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与人们对新闻定义的理解密切相关。
国内外关于新闻的定义,众说纷纭。我国新闻界比较通用陆定一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这一定义,首先指出了新闻是“事实”,表明了新闻的内容应当是“有准确地址”的真
人真事。它有别于文学的虚构,从而区别了新闻的真实与文学的真实。其次,指出了这个“事实”必须是“新近发生的”,表明了新闻内容的时新性,使它有别于历史。最后它提出了“报道”这一行为。记者报道某个事实,总是有其动机,包含着他对事实的判断与理解。
据此,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有三:坚持真实性,注重时效性,用事实说话。
最新非主流网名[坚持真实性]有一个故事,说是作家和记者在一起谈论各自的职业特征。作家对记者有些蔑视,便说,我们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我们都吃草;不同之处是,我们挤出来的是奶,而你们拉出来的是粪。记者不卑不亢接着说,不错,我们都是吃草,但我们吃的是草,拉出来的还是草,而你们作家中,有人挤出来的是奶,有人却拉出来了粪。杨坤丁丁
吃草拉草,是记者对新闻真实性的形象说明。真实性又称准确性,即指新闻报道必须反映事物原貌。从根本上说,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有了事实,才有新闻。主张新闻必须真实准确,老老实实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它、解释它,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实践证明,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所在,是取信于民的力量所在。
美国着名报人普利策曾一再告诫他的手下对新闻报道要“准确、准确、准确”。可以说,讲究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起码常识。为坚持真实性,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要完全真实-新闻六要素包括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如何。英国诗人吉卜林曾写过以下一节诗: 我有六个忠实的仆人, 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是他们教育我的:他们的名儿是何地何事和何时以及如何、为何和何人。
从这节诗中可以读出一个重要的新闻原理,新闻六要素应当是“六个忠实的仆人”,李雪琴王建国
如何考教师资格证虚假不得。新闻中报道的这件事实是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发生的,就不能写成是别的时间、在别的地点发生的,是张三做的事就不能往李四头上挂。不能嫁接,不可拼凑。
-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性质,恰如其分地描述事物的状态- 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性质,要求我们看问题必须坚持辩证法,报道事实不片面性、绝对化。1984年全国好新闻中有一条消息《近百万盆鲜花无一丢失》,报道国庆期间北京大街上摆了近一百万盆鲜花,“没有一盆丢失,甚至没有一盆受到损坏。”这一说法显然不是对事物性质准确描述。曾任《人民铁道报》副总编的严介先生说,这条消息自相矛盾:一
方面,大街上摆的鲜花来自许多单位,无法精确统计,只能说个大致“近百万盆”;另一方面,又十分肯定地说没有一盆丢失,甚至没有一盆损坏,这就明显绝对化了。
有些记者为了突出某一内容,在报道中说过头话,这样往往令人难以置信。鲁迅先生曾批评过《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是因为表现人物时分寸把握不够,所谓“夸过其理,则名实两乖”。新闻报道应吸取过犹不及的教训。
-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述,必须是当事人所述,不要搞“合理想象”- 文学作品中,心理活动的描写,可以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但是,人物的心理活动是外人看不见摸不着的,作家可以通过想象来描述,而在新闻报道中,记者只能通过当事人叙述出来,不能凭想象去描述。
50年代我国新闻界曾开展过一场新闻报道允不允许“合理想象”的大讨论。它是由新华社一篇关于志愿军英雄黄继光的报道引起的。这篇报道这样描写黄继光牺牲前的一刹那间:“一阵阵冷雨落在黄继光的脖子上,敌人的机仍在嘶叫,他从极度的疼痛中醒来了。他每一次轻微的呼吸都会引起胸膛剧烈的疼痛……黄继光又醒来了,这不是敌人的机把他吵醒的,而是为了胜利而战斗的强烈意志把他唤醒……后面坑道里参谋长在望着他,站友们在望着他,祖国人民在望着他,他的母亲也在望着他,马特洛索夫的英雄行为在鼓舞着他……黄继光一跃扑上了敌人的眼……”。黄继光的事迹本来是感人至深的,但报道中加上一些心理描写,反倒让人怀疑:黄继光牺牲了,他当时心里所想记者何以知道?鲁
迅先生曾说:“叙述这第三人称的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过于详细时,读者会疑心这别人的心思,作者何以会晓得这样精细?于是,那一种幻灭之感,就使文学的真实性消失了。”文学尚且如此,何况新闻。
-准确判断新闻来源的可信度-记者的一部分新闻线索是从其他新闻机构和新闻媒体上得到的,在采用这些消息时,一定要放出眼光,仔细判别其可靠性。
西方国家每年4月1日愚人节,常弄出一些“愚人新闻”。我们有些新闻部门不知底细,因而被愚弄。如1986年愚人节,我国一家重要的新闻机关播发了这样的新闻:“新加坡将大力发展国内民用航空事业,将在这个岛国周围修建六处机场。”实际上,稍有常识的人都不难发现其中之假:新加坡总面积仅相当于我国一个县那么大,最大的岛新加坡最宽处仅40公里,无必要也不可能发展国内民航。
[注重时效性] 所谓时效性,即指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新闻发生的时间与发表的时间时差越小越好。关于新闻的时效性,有不少形象的说法。有人说搞新闻就像吃活鱼。时间长了,活鱼就会变成死鱼、臭鱼。“新闻是易碎的”,“新闻只有24小时的生命”,等等。实践证明,新闻一旦过时,马上变成“旧闻”,从而大大贬值。
注重时效性,涉及到采写、编辑、出版、发行等各部门,就采写而言,应当注意如下几点: -树立高度时效观念- 当今社会是向高速度、高效率发展的社会,各行各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渴求信息。同时,“电子时代”、“信息高速公路”使得信息的传播比以
谭松韵被造谣往任何时候都快。记者必须树立高度的时效观念,明确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体现了国家现代化的程度。新闻报道能不能迅速及时,是一个国家新闻事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记,也是新闻行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在第23届奥运会上,我国射击选手许海峰以566环的成绩获得男子自选手冠军,夺得了第一块金牌。新华社记者在许海峰获得冠军后10分钟左右,即发出了《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及时报道了这一鼓舞人心的重要消息,震动了全世界,使中国人民为之扬眉吐气,也使世界朋友为之欢欣鼓舞。新华社这一消息,在世界各国的新闻竞争中,也夺得了一块“金牌”——比东道国美联社快20分钟,比路透社快15分钟。这在我国新闻史上是罕见的,令各国同行刮目相看。
-提高新闻采写的效率- 新闻采写效率的提高,首先关系到记者的工作作风和职业素质。以往,我国一些新闻单位吃惯了“大锅饭”,不少记者缺乏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办事拖沓,缺乏“抢新闻”的职业素质。初三拜年
提高新闻采写的效率,记者一定要学会“抢新闻”。所谓“抢新闻”,就是抢在别人前
面报道新闻。《经济日报》一位副总编曾经这样说过:我办报的最主要的策略就是要“抢”,一定要抢在别人前面先说,先报道。我报道了,即使报道得比较粗糙,但是我先报道了,人家还是我的,你报道得再细致,但你报道在后面了,人家会说,《经济日报》已经报道了,不看了。
-改变报道方式,丰富报道手段- 有些记者习惯于一定要待新闻事件结束后再作报道。对于那些时间跨度不大的独立事件,这是可以的,但对于那些时间跨度较大的事件来说,这种报道方式显得太慢,不能满足人们对事件发展的及时了解。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应采取灵活的做法,跟踪事件的发展,按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作出连续报道。如我国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灾,长江多次出现罕见的特大洪峰,洪灾持续数月,牵动着举国上下亿万人民的心,电视、广播、报纸都对整个过程作了分阶段的连续报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还有一种情况,有些事实发生得太突然,记者为了赢得时间,可先就事实的结果发个简讯,然后再通过深入采访,就新闻事实、新闻背景、新闻事实的起因、发展情况、影响范围及各界的反应,作连续深入报道。这也是提高新闻时效性的好途径。
-写作中应有明确的时间概念,努力表明新闻的时间新- 长期以来,我们有些记者时间观念较差,在报告新闻时,对新闻六要素中的时间要素总是马虎对待,用“最
近”、“不久前”、“前不久”等弹性很大的词语。有些报道甚至通篇见不到一个表明时间新的标识,似乎迟报道早报道都一样。这是不符合新闻报道写作要求的。
一些非事件性的新闻,不像事件性新闻那样有明确的时间起点与终点,写作时也应尽量从它的现在时态入手,以满足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要求。如果
时间陈旧,一看上去仿佛是个历史事件,新闻就不成其为新闻了。
[用事实说话] 所谓“说话”,就是表明观点,流露倾向。记者报道新闻事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有着双重意义:一方面他要把某件事情告诉读者;另一方面,记者对事实的看法也在影响着读者对事实的理解。一般来说,记者对事实的看法往往不直接以议论的形式出现,而是寄寓在事实的叙述之中。老一辈理论家胡乔木在《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一文中说:“我们经常都会发表有形的意见,新闻却是一种无形的意见。从文字上看去,说话的人,只要客观地、忠实地、朴素地叙述他所见所闻的事实。但是因为每个叙述总是根据着一定的观点,接受事实的读者也就会接受叙述中的观点。”他所说的发表“无形的意见”,就是要用事实来说话。
发布评论