也,终不解矣。”⼀⼀此句否定了“⽣⽽知之”,明确“学⽽后知”,严正批驳了“⼠⼤夫之族”所宣扬的⾎统论和先验论」有积极意义。三、择师原则:“⽆贵⽆贱,⽆长⽆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弟⼦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已。”⼀⼀这两句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弟⾼低,⽽不重
kara组合成员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某⼀⽅⾯⽐我好,在这⼀⽅⾯他就是我的师。
《师说》中提出的这些思想把师的权威性、封建性⼤⼤地减轻了,把师和弟⼦的关系合理化、平等化了,打破了师法或家法的保守壁垒。这些思想是具有解放精神,具有深刻的⼈民性的思想。
六、语句赏析
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居,他“收召后学”,“抗颜⽽为师”,⽬的就是要恢复⾃孟⼦后已“失其传”的儒家道统。正因为如此,他把“传道”视为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受业” “解惑”都与此有关。“业”即“道之⽂”,指
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解惑”也是为了“明道”。由此可见,
“师道”是贯穿全⽂的主线,“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个判断就是上述内容的⾼度概括。
2、“巫医乐师百⼯之⼈,君⼦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有⼈认为这
句话反映了韩愈轻视劳动⼈民的阶级偏见,但有⼈认为不能这样看,因为这句话所在的第2
段,都是贬斥上层“⼠⼤夫之族”,褒扬“巫医乐师百⼯之⼈”和“古之圣⼈”的。“君⼦不齿”句的主语“君⼦”,是指韩愈贬斥的上
层“⼠⼤夫之族”,⽽不是韩愈⾃⼰。韩愈在⽂章⾥⼀再⽤“君⼦” “⼠⼤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之⼈” “古之圣⼈”对⽐,贬前者,褒后者,当然不会把⾃⼰列⼊所谓的君⼦中,所以“君⼦不齿”只是对耻于从师的君⼦的讽刺,⽽没有对“巫医乐师百⼯之⼈”的轻视。
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劈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 的论断,紧接着概括指出师的作⽤“传道受业解惑”做为全⽂⽴论的出发点和依据。然后句句顶接,推论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同时,⼀开头郑重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就隐然含有对“今之学者”不从师的批判意味,很⾃然地为第⼆段埋下了伏笔。
“是故弟⼦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已”:
这⼀句是在前⽂已⽤⽼师的职能作出了理论论证和⽤孔⼦⾔⾏作了事实论证之后,顺理成章地得出了进⼀步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深化,也是对⼠⼤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步批判。说明了师⽣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句由“是故”引出,⽤“如是⽽已”结尾,化繁为简,既显见解的深辟透彻,⼜有⼀种⾼瞻远瞩的⽓势。
七、艺术特⾊
论证⽅法
1、下定义、作结论。《师说》⼀⽂概念明晰,论证严密。如⽂章⼀开头就断⾔:“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定义了⽼师的职责。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番推论,⼜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贯通,毫⽆冗余之处,具有强⼤的说服⼒。[3]
2、对⽐论证。第⼆段中对“耻学于师”,⽂章连续⽤了三组对⽐。第⼀,将古之圣⼈与今之众⼈相⽐,阐明耻学于师违背圣⼈之道,其后果只能是更加愚昧。第⼆,将同⼀个⼈既明于择师教⼦的必要,却⼜不明于⾃⼰从师的必要,把这两种完全⽭盾的做法加以对⽐,以⼦之⽭攻⼦之盾,揭⽰那些⼈的不通道理。第三,“巫医乐师百⼯之⼈”与“⼠⼤夫之族”的对⽐,进⼀步道出⼠⼤夫的错误⼼理,发⼈深省地指出两种⼈的地位与智能的反差,更令⼈幡然醒悟。通过双⽅的对⽐,造成了⼀种强烈的反差效果,从⽽揭⽰了“⼠⼤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批判了不从师的社会风尚,⽽作者的观点也不⾔⾃明了。
3、引⽤论证。引⽤是论说⽂中常⽤的论证⽅法。本⽂第三段,作者举出古⼈从师的例⼦,并引述了孔⼦的⾔⾏来进⼀步阐明和论证⾃⼰的观点,这就⽐前⽂笼统地说“古之圣⼈”更加切实可信,增强了⽂章的说服⼒。在引⽤论证中,述事引⾔简洁明快,表现出作者⾮凡的语⾔功⼒。
语⾔特⾊
1、排⽐、对偶句。韩愈的散⽂以⽓势磅礴、笔⼒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排⽐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师之;⽣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师之”和“古之圣⼈,其出⼈也远矣,犹且从师⽽问焉;今之众⼈,其下圣⼈也亦远矣,⽽耻学于师”。这两种句式的运⽤,使⽂章形式整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