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本图片集
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能脱离直接性和本能性。就是说人要从动物界分离出来而实现真正的自理,需要进行教化,把个体的人提升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精神存在。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始终充满了对人类完整性缺陷的关怀精神,对人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予以特别的关注。老子的“天人合一”、荀子的“礼之三本”、韩非子的“人天同构”等理论,无一不强调人的重要性。先秦思想家普遍认为,人不是一般的生命体,而是天地之灵秀和宇宙之精华。从儒家把天地人并称为“三才”,到道家所谓的“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都始终把人置于崇高的地位,认为人具有“道义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人混同于物。
单就对于世界的影响力而言,作为世界三大哲学体系之一的中国哲学,在古代就对于世界文化格局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甚至是对于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都起到过重要的作用。至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汉语文化圈”的其他国家所产生的文化影响,更是自不待说。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上曾经处于引领世界文化潮流的显赫位置,其对于人类文明进步所
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描写寒露的优美句子
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代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内外夹击式的破坏,近百年来中国“文化主体性”正在消退,从在人类文明史中长期霸占的强势文化地位上跌落下来,沦为饱受西方文化挤压的弱势文化,其闪耀了两千多年的思想光芒正在暗淡下去。这点在流行文化的领域里表现得尤其突出。当代中国的流行时尚元素,很大部分都是舶来品,相比较之下中国的文化元素显得暗淡无光。当我们的年轻人在欢欣鼓舞于全球“一体化”所带来文化界异彩纷呈的虚假繁荣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考虑的问题是,从世界角度上讲,当代中国究竟有没有吸引人的流行文化?
一项调查报告中称,有超过七成(72.5%)的美国人,并不认为在当代中国有吸引人的流行文化。美国的一家媒体在评论中国作为外交手段在世界各国赠送大熊猫的时候说:“中国在世界各地积极推广汉语,表明中国的公共外交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准。但在其他领域,中国的‘软实力’表现有点滞后”。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其他领域,尤其是在文化领域里,世界范围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依然少之又少。作为文化领域最吸引人的部分,中国当代流行文化相较于西方尤其是美国流行文化所
呈现出来的乏味,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大部分接受调查的美国人不认为“中国有非常吸引人的流行文化”。
究其原因我想不外乎以下几点:首先,东、西方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使得彼此间的相互理解需要时间,也需要相互间的尊重。在漫长的封建时期,中国文明的璀璨光芒,掩盖了西方中世纪“黑暗时代”的蒙昧。而到了近代,中国在一百多年遭受西方列强凌侮的屈辱过程中,中华文明成了反衬西方文明之强盛的一个陪衬。因此东西方文化之间,“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彼此并没有真正平等地交流和碰撞过,这使得中华文明在西方并不为人所熟知;其次,东、西方阵营对垒的冷战格局形成之后,彼此间的文化交流全然阻断。意识形态之争促使西方主流文化对于社会主义大肆歪曲和妖魔化。如美国以“麦肯锡主义”为代表,对于社会主义长期的恶意诽谤,这让他们的人民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大的误解;第三个原因是当代西方世界的文化入侵。西方发达经济和繁荣的商业社会包装下的文化产品,对于欠发达国家民众所产生的诱惑力不容忽视。以在两场世界大战中成长起来的美国为核心的主要西方国家,以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力量和霸权主义野心,在全球范围内推销所谓的“普世价值”,叫卖以“个人主义”为内容的核心价值观,对于成长期内的发展中国家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先进思想意识的愿望加以利用和误导,大量出口意识形态,
开机要按f1以期实现其“文化霸权主义”政治幻想。这让在近代本就处于劣势而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文化一直处于守势,阻碍了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对人类文明持续发挥积极作用;第四点原因是,从“洋务运动”接触到西方文化开始,到“新文化运动”中部分偏激情绪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的态度(如“打倒孔家店”),直至改革开放之后一些人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崇洋媚外”思想,都严重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继承和发展。可以说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核心思想,反而成为近现代遭到文化界集中批判的对象,其思想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得不到有效的释放,而本应生根于传统文化土壤的中国流行文化,只能在西方文化中寻依托,寻思想根据,而最终沦为西方文化的附属品。我想这是造成当代中国流行文化在国际上缺少吸引力的内因。
钟丽缇在今天,受益于改革开放在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有了显著提高,达到了战争之后的顶峰,崛起中的中国正在广阔的国际舞台上放射着耀眼的光芒。相形之下,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晚期,其商业社会自身的问题日益严重,且积重难返,中国模式所显现出来的巨大优势,正在吸引着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国际学者对于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使得沉寂了近两个世纪的中国文化,再次成为人类文明的核心力量之一,为中国文化的复兴,赢得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然
而在国内,长时间对于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以及人们心中对于西方文明先进性的盲目推崇和固化了的认识,加上西方消费文化影响下享乐主义在国内盛行所日益显现出来的恶果,让当代流行文化出现了人云亦云的跟风趋势,而自身的“文化主体性”正在进一步丧失。这是与中国当代所取得的政治、经济成就所不相匹配的。一直以来,作为社会政治经济活动先锋的文化活动,在中国却完全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其后果是,未来的经济发展将在一味强调“市场规律”的论调中失去方向而最终陷入混乱。从时期的“政治挂帅”发展到今天部分人思想意识中的“经济挂帅”,中国的文化产业正步履艰难地蹒跚于“矫枉过正”的路上。
李厚霖与李湘发展是一个民族求得生存的唯一途径。未来中国还要继续走发展经济的道路,还会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未来重大的国际事务中,如果缺少了中国人的参与,其结果将变得苍白无力和毫无意义,这是中国发展到今天的“硬实力”使然。但是,如何让中国的硬实力不再显得那么生硬而“看上去很美”,这还需要借助一些文化手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软实力”手段。中国要想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复兴是必要的前提条件,没有文化复兴作为前提的复兴将是无本之木而难得长久。过去三十年,我们曾经通过出口裤子,腾飞了我们的国民经济,而未来我们是不是也可以通过出口先进的文化,来振兴中华
文明?因为只有这样,未来的中国才可能回到她在历史上所应该处在的位置上,这是整个文化产业共同面对的时代课题。而其中,最贴近社会大众、最吸引人、最甜蜜同时也最具社会教化意义的当代流行文化,自然是首当其冲。杨旭文事件到底怎么回事
而当下的中国流行文化究竟在流行些什么东西?要回答这个问题很复杂,流行文化在今天的中国已经发展到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混乱局面。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受到资本主义消费文化的冲击,当前社会核心价值观对于流行文化的引导作用正在被淡化,社会普遍伦理观念开始动摇,流行文化失去了可供支撑的思想基础,进入到了一个经济挂帅、盲目发展的阶段。譬如,今天的影视作品已经淡化了社会教化的功能,而全面倒向了追求票房,求新、求变、求异、追求感官刺激成为主流,于是大批大投入、大制作、高票房的影片与观众见面,而除了让人咋舌的视觉效果之外,影片的叙事性、故事性都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是一味地鼓吹消费和享乐,成为普遍伦理观念的反动。
如何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健康地生长出具有广泛吸引力的当代流行文化,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其中最主要的我想就是要重塑社会评价机制,重建属于我们自己的、符合中国社会普遍伦理的核心价值,以此来抵御商业社会消费文化的侵蚀。也只有如此,才能客观地审视
本土文化的特点,从中发现具有流行潜资的文化元素。同时,要建设自己的流行文化,还要生产自己的时尚、设计、品牌等文化产业,在国际上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并把自己推向更广阔的世界,逐步转变“中国看世界”的思想定势,进而做到让“世界看中国”,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流行文化。
感动的话这里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在当代的中国,什么最能够做为代表中国文化的元素而参与到流行当中?笔者在学生当中所做的一次覆盖面并不广泛的调查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物化了的、带有中国文化基因的流行元素中,大熊猫、长城、青花瓷等传统文化元素,依旧是人们心目中最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特征的符号,大熊猫位居榜首。而且在这些年来的外交活动中,大熊猫也确实一直在扮演着“外交明星”这一角。比较让人讶异的是,尽管这个结果受到了受访人结构比较单一、年龄和知识结构等方面过于接近的影响,并不能准确地形成结论,但作为最具文化意蕴、最能包含传统文化思想的国画和茶文化的得票率,还是显得出奇的低。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