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教案
本文是关于《中国结》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
1、识记、掌握生字、生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结外形变化无穷,寓意丰富的特点。
3、体会作者对中国结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名组自豪感。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结的特点。
2、体会作者对中国结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方法:朗读、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1、识记、掌握生字、生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结外形变化无穷,寓意丰富的特点。
3、体会作者对中国结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名组自豪感。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结的特点。
2、体会作者对中国结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方法:朗读、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1、谜语:一缕红丝线,交错接龙凤。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中国结)
2、板书课题,说说:你对中国结有哪些了解?(指名回答)
3、展示中国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1)出示生字新词,学生认读。
典雅、风韵、憧憬、巧夺天工、叹为观止、不离不弃、图腾、烘托、渗透
(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2、默读课文,读的同时思考问题。
(1)每段写了什么?
(2)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净化水
3、指名回答,师生共同交流。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精读课文,深入感知。
刘锦玲近况龙口中心医院护士
2、板书课题,说说:你对中国结有哪些了解?(指名回答)
3、展示中国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1)出示生字新词,学生认读。
典雅、风韵、憧憬、巧夺天工、叹为观止、不离不弃、图腾、烘托、渗透
(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2、默读课文,读的同时思考问题。
(1)每段写了什么?
(2)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净化水
3、指名回答,师生共同交流。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精读课文,深入感知。
刘锦玲近况龙口中心医院护士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中国结这几年特别受宠;中国结富有丝绸质感;中国结造型典雅;中国结风韵独特。
2、指名读第3自然段。
(1)为什么说中国结是民间艺人的杰作?(巧妙编结,配以各种饰品,变化无穷)爱情这杯酒谁喝都得醉
(2)说说中国结的象征意义。
(3)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3、齐读第4--6自然段。
(1)为什么说中国结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
中国结是一根丝绳缠结而成,是围绕起点曲折缠绕的,不离不弃像中华儿女同根生,不论离国家多远,都永远离不开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乡土。
(2)“中国结不但中国人喜欢,外国人也喜欢。”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度句。说一说过度句的作用。
(3)外国人为什么也喜欢中国结?
猫步轻俏 因为它带着东方的神韵,渗透了既古老又现代的文明,代表祥和、喜庆。
4、总结:中华儿女同根生,这根绳子扯的再远,也离不开它的“头”。这个头就是自己的
中国结这几年特别受宠;中国结富有丝绸质感;中国结造型典雅;中国结风韵独特。
2、指名读第3自然段。
(1)为什么说中国结是民间艺人的杰作?(巧妙编结,配以各种饰品,变化无穷)爱情这杯酒谁喝都得醉
(2)说说中国结的象征意义。
(3)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3、齐读第4--6自然段。
(1)为什么说中国结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
中国结是一根丝绳缠结而成,是围绕起点曲折缠绕的,不离不弃像中华儿女同根生,不论离国家多远,都永远离不开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乡土。
(2)“中国结不但中国人喜欢,外国人也喜欢。”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度句。说一说过度句的作用。
(3)外国人为什么也喜欢中国结?
猫步轻俏 因为它带着东方的神韵,渗透了既古老又现代的文明,代表祥和、喜庆。
4、总结:中华儿女同根生,这根绳子扯的再远,也离不开它的“头”。这个头就是自己的
祖国,自己的乡土。中国结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因此,中国结又被称为“同心结”。
三、拓展延伸。
激发兴趣。试这编中国结,体会丝绳绕着起点,曲折缠绕,不离不弃的特点。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中国结
绕着起点,曲折缠绕,不利不弃(炎黄子孙心连心)
中国结中国情
2011年辽宁高考作文 渗透着文明,传递着祥和、喜庆
三、拓展延伸。
激发兴趣。试这编中国结,体会丝绳绕着起点,曲折缠绕,不离不弃的特点。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中国结
绕着起点,曲折缠绕,不利不弃(炎黄子孙心连心)
中国结中国情
2011年辽宁高考作文 渗透着文明,传递着祥和、喜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