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COVER STORY
©/《苏轼得砚图》,范曾,1997,设纸本,纵60厘米,横137厘米。苏轼嗜砚,年幼时偶得异石,被苏洵誉为“天砚”,预兆其文才可期,苏拭作《天石砚铭》,此后也以砚台送子以为激励
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
陪跑贬谪路,“小坡”们的另类成长史
文丨刘瀛璐
丨*轼命途起承转合,虽不乏凄 ^■^风苦雨,但看起来总不至于 ^-^~苦大仇深。这自然与他本人 天性中有着怡然自处的成分有莫大的 关系,所幸生活也待他不薄——母慈 父教、兄弟忠诚、妻妾相知、友朋支持,或是推举于发迹,或是坚定于危难,受尽“团宠”。但从乌台入狱到滴居儋 州,唯一自始至终陪侍左右、相伴渡 劫的,只有他的儿子们。
苏门重教,苏拭也秉承家法,身体 力行,在一次与王巩的书信中提起著书、督子、养生,为“三大事”。苏轼生有四子,苏迈、苏迨、苏过、苏遁,除四
子遁儿未满周岁早夭,三子与父亲
联结都甚为紧密,使得贬谪路多艰,倒
也并不孤独。以行难为师,苏轼谆谆教
子,也大受反哺之义,怎么看都满心欢
喜,一度“誉儿成癖”。
乌台内外父与子
“三苏”行舟出蜀,落户京师的同
一年,苏轼和原配王弗的第一个儿子
随着家族新生活的幵始降生了。取名苏
迈,字伯达,刚满6岁,母亲过世,此后
养在继母王闰之身边,视同己出。关于
苏家长子,宋赵令畤《侯靖录》曾评价:
“豪迈虽不及其父,而学问语言,亦胜
他人子也。”《苏文忠公全集》记载其幼
年曾作诗“熟颗无风时自脱,半腮迎曰
斗先红”,于同辈中尽显早慧。
自熙宁四年(1071)开始,苏迈随
父到杭州、密州任上,体察风土人情,
伴父游历山水,是少年耳濡目染父亲
行事为人的第一课。熙宁十年(1077),
苏轼为W岁的苏迈说得了与殿中侍御
史吕陶之女的婚事,一年后生下了长孙
苏箪。可怜苏轼,初享儿孙膝下承欢,
38
|国家人文历史
旋即因“乌台诗案”入狱。全家人的心 都为此悬吊着,苏迈负责每曰去狱中给 父亲送饭,并及时沟通案情进展。父子 两人约定,平时只送蔬菜和肉,一旦送 鱼就代表是凶兆。某天,苏迈钱粮用尽 出城寻贷,委托在京城的朋友代为给 父亲送饭,临行前却忘了叮嘱其中的 门道。朋友好心给苏轼改善伙食,
特意 准备了一尾鲜鱼,无意中却让苏轼心 态几近崩溃。似乎一线希望也彻底破 灭了,一时间思绪翻涌,百感交集,甚 至写下了两首“绝命诗”托转给弟弟苏 辙。戏剧的是,诗作转到皇帝跟前,反 而成了“救命诗”,神宗念其才,加速案 件从轻了结。
元丰三年(1080),苏轼责授黄州 团练副使,苏迈依然陪往,父子俩以学 问交流为日常情趣。一天夜晚,苏轼 起了雅兴,要和苏迈联句。借着清风入 户,明月当空,苏轼脱口吟道:“清风 来无边,明月翳复吐。”苏迈应:“松声 满虚室,竹影侵半户。”苏轼满意接上:“暗枝有惊鹊,坏壁鸣饥鼠。”苏迈紧 跟:“露叶耿高梧,风萤落空庑。”苏轼一句:“微凉感团扇,古意歌白亡。”表
出些许落寞失意的情愫,苏迈心领神
会,以“乐哉今夕游,获此陪杖屦”的天
伦之乐宽慰父亲。一唱一和,苏拭对儿
子能有这样的临场发挥很是满意,作
诗赞:“传家诗律细,已自过宗武。短
诗膝上成,聊以感怀祖。”鼓励式教育
在苏家不是什么新鲜事,杜甫曾自豪
讲:“诗是吾家事”,苏轼当然也不甘
示弱,便将这首父子合作完成的诗歌
记录下来,题为《夜坐与迈联句》,并
将苏迈与杜甫之子宗武相比超越,惜
子之情油然外露。
元丰七年(1084),26岁的苏迈成
为家里小辈第一个出仕的人,即将赴
任江西德兴县尉。这天,一家人乘船绕
道湖口,送苏迈赴任,父子俩打卡了几
年前曾经在书中读到的“石钟山”,实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石钟山,地处鄱阳湖与
长江交汇处,关于石钟山为何得名,历史上有过
五一为什么调整为5天很长时间的争论,苏轼与长子苏迈早年共读时曾
经为之疑惑。元丰七年(1084)送苏迈赴任德兴
县尉途中,父子乘舟考察,发现绝壁下都是洞穴
和石缝,风浪冲击洞穴,声如洪钟,甶此写下著
名的《石钟山记》
地体验后,恍然大悟“石钟”之名来源,
并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 ”(《石钟山记》)的深刻结论。面
对即将走马上任的苏迈,饱受职场诡
谲的父亲并没有说什么丧气话,而是依
旧叮嘱儿子立志为民、尽职尽责。临别
前,苏试送给儿子一方砚台,并亲手刻
上《迈砚铭》:“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
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
狱常思生。”四句箴言,告诫外出为官
的儿子,要如饥似渴求知、上进,慷慨
治财,公正审理,为一方百姓。不负父
望,《德兴县志》记载苏迈:“文学优赡,
政事精敏,鞭朴不得已而加之,民不忍
欺,后人仰之。”苏轼也不无欣慰地对
友人说:“长子迈作吏,颇有父风。”
说起“送砚”,苏轼似乎有着特别
的情结。12岁时,苏轼在家里玩耍时
偶得一枚异石,父亲苏洵鉴定,这是一
枚“天砚”,苏轼遇见此砚是预示其将
有文字大作为。苏轼因此“宝而用之”,
并作《天石砚铭》。这种积极暗示教育
法,在苏家很是流行。后来苏轼把这块
珍视的砚台传给了儿子们,以为传承。
中国好声音好听的歌曲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苏轼元祐还朝,全家冋到京城, 苏迈仍在德兴任上,苏辙奏上:〈乞兄子 迈罢德兴尉状》后,苏迈才带着妻小回 京与家人团聚。三代同堂,儿孙绕膝, 家中有了难得的其乐融融。元祐元年 (1086)八月,苏迈被任命为邻近京城 的酸枣县尉。赴任之前,朋友赋诗相 赠,满怀羡慕地说:“翩翩苏公子,一 官不远游。侍养两得意,人生复何求。” 表面上看起来,拥有了自己事业轨迹 的苏迈似乎与之后父亲流转并无太多 交集,但实际上,“长兄为父”是他回 报父亲家族的另一种形式。随着苏轼 命途瞬息万变,苏迈一方面要为一家 老小的生活考虑,一方面又时时想努 力与流落异乡的父亲早曰会合,总是难 以两全。
苏轼被贬至惠州,苏迈集合其余 家人在阳羨(今宜兴)做后方大本营; 绍圣四年(1097),苏迈求职韶州仁化 县知县成功,带着一家亲眷到惠州本 以为可以团聚,没想到朝廷一道新规 下令,谪官的亲属不得在谪地相邻地 区做官,让计划破灭。紧接着,苏轼又 接到通知继续被贬至儋州,骨肉分离 似乎已是无解。此时叔父苏辙亦滴雷
州,途经惠州,将家眷留在苏迈这里, 有无相共。苏迈就这样扛起了二苏家 族的大旗,在惠州一住四年。
对于长子的担当,父亲认可欣慰: “某垂老再被严遣,……迈将家大半就 食宜兴,既不失所外,何复挂心,实潇 然此行也。”但多少心有愧疚,碍于现 实也别无他法,只能通过微言大义来 传递舐犊情深。
绍圣四年(1097),临 行儋州之际,苏轼自画一幅背面小像, 题上“元祐罪人”四字,送给迈儿留念。 对于这位“天资朴鲁”的大儿子,苏轼 不愿他再蹈自己f f i 辙,受仕宦牵泮,能 够“慎言语,节饮食,晏寝早起,务安其 形骸为善也”,做个“庸人”也是极好的。
无灾无难到公卿
三个儿子里,次子苏迨似乎是存在 感最低的一个。熙宁三年(1070),由苏 轼续弦王闰之所生,字仲豫。据说,苏 迨先天体弱,头骨奇特,苏轼形容“我 有长头儿,角颊峙犀玉”,不仅如此,4 岁了还不会走路。苏轼多方求治,不惜 让苏迨拜杭州天竺寺辩才为师,剃度 摩顶。在辩才法师的祝祷下,终于能如
常人生活。之后,苏轼又花钱买了一道 度牒,让辩才另外剃度一人,才让苏迨 还了俗。元祐初年,还促成了他与欧阳 修孙女、欧阳裴之女的婚姻大事。
或许因为体弱多病,苏迨得到 了父亲更多的偏爱,夸赞他“好学而 刚”“知为楚辞,有世外奇志”。这种标 榜倒并非是父母“滤镜”,据多方反映, 苏迨确实在诗赋议论上有过人之资, 坊间有“迨得坡舌”的称誉。因为久病, 在医学方面也颇有建树。
元丰八年(1085), 16岁苏迨随父 赴登州任上,途中偶遇大风,就此经历 作了《淮口遇风》。诗作甫成,炫娃成 瘾的苏轼就按捺不住傲娇,欣然和诗 《迨作淮口遇风诗,戏用其韵》赞其文
才:“我诗如病骥,悲鸣向衰草。有儿 真骥子,一喷马倒。养气勿吟哦,声 名忌太早。风涛借笔力,势逐孤云扫。 何如陶家儿,绕舍觅梨枣。君看押强 韵,已胜郊与岛。”夸着自己儿子的同 时,还不忘用陶渊明只知道绕着房子 摘梨枣吃的儿子作衬托,甚至不惧放 言,儿子的诗才比孟郊、贾岛还要略胜 —筹,言外之意,自己作为父亲更是功 不可没。倒并非真的失去理智的自夸, 陈师道曾评苏迨:“真字飘扬今有种, 清谈绝倒古无传。”(《送苏迨》)参寥子 也曾称赞说:“文章造深淳,词力宽不 纵。”(《次韵苏仲豫承务寄伯达推宫》)
身体原因,无论操持家事,还是随 父奔波,苏迨都不是首选。偏安一隅, 不能于父身前尽孝,让苏迨心有遗憾。 绍圣元年(1094)六月,苏轼去往惠州 前,亲书往年所作六篇赋,赠别苏迨, 苏迨洒泪叩拜而去。协助兄长苏迈,顺 从父亲心愿,携一家老小安稳于家园。
早在元丰三年(丨080),48岁的苏 轼曾于黄州老来得子,取名苏遁,小名
幹儿。本是一件喜事,却因为不到周岁 便夭折成了一大打击。年轻的母亲、侍 妾朝云更是痛不欲生、以泪洗面。苏
® /(传)苏轼铭端石东井现,长11.3厘米,宽7.8厘米,高2.7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敛下丰, 刻作凤池式,上方刻“东井”二字,周环有星云相衬,砚背下方有二足,传为苏轼所用过砚台。在砚下方 壁以楷体刻有清高宗乾隆皇帝御题铭一首“井者、清也,可用汲,慎王明也。井者、养也,老安少怀,圣 言养也,如子瞻者,虽不能行其志于时,东井铭砚,足则思也,吾恐明于古而昧于今,将为人所嗤也”
40
丨国家人文历史
孙轼的朋友阁_
® /《跋郑天觉画》,北宋,苏迈,大观三年(1109 ),绢本楷书,现藏故宫博物院。苏迈作此跋时年51岁, 其书法风格明显受到了父亲苏试的影响。跋文中的冰华即钱世雄,苏钱两家为世交,钱世雄少从苏拭游, 苏拭逝世时也侍奉于侧。释文:“郑天觉自除直殿以后,笔力骤进,无一点画工俗韵。比来士人中罕见出 其右者,为冰华居士钱济明作明皇幸蜀图,又作单于并骑图,皆清绝可人。予从冰华求此一轴,以光画 篋。大观三年八月十曰,眉山苏迈伯达书”
H 写诗痛悼:“吾年四十九,羁旅失幼
子。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未期观 所好,蹁跹逐书史。摇头却梨栗,似识 非分耻。吾老常鲜欢,赖此一笑喜。忽 然遭夺去,恶业我累尔。……归来怀抱 空,老泪如泻水。”字字含悲,心如刀 绞。犹记得三朝当日,苏家还大摆筵席 庆贺新生,苏轼特作《洗儿》诗:“人皆 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 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事后被 人有心解读是对当时境况的反讽,但不 作他想,“无灾无难到公卿”其实是为 人父母最朴素的期待。对没能活下来 的苏遁适用,对自小体弱多病的苏迨 也是如此。官至几等,财重几分,对父 母而言其实都不重要,儿女平安健康 是最大渴求。此时,苏轼不过是万千普 通父母中的一员,儿子才华显露自然是 锦上添花的事情,但有时哪怕一家整 整齐齐也是奢求。
当收到朝廷发布第四次降宫处置 的诰命:“落左承议郎,责授建昌军(治 所在今江西南城)司马,惠州
安置,不 得签书公事。”苏轼就觉得不能再拖家 带口四处奔赴了。他想独自承受政敌的 残酷迫害,只身潜行,但长久以来的家 风、家教,让儿子、儿媳都哭着要求与 父亲同行,权衡之下,最后苏轼决定只 带小儿子苏过、侍妾朝云和两位女佣前 行,其他家眷包括苏过一家全由苏迨带 回阳羡跟长子苏迈一起居住。元祐年 间享有的短暂平静宣告结束,一家人 又幵始了天涯两隔。
苦中作乐的亲子时光
“小儿不识愁,起坐牵我衣。我欲 嗔小儿,老妻劝儿痴。儿痴君更甚,不 乐愁何为。还坐愧此言,洗盏当我前。 大胜刘伶妇,区区为酒钱。”苏轼笔下 的这首《小儿》,把家庭生活中最常见 的细节摆出来,讲了一个让人会心释然
的道理。孩子们似乎看起来总是无忧 无虑,殊不知父亲其实并不像自己一样 幵心,总是嗔怪想要亲近的孩子。妻子 说,孩子不懂事,难道你也不懂事?不 懂得享受当下之乐,连孩子都不如了。 写这诗句的时候,不知苏轼是否真的 释然了,但相信历经流离后,因为有子 相伴共情的经历会让他更为体会个中
真谛。
《宋史•苏轼传》附《苏过传》,记 载这个与苏轼关系最为紧密的小儿子: 苏过,字叔党。19岁,以
诗赋考中两浙 路的举人,没能通过礼部试。元祐七年 (1092),苏轼做兵部尚书,叔党以荫为 右承务郎。不久,遭逢家难,侍父转辗 于岭外惠州、海南各地,“凡生理昼夜
寒暑所须者,一身百为,不知其难。”一 句“一身百为,不知奇难”,对于苏过于 父之功一点都不过分。《叔党墓志铭》 中甚至说:“先生之立言者,叔党之功 业也。”的确,苏轼晚岁飘零,若无苏 过的服侍、宽慰,想必又是另一版本的 结局。曾经苏过画《枯木竹石图》,苏 轼观后,以为4‘老可文同)能为竹写真, 小坡今与石传神”。从此他的“小坡”名 号就传叫幵了。
因为是家中幼子,相比于长兄要 为家庭顶梁,次兄身体情况不允许,苏 过成为4‘陪跑”父亲贬谪路的不二人选。 苏过与父亲苏轼在一起生活的时间是 三子中最长的。苏轼在密州、徐州、湖 州时,苏过就伴父迁徙而居,后谪居黄
i i i
v l  \n
* 务勒 #涞 j A
f
i f 他作趙噯
4
«圆叉蚱專
5
郑和惠子慕騎
t f j t
^^f
人^在1
4
t
\
弟 3
知^茲 A  親
^f ^A  暴^伐抗击疫情感人小故事
^-f
父亲节的祝福短信FEB  2021 | 41
封面故事COVER STORY
®/苏过伴父,出自汪宗强绘《苏东坡》连环画,表现了在儋州土屋中,苏拭临窗沉思,苏过正在为父亲抄写诗稿的景象。谪居儋州的时光,苏过的陪伴给了父 亲莫大的安慰,从父亲身上,苏过亦看到了其一生颠沛流离,却不改初心的伟大情操,无限敬爱
州、惠州、儋州,又一直随侍父亲左右。作为自己血浓于水、生命的延续,苏过 给予旋涡中挣扎的苏轼强大的精神力 量,而一路同行,让苏过无论从文学创 作,还是立身处世诸多方面都更多受 到父亲关爱、教化。
苏过的存在,给苏轼晦暗贬谪生 涯到了一个出口,苦中作乐的亲子时 光是那一时期惟父子二人的专属回忆。先是绍圣元年(1094)六月,迁惠州,苏轼开始了烟瘴之地的晚年贬居。路 途跋涉,苏轼父子便寄情山水,以游历 之心处之,在罗浮山、松风亭、白水岩 汤泉,都留下了二人的足迹与诗稿。在 《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示三儿子》中,苏轼还积极安慰儿子‘逆旅唱晨粥,行庖得时珍”。
什么样的减肥方法有用
绍圣四年(1097),苏轼再迁儋州,开始了历时四年的孤岛生涯。仓皇建
起的一座茅屋,是父子二人于海岛的
新居,“极揪隘,粗有竹树,烟雨蒙晦,
真蟹坞獠洞也”,为此他们耗尽了积
蓄。加上条件艰苦,物资紧缺,苏轼坦
言“老人与过子相对,如两苦行僧耳”。
(《与侄孙元老书》)另一边,住在惠州
的苏迈,也想尽办法托船航运,给父
亲和弟弟能接济一些生活所需。
在惠州,父子二人还能自种蔬菜,
也偶有荔枝等岭南风味佐餐。苏过还
在父亲的策划下,营造了白鹤居。本应
写满苦楚的流浪日记,被父子二人过得
反而有滋有味。等到了儋州,考验才真
的来了,衣食无着是常事。苏过不忍父
亲口腹受累,挖空心思,来山芋,变
着法地做成“玉糁羹”,一解父亲苦涩。
苏轼品尝后大加赞美,认为“香味皆
奇绝”。只怕真正让老父亲认为世间绝
味的,不是食物本身,而是一片孝心。
除了饮食起居事无巨细的照料,
苏过还不忘用“精神食粮”来减轻父亲
内心的苦楚,与其诗文酬唱、谈学论
道。这一切被苏轼看在眼里,不止一次
致书好友夸赞苏过,在《与徐得之》中
称其百事皆通的才干,在《与王定国》
中誉其超然物外的心态,在《答刘沔都
漕书》中感叹其慰藉之深。尤为可喜的
是,苏过年纪轻轻,便已爱好道家养生
之术,每天半夜起来打坐,是苏拭乐于
看到的,“小儿少年有奇志,中宵起坐
存黄庭”。
对于苏过而言,随父迁徙的七年,
也是与家人两地离散的七年。苏过的
妻子,是范镇孙女,苏轼当年为其娶妻
作《与过求婚启》,舐犊情深可见一斑。
国家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