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河南民间美术置身中原文化沃土之中,历史久远,艺术形式纷繁多样。以朱仙镇木版年画、淮阳“泥泥狗”、浚县“泥咕咕”为主要代表的民间美术样式,在长期的演变发展中形成了独具中原区域特的艺术风格,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基因”。
一帘幽梦歌词关键词:河南民间美术  木版年画  泥泥狗泥咕咕  特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文化积淀深厚,民间美术资源丰富,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宋代以后,由于文化、经济中心的迁移,加上长期受黄河泛滥之害和战争之苦,这一地区逐步封闭,发展迟缓,而民间美术保存则基本完好。原生态的民间美术样式表现出鲜明的中原区域文化特,彩浓郁,古朴厚重。淳厚的河南民间美术置身于田野乡间,成为农耕环境下独具风格的文化载体,为广大下层民众提供着宗教、情感、审美需要等方面的精神支撑,并广泛影响着中原地区民俗、民风和审美习惯的演变与传承,也对河南民间朴素的道德观念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
河南民间美术分布广泛、形式各异,丰富的民间美术样式主要包括:朱仙镇木版年画、淮阳“泥泥狗”、浚县“泥咕咕”、豫西及安阳民间剪纸、皮影、面花、方城石猴、南阳烙花、扎花、陶瓷、玉雕等。而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当属朱仙镇木版年画、淮阳“泥泥狗”和浚县“泥咕咕”。
一、朱仙镇木版年画
据文献记载,朱仙镇木版年画始于北宋,盛于明清。最初以“桃符”、“门神”为主,后丰富为辟邪赐福、吉庆民俗、戏曲故事等多种类别样式。由于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朱仙镇木版年画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征:构图饱满,形象生动夸张,线条粗犷流畅,彩鲜艳强烈,人物阳刚质朴。又由于年画面向的是广大众,所以乡土气息浓厚,民间情趣强烈。朱仙镇木版年画既有初始年画的艺术特点——“门神”的主要功能,又有惩恶扬善的浪漫主义彩,同时还表现民俗生活的情趣。无论是民间故事,还是戏剧人物,朱仙镇木版年画都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并以其鲜艳的彩和多变的表现手法带给广大民众一种热烈、欢快、喜
庆、吉祥的气氛。另一方面,民间艺术家们以
夸张、寓意、象征、拟人等表现手法,传达了
对世俗的讽喻及对美善、丑恶的褒贬。在与桃
花坞、杨柳青、绵竹等地年画的比较中,我们
不难发现朱仙镇年画的艺术特:
1. 在人物处理方面,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特
点鲜明而独特。“门神”中的武将人物体形魁
伟、气度不凡,人物头部的比例略大,画面饱
满、充实,人物的外形则以方为主,方中带
圆,和主体无关的细节都作了简化,使得主
体明确、突出。如一幅《钟馗》,画面只取人
物头部,构图对称,头部与发须占了画面的
绝大部分,青面刚髯,发须则用青、红、黄
三排列成条纹状,突出了形象的威猛、刚
直。与其它地区年画相比,这幅钟馗的个性
气质是最鲜明的。
2. 概括、夸张、象征的手法在朱仙镇木版
年画中被大量运用。画面中线条的分量较重,
呈现出粗犷、豪放的特点。线条的刀法洗练、
甜甜的周杰伦
劲健,粗中有细,讲究力度,不拖泥带水,与
中国传统写意画的用线一脉相承,更突出了一
种阳刚之气。人物的安排追求平面化的视觉效
果,疏密有致。整体充实而饱满,有很强的装
饰性。
3. 用单纯厚重,对比强烈。朱仙镇木
版年画保持了中华民族的欣赏习惯。以青、
红、黄三原为主,辅以其它颜,总数达
九至十种。由于颜都是选用天然材料,所
以泽饱满、和谐,与墨线达到了很好的统
辽国萧氏三妹
一。设上,朱仙镇木版年画采用古老的木
版水印,一一版,不描不绘,讲究整体效
果。人物头部处理别具匠心,眼皮施用橘红
,额头、脸部施用红、青等,类似戏曲
中的勾脸,但又适当留白,感觉单纯、明快,
这是朱仙镇木版年画特有的处理方法。彩
的搭配夸张、大胆,民间有“黄间紫,难看
死”的说法,而朱仙镇年画大胆运用黄紫两
搭配,彩感觉厚重,对比强烈,达到了
出人意料的视觉效果。由于地域和历史的原
因,朱仙镇木版年画没有像桃花坞年画那样
吸取西洋画法,去体会对体积的把握,也没
有像杨柳青年画那样借描绘与渲染去营造气
氛。而这种相对“原始”的风格却给我们展
现出质朴、热烈、阳刚的艺术魅力。
二、淮阳“泥泥狗”
淮阳“泥泥狗”历史久远,它的起源已无
从探究,但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它是伴随着人类
古老的宗教祭祀活动和民俗诞生的。淮阳“泥
泥狗”造型古拙、粗犷、怪诞,兼具中原文化
和江淮文化的艺术特征,可谓中华原始文化与
民间工艺的“活化石”。其表现的题材十分广
泛,天上飞禽,地下走兽无所不包,还有各种
抽象变形的怪兽、人兽复合体,总数达二百余
种。其大致可分为三类:
1. 写实型:这一类的泥塑较为具象,我们
可以很容易捕捉到它们的艺术原型。泥塑基本
保持了动物的原貌,在艺术处理上作了适度的
夸张,如子母鸟、双头狗、八卦龟等。
2. 综合型:这一类型“泥泥狗”的最大特
点是很难到其艺术原型,表现为人兽同体、
人禽同体的组合,非人非兽,表现手法较为抽
象,相互之间的组合也是意象的。
3. 图腾型:这一类泥塑给人感觉更加怪
诞、虚幻,甚至令人费解。其原因是它保留了
华夏民族原始的“图腾崇拜”特征。由于原始
人类对自然界的无知和敬畏使他们把保护自身
和繁衍后代的希望寄托于神灵,他们认为万物
都是有灵的,于是产生了“图腾”崇拜。“图腾”
的形象神秘、虚幻,原始人认为只有这样的形
象才能产生巨大的力量来保护自己的氏族和部
落,才能带来一种安全感。这种类型的淮阳
“泥泥狗”具有区别于国内其它地区泥塑的特
征,如人祖猴、水陆怪、混沌等。
从造型来看,淮阳“泥泥狗”左右对称,
形象庄重、神秘,手法多样。人祖猴是其中的
典型。人祖猴的外形呈枣核形状,尖嘴长须、
圆眼红脸,上身显得夸张,下肢比例缩短,似
人非人,似猴非猴,整体形象单纯、洗练,
十分庄重。国内其它地区的泥塑猴子则显得顽
皮、可爱。另一类图腾型的“泥泥狗”造型繁
密,经常以几种兽相组合,或者兽与人、禽与
人相组合,层层叠加,多者可达四五层,高约
一尺。它综合了各类动物的特征,是幻象与意
象的结晶。
在彩装饰上,淮阳“泥泥狗”继承了中
国古代五行思想,运用红、黄、青、白、黑五
种传统的颜。通常以黑为底,再绘以其它四
,对比强烈,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淮阳“泥
泥狗”不作大面积的描绘,只用各种点线作为
河南民间美术区域性特探究
Exploring Local Features of Folk Fine Art in He nan Province
陈  克  Chen Ke
ART&DESIGN
2005年玖月・总第149期
066
符号,点画自由、随意。在长期演变中呈现出一种规律化和程式化的特征,展现了它独特的地域特征和审美取向。淮阳“泥泥狗”的纹饰符号大致有女阴纹、花草纹、太阳纹等,这些符号大都与原始人类的“生殖崇拜”有关。
三、浚县“泥咕咕”
浚县位于黄河故道,民风淳朴、率真。当地的“泥咕咕”相传产生于隋末。与淮阳“泥泥狗”相比较,无论风格和气质都有较大差别。淮阳“泥泥狗”受到江淮文化的影响,神秘、怪诞、抽象,远古的痕迹较重,而浚县“泥咕咕”形式上更偏重于写实风格,豪放、热烈、富有亲和力,更贴近于现实,有浓烈的乡土气息。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品种不断增加,手法也逐渐丰富。不但有各种飞禽、走兽、戏曲人物、历史人物,还有民间传说和日常人物。各种泥塑大胆夸张、自由取舍,达到了“略貌取神”的整体效果。与其它地区的泥塑玩具比较,浚县“泥咕咕”的艺术风格最为简约、热烈、大气,反映出当地民
间艺人率真、憨厚的性格和质朴的审美观。
浚县“泥咕咕”在造型上大胆运用夸张的手法。如小马的造型,当地民间艺人有意突出了马的头部和颈部,使头颈显得异常宽大、强壮,马头高昂,威武有力,而马的四肢比例缩
小,重心降低,马鬃和马尾也处理得很短,突
显出头颈部分,删繁就简,重点突出。骑马的
人物只有头部和躯干,手脚都被省略,人物略
向后倾斜,表现出骑马人的豪气。在众多的人
物造型中有不少男女娃娃的形象,都是重点表
现头部,手脚与躯干浑然一体,面容亲善、憨
态可掬。禽类的造型也是大胆取舍,如斑鸠和
燕子的造型都是极力夸张肚子,而头部和尾部
缩得很小,整体上圆润饱满、虚实得当。兽类
造型丰富,表现手法多样,如狮子、独角兽眼
鼻极大,怒目阔口、威武强悍。猴子则尽显其
顽皮的特征,多为双手捧桃,活泼可爱。
彩装饰方面,浚县“泥咕咕”大部分以
黑做底,也有一些以白、红、棕为底,再
在上面绘以各种颜,颜搭配丰富,保持了
中原地区浓厚的乡土气息,呈现出热烈、古拙、
生动的特,彩斑斓,对比强烈。花纹的装
饰都是清一的花草纹,一部分花草纹细腻、
衣柜有哪些品牌
流畅、伸展自如,继承了传统花草纹的特点。如
由古代骑兵水袋演变成的“花哨哨”上的装饰
花纹。在众多泥塑人物脸部的描绘上,民间艺
人借鉴了传统木版年画的特点,运用白粉做
底,墨线勾描眉眼和鼻子,大红点口唇,类
似于中国传统戏曲中的“开脸”。浚县“泥咕咕”
由于制作量大,绘制都是流水作业,民间艺人
们大量采用程式化、符号化的绘画手段,点画
随意、轻松,有些已经接近抽象。描绘的工具
用兽毛做成,富有弹性,所以点的组合极具变
电脑反应变慢怎么办化,描绘时的轻重缓急收放自如,类似于传统
中国画中大写意的笔法,展现出粗犷、自由、
大气、亲切的艺术效果,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现
代美感。
四、结语
暖阳之下陆可盈结局纵观古老的河南民间美术,让我们感受到
中原文化深厚的积淀以及广大民众乐观、积极
的生活态度,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众多
热爱它的人们。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民间美
术正渐渐失去往日的繁荣。抢救和保护民间美
术的工作刻不容缓,正如人类保护自然界的物
种一样,多保留一种民间美术,也就为人类文
化的“基因库”多保留了一份文化“基因”。
参考文献:
①袁汝波:“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兴衰以及抢救价值”,《美
术》,2003.2。/②倪宝诚主编: 《大河风》, 河南人民出
版社,郑州, 1995 。
陈克  河南师范大学美术系
内容摘要:本文以四川省攀西地区大凉山彝族男子发式作为考察和研究对象,从服饰文化内涵的独特角度对其进行了阐述。指出“天菩萨”作为彝族男人的身份符号,体现了彝族服饰独有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天菩萨”  彝族  男子发式
在中国,汉民族和众多的少数民族的服装、发式都经历了自身漫长而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许多少数民族因地域、民俗、宗教等原因,受到汉文化的影响较少。因此,他们古老的服饰、发式得以较完整地保持和流传下来。本文以四川省攀西地区大凉山彝族男子发式作为考察和研究对象,从服饰文化内涵的独特角度对其进行阐述。
据考察,从古至今,大凉山彝族男性无论老幼都在头顶至前额之间留一绺头发,长度从一米至三米不等,将其盘成髻,其余的头发都剃光。此发式彝语称为“助尔”,汉语称“天菩
萨”,其梳理方法是:用双手在脑袋顶把长发
撮拢成一绺,从发根开始由右至左扭转,使散
发成绳,再按相同的方向绕着发根紧挨头部向
上盘绕,先盘底部,多绕几圈使其粗壮一些,
待头发长度盘过半后,就向上盘,形成下粗上
细的螺髻形,最后将发梢别入盘好的头发中。
发髻高约10至15厘米,为使发髻高而挺,有时
需要在发髻中间插入一根竹棍或动物的骨头,
如刺猬的硬刺等。古时候人们最喜爱用的是老
虎的小骨头,也许是认为虎骨能赋予发髻更大
的神性和威力。要强调的是,头发只能从右至
左顺时针方向盘绕,只有当人死后才从左向右
盘,与生前相反。“天菩萨”通常不梳洗,洗头
时只洗脑袋,不洗长发,污垢和灰尘使长发结
成一绺一绺的无数小股,也使长发变得较硬,
便于盘成发髻。在平常的日子“天菩萨”一般
不散开,在晚上睡觉时也是挽成髻而眠,只有
“毕摩”①和“苏里”②在举行规模较大的作法仪
式时,如送魂等,才会将发髻散开。让几米长
的头发随着苏里的鼓声、毕摩的念经声拽动、
飘扬,癫狂、舞动的长发平添了几分作法现场
的气氛和神秘感。平常毕摩、苏里在算命、看
病时头发都是挽成髻的,夏天“天菩萨”外露
在头顶上,冬天由于天气寒冷需用几米长的黑
头帕和长发一起结扎成椎髻,头帕缠绕的方
法和方向与盘“天菩萨”相同。
“天菩萨”四周的短发长到一定长度时就要
剃掉,剃刀是一把磨得非常锋利的小,也
有的用剪刀剪或用刮胡刀刮,一般是由男子持
剃刀,父亲、兄长或邻里亲戚都可以,剃发时
人手上力量的轻重非常重要,彝族男子基
本上都会剃头发。
“天菩萨”的长度和发式根据不同地区和不
同身份会有区别:西昌的普格县西洛镇榔底乡
有位彝族老人头发长2.88米,而最长的达三米凉山彝族男子发髻“天菩萨”的文化内涵
Cultural Implication of Male Hair Style “Heaven Buddha” of Yi Minority in Liangshan
苏小燕  Su Xiaoyan
ART&DESIGN
2005年玖月・总第149期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